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膽子很大,可以一試!”
“若是能成功,那絕對是整個商業史上的一大進步!”
曾獻和吳甡兩人前後點評了一句,眼中滿是興奮之色。
吳甡思索了一下,低聲道:“他的這個想法是借鑒了華夏史上的一些製度,然後加以改進的,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
“不錯,諸如西周井田、隋唐義倉和合會、大明的族田等。”
吳甡起身給畢自嚴和曾獻兩人倒了杯茶,又掃了一眼豎著耳朵的幾位官員:“畢尚書,既然諸位同僚都好奇,那不如讓他們也來聽聽?”
“我覺得可以,大家夥兒討論討論。”
看著兩人一唱一和,還朝著自己眨眼睛,畢自嚴自然知道兩人想借機考考戶部的官員們。
“行吧,既然大家夥兒都感興趣,那就都過來看看吧!”
等的就是這句話,戶部下屬的戶、度、金、倉四司的郎中和員外郎們立刻就圍了過來。
八人圍在一起,翻看著桌上的書信。
在眾人看著書信的時候,畢自嚴則是走到了門外招來了一名衙役低聲交待了幾句後又回到了座位上慢慢的喝著茶。
隻是片刻的功夫,倒吸冷氣之聲在八人中響起,個個都滿是震驚之色。
第一份提交的人,而且還是在反複詢問之後依舊提交的,肯定是有底氣的,但是他們沒有想到會提出如此……誇張的條件。
先是承建官道,提出了保底三條府道,多則聽從朝廷的安排,除此之外,縣道可以免費修建五條,村鎮之間的道路可以修整二十條。
府道先不說了,肯定是賺銀子的,可縣道這是可免費的,即便的不如府道那麼高的標準,但每裡路至少也是三百兩白銀。
縣與縣之間少則三五十裡、多則百裡,三條就是十五萬兩。
村鎮之間是修整,但你總不能真的隻是鏟平、填坑等等基礎操作吧,是不是得加寬一些、部分得鋪石塊、甚至得搭橋?
往少了說,至少得十萬兩打底。
總得算下來這可是二十五萬兩白銀,可不是二十五兩、兩百十五兩,就這麼直接扔出來了?
第(1/3)頁
第(2/3)頁
府道的確能賺銀子,但絕對不可能覆蓋這二十五萬兩白銀。
除了這個外,還有提出的工匠工錢、年終分紅、計件與階段獎勵、借款、安排家眷等等多種有利於工匠們的措施。
身為戶部官員,不少都是從各省清吏司調回來的,見過太多商人們的貪婪。
可這個廣德泰提出的種種措施讓眾官員產生了恍惚之色,一致懷疑以前見過的商人是不是假的?
這些措施不說商人們全部照搬了,哪怕是隻照做其中一項,那就是整個大明百姓之福了。
除了這個之外,還有最後的一個設想,那就是集合全縣或者鎮百姓之力,合力成立一個商號。
廣德泰這個商號負責運輸和銷售,事後抽取其中三成淨利潤,其餘七成由全鎮百姓按勞分配。
如果真能成功,那麼這個鎮的百姓都將是富裕之人,成為大明最為富有的鎮子,且沒有之一。
“看也看,都說說最後一項的想法吧!”
曾獻掃了震驚的眾人一眼:“剛剛我們說這個想法與西周井田、隋唐義倉和合會、大明的族田等類似,諸位說說這幾項的利弊吧!剛好四項,一個司說一個,誰先來?”
四司的郎中和員外郎很是無語,原來在這裡等著他們呢。
相互看了看後,戶部司郎中馬燁上前一步:“那我們戶部司說說井田製吧,
西周時期,井田歸周王所有,分配給庶民使用,領主不得買賣和轉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於是領土們就強迫百姓們集體耕種井田。
大致上將一塊井田分為九小塊,周邊八塊為私田,最中間的則是公田,八家共耕公田,產出歸貴族,私田自用。
優點是公田優先耕作,保障貴族稅收,私田激勵農戶,維護了周王室的權威,但這隻是有利於王室。
但集體勞役缺乏積極性,很多都是偷奸耍滑,久而久之,私田的百姓就從自己的收成拿出部分作為公田收入,公田就荒廢了。
《詩經·齊風·甫田》歎‘無田甫田,維莠驕驕’,實質上就是奴隸經濟。
到了春秋時期,管仲相地而衰征,廢除井田製,按土地好壞征稅,推動了齊國的崛起。”
“尚書大人,我們度支司說誰義倉吧,義倉是隋唐時期興起,開皇五年,工部尚書長孫平奏請建立社倉,以備水旱凶饑出倉賑給,
然後又下令讓各地百姓、軍士,功課裡社,共立義倉。社倉由朝廷掌控,義倉由當地人管理。
第(2/3)頁
第(3/3)頁
大致上就是各地根據收獲糧食的情況,官府會勸百姓們拿出一定數量的票或糧食交到裡社,每逢大災,開倉放糧賑民。
優點是豐年儲糧、荒年放賑,在大災的時候有糧食用來救災。
缺點也很明顯,首先是官府勸百姓,不是強製性的,所以很多人不會交糧食,以至於在後期賑災的時候會出很多的問題。
諸如打架、鬥毆、搶奪,甚至因恨焚毀義倉,一個村子的百姓都反目成仇。
其次則是隻適用於產糧區、糧食產量極高的地方,山區、邊疆難推行。
最後就是容易被官府挪用,十不存一,其實大部分都是進了貪官的口袋之中。”
“金部司說說合會吧,合會又稱之為搖會或標會,這是宋朝的一種方法。
大致是民間某一家遇到建房、婚喪或其他要務,而本人一時無力籌集款項,除了向彆人借貸外,還可以用搖會的方式來籌集。
例如,需要十兩銀子的時候,發起人可以在會中發起,假設一會是二十人,那麼每人是五錢銀子,具體的看會中人數多少,人數多就攤的少,人數多就攤的。
有的地方會提前籌集資金,等到用的時候直接支取。
優點是靈活,解決百姓的短期用銀需求,且無需抵押。
缺點是風險高,一旦有成員出事兒了,會金鏈條斷裂,且依賴信用與鄉約,就怕遇見先用了然後耍無奈的。
宋代《名公書判清明集》中記載了多起合會糾紛案。
另外就是十幾二十幾戶參與,難以擴大。”
說到這裡,金部司郎中傅春耘沉吟了幾息:“相對合會,下官倒是想起了另一種流行於青藏高原藏族的類似的、但比合會更好一些的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