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 第2053章 國債構想,重大項目跟投權

第2053章 國債構想,重大項目跟投權(1 / 1)

推荐阅读:

“商人為什麼會購買國債?”

“前麵我們已經討論了,除了公信力外,最主要的是有利可圖的。”

“那麼這個利到底是什麼?朕以為有三種,一種是利息,二是免稅或者抵稅,三是某種特權;”

“先說說利息,現在商人存在皇家銀行中是要給皇家銀行保管費的,從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不等,

但這種說是存,不如說是轉,因為這筆銀子是可以隨時兌換的,方便他們在大明各地支取。

但是國債卻是不同,是有鎖定期的,例如一年期、三年期、十年期限、三十年期等等,隻有到期了才能夠兌換。

每一個期限我們設定一個利息,存的越久、購買的越多,利息就越高,這一點,諸位能聽明白嗎?”

眾人連連點頭,雖然大家夥不是搞財物的,但皇帝說的很直白,很好理解。

換句話說,這筆購買國債的銀子就算是質押。

給利息也沒什麼問題,這筆銀子可以用來放貸,或許貸款獲得利息就能覆蓋國債發放的利息,總得來說應該是不虧本的。

“第二個,抵稅!”

見眾人點頭,崇禎繼續道:“朕說的抵稅是持有國債所產生的利息用於免稅部分。

例如某個商號購買國債一百萬兩,年利率是百分之二,那麼一年的利息就是兩萬兩,而商號一年營業額九十萬兩,三十抽一,就是三萬兩,

但是如果按照抵稅,那就是九十減兩萬兩,再抽稅就是兩萬九千三百三十三兩。”

眾人聽到這裡滿臉的懵逼。

按照皇帝的這個算法,直接拿利息和抵稅後少賺了一萬九千六百六十七兩,這抵了個什麼?

戶部尚書畢自嚴出班了,沉聲道:“陛下,這一點臣等有些疑惑。”

“且聽朕說!”

崇禎擺了擺手:“現在的稅率是統一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年銷售十萬兩還是一百萬兩,坐商都是三十抽一,這很明顯是有問題的。

一是會讓大規模的商號擠壓個體商鋪,二是會讓財富快速在大商號手中彙聚。

朕前段時間就和你們說過了,稅率不能一刀切,各個行業的稅收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不同規模的商號稅率也要區分。

商號的規模不是說按照商鋪多少、資產多少等等來區分,而是按照銷售額來區分的,

例如每十萬兩銀子一個檔,年銷售低於十萬兩,按照三十稅一,十萬到二十萬兩按照二十抽一,二十到三十萬兩十五抽一……五十萬兩以上,按照五抽一。

按照這個分檔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個國債利息的抵稅的重要性了,例如五十一萬兩是五抽一,商稅是十萬兩千兩,

減去兩萬兩國債利息就是四十九萬兩,四十九萬兩是十抽一,商稅就是四萬九千兩,兩者差了五萬三千兩,換作是你們,你們選擇抵不抵稅?”

眾人不由自主的立刻點了點頭。

差近五萬兩,隻要不是傻子,那就一定會抵稅的。

銷售額這個東西沒辦法控製,或者說不是你想控製多少就是多少的,有些時候是各種因素在推著你走,諸如閉店的工人工錢、原材料的堆積成本、市場的占有份額等等。

閉店了,銷售肯定下去了,但是這個時期的工人工錢你照發還是停止?照發自己就虧了,不發那你問問官府或者商會同不同意,工人會不會直接離開另找一份。

到時候你再開店的時候,招人、培訓、熟練等等都需要時間,這會極大的影響銷售。

再例如市場份額,你閉店了就是給百姓選擇其它商號的機會,而習慣的力量才是最可怕的,當百姓們習慣了其它商號,你的銷售就會直線下滑和被擠占。

這種損失比避稅損失的更大。

當然了,像上麵舉例的四十九萬兩和五十一萬兩的這種剛好與國債利息的差距的情況是很少,但肯定是有的,一旦撞上就是賺大了。

如果沒有撞上,或者說抵稅不劃算,那就不抵唄,直接選擇利息。

反正選擇權在商人手中。

“這一點如果沒有疑問,那朕就繼續說說第三種,某種特權。”

“這一點其實曆朝曆代都做過了,諸如剛剛談論的朝廷借款中的一些邊境貿易特權、生絲出口配額、鹽引、茶引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引入更多的特權。

諸如朝廷采購優先權、優先購買蒸汽機商船的特權、工業研究院新出技術的代理權、朝廷重大項目跟投權等等。

前麵的那些你們都很很清楚,朕重點解釋一下重大項目跟投權,由朝廷出麵承建的項目,

諸如海外某個國家的礦產開發、道路修建以及國內的某項技術研究等等,國外礦產的開發,商人能不能單獨做?

當然可以,但是能不能順利開工修建、能不能拿到銀子等等這就不一定了,但是朝廷出麵就不一樣了,給那些國家一個膽子他們敢搞事情嗎?

商人跟著一起投資,按照出資額分配利益。

國內的某項技術,諸如熱氣球的飛行、蒸汽機帶動數十輛馬車等等類似的研究,這些重大項目單靠朝廷的力量是沒辦法的,

但引入商人之後就不一樣,一是銀子的流入會減輕朝廷財政的壓力,二是後期的運營由商人參與,減輕官員等等的參與等等,三是與朝廷綁定在一起。

這第三點,諸位愛卿能理解嗎?”

眾人再次點了點頭,但是依舊是有幾人臉上滿是猶豫之色。

工部尚書範景文猶豫了一下,低聲問道:“陛下,鹽引、茶引等等這些臣倒是理解,可這重大項目跟投權是不是要慎重,畢竟是國之重器,讓商人參與了不會泄露?”

“陛下,臣也是有這方麵的擔憂,若是直接由工業研究院研究,那麼商人無法得知進度和技術細節,始終是不放心的,如果參與,那就有泄露的危險。

商人的本質是唯利是圖,若是讓他們參與了,會不會隻顧眼前,不考慮未來?”

……

“諸位的擔憂,朕也是有所考慮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