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諸位,按理來說大船是小載重的十七倍,那麼為什麼大船容積隻是小船的十三倍呢?”
一個簡單的問題讓眾人全都傻眼了,個個麵麵相覷,隨後滿眼的疑惑之色。
按理來說裝同樣的一種貨,既然重量是十七倍,那麼容積應該也是十七倍才對,可現在隻是十三倍,差了四倍去了哪裡?
“王院長,這、這是……怎麼回事兒?”
“這個解釋起來很麻煩,我們所說的船長是甲板的長,但是船的上下底不是一樣長的,且寬度也不一樣,甲板和底板的比根據船的類型不同做了調整。
平底船是一比一或者一點一比一、尖底船是一點一比一到一點五比一,福船是一點二比一到一點五比一,寬度比也是差不多的。
船越大,比例也就越大,算出的容積就會相對比正常小一些。
第二點則是設計問題,為了防止沉船,所有船隻都是隔成了多個艙,即便有一個破裂,其他艙也能提供浮力,不讓船隻沉沒。
艙隔出來之後就有了邊邊角角,大船肯定比小船的邊邊角角少,小船則多,如果是裝水自然是沒有影響,若是裝筐、箱子等等邊邊角角就塞不進去。
兩點原因綜合就造成了重量和容積上的誤差。”
眾人連連點頭,但臉上卻是似懂非懂的神色,畢竟他們不是專業的,這東西不經曆一次,隻是憑空想象的確有些難。
唯有席端攀臉上若有所思,遲疑了一下後問道:“王院長,您的意思是大船在運散貨上與小船的效率是一樣的,但在形狀無法改變的貨物上,大船是占據優勢的?”
“是了!”
楊青雲被席端攀這麼一說立刻就明白了,接過話繼續道:“諸如糧食、乾貨、皮毛、藥材等等,這種用麻袋裝,邊邊角角的都能塞進去。
可若是如瓷器、漆器、鐵鍋銅器、竹編等,這種就沒辦法硬塞了,邊邊角角的多了,能容納的就少了,可大船就不太受影響。
所以說如果說大船裝瓷器等且遠洋去歐洲、美洲,利潤可能會是海運遮洋船的二十、甚至三十倍以上,即便是去東非也一定是小船的數倍。”
第(1/3)頁
第(2/3)頁
“兩位果然是經驗豐富,大船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就看看商人們怎麼來取舍了。”
王徵眼中滿是讚許之色,而後看向皇帝:“陛下,臣是建議朝廷下屬的商隊都使用大型商船,利遠大於弊。”
“此事兒你和戶部、海貿司一起商定,決定了之後聯合寫個奏疏呈送東暖閣,朕看過之後再說。”
崇禎很是痛快的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詢問之色:“大船……嗯,大船根據載重、航行等等定個級彆,普通人一看就知道載重和功能。
今天討論的這種取名為靜波,之後的依次為蓬萊、鯤鵬、滄海等等,具體的你們看著來,每一艘都要有固定的編號,即便是普通人也能一眼看出屬地。”
說到這裡,崇禎不給眾人反應時間,看向王徵:“既然提到了大船,那靜波級的商船進度如何了?”
“回陛下,蒼山戰船入水後我們就開始了海運遮洋船、運糧大船和靜波級商船的研發,靜波級商船我們根據福船和運糧大船的技術改造了十幾個版本,基本已經定型。
最遲明年三月份就能成熟下海,完成一次遠洋航行後,若是沒有大問題就可以接受商人的預定了。
但這種大船若是想要穩固、耐用,最好的是選擇耐腐蝕和抗蟲蛀的柚木,且整木得經過處理,
加上材料稀少和技術,以及其它商船的需求,前三年每年能產出十艘已經是極限了。
三年後漕船全部更換完成,其它造船場就能空出部分工匠,那個時候柚木等木材也儲備差不多了,每年出個三十到五十艘問題不大。”
“無妨,少就少,前期由供銷社使用,一來東非這邊還用不上,三年內全力開拓東非,二來讓朝廷來測試性能,成熟後再交付商人,如此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證。
商船的事情以安全為第一要素,其次則是耐用性,最後則是成本,這一點你們自行把控。”
“臣明白!”
王徵點了點頭,遲疑了一下後,低聲道:“陛下,靜波級商船雖然能保證穩定性和安全性,運載量也足夠,可煤炭的補給依舊是個大問題。
按照設計,大船有七十二萬斤的煤炭艙,若是運輸瓷器、絲綢等等較輕的貨物,煤炭補給艙能裝百萬斤煤炭。
第(2/3)頁
第(3/3)頁
我們估算這種裝了兩到三台大型蒸汽機的大船,即便是我們用了非洲那邊傳來的橡膠來密封,百裡消耗至少也要在萬斤左右。
若是算上順風、洋流等等因素,平均下來也得八千斤,也就是說,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靜波級的商船一次性能航行一萬三千裡左右。
這個距離剛好能從蘇門答臘西北角的沙璜到經錫蘭橫渡印度洋到馬達加斯加。
我們還要預留在海上遇見風暴等問題全速航行的煤炭,至少得二十萬斤的預留,所以煤炭補給問題解決不了,靜波級商船依舊無法商用。”
“這……”
崇禎揉了揉有些發脹的太陽穴,心中狠狠的吐槽了一句,王徵動輒數百萬斤的數據聽得他腦殼疼,簡直是嚇人。
“王愛卿,這個事兒朕有些考慮,一會兒和海軍的需求一塊兒解決,現在我們先解決另一件事兒。”
不待王徵出聲,崇禎看向王徵,問道:“王愛卿,你知道噸這個計重單位嗎?”
“知道!”
王徵先是怔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興奮,隨即快速解釋道:“噸這個單位是起源於古羅馬和古希臘的,是與酒桶的容量和重量有關。
一個標準酒桶的容量約為兩百五十二加侖,大約是約九百五十升左右,裝滿酒後重量約為兩千磅,折算是一千八百一十四斤。
但傳到英吉利之後,不知道什麼原因,一噸成了兩千零三十二斤,在那邊貿易的時間看對方的要求進行調整,很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