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認真分析了漢中的局勢,覺得這個時候也不能和劉備打正麵,因為劉備剛剛打了勝仗,士氣如虹,身邊還有張飛、黃忠、趙雲這樣的猛將,有龐統這樣的強大謀士,身後有益州作為後盾,根本就看不到短板,強行出戰,看不到獲勝的希望,反而有可能再次落敗。
所以曹操決定暫時在南鄭和劉備相持,先拖延時間,等蕭尋來了之後再商量對策。
除此之外,曹操還派出信使前往陽平關,叮囑賈詡和張郃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輕易出戰,不要給劉備可乘之機。
反正現在劉備是雙線作戰,不光要在漢中承受曹操的壓力,還要在荊州承受孫權的壓力,雙方一直僵持下去,肯定是劉備先支撐不住。
就算益州富庶,兵精糧足,單靠一州之地,也不可能同時和曹操還有孫權對抗。
兩條戰線都進入消耗階段,劉備的糧草消耗必然成倍增加,最先忍受不住的,肯定是劉備。
所以就算曹操和劉備都進入了漢中,但漢中這邊依舊沒什麼動靜,短時間內不會爆發出大規模的戰鬥。
不過有這樣的想法的人,不光是曹操和劉備,孫權也在等機會。
雖然他派出了周瑜和呂蒙同時進攻荊南三郡,但他也知道諸葛亮和關羽都不是好惹的,所以從來沒想過能夠快速解決戰鬥,而是暫時和關羽、諸葛亮對峙,等待機會。
等待什麼樣的機會?
當然是益州那邊的戰鬥分出勝負,或者是等劉備的糧草補給出現問題,荊南三郡出現混亂的時候,他再讓周瑜和呂蒙全力出手,一舉拿下荊南三郡!
至於說對曹操出手?
孫權還沒有這樣的想法。
至少暫時沒有。
就現在的形勢來看,曹操實力強大,劉備遠遠不是對手,就算劉備占領了益州也是如此。
更何況曹操剛剛給了他吳公的稱號,他怎麼能翻臉跟曹操作對呢?
就算孫權再是鼠輩,也是要臉的。
所以孫權給周瑜和呂蒙的要求就是,等待機會,強行奪取荊南三郡,讓劉備徹底沒有立身之地,早提完成周瑜二分天下的謀劃。
周瑜和呂蒙也樂得清閒,至少暫時不用跟諸葛亮還有關羽這樣的牛人剛正麵,隻要耐心等下去,說不定他們還能輕易擊敗諸葛亮和關羽,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這天下大勢,雖然劍拔弩張,但是三方卻很有默契地都停了下來,轉入了對峙的階段,誰都不肯先動手,都在等待一個契機。
額,也不能說所有人都在等一個契機,隻能說劉備和孫權都在等一個合適的契機動手,而曹操則是在等一個人。
蕭尋!
蕭尋已經在返回的路上了,而且很著急。
蕭尋太清楚曆史的慣性有多可怕了。
他之前做了那麼多努力,保住了郭嘉的性命,保住了典韋的性命,保住了曹昂的性命,提前幫助曹操平定了涼州,甚至提前拿下了漢中,最後卻依舊抵不過曆史的慣性,夏侯淵還是死在了定軍山。
蕭尋擔心,他的動作稍微慢一點,曹操腦子裡一根弦搭錯,或者是聽信了某些人的讒言,就會像曆史上那樣主動退兵,將漢中拱手讓給劉備。
這絕對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麵!
所以蕭尋必須要抓緊時間,在曆史的慣性再次發揮作用之前,進入漢中,幫助曹操擊敗劉備,重新奪取漢中。
但是,不管蕭尋如何著急,他的路線都不能改變。
他要先返回許都一趟,然後再出發進入漢中。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蕭尋知道這次進入漢中,多半會麵臨一場正麵的決戰,很難再有取巧的機會。
想要在正麵擊敗劉備,擊敗劉備身邊的張飛、趙雲、黃忠和龐統,蕭尋就得拿出一些劃時代的武器。
之前在進攻陽平關的時候,蕭尋就有這個打算,隻不過當時的情況突然發生變化,讓蕭尋看到了破局的關鍵,一番施為下來,竟然不需要動用那些跨時代的武器就擊潰了劉備。
可這一次,龐統必然長了教訓,劉備也會更加小心,蕭尋想要用計謀擊敗劉備,難如登天,所以還是要實打實地來一次正麵戰鬥。
蕭尋用最快的速度回到許都,第一時間衝進自己的莊園之中,把所有的工匠著急起來,給他們開會,明確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讓所有的工匠必須嚴格執行自己的命令,不能有任何延誤。
能不能在正麵戰鬥中擊敗劉備,就看這些工匠給不給力了!
在莊園裡忙完之後,蕭尋又抓緊時間出發,直奔漢中。
為了儘快進入漢中,蕭尋沒有選擇從涼州那條路,而是冒險從荊州進入漢中。
關羽和諸葛亮都在荊州,雖然荊州北部是曹操的地盤,但誰敢保證關羽和諸葛亮不會突然出兵,攔截蕭尋?
隻不過如今諸葛亮和關羽被周瑜和呂蒙牽製住了,曹仁退守襄城,也能起到震懾的作用,所以蕭尋才會選擇從荊州進入漢中。
蕭尋就這樣一路馬不停蹄,從遼東返回許都,又從許都進入漢中,終於在曹操進入漢中的第十天,來到了南鄭。
曹操沒想到蕭尋的速度這麼快,他甚至都沒有接到蕭尋的書信,蕭尋竟然就這麼活生生地站在了他麵前。
主要是蕭尋覺得讓人給曹操送書信純純多此一舉,還不如他全速前進,他的速度也不一定就比信使慢。
但凡曹操能讓蕭尋省心一點,蕭尋都不會這麼著急。
說到底,還不是曆史上的曹操放棄了漢中,讓蕭尋不敢有絲毫大意嗎?
曹操呆呆地看著蕭尋,有點不敢相信。
此時的蕭尋看起來有些狼狽,滿臉風霜,如果不仔細看,很難認出來這就是蕭尋。
也就蕭尋到了之後,主動讓人通報,曹操也才能認出來。
“越……越之,你,你怎麼這麼快就到了?”
蕭尋說道:“我接到魏公的書信,知道益州這裡形勢緊張,不敢有任何耽誤,用最快的速度從遼東返回,幸虧是趕上了。”
曹操心生感激。
當初是他聽信了程昱的讒言,不讓蕭尋擔任進攻益州的主將,非得要交給程昱也夏侯淵,讓蕭尋跟著曹昂去幽州,幫著曹昂鍍金。
當初就是他對不起蕭尋。
如今益州戰事出現問題,蕭尋不計前嫌,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其千裡奔襲,出現在曹操麵前,要幫他解決問題。
這如何讓他不感動?
但是很快,曹操心裡的感動就消散無蹤了,因為蕭尋說了另外一句話。
“請魏公即刻將程昱下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