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 > 第2007章 五千年算學精華,上梁不正下梁歪

第2007章 五千年算學精華,上梁不正下梁歪(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算學分為三個階段,社學學習《算學啟蒙》、《算法統宗》、《算經十書·孫子算經》、《算經十書·夏侯陽算經》;

郡學學習《九章算術》、《張丘建算經》;

大學學習《周髀算經》、《數書九章》;

大學畢業的優秀學生可以進入格物院學習《測圓海鏡》、《四元玉鑒》。”

“物理科以《墨經》、《考工記》、《周髀算經》、《武經總要》、《夢溪筆談》、《革象新書》、《遠西奇器圖說》等書籍中的摘錄一百四十二項內容合成三冊。”

“點金科(化學)以《周易參同契》、《夢溪筆談》、《抱樸子內篇》、《皇帝九鼎神丹經訣》、《本草綱目》、《道藏》、《金石簿五九數訣》等書籍中摘錄二百一十二種煉金、提純、配比的方法,合成三冊。”

……

崇禎震驚的是上麵的內容。

算學雖然他沒有看到每本書具體的內容,但從文本上羅列的核心重點,結合他後世學過的內容還是能判斷出每本書對應的內容。

孫子算經學的是九九乘法表、物不知數、雞兔同籠問題;

夏侯陽算經學的是分數運算、方田術(田畝麵積計算);

九章算術學的是方田(幾何麵積)、粟米(比例換算)、衰分(配分比例)以及割圓術;

張丘建算經學的是百錢買百雞(不定方程)和等差數列求和;

周髀算經學的是商高對話(勾股定理)、日高術(天文測量);

數書九章學習的是大衍求一術(解同餘式組)、高次方程數值解(正負開方術);

測圓海鏡學習的是天元術(設未知數列方程)、複雜圓城圖式演算;

四元玉鑒四元高次方程組解法、垛積術(高階等差級數);

從九章算術開始,國外才開始出現了數學上的書籍幾何原本,而後的《四元玉鑒》的方程解法領先了海外阿拉伯代數學的百年以上。

第(1/3)頁

第(2/3)頁

雖然不如後世的那麼係統和高深,但這些書籍已經成係統了,如此係統是數學,且比同時期的海外領先了那麼長時間,到了清竟然沒有發揚光大。

不止是是數學,還有火器、器械等等方麵,很多著作都是被朝廷束之高閣,列為禁書。

若是清朝沒有這麼乾,會遭受那百年的屈辱嗎?

若是沒有閉關鎖國,國內的這些著作和海外的著作相結合,以華夏人的勤苦,絕對也是站在頂尖的地方。

想到這裡,崇禎就來火,若不是在犁庭掃穴之後就將建奴的屍骨給焚燒了,這會兒他都想將他們挖出來挫骨揚灰了。

慶幸的是他穿越過來了,這些工程、水利、數學等等幾千年的著作都能發揮出該有的作用的。

一陣糾結之後,崇禎突然想起了一件傳說,說是明末清初的時候,西方的傳教士將華夏的書籍偷盜到了西方,西方憑借大明的書籍加以創造引發了西方的工業革命。

真假不知道,但現在看來,貌似是有一定可信度的。

“陛下,各科的教材,禮部都已經組織人進行了修訂,刪除了部分重複、爭論較大的內容,已經全部重新編訂成冊,

且聯係了各州府的書坊、書肆和寺院的藏書閣,待陛下允許之後,即刻刊印,三天內可下發到各社學、郡學。”

“那就刊印吧,現在開學半個月是安全培訓、演練和簡易軍事訓練,等結束之後剛好拿到教材。”

“臣遵旨!”

“另外,物理和點金兩科,你們在教授和研究的過程中,儘量的合理化,不要歸結到神神鬼鬼之上,任何的知識不是神鬼之說,隻是我們還沒有研究明白。

同時,講師和學生要加以辯證,敢於提出新的看法和嘗試,不要局限教材,更不要局限大明本土的教材,海外諸國的研究朕也會差人收集送回來。

禮部成立一個教材研究司,遍請大明各行人才,對教材進行論證、修訂,諸多學科的教材要每年更新一次,確保內容是最新、正確的。拿不準的,寧遠不教也不能教成錯的。”

說到這裡,崇禎思索了幾息的時間:“學生升學要考試,講師、助教、博士也是。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他們是以教學為主,不負責具體的行政事務,彆搞一些有的沒的,將官場上的那一套帶進學校之中。

上梁不正下梁歪,敢在學校搞那一套,影響了我大明的百年大計,那就彆怪朕不留情麵了。”

第(2/3)頁

第(3/3)頁

“臣遵旨!”

劉宗周立刻躬身回應,行禮之後,緩緩回到隊伍之中。

崇禎掃了群臣一眼,然後將目光定在了戶部尚書畢自嚴的身上:“畢愛卿,說說遷移百姓到中南半島的準備以及中南半島的具體情況吧!”

“臣遵旨!”

畢自嚴出班,從袖口出去一份文本呈了上去:“陛下,遷移百姓定於秋收之後,從目前涉及到的九個布政司彙總的數據來看,大致在九月十八到十月初五之間。

陝西、廣西、四川三個布政司遷移的百姓走陸路進入安南、暹羅、緬甸。

湖廣、河南兩個布政司沿河而下,湖廣的順著長江到南京,在到達海上,河南的順著淮河到淮安的淮河入海道到海上,然後南下。

江西則是走陸路,北部的到寧德一帶、中部的到泉州一帶、南部的到潮州府一帶的碼頭。

待這一批撤走之後,江蘇、廣東、福建三個沿海布政司才開始行動,全部就近港口彙聚,乘船南下。

涉及到的各州府縣全部通知到位,糧食、藥材等全部準備妥當,當地衛所負責護送。

按照商船的速度以及彙總的出發的港口情況,每半個月遷移一批,如此不會因為大量百姓出現糧食供應、踩踏等等問題。

最前遷移的是到中南半島南部,因為南部是三季連續的水稻,九月中下旬遷移,到了那邊剛好趕上耕種。

中間遷移的則是到中部,那裡是八九月播種十一二月收割的雨季稻和一二月播種五六月收割的旱季稻。

最後遷移的則是到北部,北部則是十一二月播種四五月收割的冬春稻和六七月播種十月十一月收割的夏秋稻。”

“很好!”

崇禎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中南半島那邊呢?”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