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劇組的兩位大佬,陳可欣和程曉東剛吵完架。
張遠不想摻和事,便打算過陣子再來。
沒想到陳可欣還給他喊住了。
“你來的剛好。”
“進來給我評評理。”
張遠:……
他覺得自己可能撞槍口上了。
導演發話,又不能不聽,隻得硬著頭皮進了門。
坐到了陳導身旁。
“怎麼啦?”
“程導有什麼拍攝上的事和您有分歧?”
陳可欣這就抬手指了指他。
還得是你!
一眼就看出了毛病所在。
這小子的腦子是好使哈。
張遠容易猜到,是因為陳可欣和程曉東都是挺專業的人,私下裡又沒有仇怨。
更關鍵的是,自打來了這劇組,陳導從攝影,道具,服裝,場務,全都“折磨”了一通。
要求高的嚇人,好幾位都鬨過辭職。
實在是受不了了。
給多少錢都乾不下去。
人都是有脾氣的,更何況這劇組用的個個都是高手,脾氣更大。
而程曉東可是被稱為武指大師。
他和袁和品二人,基本是業內地位最高的一批武指。
外行一般將兩人並列。
但其實,程曉東是不如八爺的。
因為他還有一個外號,“救火隊長”。
譚家明拍的《名劍》,徐克拍的《刀馬旦》,張藝謀拍的《英雄》。
武指都是他。
但劇組最初定下的武指,又都不是他。
他被業內稱為“救火隊長”,是因為任何劇組出問題,找他準沒錯。
這老哥能在短時間內穩住大局,並搞出相當精采的打戲來。
就有點像武指行的王晶。
但那就得問一句,為啥都是出問題了才找他?
因為首先找的,都是彆人。
多以袁和品為主。
但這位太忙,時常排不出檔期。
劇組多變,開機時間不是定死的,會不斷調整。
袁和品早年在香江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後來去好萊塢搞了《黑客帝國》後,更是身價倍增,行情暴漲。
找他的片子可太多了。
程曉東就老隻能撿人家挑剩下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就能很明顯的分辨出,八爺的檔次還是比他高不少的。
包括這部《投名狀》,最早定下的武指,其實也不是程曉東。
一開始找的,是與李連界關係非常好,合作多次的元家班老哥,元奎。
《給爸爸的信》就是這位導的。
於榮光在片中令人難忘的浮誇動作都是元奎設計的。
不得不說,元家班的人設計出來動作的確效果好。
兩人其實從《方世玉》開始就一直合作。
所以後來老李遠赴好萊塢拍的所有電影。
包括《致命武器》,《致命羅密歐》,《龍之吻》,《宇宙通緝令》,《遊俠》,也都是元奎的作品。
讓郭達·斯坦森名聲大燥,成為一線動作明星的《非常人販》三部曲,也都是這位老哥的手筆。
與袁和品一樣,元奎跟著李連界出國後,算是得到了好萊塢的認可,戲多到不行。
所以這部戲,在找武指時,老李也推薦了元奎老師。
這點張遠非常羨慕。
什麼叫大咖!
就是能夠操控整個劇組。
不是那種小咖改改劇本,就顯得自己厲害。
而是整個劇組都圍著你轉。
搭戲演員,工作人員,都緊著你挑。
張遠還做不到這個層次。
但就在開拍前不久,好萊塢那邊有戲找元奎。
一聽能出國工作,收入更高,這位老哥立馬就顛了……
李連界還說要不等你幾個月。
結果元奎又接了《赤壁》的武指工作,無縫銜接。
大哥找的人沒來,二哥頂上。
劉德樺就把自己比較熟的程曉東給拉來了。
救火隊長再次救火。
華哥檔次也不差,也能影響劇組決策。
張遠也羨慕。
他覺得,自己有一天,也得組成自己的固定班底才行。
這位來了後,乾的一直不錯。
動作設計的挺利索,不都挺好,到底怎麼了?
陳可欣拉著他細細解釋一番後,張遠人都麻了。
彆說程曉東,換他,他也氣。
首先,陳可欣是個“外行”。
他拍電影雖然是內行,但拍動作戲,是真外行。
壓根就沒乾過。
沒乾過,就不懂。
所以他腦補,想象出來的不少動作,以現有的設備根本做不到。
因為他們三位主角都能打。
即使不練武的華哥,也在漫長的演藝生涯中接觸過很多搭打戲。
所以問題肯定不在他們和程曉東身上。
他倆因為這事已經吵過了。
程曉東最後拍了桌子,明確告訴他。
“如果李連界和張遠都做不到你要求的動作。”
“那你可著滿世界找去,也找不到幾個人能做到了!”
給陳導懟的啞口無言。
你不信我,總不能不信這倆吧。
這倆練武的,還是高手都完蛋,我倆還扯什麼呢。
這還是張遠與李連界兩人的單人打戲。
就是初見,薑武陽想搶龐青雲官靴。
最後經過一番纏鬥,龐青雲將這雙靴子送給了薑武陽。
這算是對兩人兄弟情義的建立之始。
以及最後一場,薑武陽在對方上任前刺殺龐青雲。
並且最後刺殺戲時,按照陳導的設計,薑武陽還得穿著龐青雲送他的那雙官靴。
這雙靴子,見證了兩人情義從始至終。
在這種小細節上,陳可欣的能力毋庸置疑。
此時《投名狀》已經拍攝近半,馬上要開始大場麵的設置。
就是那幾場戰爭戲。
剛才陳可欣與程曉東二人商量的,就是這部分的拍攝方式。
陳導的要求很明確,就兩個字。
真實!
他對這部戲的理解,是兄弟情義與個人欲望之間的衝突。
當然,龐青雲不光隻有個人欲望。
他也是有理想的,想要改變這個世界。
但就和宋押司一樣。
想要改變世界,且天真的想要在舊體係之下做改變。
其結果就是……
詔安,詔安,詔甚鳥安!
與梁山好漢一樣,詔安和投軍,結局都是飛鳥儘良弓藏,被人吃乾抹儘後,成為犧牲品。
投降派就是這個下場!
陳可欣也正是要表現這種黑暗的官場和世道。
所以他為了他心中的大場麵戲份,這位朝著程曉東舉起了三根手指。
“動作戲,我有三不拍。”
第一點,因為人類不會飛。
即使再厲害的士兵也是人,所以打仗的戲份,不許用威亞做空中飛人。
第二點,人類的力量是有限的,且盔甲擁有合理強度。
所以打戲不能“開無雙”割草,也不能像武俠片那樣無限連招。
第三點,任何生物都有避險本能,且體能有限。
所以不能出現莫名其妙的衝入人群,以一敵多的亂殺場麵。
陳可欣的想法,其實很合理。
他的這些要求,都是在保證戰爭戲的真實性。
想要用戰爭的殘酷,來隱喻官場的殘酷。
這片子的基調就是如此。
但這三條要求一出來,程曉東覺得自己不是一位武指。
他覺得,此時的自己好像是鄭屠,陳可欣是魯提轄。
卻不是特地來消遣我?
程曉東除了“救火隊長”外,在武指行還有一個外號,叫“威亞王”!
他玩威亞,幾乎是全國頂級水平。
好家夥!
你上來就說不許用威亞,直接給我武功廢了!
這不就是喬峰到了聚賢莊,不讓用降龍十八掌,你是隻讓我用太祖長拳嘍?
除了威亞,這老哥最擅長的就是無雙戲份,畢竟武俠片拍的多。
主角耍個劍花,連續捅穿十幾個人……這類鏡頭是他的拿手好戲。
《笑傲江湖》,《新龍門客棧》,《鹿鼎記》都是類似套路。
尤其是《新龍門客棧》中屠夫快刀把甄子彈的手腳片成白骨。
星爺的《鹿鼎記》第二部中,馮錫範操縱六合童子與“白給大師”陳近南大戰。
這種超快節奏打戲,他幾乎獨步江湖。
就是靠這些東西拿了好幾次香江的金像獎最佳武指。
威亞不讓用,還不讓開無雙。
這不相當於找柳岩來拍戲,結果給她穿高領毛衣,把事業線檔的嚴嚴實實。
那你找我來乾嗎?
程曉東當場就翻臉了。
你怕不是在為難我胖虎!
你這就是外行指導內行。
陳可欣也是堅持不讓,倆人就嗆起來了。
“你說,劇組是不是應該聽我的。”
“做不做的到,個人風格,也都應該根據劇組的需求來。”
“而不是凸顯他的個人能力。”
陳可欣唾沫橫飛,和張遠說著這事,算是撒閥子,心裡堵不舒服,找人聊聊。
我就是個不起眼的小演員,管不了你們……張遠很無奈。
我能說什麼?
況且我說了你倆也不能聽我的。
但他也聽出來了。
他倆的能力沒問題,但溝通有問題。
都是業界大拿,也都強勢,各自不讓。
就像結婚,搭夥過日子。
夫妻二人中,必有一個強勢,一個弱勢,這樣才能搭配好。
倆人都弱勢,那就辦不成事。
倆人都強勢,那就得成天吵架。
這種時候,得找個第三方來緩和兩人之間的關係。
自己可不做這中間人!
張遠轉了轉眼珠子。
李桑,對不住啦!
“陳導,我覺得這事你倆都沒問題。”
“隻是需要一個翻譯。”
“翻譯?”陳可欣不解。
“對,簡單來說,就是您和程導兩人,對打戲的理解不同。”
“您是腦中有畫麵,但不好形容。”
“他是有經驗,但不知道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哎……陳可欣一聽,有點道理。
而且張遠說的是好話,在往好裡勸,而非見人下菜碟,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在他這邊就幫著罵程曉東。
因為你當我麵罵他,就會當他麵罵我。
張遠這麼說話,他是有點好感的。
這年輕人心不臟。
而且聰明,一下就看到了問題所在。
“所以,您二位需要一個既懂文戲,又懂打戲,能說還能想的人,來幫助溝通。”
能文能武……陳可欣看向他。
你是在誇自己嗎?
“我資曆淺,哪兒能擔得起。”
“我的意思是李連界大哥。”
“哦……”陳可欣點點頭。
和剛才看出他和程曉東的問題一樣,張遠的眼裡還是強!
自打進了劇組,李連界的文戲狀態簡直無與倫比。
他與龐青雲這個角色水乳交融,虛實難分。
陳可欣覺得,李連界對角色的認知和理解,甚至超過了他這個參與編劇的導演。
出道既巔峰,與港圈合作後,卻發現大陸演員被區彆對待。
一個小劇務的收入都比他這個主角高。
甚至香江龍套,扮死屍的一天都有50塊。
可他一個月工資才48。
而且在拍攝《南北少林》時,大陸演員還被香江導演,出了名的誰合作誰罵的那位劉家良給欺負了。
這位讓大陸演員三點到片場等戲拍日出,結果作為導演的他自己十點才到。
11月份的帝都,讓幾十位大陸演員在寒風中等了一晚上。
並且這位仗著自己練過,按照身份來算,他和《功夫》中的趙誌林趙師傅算是師兄弟,都是黃飛鴻一脈的洪拳傳人。
所以拍戲時從來不按套路打。
每次都打著打著就真打,隨心所欲,號稱要的就是這種臨場效果。
並且手腳極重,經常打傷對戲演員。
吳驚和他合作後直罵街。
辰龍與他拍《醉拳2》,這位拍到一半就跑路。
因為他非得照著自己的套路來,辰龍卻不讓。
結果氣鼓鼓的轉頭去拍了部《醉拳3》,撲的一塌糊塗,還連累了主演的華哥。
你想想看,辰龍,李連界,吳驚。
這三位合作後全都罵街,就知道此人是什麼風格了。
就因為他導的《南北少林》,李連界重傷,脊椎錯位並且骨裂,落下了嚴重的病根。
也因為劉導的不公對待,導致了年輕的老李心中憤恨。
香江人欺負咱們,體育部門還將他們外出表演的費用全部抽走,隻給死工資。
內外交迫,再加上李連界這人的性格問題,導致了他後來斷然移民。
所以拿到龐青雲這個角色後,老李越看越覺得,這就是我自己!
龐青雲被魁字營欺負,被上級打壓,心中的抱負無法施展。
其實就連拋棄兄弟這點也和他像。
他本人沒拋棄兄弟,隻是拋棄發妻……
“情義千斤,不敵胸脯四兩。”
這是當年港媒在李連界與李智結婚當天給出的新聞標題。
老李在片中那種凶狠,無情的狀態,多少有點釋放自己內心擠壓多年情緒的意思。
龐青雲,就是李連界人格中的隱藏麵。
“有道理。”
“我去找連傑說說看。”陳可欣讚同了他的說法。
張遠鬆了口氣,總算把自己摘出去了。
“對了,你找我什麼事情?”
這會兒他才想起來。
“過陣子要開金馬獎。”張遠想了想後,調整了說法。
“《門徒》也參選了。”
他沒提《蘋果》,而是說了《門徒》。
因為陳可欣是《門徒》的監製。
這是你的戲,我去也是為了你的劇組……
“所以我想,能不能夠請假去一趟。”
“啊,這……”陳可欣想著,本來劇組進度就慢了,你這位主演還要請假。
“華哥好像沒提這事。”陳導回道。
劉德樺也演了《門徒》。
“這我不清楚。”張遠見他不願,隻能明說。
我不裝了,我攤牌了。
“其實除了《門徒》,還有《蘋果》,《落葉歸根》,《不能說的秘密》這三部參選作品,我都有參與。”
陳可欣高挑眉頭。
張遠可以啊,張遠!
金馬獎不會是為你開的吧?
你一個人就參與了四部戲。
“你……我知道了。”陳可欣無奈答應。
攔不住!
四個劇組等著他,我還有什麼好說的。
他達成目的,趁著對方沒反悔,趕忙跑路。
第二天,休息時,李連界來到他身旁。
笑眯眯的把手搭到了他的肩膀上。
“就是你給老子介紹,去當了翻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