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寵與柯比的聯絡非依靠候騎傳播,而是特意布設烽火,在每山嶺間留兵布設簡陋的烽火台,以省去候騎奔波的時間。畢竟山嶺聯綿,道路奔走不便。烽火台點火聯絡,半個時辰內足以將消息傳遞到柯比手上。
巴江畔,平州亭。
數名賨人在巴江上捕魚,神情悠閒,有說有笑,好似為生活在本地的百姓。
忽然,一道濃黑的孤煙從山嶺上直飄,煙火直衝雲霄,二十裡內清晰可見。捕魚的賨人瞧見孤煙,神情驟變,互相呼喊溝通了一番,由一人上岸騎馬而走,直奔十餘裡外的河穀內。
今河穀內,數千兵馬沿穀道紮營,人聲鼎沸,戰馬嘶鳴,赫然便是南下宕渠的柯比所部。
候騎疾步入帳,向穩坐中帳的柯比上報。
“稟將軍,烽火台狼煙起,大營傳喚我軍。”候騎跪地而道。
聞言,柯比放下輿圖,不假思索,說道:“烽煙為號,便是大營受襲之消息。傳令諸部,立即返程回援。”
“將軍,是否先遣騎卒探查,看大營軍情如何?”弟弟軻逖醒道。
自柯比歸降以來,其家族部落整體投靠張虞。其弟苴羅侯早年先亡,而今三弟軻逖憑借善弓騎,長兵略等特點,成為柯比的左右手。
“可!”
柯比看向侍從,說道:“你率十人先行探查,如有異常,速來報我!”
“遵命!”
很快,在柯比的軍令下,諸部兵馬迅速集結完畢,舍棄輜重,攜帶兵甲,急馳趕往大營。
在柯比前往大營的途中,大營戰事正陷入焦灼之中。
甘寧、吳景、孫河等人率兵齊列大陣至山下,三萬蜀卒列陣數重,將西山壘上不足兩萬的唐軍包圍。而唐軍雖被困於山上,但卻無畏懼之色,反而鬥誌昂揚,各個視危急乃難得建功之機遇。
為了擊破唐卒防線,蜀將調動了五千精銳兵卒,分成三個波次,展開了如潮水般的凶猛攻勢。
先是箭矢交錯,繼而長矛戳刺,兩軍在山坡上爆發激烈的交戰。
“殺!”
刀疤臉的唐卒一矛刺出,將一個驚恐不已的蜀卒刺中。
一腳猛踹,蜀卒順著山坡往下翻滾,甚至沿途帶倒躲避不及的蜀卒,引起小範圍的騷亂。
“將他們擊退!”
疤臉唐卒經驗豐富,抓住機會帶著幾名兄弟借地勢反衝鋒,抽出腰間佩刀,躋身入人群中揮砍。哪裡人多就往哪裡殺,根本不畏氣勢洶洶的蜀卒。
不知被人砍了幾刀,捅了幾下?疤臉唐卒不僅沒因傷勢而膽怯,反而在腎上腺素的作用下愈發張狂。躍入人叢中,環首刀卸刺入一名蜀卒的腹部,未來得及拔出,一賊便揮刀砍來。唐卒不退反進,竟擠身攔住那人的手,用頭上的兜鍪重撞敵寇腦門。
重重一撞,兩人暈乎乎,臉上儘被鮮血所覆蓋。
那蜀兵拚死抵抗,唐卒凶性爆起,不計後果再次猛撞蜀卒,之後憑下意識抽出腰帶裡的匕首,猛得戳向對方喉嚨。
“噗嗤!”
殷紅的鮮血噴濺而出,本因刀疤而猙獰的臉今布滿鮮血愈發恐怖。
唐卒的血性帶動了本什九人,而十人的英勇帶動百人的士氣。百人的無畏刺激了一曲一營的兵卒,人人敢鬥,將手中的長矛瘋狂刺出,長刀、利斧連番劈砍。
從未經曆如此殘酷廝殺的蜀卒,見唐卒個個驍勇敢鬥,眾人心中愈發膽怯,很快就支撐不住,順勢被趕下山坡。
蜀卒被趕下山坡,令滿寵滿意頷首,謂左右從人,說道:“我卒乃陛下征討天下,十餘年所糾集之強兵,破中原強寇無數。今聚山勢以守險,豈是蜀卒所能破?”
滿寵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部下兵丁的自豪,南征唐軍除了雍州郡卒外,餘者儘是張虞主力精銳。
其中有並州老人,亦有東漢兵丁,及隴右叛軍部隊。雖說成分複雜,但有一點不假,因曆經天下興亡,參加大小數十次戰役,可謂是天下精兵。即便是雍州郡卒因民風剽悍,及經常操練之故,也非新卒所能比。
如疤臉老卒本為韓遂麾下兵丁,韓遂被張虞擊敗,因精壯被收編入軍。經曆了征討中原、河北的戰事,疤臉老卒因斬首有功,加之輕剽善鬥,遂被拔為什長。而今蜀卒搏殺,疤臉老卒憑一股悍氣,便殺得蜀卒心驚膽戰,唐軍中類似他者縱無萬人,亦有數千之眾。
閻圃欽佩說道:“都督有先見之明,我軍兵精人足,今居高臨下,蜀卒豈能驟破?若依圃之拙見,西山被蜀卒所據,我軍困於山水之間,今已被蜀人所敗爾!”
頓了頓,補充說道:“惜山上輜重不豐,否則無需柯將軍回援,滿督亦能擊敗蜀人。”
滿寵擺了擺手,說道:“蜀軍中有智者,今不可小覷敵寇。令諸部輪番迎上,與蜀卒廝殺。先將敵寇士氣磨儘,方是破敵之時。”
“諾!”
唐卒憑借滿寵的規劃,穩穩守住西山壘,令蜀卒無法實現潰敵之目標。
而今見山上唐卒陣腳穩固,遲遲不能破敵,蜀軍諸將漸生憂慮。
“軍師,唐將滿寵固守西山,今兵卒遲遲不能破敵,當如何是好?”孫河問道。
法正望著西山布防,卻見兵卒依托山勢,與樹林結合,形成一道道防線,遂讓法正陷入沉思。
半響之後,法正指點地理,說道:“唐軍兵馬雖不及我軍,但山陡道窄難容眾人,是故敵寇能屢退我軍。故今難以力破,隻得智取敵寇。”
頓了頓,法正整理思緒,說道:“今先探明敵寇水源,稍後點火燒山以亂唐卒陣腳。趁唐陣騷亂之際,發大軍猛攻水源。時敵無水源,縱使兵馬精銳,亦被無水所困。及敵無水可飲,兩日之內突圍,唐軍便自敗矣!”
見法正從水源下手,孫河大為敬佩,說道:“軍師望敵便生計,若山上水源稀少,此計足以破敵。”
遲疑了下,孫河問道:“然山上不缺水源,為之奈何?”
法正捋須而思,說道:“若山上水源豐富,那便先燒樹林,清空山障。時挑選精兵萬人,夜間突襲唐營,兵分十隊,擊東而弱西,令唐軍分兵。之後趁敵調兵之際,再猛擊西麵,看能否擊潰唐卒!”
“彩!”
見法正準備了兩套計策,孫河笑道:“我雖不及唐卒兵精,但勝在軍師多謀。唐軍襲擾受困,遲早將被我軍所下!”
蜀軍諸將能如此佩服法正,不單單因為法正是孫策、孫權兩代君主所寵幸的謀士,而是實打實靠能力贏得眾人的信服。否則出軍以來,豈會事事谘詢法正?
“來人!”
“在!”
“儘依軍師所言!”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