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中南半島那邊臣已經和那邊的孫承宗孫閣老聯係過了,那邊的也準備差不多了。
首先是新農村的建設,目前已經完成了七成以上,五個布政司的沿海的新農村全部建成,隻剩緬甸中部、暹羅、老撾與暹羅邊界處的還在建造中。
因為遷移的百姓是從沿海開始定居,以此向內陸延伸,這樣的好處就是先到的百姓能負責後到百姓的夥食和住宿,省去大量的人手。
預計遷移百姓到達之前,能全部完工。
其次是糧食的儲備,每座新農村都準備了一座糧倉,且都是按照每家百斤的糧食儲備,百姓隻要到了就能立刻申領;
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等等那邊的商人也都有儲備,百姓去了直接購買就是了,保證一天內能完成所有生活用品的填補。
最後則是耕種,所有田地全部測量完成,且做好的編號,待百姓到了就能抽簽決定所屬,耕具、種子等等也都是按照畝均準備好了,百姓到了就能領取。
各個新農村都有一名書生或者官員,等百姓到了,他們會給百姓們講解他們在那邊收集的氣候、節氣、田地等等各種情報,半天內講解清楚。
如此便能保證百姓們短時間內就能進行耕種,不會耽誤了收成。
隻要百姓們種下去了,我們壓力就小很多了,靜待三四個月就能有收獲,整個中南半島就能自給自足了。
九月中下旬開始,大明東南沿海和安南沿海都是東北風居多,戰船順風日行兩三百裡不是問題。
工業研究院這一年的八百艘整齊機商船和登萊海軍、南京海軍、南海海軍也調集了兩千六百艘中大型戰船。
蒸汽機的海運遮洋船平均每艘在一百五十人,八百艘就是十二萬人,中大型戰船平均每艘在三百人左右,兩千六百艘就是七十八萬人,一次能運送九十萬人。
廣西、四川、陝西合計一百二十萬人是走陸路,剩餘三百八十萬走海運,按這麼計算和蒸汽機商船與戰船的速度,蒸汽機商船七次,戰船四次。
九十萬人分布在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四個沿海布政司新建好的八十八個碼頭。
隊伍到安南海岸線的三十六個碼頭停靠,然後分成兩三千人的一支隊伍橫穿安南全境,進入南掌、真臘、暹羅東南部。
第(1/3)頁
第(2/3)頁
餘者從暹羅的巴蜀府登陸向西北前進橫穿一百五十裡左右,到達對岸沿海,那邊的百餘艘蒸汽機商船會往返運送到暹羅西部沿海和中部,緬甸的西部沿海後向中部進發。
按照時間推算,最遲在明年的一月份就能全部到達。”
“為確保無大問題出現,戶部左侍郎曾獻已經於半個月南下了,坐鎮杭州,負責統一調度。
江蘇由安江總督熊廷燦坐鎮南京,福建由水師陸戰軍總兵俞谘皋坐鎮泉州,廣東則由巡撫朱一馮坐鎮廣州,廣西由兩廣總督王尊德坐鎮南寧,
四川和陝西由四川巡撫張論坐鎮成都,西南總督朱燮元負責沿途,河南則由在河南督查秋收和耕三餘一策略的韓閣老負責,江西和湖廣則由各自三司負責。”
“好!”
崇禎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中南半島的安定情況呢?”
畢自嚴看向了身側的兵部尚書侯恂,侯恂立刻出班:“回陛下,從去年覆滅了中南半島諸國主力之後,各地零星叛亂不斷,
我們也是抱著寧殺勿放以震懾當地百姓的想法,凡是反叛者皆殺無赦,從剛開始的各布政司每月有那麼十來起,到今年四月基本已經沒有了。
加上我們宣布與大明百姓同權、舉報重賞、隱匿連誅的策略下,且各地清繳的叛亂人員與收納的王室、勳貴名單上九成九都能對的上。
我們幾乎可以確定中南半島已經不大可能存在大規模的殘敵,這個大規模臣指的是二三十人以上的。
分到了田地、賦稅輕鬆、沒有官員壓迫等等,當地百姓隻要腦子不蠢,就不會被心懷叵測之人煽動的,陛下不必擔憂大明百姓進入後會被襲殺。”
“乾的漂亮!”
看向袁可立:“袁愛卿,傳令涉及的各布政司、州府縣,接下來的時間,除了秋收外,全力保證遷移的順利,哪怕政務稍有怠慢也情有可原。
若有懈怠、阻攔、故意拖延者,輕則罷官用不錄用,重則打入詔獄。
另外昭告天下,凡在遷移期間諸如劫掠、奸淫、偷盜等等,一律處死,尋釁滋事者一律罪加三等,絕不姑息。
第(2/3)頁
第(3/3)頁
遷移百姓的隊伍中,不聽從隨行官員、軍士勸導,一意孤行者,直接杖三十,勞役三年,廢除遷移名額,追回發放補償金。
告訴遷移的百姓們,中南半島已經納入大明的疆域,那就是大明的子明,所有人都一視同仁,不要以為是大明腹地遷移過去的,那邊是我們征服的就覺得高人一等。
若是發現有歧視、欺壓等情況影響了安定、團結,輕則以尋釁滋事論處,重則以危害國家安全論處,此事務必要再三強調。”
“臣遵旨!”
待袁可立回應後,崇禎站了起來,神色嚴肅的掃視著群臣:“遷移百姓入中南半島是去年就定下的今年的頭等大事。
往小了說,這是大明渡過西北大旱的依仗所在,往大了說這是大明開疆拓土的好機會,再往大了說,中南半島和馬六甲關係到大明、乃至華夏的疆域安全。
在這種大事上,誰敢拖後腿,那就彆怪朕大開殺戒了!”
“臣等遵旨!”
群臣臉色也跟著嚴肅了起來,他們不認為皇帝是說著玩的。
皇帝雖然年輕,但登基這七八年的時間,經曆的哪一件大事不是傳奇?說好聽一些那是雷霆手段,說不好聽了,那是心狠手辣。
既然說出了大開殺戒,那是真會。
眾人心中盤算著,等下了朝就給自己的學生、交好的後輩子弟寫信,措辭嚴厲的囑托一番。
待皇帝重新坐回座位後,畢自嚴繼續道:“陛下,臣這邊還有第二件事兒,是農業研究院的宋院長托臣向陛下稟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