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蘇彪的描述,文瀾滄才明白,學生們突然學習熱情高漲,並非他教學有方,實則是初六巧妙策劃的功勞。
文瀾滄好奇道:“初六,你是如何想到這個辦法的?”
初六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道:“農忙時,奶奶說誰能鏟到三筐豬草,中午就給一個煮雞蛋。家中的小孩聽了,一個個都跟小老虎似的,爭著搶著鏟豬草······學生就是從這個例子上悟出來的道理······”
文瀾滄聽後隻是輕輕點頭,並沒在這個問題上糾葛,而是問初六道:“你讀了《詩詞格律詳解》,可有嘗試作詩?”
初六聽後局促道:“不過是胡亂塗鴉幾句,都是打油詩,上不了台麵。”
文瀾滄沉思片刻,緩緩開口:“今日恰逢元宵,你以此為題,作一首五言絕句試試。”
初六頭疼了。
有超強記憶加持,他學習起來確實事半功倍。
但詩詞創作講求意境與韻律,單憑記憶與勤奮還不夠,需要天賦與靈感。
他本就不是天才,上輩子能考上大學,靠的是勤學苦練。
如今他儘管笨鳥先飛,但作詩對他來說還是很難。
也罷,醜媳婦總歸要見公婆,就來首打油詩吧。
初六醞釀良久,緩緩道:“元宵明月圓,師生共言歡。教誨深情厚,真心永掛牽。”
“此詩······尚可。”
文瀾滄本想犀利點評,轉念間又改變主意。
對初學作詩的孩童,這已經很不錯了,要求太高,會影響他的成長。
“這本《韻府群玉》你拿去看,複學記得還我。作詩猶如細水,需循序漸進,切忌急功近利。先培養詩興,待心中詩意盎然,自然能成就佳作。”
“多謝夫子!”
“你們先吃點零食,我去給你們煮元宵。”
都說君子遠庖廚,但對文瀾滄來說,就是奢侈。
家道落魄,靠教書度日,他不學著煮飯,難道要餓死?
文瀾滄出去後,蘇彪急不可耐道:“初六,講個故事。”
“我也要聽。”
蘇威放下零食,眼神中閃爍著期待。
對他們來說,作詩是毛毛雨,能講故事才是真有本事。
初六講了個狼外婆的故事,聽得二人驚呼連連,完全沉浸在童話世界中。
吃過元宵,三人告辭。
文瀾滄送出門,看著三個小小的身影漸行漸遠,不由思緒萬千。
······
回家後,初六除了埋頭苦讀,寫東西外,主要就是考慮如何為家中增收。
他雖讀書了,但花費是蘇家墊付。
開春複學後,一切花費就該家裡出了。
置辦書本紙墨都需要錢,家裡也有很多花錢的地方。
如果不有點積累,碰上個災荒年,活都活不下去。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初六終於捋清楚今年的創收計劃,那便是擴大養殖規模。
把雞舍和豬圈重新翻修。
養兩頭母豬,繁衍下小豬,可以賣錢,也可以自家留著養。
再養四頭肥豬,等臘月裡殺了賣肉。
多孵些小雞,爭取養到四十多隻,雞蛋就是一筆收入。
天熱了,豆腐就在趕集的時候做,其餘時節就把精力集中在養殖和農田上。
下等地產量低,索性種成苜蓿,解決一年四季的飼料問題。
買一頭耕牛,節省人力。
這個提議家中人一致同意。
元宵節一過,謝家就忙著翻修雞舍和豬圈,買小豬,孵小雞。
還花二十一兩銀子買了一頭壯年犍牛。
順便給初六買了《大學》和《四書集注》,以及一些學習用品,花了八兩多。
······
“初六、初六,快給我們講故事。”
複學第一天,初六剛進教室,便被一群滿懷期待的孩子團團圍住。
等待了一個假期,誰都特想聽他講故事。
“從前,有個孩子叫馬良。他很喜歡畫畫,可是家裡窮,連一枝筆也沒有。一天,他放撿柴回來,路過學館,看見裡麵有個畫師,拿著筆在給大官畫畫······”
故事太精彩了,所有孩子都隨馬良走進那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全然沒有聽到上課的鐘聲已經敲響。
文瀾滄來到書舍門口,聽到初六給孩子們講故事,沒有打擾,也靜靜聆聽。
文瀾滄聽完後沉思良久,才緩緩進入書舍。
“起立!”
初六清亮的聲音響起,孩子們聞聲起身施禮:“夫子好!”
這是初六當上班長後定下的規矩。
“都坐下!”
看著學生落座,文瀾滄緩緩道,“從今天開始,我們學習儒家經典四書,首先從《大學》講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新學期正式開始。
······
該練字的時候練字,該讀書的時候讀書······在學業上,沒有人能挑出初六的毛病。
在彆人看來他就是個天才,其實不過是他自律,還講究學習方法。
當然穿越後的超強記憶力,也讓他在讀書上事半功倍。
轉眼到了春耕。
家裡忙起來,養殖業就有了缺口。
私塾又不放春耕假,初六隻能向文瀾滄請假。
“什麼?你下午的自習要提前走?”
文瀾滄搖頭道,“你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分太多心思在彆的事情上,你的學業若是掉下來,那才是最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