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華夏真相集 > 第十九集 計斬車胄

第十九集 計斬車胄(1 / 1)

推荐阅读:

許田圍場,中軍帳中。

滿寵見問,當即答道:袁紹欲取玉璽已久,自是一拍即合,答允其弟歸降。那袁術得了其兄指令,遂親自送玉璽至冀州,見今棄了淮南,欲歸河北。

曹操:依先生之計,我當奈何

滿寵:誠如主公所雲,倘若二袁合並,則不下百萬帶甲軍士,於我極為不利,勝負之數不言而喻。在下得此急報,不敢耽擱,是以星夜前來呈報,乞主公早做安排,作急圖之。

滿寵這一席話伴著隱隱春雷說出,那劉備在一旁聽得一字不漏,早已淚流如雨。即問滿寵道:那袁紹是怎樣破了公孫瓚,又致其**劉備不揣冒昧,請道其詳。

滿寵不敢徑直回答,看向曹操。

曹操早知劉備與公孫瓚關係,因為人之常情,也不以為意。何況自己也正欲問此戰詳細,於是輕輕點頭:先生不必隱晦,儘管說來。

滿寵於是入座,先取茶盞飲了,這才敘述詳情。

鏡頭閃回,補敘河北爭奪之戰。

公孫瓚殺死劉虞,獨占幽州及遼東,勢力大漲。但頗為州中士民怨恨,不得人心。

劉虞部下從事漁陽鮮於輔、齊周、騎督尉鮮於銀等不服,欲儘起幽州兵馬報仇。因燕國名士閻柔素有恩義之名,便公舉閻柔為烏丸司馬,使掌全軍。

閻柔恐幽州兵馬不足與公孫瓚相抗,便又招集鮮卑、烏丸等兵,共得漢、胡之兵數萬人,先攻漁陽,與公孫瓚所置漁陽太守鄒丹戰於潞河之北。

經過一番苦戰,大敗公孫瓚軍,斬殺鄒丹。

烏桓峭王聞之,也率其部落及鮮卑騎兵七千餘騎,隨鮮於輔迎接劉虞之子劉和,與袁紹部將麴義合兵,共十萬大軍,攻打公孫瓚。

鮑丘一戰,公孫瓚大敗,被斬首二萬餘級。於是代郡、廣陽、上穀、右北平均反,各殺公孫瓚所置長官,與鮮於輔、劉和兵聯合,聲勢大震。

公孫瓚屢戰屢敗,於是逃回易京堅守,開置屯田。

兩軍相持一年有餘,麴義糧儘退兵,公孫瓚乘勢出擊,擊敗麴義,儘得其輜重。

公孫瓚並未趁機進擊,卻臨易河開挖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土丘,丘上又築有營壘,固兵而守,再無爭奪天下之誌。

塹壕中央土丘高達十餘丈,上建宮室,名喚易京樓,公孫瓚率全家妻子兒女自居其中。其宮以鐵為門,令男人七歲以上者不得進入,囤積糧穀三百萬斛,隻與妻妾居此。

因成年男子不許入內,公孫瓚便讓宮內婦人習為大聲,使聲聞數百步,以傳達命令於外。公孫瓚又疏遠賓客,身邊再無一個親信,謀臣猛將都漸漸疏遠。從此以後,不問戰事。

建安三年,曹操正與呂布戰於徐州,袁紹傳書請和,公孫瓚不予答複,反而增強守備。

袁紹大怒,於是北進幽州,並用謀士田豐“圍點打援”之計,先以重兵圍攻幽州彆將;更設埋伏,欲截殺公孫瓚援兵於中途。

幽州諸將被圍,急遣使飛報易京,請求援兵。公孫瓚聞報,卻不肯派兵相救,說道:若救一人,則此後眾將皆等救兵,而不肯力戰矣。我若不救,被圍將士則必自勵奮戰。

於是被圍諸將陸續被殺,幽州諸將無不心寒。

袁紹接連獲勝,又來進攻界橋彆營。守將自度不能取勝,而主將公孫瓚又不肯相救,於是或降或逃,不肯用心把守。袁紹大軍勢如破竹,直至易京城下。

公孫瓚聞報大驚,因再無部將可調,遂遣其子公孫續向黑山賊張燕求救;並欲親率部兵衝出重圍,占據西南山,與黑山軍聯手,切斷袁紹軍後路。

時有幽州長吏關靖,見說公孫瓚將欲出城作戰,極力勸諫:今幽州將士各懷叛離之心,已無力再戰。之所以尚能固守者,是顧惜故鄉老少,而以將軍為主心骨也。將軍如能持久堅守,袁紹自然糧儘退兵,則我四方軍隊複合,自後麵擊之,必獲大勝。若將軍現棄易京而走,三軍失其後鎮,則易京覆滅,指日可待。將軍失去根基,流落荒野,又如何成就大業

公孫瓚以為有理,於是堅守易京不出,隻等其子搬來救兵,以便內外夾攻袁紹。其實關靖此計,乃是一個極大昏招,致使公孫瓚由此錯失良機。

及至次年三月,黑山帥張燕與公孫續率兵十萬,分三路來救公孫瓚。

公孫瓚聞報援兵將至,於是派人出城,送信給公孫續,使其率五千騎兵伏於北隰之中,舉火為應,自己親率大軍從城內殺出,前後夾擊冀州兵馬。

不料使者剛一出城,便被袁紹部兵所擒,劫得密信,儘知其謀。

袁紹複與田豐商議,將計就計,在城外先舉火為號,引蛇出洞。公孫瓚看到城外火光衝天,以為救兵已到,立即率兵出擊。未料袁紹早已設下三路伏兵,層層襲擊。

公孫瓚迭遭大敗,部眾喪儘,己仗槍疾馬快殺回城內堅守,再不敢出。

袁紹於是再次采納沮授之計,命眾軍抵進城池,挖掘地道至於城中。因先毀其望樓,然後各從地道湧出,步步為營推進,漸達易京樓下。

公孫瓚見已陷入重圍,自料必敗,隻得親殺妻子兒子,然後引火**。

袁紹令人撲滅大火,割下公孫瓚首級,送往許都。可歎一代白馬將軍,所向無敵,卻因錯殺漢室宗親劉虞,致令眾叛親離,就此敗亡,死於非命。

閃回結束,滿寵敘述完畢。

曹操因聞袁紹今得幽州,軍力大震,不由轉憂。因向劉備問計:滿伯寧所言,皇叔想必已聽明白。那袁紹早有不臣之心,今又與使君結下殺友之恨;袁術更是使君宿敵,當日小沛相逼至甚。今二袁即將同流合汙,若依皇叔之意,當如之何

劉備見曹操問著自己,因暗想道:我不就此時尋個脫身之計,更待何時

但抬頭看到曹操目光如炬,正在審視自己,心中忽然一凜,遂使個聲東擊西之計,起身施禮道:袁術若投袁紹,必從徐州經過。我軍將士現今皆在許田,將軍隻需率軍東下,就半路截擊,袁術即可一鼓成擒。劉備願請兵五萬,與二弟北上迎擊袁紹。

曹操暗笑:大耳兒倒也有些心計,隻是騙不了我。你今在我掌握,如同籠中之鳥,明知不是對手,卻要請兵北擊袁紹,必存帶兵投袁之心。若果如此,則許都危矣。袁術勢窮,若使你東下截擊,倒也兩便。我有大將車胄以重兵鎮守徐州,諒必你也不敢有何異動。

想至此處,遂笑對劉備道:袁紹兵多將廣,此去難保必勝。還是玄德公前去截擊袁術,我更令大將車胄助你,此去必奏凱歌。除去篡國之賊,又立不世之功,回朝必獲天子封爵。今日已晚,來日平明上奏皇帝,即便起兵。

劉備聽了,正中下懷,卻又作出無可奈何情狀,隻得領命告辭,回到自己營帳。

關羽和張飛獨在帳中,苦等兄長不回,正如熱鍋上螞蟻一般。此時陡見兄長安然歸來,這一喜非同小可,急忙上前迎住,問長問短。

劉備便將煮酒論英雄,曹操被自己騙過,又用聲東擊西之計,騙得五萬兵馬,明日即可離京之事說了。關張二人讚歎良久,又聞公孫瓚敗亡,不由惦念師弟趙雲下落。

次日一早,曹操便帶劉備到金頂皇帳,麵奏天子,請令出兵截擊袁術。天子自然準奏,親自奉酒,為劉備壯行:皇叔一定小心在意,勿負朕心。

劉備明白天子心意,當即叩辭,複至司空府點兵。曹操撥發五萬人馬,賜予劉備兵符令箭;又差朱靈、路昭二將隨行,密囑二人:若到徐州見了車胄,令其如此如此。

曹操矚罷軍事部署,又密托劉備一事:當初我在兗州之時,曾以徐翕、毛暉二人為將。陳宮勾結呂布入據兗州,徐、毛二人皆叛。兗州之亂平定,我聞徐、毛亡命出逃,已投靠青州刺史臧霸。使君此去,若遇藏霸,當令其奉上二人首級,至囑莫忘。

劉備領諾,回到營中,即刻收拾軍器鞍馬,催促朱、路二將整頓軍伍,放炮拔營。

董承向劉備敬酒壯行,以目傳意:皇叔身負重任,此去願奏凱歌,早日班師。

劉備:國舅且請放心,某此去必擒袁術,奏凱還朝,歸來時卻要國舅設宴請酒。

董承:皇叔此去切宜留意,勿要辜負皇帝重托,便是社稷之幸。

劉備又與前來送行諸官各飲一杯,命令點炮發兵,自己飛身上馬,絕塵而去,頭也不敢回,似是生怕曹操變卦,再派人追來。

關、張二人追上:兄長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讓軍士看了,頗失大將風範。

劉備:二位賢弟不知,我等在許都多呆一日,便如待宰羔羊,隨時可受國舅之累喪身。此一行恰如魚入大海、鳥上青霄,不再受籠網之羈絆也!

關、張二人大悟,一麵回轉身來,催促朱靈、路昭,督率軍馬速行。

曹操安排劉備領兵去了,遂令撤銷圍場,率眾官保護天子回歸許都。複又升坐衙署,派出探馬,繼續哨探河北袁紹動向,一麵聚集臣僚於府中議事。

郭嘉、程昱考較錢糧方回,聞知曹操已遣劉備進兵徐州,不由跌足長歎。

程昱歎道:劉備乃世之梟雄,自失徐州,便如鳳凰出林,蛟龍離水,失了依仗。其為豫州牧時,某請殺之,主公不聽;今日又與精兵五萬,此放龍入海,縱虎歸山也。倘此去打了勝仗,占州奪郡,其後再欲治之,其可得乎

郭嘉也道:主公為避害賢之名,縱不肯殺了劉備,亦不當使之離去。古雲一日縱敵,萬世之患,劉備此去,必為主公今後第一勁敵。

曹操將二人言語審度一番,幡然而悟,不由大是後悔。遂道:然聖旨已出,且又是我親授兵符將令,無由收回。隻得寄望於徐州刺史車胄,能夠製約劉備矣。

於是即刻親自手書,令使者快馬送去徐州,交付車胄親啟。其書略雲:

若劉備截擊袁術失敗,便以失機之罪將其斬首;若得勝歸來,則在賀功犒師之際,暗中聯合朱靈、路昭,將劉備兄弟三人就地擒拿,送來許都。

鏡頭轉換,按下曹操,卻說劉備。

劉備軍行之次,就馬上對關、張二人說道:我等今離許都,必有謀士向曹操進言,暗伏陰謀,對付你我兄弟。即便此次曹操不察,來日董承起事必敗,曹操也定饒恕我不過。總而言之,此番離開許都,我兄弟與曹操反目已成定局,勢如水火,再也不可調和矣。

關羽:若依左慈仙師之言,也道如此。則我兄弟複奪徐州為基,南聯劉表,正當其時也。

劉備稱是,於是暗暗寫下書信兩封,喚過心腹將校:你可著便衣,騎快馬先到徐州城中,將此書信分彆麵呈糜竺、陳登,如此如此,不可違誤。

小校領命,懷揣密書,潛蹤而去。不一日到達徐州,夜入府宅,傳書遞柬。糜竺和陳登得書,各自暗中調度,安排已定。

與此同時,徐州守將車胄亦得曹操密書,隻道劉備手到擒來,於是暗布軍馬,調度部將,以為得計,劉備尚在夢中——卻不料自己反為夢中之人。

不則一日,門軍入報:劉備齎持天子聖旨,今在門外叫城。

刺史車胄聞報,遂引闔城臣工出城迎接。劉備進城公宴已畢,回家探視家小,孫乾、糜竺等都來參見,眾人密議已定。

次日公堂議事,劉備先差人出城,探聽袁術動向。繼又奉承車胄一番,自稱不善軍事,謙讓車胄領兵出擊,自己率關張二弟守城。

那車胄受了曹操密令,如何肯將徐州偌大城池輕易交付劉備仍推讓劉備領兵出戰,自己守城,反將城中三萬兵馬撥出兩萬,一並交與劉備臨陣調遣。

劉備見車胄如此安排,心中便如明鏡一般,佯作無奈,隻得領兵出城。

張飛不解,遂問劉備:車胄既然不肯出戰,因何反將軍馬助我

劉備:你不見其派何人領兵

張飛:是其族弟車甲領兵。那便如何

關羽:此必是令其暗與朱靈、路昭二將通氣,以便回兵之時,將我兄弟就地擒拿也。

劉備:二弟所言甚是。我兄弟隻可將計就計,如此如彼,襲奪徐州。

弟兄三人商議已定,大軍已至城外,於是下令列陣安營。

探馬進帳回報:袁術渡過淮水,先頭軍馬將到徐州,特來稟報。

劉備聞報,乃引關羽、張飛、車甲、朱靈、路昭五將,七萬軍馬齊出。行猶未遠,正迎著袁術大軍鼓噪而至。

袁軍先鋒大將紀靈見有人攔路,馳到陣前,高聲喝問:前麵是何處兵馬,敢攔我去路

張飛更不答話,飛馬出陣,直取紀靈。此時張飛已將鬼穀門矛法練得精熟,全無一絲破綻;鬥無十合,大喝一聲,便刺紀靈於馬下。袁家兵馬大亂,四散奔走。

劉備見首戰得勝,將馬鞭代替軍令,揮軍向前衝殺,如湯澆雪,淮軍登時瓦解。

徐州軍大獲全勝,正在隨後追殺之際,隻見淮軍忽然止住腳步,聽得對麵金鼓大振,旗門分列兩側,擁出旗羅傘蓋等全副執事,原來是袁術親自引軍到來。

劉備約住前軍,即以旗語傳令,分兵三路。朱靈、路昭率兩萬軍在左,車甲率徐州軍兩萬在右,自引關、張領三萬軍居中,列開陣式。

三通鼓罷,袁術出陣,揚鞭大罵:大耳兒,織席販履小輩!焉敢如此迫我

劉備不答其言,命人高聲宣讀天子聖旨,又向對方軍士宣喻:袁術全家曆代,世受漢室大恩,一旦反逆不道,擅篡大位,即為漢賊。吾今奉詔前來討逆,隻殺主犯,從者不論!爾等舊為漢家軍將,今當束手受降,朝廷即可免你過犯。

袁術陣中諸將校聽得清楚,隻聽哄地一聲,眾軍拋戈棄盔,當場散了一半。

袁術親手斬殺兩名逃兵,指著劉備厲聲大罵:小輩安敢如此輕視於我!

隨即麾兵,迎麵殺來。兩兵相接,劉備早已安排妥當,當下揮動黃旗,與關張二人引領中軍暫退,引淮軍追來;待袁軍深入戰陣,又揮動紅旗,隻聽鼓聲如雷,朱靈、路昭與車甲率左右兩路軍殺出,將袁軍斷為兩截;劉、關、張複率軍殺回。

那劉備自起兵以來,時常將趙雲所贈兵書戰法研磨,用兵之道已練得圓轉如意,此番首用於雙方十餘萬人大戰,更見得威力無窮。

好一場大戰!從上午辰時直到酉時,看看日落,直殺得難解難分。

正在此時,卻見一支勁旅自青州方向殺來,如猛虎般衝入袁術軍陣。劉備詳觀旗號,方知原來是駐守青州的臧霸,領兵前來相助。

袁家軍將本來已經不支,怎禁得這支生力軍加入戰團一衝一撞,隻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兵卒逃亡,不可勝計。

劉備見天色已晚,遂令鳴鑼收兵,自與臧霸相會,大張筵宴,為諸將賀功。酒至半酣,劉備便將曹操所托,令擒殺徐、毛二人之事,先對臧霸說了。

臧霸答道:自呂奉先喪身,某與張文遠率部投降,非惟大勢所趨,亦不得已也。曹公不以降卒待我,且令我駐守青州,也是因我頗具忠義,不賣朋友故耳。徐、毛二公係我舊僚,雖受陳宮蠱惑曾背曹公,今勢窮前來投我,某豈能效韓信之流,以鐘離昧首級自保

劉備未答,關羽忿然道:公即忍辱偷生,不從呂布而死,又何惜再次出賣徐、毛

臧霸微笑道:關二哥安坐勿躁。呂布並非我主,而是同僚。論將起來,他倒是關二哥嫡派師兄,比我還近著一層。你兄弟以同門之親,尚在虎牢關兵戎相見,何況於我

張飛:虎牢關大戰之時,我等不知同門之誼。其後呂布走投無路,我兄弟仗義收留,此賊卻恩將仇報,奪我哥哥徐州,有甚同門情義!

臧霸:三哥所言不錯。呂布身為鬼穀兵家門首徒,天下誰不敬仰隻因利欲熏心,再三認賊作父,才遭天下英雄唾棄。當初白門樓呂布受曹公擒拿,本欲再認義父另起爐灶,若非因玄德公一語,怎能引頸受戮你們同門兄弟如此相殘,又何深責臧某

關羽聽了,一時滿臉通紅,無言可對。劉備卻已聽出臧霸弦外之音,當即舉杯相敬,問道:今某奉曹將軍之令來討徐毛首級,公既不予,劉備卻又如何回複曹公

臧霸從容答道:我受曹公存命之恩,按說不敢違令。但竊聞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徐、毛二公臨危之際以性命相托,背之不義也。願將軍為我辭卻此令,實言回複曹公即可。

劉備聞罷,連聲讚歎,關羽也改顏相向,敬酒認錯。

畫外音:其後朱靈、路昭二人回歸許都,以臧霸所言告訴曹操。曹操非但不怒,反而歎息道:“此乃古人所謂至仁至德之事,而臧霸能夠加以奉行,也正是孤之所願。”於是以徐、毛二人各為郡守,舊事不再重提。此足見曹操胸懷大度,能使豪傑為其用命。

鏡頭轉換,按下劉備,再說袁術。

袁術大敗五十餘裡,又失了錢糧草料,前進不能,退回壽春不得,夜間隻得住於江亭,草草紮住營寨。檢點兵馬,止有一千餘眾,皆是老弱之輩。

時當盛暑,糧食儘絕,隻剩米麥三十餘斛,袁術令全部分派給散軍士,煮粥為食。

眾軍激戰一日,人人已是饑腸轆轆,令食稀粥,自是怨聲四起。皰人端上飯來,袁術嫌粗糧不能下咽,乃命取些蜜水止渴。

庖人將飯碗往幾案上一放,歎恨道:滿山遍野儘是血水,安有蜜水!

袁術聽了此言,急火攻心,坐於床上大叫一聲:大耳兒安敢欺我!

倒下地來,吐血鬥餘而死。袁術即死,侄袁胤即將其靈柩及妻子攜奔廬江,投歸孫策,殘餘部眾皆四散而去。

孫策見袁術行李之中,傳國玉璽赫然仍在,不由暗自歎息。

又看在先父與袁術往日情份,遂將其一家收留安頓。

自思玉璽乃是害身損命之本,便遣使將玉璽送至許都,還於天子。

獻帝劉協見玉璽失而複得,既悲且喜。遂封孫策為討虜將軍,領吳郡太守,承襲其父之爵。孫策以一枚無用玉璽換回一個現成太守,倒也心滿意足,頗感其值。

臧霸聞知袁術已喪,遂告辭劉備,引本部兵馬還歸青州。臨行前對劉備低聲耳語:左師叔令某轉告皇叔,倘徐州有失,定要南下襄陽,去水鏡山莊尋到司馬徽先生,以臥龍令為證,則必有轉機。我師父史道長也在彼處,亦早有安排。

劉備想起左慈道長許田所言,點頭允諾。乃與臧霸珍重道彆,即寫表申奏朝廷,又另作私書與曹操,令朱靈、路昭先回許都;卻留下全部軍馬,聲稱用以保守徐州。

朱、路二將本是不願,但見張飛手按劍柄,怒目相向,於是不敢爭競,隻得自回許都麵見曹操,說玄德留下軍馬之事。

曹操聞報大怒,便要斬了二人。

荀彧出班諫道:兵權歸於劉備之手,且有車甲兩萬兵在彼,他二人亦無可奈何。

曹操聽了此言,隻得作罷,遂饒恕朱、路二人,隻待車胄擒住劉備回報。

劉備差走朱、路二人,遂命拔營返歸徐州,先派車甲回城,報知刺史車胄。

車甲回到徐州,麵見其兄,訴說滅了袁術,劉備率大軍即將回城。車胄聽了亦喜亦憂,遂請陳登前來帥府商議。

陳登幼承父親庭訓,心向漢室,每與父親閒論,認為複興漢室者,非劉備不可,似袁紹、劉表、劉璋等輩皆不足論。及至劉備密書到府,父子早有計較。

此時車胄請至府中問計,陳登故作沉思道:即是曹將軍有令,此事極易。劉備不日將還徐州,必然不作防備;將軍可命軍士伏於甕城邊上,隻作親自出城迎接,待其到來,即可與令弟車甲出其不意斬之;某在城上以強弩射住其後軍,則大事濟矣。

車胄讚道:先生大才,不愧主公當日以東方之事托付。

遂令車甲依計而行,車甲領命預備去了。

陳登回到府中,見父陳珪,詳說曹操暗令車胄對付劉備,自己又是如此設計誑他。陳珪便令家人請來糜竺,計議已定,單等皇叔到來。

夜幕降臨,劉備引得勝兵馬趕到徐州城外,讓張飛叫門。車胄不料劉備乘夜來到,隻得請來陳登,草草吩咐之後披掛上馬,依照日間所定計策,與兄弟車甲引一千軍出城迎接。

車胄自忖城中早有安排,萬無一失,一馬當先跑過吊橋,大叫:皇叔何在剿滅袁術叛賊,立下蓋世奇功,恕車某迎接來遲!

車甲急率十餘部將隨後趕來,卻落後於一射之地,眼見衛護不及。

車胄飛馬馳過吊橋,複高聲叫道:劉皇叔何在車某請出相見!

卻聞陣中一通鼓響,火光中隻見一員大將,提刀縱馬直迎上來,正是關羽。

車胄:原來是關將軍。劉皇叔何在

關羽不答,揚聲大叫道:車胄逆賊,焉敢暗算我兄

車胄大驚,急摯槍抬頭看時,青龍刀掛定風聲。已劈至頭頂。於是急架相還,雖有準備在先,畢竟被對方殺個措手不及,戰未數合已遮攔不住,便待撥馬回城。

剛剛退到吊橋邊上,城上陳登一聲令下,亂箭直射下來,攔住車胄歸途。車甲及十餘個部將此時剛剛縱馬上橋,箭雨突至,瞬間便被射成刺蝟。

車胄知道中計,手指城頭大罵不止,一邊策馬繞城而走。

一員黑麵將軍當麵攔住,大喝一聲:狗賊哪裡去燕人張飛在此!

車胄吃了一嚇,料敵不過,剛要回馬,背後雲長趕來,手起一刀,將車胄砍於馬下,割下首級提回。

乃高舉首級,望城上高呼道:反賊車胄背叛朝廷,圖謀劉使君,已被我殺之;爾守城眾軍無罪,隻要開城投降,一概免死!

徐州諸軍見是雲長將軍,哪個不識且陳登約束得力,又見糜竺、糜芳兄弟率家丁早已趁亂打開城門,隻得倒戈投降,滿城軍民皆安。

劉備遂入徐州,到刺史府落座,與陳登、糜竺見禮。

未曾敘闊,隻見三弟張飛前來報功,說已將車胄全家殺儘。

劉備跌足悔道:車胄本是夏侯惇帳前大將,又是曹操心腹。我等奪了徐州尚可,將其遣送回許都便了,如何被你魯莽殺了全家今殺他心腹之人,如何不起大軍來爭

關羽:大哥說的有理,三弟,你行事忒也急躁。

張飛:那車胄究是哪一個斬的事到如今,卻隻會埋怨俺老張!

陳登上前勸道:劉使君休慌,關、長二將軍莫急。既奪徐州,殺與不殺車胄,則與曹操必有一戰。某有一計,可使曹操自顧不暇,不敢正視徐州。

劉備:計將安出

陳登:今曹操雖破袁術、呂布,得了兗徐二州,但心中更有所懼者。袁紹虎踞冀、青、幽、並諸州,帶甲百萬,文官武將極多。若得其相助,曹操豈敢正視徐州!

劉備:元龍高論,真不亞於子房之才。隻是袁紹向來與我未有交情,況今某又新破其弟袁術,其安肯相助於我

陳登:以解救徐州之危為由,自然不可,當請袁紹信服之人,以利害勸之。袁紹此人好大喜功,必然率兵南下,與曹操相爭。

劉備:袁紹自詡四世三公,自視極高,卻得何人,讓其誠心佩服

陳登:此間正有一人,與袁紹三世通家,且清名素著於天下,門生故吏遍於朝野。昨日使君尚至其府上暢飲敘舊,怎地轉身就忘了若得其一書,袁紹必從。

劉備恍然大悟:先生所說之人,莫非是鄭康成先生

陳登:然也。鄭康成嘗受業於馬融,更與盧尚書過從甚密。現居徐州,因何不用!

劉備經陳登提醒,遂即備下重禮,親至鄭玄家中,求其作書。鄭玄慨然依允寫書,劉備大喜,即派孫乾星夜趕到鄴城,麵呈袁紹。

鏡頭轉換,按下徐州,複說河北。

袁紹自從平定冀、青、幽、並四州,誌得意滿,正要與曹操較量一番。

便在此時,人報孫乾求見,登堂施禮,呈上鄭康成先生手書。其書略曰:

將軍累世漢臣,四世三公,為天下所望。今曹操挾天子以壓諸侯,許田圍獵又有欺君之行,天下共憤。若將軍此時興一旅之師討伐曹操,順天應人,朝廷中漢室舊臣必爭為內應,以助將軍者。且以軍力論之,將軍挾四州之眾,也必能一戰而成大功,山東之地當儘為將軍所有。此天賜良機,望速作決斷。

袁紹本有爭霸中原之意,因見鄭玄之書,深以為然,遂大聚文武,商議興兵。

謀士田豐離坐進言:今冀州之地,兵起連年,百姓疲弊,倉廩無積,不可複興大軍。將軍宜兵屯黎陽,更於河內增益舟楫,繕置軍器,分遣精兵屯邊,期年積糧秣馬,之後待機而動,如此則一戰可定,大業可就。

袁紹不答,又問左右諸臣:公等意下如何

沮授挺身而起:田先生之言是也,此時不利於戰,望將軍聽之。(本集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