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帝:我謝謝你哦 > 第六百二十章 關家

第六百二十章 關家(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聽到袁闊成的話,張遠趕忙端起茶杯,同時站了起來。

“當然願意!”

“那就好……”老爺子如釋重負。

因為他真怕張遠還來個不樂意呢。

彆人乾不出這事,這小子還真不一定。

說不準會耍什麼主意。

現在事情定下了,反倒安心了。

“那好,我就做個主。”

“你拜小田門下,也算是我們袁家的傳承了。”

“是!”

張遠端起茶杯一飲而儘。

他可是知道了,如今袁闊成先生和他女兒袁田先生門下,可是一位入室弟子都沒有的。

袁田平日裡說評書,也上電視,不過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

其水平當然不差,畢竟有老爺子教授,還向李鶴謙老先生學習過,這位往上倒能追到滿清末期的著名評書先生福坪安頭上,這老爺子還是鈕祜祿氏的。

不過袁田的名氣和老頭比那可差遠了。

但這都沒關係,沾上他們家門裡,就算有了“編製”。

哪怕老爺子沒了,以後也相當於評書圈的“中山靖王之後,漢室正宗”。

行完禮,一桌人全都喜笑顏開的。

“好事好事,袁叔叔一家也算後繼有人。”

“咱們曲藝行都不容易。”劉叔叔說道。

“嗬,是啊,小田跟著學,張遠也跟著學。”

“就我這兒,兒子孫女不跟著學了。”劉田利老爺子抱怨道。

“詩詩不學的跳舞嘛,她這嗓子也不適合唱大鼓。”劉叔叔解釋道。

張遠心說何止不適合唱大鼓,評書也來不了,跳舞也就算不錯,未到頂級,演技且馬馬虎虎。

她也就占個臉蛋還不錯。

哦,性格也還行。

菜是好菜,話也都是好話。

既然是喜事,那大家當然都吃的挺高興。

倆老頭雖然不斷拌嘴,但也非常親熱。

到了他們這歲數,那真就是見一麵少一麵了。

袁先生還算硬朗,菜吃了不少,還喝了兩碗熬的雪白的砂鍋羊頭湯。

劉先生就不好了,牙口和胃口都欠佳。

蔥燒海參還能吃剩幾塊,紅燒牛尾做的爛合,也扒拉了幾口,可芫爆散丹這種有嚼勁的便一口也吃不了了。

不過老頭的關注點也不在吃上,而是和袁先生聊幾句,就會順嘴問問張遠的情況。

老一輩藝人因為生活經曆,再加上年紀也上去了。

對你有多少錢,開什麼車,人家都沒興趣。

什麼金馬,金像,好萊塢,他們也不懂。

所以張遠並未吹噓,而是老老實實的交待了自己的近況。

包括拍電影,投資影視劇的事情。

劉先生聽了不過點點頭,興趣一般。

倒是小獅子的爸媽對此格外來勁。

大氣不喘的聽著他說。

劉爸爸做些不大不小的生意,劉媽媽也是個不大不小的中產婦人。

他倆因為糖人的事,知道張遠有點實力。

原本估摸著,大概和我們家門當戶對吧。

現在聽完發現,我們家可能要高攀……

原本錢和資產不說,他們家至少占著劉老爺子的傳承,算是名家之後。

現在人家也有傳承了,那可不一樣都比不過了。

和他倆不同,老頭倒是在聽說張遠和朋友辦了相聲社的時候,提起了精神。

“現在相聲社已經有兩家分社,一家在大柵欄的主要場館,生意不錯。”張遠見老頭有興趣,便著重說道。

“接下來到年前,還打算開一家評書館。”

“好啊,這是好事!”袁先生一聽這話立馬誇道。

“不過我的計劃還是兩頭走。”

“傳統曲藝回歸小劇場,是要有的。”

“就像話劇,舞台劇,直麵觀眾能鍛煉演員,培養藝人,也算為這場的傳承做貢獻。”

“但小劇場養人有限,能提供的知名度也有限。”

“所以我們還得上更大的平台。”

“下一部,我想和現在新興的網絡平台合作。”

“把相聲,評書都搬上網站。”

“網站?”倆老頭對這事不熟。

“當年收音機電台取代了小劇場,電視機電視台取代的收音機。”

“每一步都讓更多觀眾了解到了傳統曲藝。”

“那麼以後,取代電視台的,就是網絡平台。”

“要早做打算,因為現在的年輕人都上網,我們得抓住下一代。”

“哦……這就是你說那什麼……波特的原因是吧。”袁先生回過味來了。

“算是吧,隻要是年輕人喜歡的,都得乾。”

“什麼波特?”劉田利先生問到。

“哈利波特。

“誰徒弟?”

張遠:……

你們老藝術家怎麼都一個反應。

“有計劃好,好啊。”

倆老頭雖然不完全明白,但聽到他在為這行當的發展而努力,就很高興。

劉老爺子連連點頭。

看來我這小孫女也算沒找錯人。

老袁頭收的人也不算野路子玩票的。

當然倆老頭不知道,這些事都是順帶的。

張遠本就計劃要和網絡平台接觸。

這些都是合作的一部分。

飯吃完後,一桌人都挺樂嗬。

張遠反複邀請袁田去他家住,對方還是拒絕了,還是要和老頭住一塊。

劉家對張遠這後生也挺滿意。

畢竟老頭早聽說了,自己孫女有個時常來往的年輕人。

還說和袁闊成關係不錯。

不說還好,一說和袁先生關係不錯,老頭心說不妙。

袁先生年輕時也挺風騷。

你想想,十多歲就成名,還是名門之後,長的也大氣,年輕時肯定不少花花腸子。

要這麼說的話,張遠拜袁先生就更合適了……

本來還擔心,怕是個隻會刷嘴皮子的花花公子。

如今見到後,發覺還是有真本事的。

聊的挺好,臨走時,大家還約著要再聚呢。

本以為這場宴席會在歡愉之中結束。

可沒想到,一個電話的到來,將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

滴滴滴……

張遠摸手機,拿出來一瞧。

“不是我的?”

轉頭看見小獅子的爸爸接起來電話。

“哎,少曾呐,最近可好。”

“哦……啊!”

劉父到底是跟著他爸學過大鼓的,那嗓子一起來,驚天動地。

差點沒給張遠嚇著。

“做什麼呢,一驚一乍的!”劉田利抱怨道。

“一把歲數的人了,沒點安穩勁。”

“你看小張都比你有定力。”

劉詩施見爺爺誇他,躲在媽媽身旁朝著他微微一笑。

“不是,爸……”

“怎麼了?”

“關老爺子走了。”

三天後,八寶山殯儀館。

帝都這邊,80歲以上的老人去世,叫做喜喪。

白事得當紅事辦。

但那也是老規矩了。

現在市區裡又不能開流水席,也不能吹吹打打。

所謂的喜喪,最多要求賓客家人都彆哭。

今天這位關學曾先生是22年生人,仙逝時已84歲,實實在在算的上喜喪了。

這位關先生是袁先生和劉先生的老朋友。

並且和袁先生一樣,都是華夏曲藝牡丹獎,也就是曲藝圈最高獎項的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並且若論社會貢獻和曲藝界的認可度,甚至比袁先生還略高一些。

因為這位前後兩次去過朝鮮戰場慰問,還結合山東琴書與徐州琴書的優點,開創了BJ琴書這門藝術。

算是開宗立派的人物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這位雖然是以大鼓出名的,這也是他和劉田利先生關係不錯的原因,算是同行。

但開蒙卻是評書,所以便與評書世家的袁先生關係莫逆。

而評書四大家中的剩下三位,雖然以說書出名,但開蒙卻都是大鼓。

曲藝圈儘是這顛倒錯亂的事。

這種級彆的老爺子發喪,辦大事,一般二般的人可來不了。

小獅子他們一家全都到了。

袁田也跟著老頭去了。

而老頭也特意把張遠給捎上,一塊去了白事現場。

穿著黑西裝,打著黑領帶,捧著菊花到場。

張遠與袁田一左一右的與老爺子身邊,邁步進入會場。

他稍微一瞟,果然來的都不是一般人。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曲協就不用說了。

這位關先生曾當過一任帝都曲協主席,還一直是華夏曲協的理事。

現任曲協主席劉蘭芳肯定得來。

馬季先生身體很不好,實在來不了。

但他的那些以薑琨,馮拱為首的徒弟們一個沒落的都來了。

還有不少張遠不認得的曲藝界前輩和領導。

他不認得人家,人家可認得他!

袁先生一進門,關家人便迎了上來。

人一聚團,立即引起了全場注意。

“呦,他怎麼也來了!”很快有人認出了張遠來。

“來了就來了,他不是影視行的嘛。”

“今天影視行來人也不少,他都不算大牌的。”

這話也沒錯。

因為張遠很快就看到了幾張熟麵孔。

有老謀子,有薑紋,六小臨潼也在場獻花。

“可那都是什麼歲數的,他才什麼歲數?”

“也是,那幫人都是中年,他才二十出頭。”說話這位望了望周圍:“今天除了關家人,來的就屬他最年輕了吧。”

“那是,的確年輕,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他是和誰來的。”

曲藝行的都精著呢。

一瞧是袁老爺子帶來的,心中便有數了。

不當自己人,不親近,怎會領著他來這場合。

又見他的站位,就在老頭身邊。

“我聽說這小子正滿世界找師傅呢。”

“呦,那估計是找到袁先生頭上了吧。”

“對對對,否則怎麼會帶他來這地方。”

“那我們以後是不是不能罵他了?”

“廢話,罵他不就等於罵袁家人。”

老頭領他來,就是為了這個。

這叫告知天下。

張遠是我的人了,你們以後可不能再欺負人了。

同時也是在告訴張遠,都是自己人了,以後你也少欺負他們。

老人都護短。

說是讓女兒收徒,但擺出的意思得是我親自教。

“袁叔,你們來啦。”劉蘭芳領著曲協這幫人上前。

張遠一一與他們打過招呼。

“您這是?”

“啊,我見這小子挺有天賦,打算讓小田收個徒弟。”袁闊成笑著說到。

“到時候辦禮,大家都來捧場。”

“哎,那是一定。”劉蘭芳應下。

薑琨,馮拱等人也笑著點頭。

“六老師。”

“張導,薑導。”

“你也來啦!”老謀子忙中抽空,特意跑來一趟。

正打算趕回去忙奧運的事呢,就瞧見他了。

當年他和薑紋主演的電影《有話好好說》。

“安紅,額想你!”

就是這部老謀子穿的跟路飛似的戲。

關老爺子給這片子唱了同名插曲。

所以這二位才特意來的,得見老爺子最後一麵。

而六老師會來,除了自己也是曲藝行出身外。

他和老爺子的兒子關少曾是好友,之前在文聯開會時成天見著,時常一塊吃飯。

而關少曾雖然跟著關學曾老爺子學了大鼓和琴書,但後來改行成了影視演員。

小明哥成名作《大漢天子》第二部中,扮演田蚡的就是這位。

都是影視圈的,張遠便和他們說了幾句,也算認得了大名鼎鼎的薑紋。

“之後電影宣傳的事可彆忘了。”老謀子關照道。

“一定,我特意最近都沒接太多商務,早騰出時間了。”

“哎,那就好。”老謀子樂嗬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張遠也和主家的關少曾先生閒聊幾句。

六爺還算上道,給他一通誇。

畢竟倆人在《連城訣》時合作的還算愉快。

“爸爸……”此時,一個約莫十來歲的小姑娘跑到了關先生的身旁。

“媽媽喊你^”

“哦,我這就去。”

“給你們介紹,我女兒。”

“孫悟空好……”小姑娘點頭擺手。

又看向張遠:“帥哥哥好。”

說罷自己還被自己的話逗笑了。

張遠伏低身子,很禮貌的和她握了握手。

這女孩的說話挺有特色。

像屁股後頭彆了個掃把似的,老拉長音。

語調還總往下走。

除了語調外,長相也有點特色。

黑黑瘦瘦,不過個頭格外高挑,比同齡孩子長出一截去。

小小年紀,卻已經展現了大長腿的潛力。

“你好,初次見麵。”

“我看過你拍的戲。”這姑娘一點不杵生人。

因為她從小就是在劇組長大的。

這位便是日後有“帝圈格格”之稱的關小彤。

格格當然是戲稱,雖然關學曾老先生是滿族的瓜爾佳氏,但本身家庭條件不好,否則也不會上街賣藝。

不過,瞧瞧老爺子白事的規格和來往的人脈。

蔭佑子孫三代是沒問題的。

童星出身,九成九家裡都有關係背景。

像舒唱這般全靠自己的才是特例。

“我也看過你拍的戲。”張遠笑著回道:“要不你給我簽個名?”

“嗬嗬嗬……”小姑娘被他逗笑了。

張遠又立即比了個“噓”,畢竟是白事。

“哦。”她立馬捂上嘴。

“以後有機會,在片場見,大明星。”

“咯咯咯,帥哥哥以後見。”

把她老爸領走時還回頭和他擺手呢。

“你倒挺會哄小孩。”袁先生湊到跟前。

“我也沒把她當小孩。”張遠望向四周。

關小彤剛演完陳詩人的《無極》不到一年,卻不見他前來吊唁。

張遠看了一圈,連個花圈都沒送來。

可能陳詩人比邊拍戲做後期準備上映同時兼顧奧運開幕的老謀子還忙吧。

不久後,哀樂奏響,哭聲陣陣。

雖說是喜喪,但到了這時候,家人親友依舊潸然淚下。

袁先生和劉先生也紅了眼眶。

尤其想到自己也垂垂老矣,不由得感同身受。

“哇……”關小彤那極具特色的哭聲也傳至耳中。

其實這位還有個姐姐,親的。

隻不過長相,氣質,身材完全不同。

張遠見著父母拽著哭泣的關小彤,而那姐姐隻能跟在身後,便清楚這家裡“格格”才受寵的那個。

跟著流程走,待到儀式完畢,家屬會請吃飯。

但老人家撐不了那麼久,張遠便陪著袁先生,送他回家去了。

他人走了,事還留著。

袁闊成親自帶著他這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曲藝圈……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