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兔閱讀【sto.ist】第一時間更新《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最新章節。
“陛下,先不說外喀爾喀和衛拉特本就是大明的敵人,即便不是,這種條件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兵部尚書侯恂立刻出聲了:“臣以為,這兩部根本就沒有誠心歸附的意思。”
“陛下,侯尚書說的對,臣以為這是兩部的試探我們的底線和態度,這些條件即便是打上對折,我們也不能接受,尤其是封爵位這一條。”
“陛下,臣以為他們用心不純,東西蒙古歸順四五年了,建奴覆滅三年了,北部幾乎被我們蕩清了,他們若是想歸順早就歸順了,遲遲沒有歸順就是抱著我們不會理會他們的僥幸心理。
如今我們覆滅了扶桑和中南半島,他們坐不住了才想著歸順,就是牆頭草,即便是歸順了以後也可能反水。”
“陛下,外喀爾喀可以放一邊,但衛拉特必須徹底打殘,當年俘獲英宗,這是我大明的敵人,必須得報了。”
“陛下,東西蒙古已經歸順了,若是再和平接受衛拉特和外喀爾喀,蒙古諸部人口就超過兩百萬了,這是個龐大的數字,而且都是北元後裔。
尤其是他們逐水而居、善於騎射,隻要放牧,他們就隨時能拉起一支精銳的騎兵隊伍,這兩部的精銳必須的乾掉,否則這批人老去之前就一直是一個隱患。
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道理。”
……
“諸位,本官讚成趁著現在我們占據絕對優勢徹底打殘了他們,可問題是他們橫向五六千裡,縱深兩千餘裡,又都是機動性極強的騎兵,我們怎麼找到他們?
當年太祖和成祖共十八次北伐草原,都未能徹底滅絕他們,主要問題就是尋找不到他們的主力或者在趕到之前他們就脫離了,這是最大的問題。”
兵部尚書侯恂的一句話,終結了議論紛紛眾人。
眾人臉色也凝重了起來,正麵對決,哪怕是兩部的兵力再多數三五倍大明也不畏懼,可問題是找不到他們有啥用。
“數萬大軍齊出,人海戰術封堵?”
“也不是不行,但問題是他們一直往北撤退怎麼辦?縱深兩三千裡,到時候補給都是大問題。
我們追他們就撤,我們撤他們就跟過來,主打一個不與我們正麵交戰。”
“派出一支隊伍從遼東西北的闊灤海子(呼倫貝爾)進入草原,堵住東進的退路?”
“不行,人少了就是去送死,人多了補給跟不上,且保密性不夠,他們直接往西就是了。”
“用他們的牧民威脅,逼著他們正麵決戰?”
“不行,我們沒時間去探查牧民裡麵有沒有隱藏的精銳騎兵,萬一有突然衝擊我們軍陣,很容易出問題的,且他們不管牧民死活,我們總不能真屠了牧民吧!”
……
饒有興趣的聽了好一會兒群臣的探討後,崇禎敲了敲桌子:“據錦衣衛的探查和東西蒙古勇的交待,衛拉特精銳在三萬左右,可戰之兵在十萬左右。
更多內容加載中...請稍候...
本站隻支持手機瀏覽器訪問,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節內容加載失敗,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模式、暢讀模式、小說模式,以及關閉廣告屏蔽功能,或複製網址到其他瀏覽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