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三國:我退隱後,大漢傾覆,曹操慌了 > 第176章 這就是曆史的力量嗎?

第176章 這就是曆史的力量嗎?(1 / 1)

推荐阅读:

之前蕭尋是完全搞不懂荀彧為什麼突然之間會有這麼大的改變,現在終於明白了,也就知道該怎麼勸曹操了。

荀彧雖然代表了潁川士族的利益,但他畢竟是王佐之才,想要完成統一大業,還離不開荀彧的支持。

“丞相,既然你已經知道了潁川士族那些人想要什麼,為什麼不暫時和他們妥協一下,暗中繼續做準備,並想辦法削弱潁川士族的力量,等到合適的時機再行稱公?”

曹操很是驚訝地看了蕭尋一眼,這是他第一次發現蕭尋竟然也有如此天真的一麵。

“越之,你覺得這次之後,荀彧和他背後的潁川士族,還會認為我是可以控製的嗎?他們還會相信我的妥協嗎?政治上的事,哪怕一次簡單的試探,都代表了一個難以改變的態度。

潁川士族知道我不會放棄稱公的想法,因為我的最終目的已經表現出來的,就是要保住曹氏,保住我打下來的基業;

而潁川士族的目的也已經暴露出來了,他們認為我打下來的基業,不是我們曹氏的,他們潁川士族也應該瓜分一部分,甚至一大部分,所以他們不可能相信我會妥協!

越之,你要知道,政治鬥爭,往往比軍事鬥爭更加殘酷!”

蕭尋想到荀彧的結局,對政治鬥爭的殘酷,終於有了一些了解。

但是他依舊不想放棄。

“丞相,可我還是認為潁川士族是可以嘗試拉攏的,至少他們現在是沒有彆的選擇的,隻要丞相暫時妥協,並且暗中控製他們推舉出來的新代言人,就不需要擔心潁川士族會反對丞相了。

如今丞相雖然平定了涼州,但外麵還有劉備、孫權和劉璋三個敵人,若是沒了潁川士族的支持,沒了荀彧……還有荀攸的出謀劃策,想要平定天下,恐怕會有難度啊。”

曹操發出一聲歎息,“越之,你說的這些,我何嘗又不明白?但是,你覺得我還有時間做這些嗎?”

“沒有時間?”

蕭尋麵色再次變化,“丞相何出此言?丞相身體康健,仍然能夠親率大軍出征,什麼叫沒有時間?”

曹操搖頭,“古人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如今我已經五十多歲了,雖然還能領軍出征,但我的身體如何,隻有我自己最清楚。

我這頭風病,發作的越來越多了,請了許多名醫過來,都無法醫治……

越之,說句實話,我覺得我的命數,大概也就這些了……”

“丞相何出此言?”

蕭尋麵色大變,趕緊起身,“丞相身體康健,偶爾發作頭風也不算什麼,隻要丞相好生休息,靜心調養,必然能夠延年益壽!”

“延年益壽?嗬!”

曹操笑了,“越之啊,這還是你第一次這樣跟我說話。

如果不是你跟我說,不管我是稱公還是稱王,又或者是想要取代皇宮裡那一位,你都會全力支持我,我又怎麼可能跟你說這些呢?

你和荀彧不一樣。

荀彧代表了潁川士族,而你,孤身一人,隻代表你自己,所以,我相信你。

你也不用說這樣的話安慰我,這一年我對我身體上的變化,感受還是很明顯的……我已經老了,就連我也不知道我還有多少日子。

如果不趁著我還能掌控朝堂,壓製潁川士族的時候,把我想辦的事情辦好,我怎麼能放心?

難道真的要等我躺在床上,難以動彈的時候,再來安排這些?

到了那個時候,潁川士族恐怕早就跳出來對我動手了,根本不會給我這樣的機會啊!

所以,越之,這次真的不是我不想聽你的勸告,而是,我不能聽啊。”

蕭尋看到曹操言辭如此懇切,不由得沉默下來。

他終於明白曹操為什麼明明什麼都知道,卻還是選擇了和潁川士族決裂。

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時間了。

可曹操不知道,曆史上的他,活到了六十六歲!

如今曹操才五十四歲,他至少還有十二年的壽命。

之所以說至少,是因為曆史上的曹操在赤壁戰敗之後,接連好幾次大戰都以失敗告終,這肯定會在無形中給曹操帶來巨大的壓力,影響到他的壽命;

如今蕭尋的出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曹操打敗仗,甚至還能幫助曹操打贏原本會失敗的戰役。

在這樣的情況下,讓曹操少承受一些壓力,心情好一些,應該還能再多活幾年。

所以在蕭尋的視角中,曹操真的不用這麼著急,他還有很多時間。

隻可惜,這些話是不能說出來的,蕭尋自然也無法勸說曹操暫時放棄稱公,和潁川士族妥協。

或許在曹操看來,既然他和潁川士族已經決裂了,那就沒有妥協的可能,雙方必然會在暗中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

要麼他曹操被潁川士族扳倒,失去所有,要麼潁川士族被曹操擊垮,意識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重新對曹操效忠,並擺正自己的位置。

對於曹操和潁川士族之間的爭鬥,蕭尋其實並不是很在意,因為曆史上的潁川士族根本就沒鬥過曹操。

最終的結果是潁川士族舍棄了荀彧,老老實實給曹操當下屬。

畢竟如今曹操所擁有的地盤和實力,根本就不是潁川士族能比的。

雙方的差距太大了。

潁川士族錯就錯在他們錯誤地估計了自己的實力,也錯誤地判斷了曹操的實力。

但凡他們能把眼睛睜開,擺正自己的位置,也不至於做出這種決定。

曹操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蕭尋也真沒什麼好勸的了。

主要是曹操表現出來的都是冷靜和理智,這也是站在他的角度所能做出來的最好的決定,蕭尋還能怎麼勸?

這也是蕭尋第一次明知道曹操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但是卻放棄勸說。

也正是這個時候,蕭尋才明白曆史的慣性有多麼可怕。

他在赤壁做了那麼多,卻還是無法挽回曹操在赤壁失敗的結局;

這一年來,蕭尋多次對曹操進行勸諫,希望曹操能避免曆史上的錯誤,但結果卻不儘如人意。

劉備還是占領了荊州,甚至還提前入主了漢中;

曹操該稱公還得稱公,最多就是因為荀彧和潁川士族的反對,讓曹操不得不暫時拖延一下,先把潁川士族收拾了再說。

蕭尋明明知道曆史的走向,也知道應該如何避免這些問題,可他就是做不到。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