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良原本打算過兩天再回秣陵,卻不想次日一早接到西南塘研究基地的一個電話,臨時坐車返回秣陵。
“昨天上掃描電鏡,這是晶體結構圖像,應該就是單原子層石墨烯,與襯底區彆明顯,但成功剝離下來的麵積太微小了,僅有一根頭發絲截麵的千分之一二,想要進一步做物理特性驗證非常困難。”
王馳騖與蝸巢科技合作有四年多,直接從秣陵大學出來,加入蝸巢科技也有兩年時間了。
王馳騖最初負責領導蝸巢科技旗下最為龐大的電極材料及裝備實驗室的工作。
人造石墨負極、磷酸鐵鋰正極材料技術以及相應的製備工藝、生產裝備,主要都是王馳騖率領電極材料及裝備實驗室,協助蕭良完成。
年前王馳騖正式出任相當於首席工程師的科技副總裁職務,協助蕭良主持蝸巢科技整個研發體係的建設工作。
周懷鈞年齡與王馳騖相當,也是四十歲不到的青年科學家,在碳原子簇分子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究經驗。
周懷鈞最初受邀加入蝸巢科技,意在加強人造石墨以及碳微球負極材料等方麵的研究,這兩年多來確實做出很大的貢獻,年前則正式接替王馳鶩領導電極材料及裝備實驗室。
蕭良趕回秣陵,王馳鶩、周懷鈞就拉上c66課題組負責人一起來到他的辦公室,彙報c66課題組通過機械剝離法,成功剝離出全球第一片單原子層的石墨烯。
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成功剝離出來的單原子層石墨烯太微小了,僅有幾平方微米大小,相當於一根頭發絲截麵的千分之一二,沒有辦法做更複雜的實驗進行物理特性驗證。
石墨烯想在工業生產得到大規模的應用,沒有十數年投入海量資源,持之以恒的進行研究、開發是不現實的,但蝸巢科技的實驗室裡能初步做出來,還是很振奮人心的。
蕭良舒服的靠著軟柔的沙發墊,伸腿蹺在茶台上,翻閱這段時間來詳細的實驗記錄,見王馳鶩、周懷鈞滿是熱切的看過來,笑道:
“老周兩個月前還信誓旦旦的說現實世界不可能存在單原子層的物質,現在怎麼說,是不是覺得物理學不存在了?這次實驗得到的石墨烯太過微小沒有關係,隻要我們路子是摸對了,還怕後麵不能做出來嗎?”
“唯有能夠複現的實驗成果,才有意義,才能得到學術界的認可,”周懷鈞難抑內心的激動,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這一結果,顛覆了學術界以往的認知,可以說是諾貝爾獎級彆的重大發現,沒想到能在我們的實驗室裡第一個做出來,真是太激動了!”
前世科學家發現石墨烯的過程聽上去非常具有戲劇性,好像真就是隨隨便便拿膠布對石墨進行沾剝,就隨手將諾貝爾物理學獎收入囊中。
事實上,蝸巢科技過去四年時間,在對人造石墨負材的深度研究中積累了大量的成果,同時在蕭良相對明確的方向指導下,年前專門在電極材料及裝備實驗室下麵組建c66課題組,前後還曆時七八個月,設計多種實驗路線,才取得今天關鍵性的突破。
研究材料也絕非采用某種天然石墨或已經實際投入使用的人造石墨負極材料,而是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設計不同的技術路線,進行極其複雜的預處理,得到各種新型石墨材料進行實驗。
這絕對是整個課題組智慧的結晶。
雖然周懷鈞一開始強烈質疑蕭良能否在現實世界做出單原子層物質,但憑借其深厚的理論研究功底以及豐富的實驗設計工作經驗,為實驗材料預處理工作,以及製備特製膠布對新型石墨材料進行剝離,轉移至基底等一係列方法的確認,做出極大貢獻。
石墨烯的發現者名錄裡自然也少不了他的一席之地。
說到底蕭良僅僅知道大體的方向,卻不能在實驗室裡將單原子層石墨烯成功製備出來並且能夠觀測得到,一切都是白搭,更不要說後續的開發跟深入研究了。
“實驗複現應該不難,雖然物理特性暫時還沒有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但學術界早就有不少理論推測,石墨烯哪一天能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製備,應用前景之廣難以想象。我與懷鈞昨天興奮了一夜沒睡,都覺得哪怕是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以石墨烯的晶體結構特性,應用前景就很讓人期待啊,”
王馳鶩感慨問道,
“現在是不是跟課題組的研究人員,簽署更高級彆的保密協議,確保這一成果不會外泄。”
蕭良想了想,問道:“不要說蝸巢科技不可能放下那麼多的研究,傾儘全力隻做石墨烯的商業化研究了,就算蝸巢傾儘全力,你們覺得十年內有可能實現規模化生產?”
“實驗室花這麼大功夫才做出幾平方微米的石墨烯,而國外在這一領域六七十年代就有科學家在摸索研究,卻遲遲沒有出成果,”周懷鈞說道,“可見想要進行規模化生產,會是何等的困難。”
“所以嘍,這一成果沒有雪藏的必要,”蕭良說道,“化學氣相沉積與拓撲化學兩條技術路線的研究工作也已經完成前期籌備了,如果這兩條技術路線能夠初步在實驗室走通,就可以將第一階段的成果對外公布了!這件事還是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參與進來才行。”
想僅僅靠蝸巢科技的研究力量,實現石墨烯的規模化生產實在太難了,蕭良也不可能傾儘全力,隻做一件事。
唯有公開後,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及機構參與進來,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商用——而蝸巢科技隻要能掌握最初的幾項基本技術,並持續不斷投入一定資源進行追蹤研究,也不用擔心會被他人從這一領域甩開。
再說了,他也不過是仗著對前世的認知,抄襲了彆人的研究途徑,搶先拿到成果罷了,等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出來後不對外發表,難道要讓彆人先發表研究成果嗎?
蕭良趕到秣陵都過十點鐘了,與王馳騖、周懷鈞隨便聊上兩句,不知不覺都十二點了,一起前往食堂用餐,三個人剛打了飯坐在落地玻璃窗前的座位上,許建強又打來電話:
“鐘書記今天上午在省裡開會,我與誌遠中午來東洲賓館陪鐘書記還有君鵬一起吃飯。剛好有件事要找顧培軍問一下,才知道你上午也來秣陵了——有什麼事情發生嗎?你要不要也到東洲賓館來,跟我們一起吃飯?”
想也不用想,肯定是鐘雲峰知道他今天上午也回秣陵了,讓許建強打這通電話喊他過去。
蕭良也不知道鐘雲峰今天在省裡參與什麼會議,猜測他很可能跟省委副書記、省長劉格說上什麼話了,當即答應道:
“好的,我馬上就過去,大概十分鐘後到!”
大中午烈日之下,街道上沒有什麼車輛,蕭良直接開車從西南塘研究中心趕到東洲賓館,實際是東洲市委駐秣陵辦事處,都用不到十分鐘。
小宴會廳裡就鐘雲峰、沈君鵬、許建強、熊誌遠四個人;市委其他隨行的工作人員都沒有安排進這個宴會廳裡來。
美味的菜肴都已經端上餐桌,但都還沒有動筷子,就等蕭良過來。
“今天省裡什麼會議,讓鐘書記一早趕過來?”蕭良坐下來很隨意的問道。
“下午省委常委召開擴大會議,各地市書記、省有關黨工委書記都要列席作基層黨建工作的述職報告,”
鐘雲峰說道,
“我一早趕到秣陵,正好也是抽這個機會,向劉格省長彙報東洲第三季度前兩個月的工作狀況。原本今天中午是要拉上君鵬、誌遠、建強他們一起陪劉格省長吃飯的,沒想到劉格省長家裡的長輩身體突然不舒服,情況可能比較危重,緊急坐飛機趕回京城了。”
他們跟劉格都沒有私交,劉格的長輩出什麼變故,他們也不便硬湊過去。
不過,鐘雲峰上午就提前趕到秣陵,又專程去見了劉格,想必就是談液晶顯示業務收購的事情,蕭良也不藏著掖著,直接問道:
“劉格省長知道鄭仲湘與崔永埈今天見麵的事情了?”
“崔永埈昨天突然改變行程趕到秣陵,跟秣陵有關方麵見麵交流的事情,以及今天跟鄭仲湘見麵,蘇安建都已經給劉格省長作了彙報,”鐘雲峰說道,“我也是剛剛聽建強說崔永埈很可能並不能決定現代電子液晶顯示業務的出售,實際是有彆的想法?”
除了奈田英男的事是真不能說,現代集團以及崔家內部的矛盾、分裂可能,這些肯定也要知會大家的。
而蕭良事情又多,又不愛拋頭露麵,一直以來都是許建強充當溝通橋梁作用。
蕭良略作解釋道:“也是蘇安建突然說要收購現代電子的液顯業務,我才安排人搜集現代集團以及崔家的一些情報。目前搜集到的情報也很有限,初步確認崔家內部,特彆是創始人崔鄭永的第三子崔夢枕、第五子崔夢韓矛盾最為激烈。而在創始人崔鄭永病危住進醫院之後,現代集團內部,崔夢枕對現代汽車控製力更強,而崔夢韓對現代電子的控製力更強。崔永埈這麼積極介入液顯出售一事,肯定是彆有用心的。我本來還想昨天的行程過後,找個機會跟鐘書記、唐市長彙報,沒想到這孫子直接放了我們一個大鴿子,跑到秣陵來忽悠韓文鬆、張運嶽他們來了。”
“我上午見到劉格省長,對崔永埈昨天的失禮,劉格省長還開導我來著,說地方招商引資應該要有更包容的胸懷。”鐘雲峰皺著眉頭說道。
“哦,這事有些麻煩了!”
蕭良輕輕拍了拍額頭,突然明白鐘雲峰為什麼這麼迫切要見他了,劉格被崔永埈虛構的轎車合資項目誘惑到了,想要變卦!
現代汽車集團作為全球第三大車企,倘若能與秣陵汽車達成合作意向,決定在秣陵投資成立合資車廠,投資規模絕對是可觀的,也絕對要比冒險支持朱鹮電子收購現代電子的液晶顯示業務,更令省裡怦然心動。
崔永埈就是拿這個當鉤子,令秣陵市委市政府趨之若鶩,拿東洲市完全不當一回事,蕭良沒想到劉格也將這當回事了。
偏偏崔夢枕、崔永埈父子對現代汽車的控製力更強,他就算跑到劉格麵前戳穿崔永埈的算計,劉格說不定還要反過來勸他們配合崔永埈行事,爭取將兩個項目都留在江省呢。
說實話,蕭良可以不去摻和這事,但鐘雲峰甘心他與劉格秘密形成的交易,或者說默契,就此煙消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