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公開表示支持曹操稱公,但是曹操卻不著急這麼做,根本不再提稱公的事。
但這個舉動反而讓荀攸感到不安。
在荀攸的計劃中,他代表潁川士族妥協,曹操就應該順勢稱公,這樣荀彧所帶來的影響就會過去了,曹操不再追究,潁川士族也就當荀彧不存在就好了,大家還和之前一樣,通力合作就好。
但是曹操明顯不是這個態度,他不稱公,就意味著他認為這件事還沒有過去,荀彧帶來的影響還在,還會繼續對潁川士族進行打壓,直到曹操滿意為止。
具體要到什麼程度才能讓曹操滿意?
除了曹操,沒有人知道。
這也是荀攸最擔心的地方。
不過蕭尋已經不想管這件事了,主要是他意識到自己的政治敏感度不行,所以就不要參與朝堂上的爭鬥了。
反正他也沒打算在朝堂上深耕,心裡最大的希望就是幫助曹操完成統一大業之後,能夠返回原本屬於他的時代。
哪怕在原本的時代做一個社畜,也比在這個動蕩不安、物資匱乏的年代當一個侯爵要強。
就算完成統一大業之後,他依舊無法回到原本屬於他的時代,他也不想在朝堂之上混日子,而是想找一個安靜的地方,建一個莊園,過悠閒的日子。
沒有足夠的政治敏感度,貿然去混朝堂,就是找死。
尤其他這種功勞極高,就連曹操都感到棘手的將領,更是不穩定因素,隨時可能翻車。
所以蕭尋是真的不想管那些事,有時間去釣釣魚,喝喝酒,吃吃烤肉不好嗎?
但有時候,並不是蕭尋想過安定的日子,就能安定下來的。
臨近年關的時候,一名親衛過來通報。
“將軍,門外有一個人求見,說他叫司馬懿。”
司馬懿?
蕭尋精神一震,又來了一位大佬!
雖然在曆史上對司馬懿的評價不高,但不可否認,司馬懿是有真本事的。
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蕭尋還惦記著司馬懿,想著要找個機會滅了司馬懿,免得將來再出現三家歸晉的情況。
但是後來不斷跟著曹操征戰,這件事就被蕭尋拋到腦後去了。
再後來曹操征辟司馬懿做了文學櫞,蕭尋又一次想到了司馬懿的威脅,打算除掉他,結果赤壁之戰開始了,蕭尋隻能把心思放到赤壁之戰上。
赤壁之戰之後,蕭尋受到冷落,罷官棄爵,就更不可能找司馬懿的麻煩了。
之後蕭尋雖然被封為衛將軍,但是忙著戰鬥,也沒有心思去管司馬懿。
如今回到許都,蕭尋不想插手朝堂上的事情,想要悠閒的時候,司馬懿竟然主動找上門來了。
那親衛看蕭尋不說話,便說道:“要不我讓人把他趕走?他隻是丞相征辟的文學櫞,有什麼資格來求見將軍?”
蕭尋是衛將軍,身份尊貴,每天想要求見蕭尋的人多如牛毛,很多達官貴人都在排隊,怎麼看都輪不到一個小小的文學櫞。
如果不是蕭尋說過了,不管誰來求見,都一定要通報,避免錯過某些還沒有闖出名聲的大佬,這些親衛肯定會擅自做主,把司馬懿趕走。
“不,讓他進來。”
蕭尋露出玩味的表情,他想要看看,司馬懿這個時候來找找他,到底有什麼目的。
不過這個時候,蕭尋想的就不是簡單的除掉司馬懿了,因為通過荀彧和潁川士族之間的關係,蕭尋也明白了司馬懿並不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了北方士族。
就算蕭尋能殺死司馬懿,也無法阻止北方士族對曹魏政權的蠶食。
想要從根本上杜絕這個情況,就得重重打擊士族。
蕭尋覺得,曹操明明看到了潁川士族的妥協,卻還不肯就此放棄,依舊要打擊潁川士族,就是發現了這一點,利用這個借口對潁川士族進行持續的打擊,削弱他們的實力。
再考慮到曆史上曹昂早死,曹丕繼位,雖然有能力可以壓製住司馬懿,但是卻短命,就連留下來製衡司馬懿的關鍵人物,也一個個沒活長久,所以才給了司馬懿操作的空間。
但這一次因為蕭尋的存在,曹昂沒有死在宛城,而且已經成為了曹操的繼承人,將來的情況,肯定是會發生改變的,所以司馬懿的重要性,也就沒那麼高了。
基於這種考慮,蕭尋也不用著急除掉司馬懿,尤其是不能用過激的手段除掉他。
當然,如果將來有機會的話,蕭尋還是會用正當的手段除掉司馬懿。
不管怎麼說,司馬家的存在,真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古人道德標準的下限,這真不是蕭尋想要看到的。
很快,司馬懿就進入了莊園,來到蕭尋麵前,恭恭敬敬地行禮。
“司馬懿拜見衛將軍!”
“不必多禮,起來吧。”
蕭尋微微點頭,觀察司馬懿的容貌。
曆史上記在,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
蕭尋不太明白什麼叫鷹視狼顧,但是在見到司馬懿的時候,蕭尋就絕對方的容貌,讓他不舒服。
明明五官都沒有問題,但是湊在一起,就讓蕭尋覺得不舒服。
說不出什麼原因。
可能是蕭尋有先入為主的念頭,也可能是司馬懿這般容貌,真的會讓人覺得不舒服。
“我記得你是丞相征辟的文學櫞,怎麼突然來找我了?”
蕭尋沒有跟司馬懿饒彎子,直接就問了出來。
司馬懿知道自己和蕭尋沒什麼交集,非得要說有點關係的話,也就隻有同朝為官這幾個字,所以他很珍惜這次能夠見到蕭尋的機會。
“啟稟衛將軍,小人惶恐,貿然求見衛將軍,確實不太合適,可小人想了許多,覺得隻有衛將軍才能幫小人度過難關。”
“度過難關?”
蕭尋很是意外,曆史上的司馬懿被征辟為文學櫞之後,連續好幾年都沒什麼記載,所以蕭尋也不太理解司馬懿這個時候會遇到什麼難關。
司馬懿不敢隱瞞,說道:“荀彧大人因為反對丞相稱公,遭到排擠,而小人家族與荀彧大人是世交,當初小人出仕,也曾得了荀彧大人的推薦;
如今荀彧大人受到排擠,小人日夜難眠,恐受到牽連,所以才來求見衛將軍,求衛將軍施以援手,救小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