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神話三國之魏武梟雄 > 第五百一十六章 龍顏大悅,古帝【求訂閱】

第五百一十六章 龍顏大悅,古帝【求訂閱】(1 / 1)

推荐阅读:

曹操收回訊珠,往銅雀台宮的前殿側翼看了看。

那裡都是曹魏重臣,三公九卿的辦公場所。

荀彧正在忙碌,見曹操從外邊進來,愣一下,起身要執禮:“陛下怎麼來了?”

“朕隨便走走,信步來到你這。你忙你的。”

倆人認識多年,荀彧倒也不客氣,給曹操執禮後,接著處理各類公務。

曹操在人屋裡走走看看,拿起案頭的一卷簡書翻閱,隨口道:

“文若,朕想改革官吏體係,從三公九卿,改設三省六部製。你有什麼意見?”

“沒意見,支持。”

荀彧回應的太流暢,讓曹操有些意外。

荀彧在一卷奏本上寫好批注和調整意見,而後把奏本遞給曹操:

“正好,這是需要陛下親閱加印的,您看看。”

曹操被荀彧隨手抓壯丁,接過來掃了眼,取出隨身印璽,蓋章簽署發布。

皇帝的印章,有多枚,除了傳國大印,還有自己的私印,很小巧,一兩寸的見方。

使用最多的,也是私印。

兩人的話題,又轉回剛才調整吏製的事情上。

曹操:“你不給朕些意見?”

荀彧擱下筆鋒,想了想:“這些年,臣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不要對您做的決定,輕易提意見。”

“早年我剛追隨陛下的時候,勤於給您提意見。

但後來發生的事實,多次證明我是錯的,而您是對的。”

“那之後,臣就慢慢學得謹慎了。”

“再後來,我大魏一統,您提出要改革一些舊製,臣反複思索,還是覺得自己應該提建議,您或許錯了。不能剛建國,就急著調整製度。

但後來還是證明您對,比如針對士族的三長製和均田製配合,壓下了士族在地方大量侵占土地的事情。而我的建議太保守了。”

荀彧:

“所以您如今的決定,我很少反對,不是因為年紀漸長,學會了權衡,或者您位高權重,我變得膽小了。

而是十五年來,臣的經驗告訴自己,不要輕易反對您的決定。”

曹操樂了,湊荀彧身邊,瞄一眼他桌子上堆砌的奏本:

“朕如今的位置,拍馬屁的人多,說真話的人少。

隻你們幾個,包括文和,他看著膽小,但骨子裡也是個敢反對朕的,朕要是做的有問題,他是敢於提出來的。

還有奉孝,公達,仲德也是如此。”

“你們幾人裡,又屬你馬屁拍的少,可偶爾拍一次,朕最愛聽。”

“你接著說。”

荀彧失笑道:“臣可以指天盟誓,絕沒有拍陛下的龍股,句句肺腑。”

龍股就是皇帝的屁股,文化人的說法。

“臣要真覺得您做錯了,還是會說。但您的決定很少出錯。

這些年,在大的決定上,我,奉孝,文和,公達,私下商議過不止一次,誰也沒見您犯過錯。”

“我大魏是在您的帶領下,走到了今天。”

“臣一開始覺得,開國後應當安定下來,不要繼續勤兵黷武,打仗對國力消耗太大了。”

“勝了固然有戰利品,有大量的繳獲,可以填充消耗。

但若打不出決定性的勝仗,幾次戰役,就能將國力拖下來,舍本逐末。”

“臣當時就想,陛下您大概是以武勳得天下,南征北戰慣了,喜歡打仗,用武力解決問題。

既然勸不住,等陛下吃了戰爭的虧,您大概就清楚了。”

“那之後,臣就在等。等來了天下一統,諸族歸附;等來了鮮卑敗亡,拓土萬裡;

又等來了我們的語言,讓以百計的部族,共同學習。

而您,直到現在,還沒在戰爭上輸過。”

荀彧攤了下手,道:

“不瞞陛下,臣就等著您犯錯呢,然後臣要把這些年憋的話,都寫成奏本,跟您進言。”

“但臣等到現在,一直沒等到機會。”

曹操大笑起來。

荀彧拍他馬屁次數,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但他要拍一次,曹操得受用好幾天。

高端的馬屁,從來都是用最質樸的語言來表述,沒有一個字是在明著拍,但句句都在點上,讓曹操舒坦之極。

“文若,你給朕當這個家,真是朕之幸。”

兩人轉而探討當下大魏的吏治,乃至各地後續的發展方向。

“明年,對我大魏很重要,如果順利,還會有一次國力的躍升。”

荀彧指的是早稻的推廣,糧備將再上一個台階。

倆人的交談,旋即擴大了規模。

曹操讓人把麾下的幾個骨乾,都叫過來。

郭嘉,賈詡,荀攸,程昱,董昭,蔣乾,鄭玄,乃至華佗,張仲景,前前後後的趕過來,變成了一次小朝會。

就是這些人,掌管著大魏各方麵的事情。

彙總了軍事,民事,財稅,教育,農耕,祭祀,醫療,工造等事。

大魏的軍事已不必贅述。

財稅和糧備,都在連年遞增。

水利方麵,常年的穩定投入,黃河等各地的水利,已做到了初步的治水為用。

教育上,治下諸多部族,都在統一推行漢語言。

這是文化層麵的統治和吞並。

當樁樁件件的事情,逐一列舉出來。

眾臣愈發情緒高漲。

整個國家,二十三個州,數千萬民眾,正在他們的帶領下,日益強盛富足。

這種成就感,沒有任何事情能比擬。

“文若本來在批閱各方呈上來的奏本,讓朕給打斷了,變成了一次小朝會。

再談下去,文若晚上就要熬夜了,散吧。”曹操話罷,腳步輕快的去了。

天色漸晚,太陽露出夕陽的紅暈。

晚上,曹操來到甄宓的寢殿。

少女穿著潔白的中衣,長發垂散,映的膚若凝脂。

她剛摘下發飾,見曹操進來,秀眸綻出喜色,回身迎上來。

半夜。

曹操帶著小媳婦一起出了寢殿。

他猶豫了下,見甄宓裹著毯子,滿臉嬌羞,便沒去隔壁的甄煙殿裡,轉而去了貂蟬的寢宮。

主要是大家在一起,熱鬨還暖和。

抱團取暖,現在流行這個。

……

夜色深暗。

比夜色還黑的是秦嶺內部的四號大墓。

其內如深海之下,沒有一絲光亮。

一隻蒼白但雄勁有力的手,搭在山腹內的石壁上。

那隻手緩緩收緊,一張臉慢慢露出來,貼在牆壁上,側耳傾聽。

他的臉和手一樣蒼白,眉高鼻挺,膚色帶著一種溫潤的光澤。

“道尊,你確定這是最邊緣的山壁,會不會又找錯了?”

一個聲音響起。

先出現,單手搭在山壁上的是道尊。

他身後的情景頗為特殊。

跟著兩口青銅棺,和一艘青銅船。

兩口銅棺,分彆是道尊的三皇棺,以及在黃河大墓出土的玄鳥棺。

那艘青銅船上,懸著一輪太陽在運轉,光芒灼灼,是益州古地挖掘出來的太陽船。

兩棺一船上,站著不少人。

包括大魏招攬的奇人異士,以及道家的幾個頂尖好手。

令晉,厲五方,子清道人,左慈,南華都在。

但所有人皆狼狽不堪。

道尊之外,其他人都是在曹魏國祭的時候,從泰山下,進入了五色祭壇。

當時眾人看見前方有一團五色光暈,嘗試接近後,便感覺五色神光消失,前方越來越暗。

幾人跟隨秘甲獸,在黑暗裡尋覓摸索。

不想秘甲獸竟然一路帶著他們,找到了道尊。

兩方交換消息後,更是人人駭然。

道尊說他進入昆侖墟深處,卻來到了秦嶺內部,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

令晉等人這才知道,他們從泰山來到了秦嶺。

這怎麼可能?

但道尊很篤定的判斷,這裡是秦嶺大墓。

眾人頓時生出一種天地顛倒的錯亂感。

而後他們便被困在這裡。

幸虧事前準備充分,且道尊對這四號墓的熟悉,遠超任何人。

他在這裡,找到一種可食用的苔蘚和乾淨的水。

所以才讓眾人困在墓裡,數月而未死。

道尊說這墓裡也發生了某些變化,以前安全的一些區域,現在變成了死路禁區。

一行人在四號大墓滯留數月,期間的經曆遭遇,難以儘訴。

他們在這墓裡,看見了諸多匪夷所思,存在於傳說中的東西。

如今的4號墓,仿佛是一個異怪的世界。

眾人跟隨道尊探索這裡的邊界,尋找出路,眼下是首次找到邊緣的山壁。

“幾次傳訊,不知陛下收到了多少?”令晉傳聲給周邊眾人道。

“我們在這裡,陛下想插手幫忙,怕是不易。按道尊所說,外界的入口,肯定也變了。

想出去,還是要靠我們自己。”

“幸虧遇到了道尊,不然怕是要全軍覆沒。”

“有了這山壁為依托,就能沿著山壁,往周圍探尋。”

“噤聲,你們看那是什麼?”

“一個人,坐在棺材上……”

“屁的人,那是鬼……”

令晉和厲五方,左慈傳聲交換意見。

前方的黑暗裡,和三皇棺,玄鳥棺一樣,有一口碩大的青銅棺,正慢慢出現。

那棺壁上咒紋閃爍,發出來的微光,讓眾人看見了棺槨上,坐著一個人。

一個頭戴高冠,穿古老帝王袍的人。

其身形高大,坐在那,頭顱以極緩慢的速度轉動,掃視周邊。

令晉,厲五方等人看見那棺上的人,不約而同的感覺頭皮發麻,寒意滋生。

那棺上的人,有一種凶戾無匹的煞氣。

太陽船上的光芒忽然消失了。

道尊熄滅了其上的光芒,防止引起那棺上古帝的注意。

幾人一起看向道尊。

類似的詭異事情,他們在這裡遇上不止一次,都是聽從道尊的意見,才平安避禍。

“跟著那古帝的棺槨,去看看。”

道尊說:“他像是在巡視,或者尋找某些東西。”

一行人在剛找到的山壁位置,留下特殊標記,旋即跟了上去。

……

趙雲收到曹操的調令,放馬疾馳,一路南歸,最終回到鄴城。

下午。

趙雲跟著內侍,進入銅雀台宮。

他遠遠看見有兩個人,在前方的角亭裡,慢吞吞的接引天地之氣。

卻是跟著曹操恢複體內陽氣的郭嘉。

此前曹操答應帶他一起吸納天地陽火,郭嘉堅持了一段時間,發現效果不錯。某處死寂的位置,煥發了稍許生機,遂大受鼓舞,每天兩次,勁勁的來找曹操。

“子龍回來了。”

曹操往趙雲走過來,“情況如何?”

“臣幸不辱命。”

趙雲仍是白袍銀甲,戰氅獵動:“正要對陛下奏報諸事。”

“進來說。”三人相繼進入書房。

s:求票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