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影帝:我謝謝你哦 > 第六百一十九章 長輩

第六百一十九章 長輩(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最近一陣子,袁闊成先生與朋友聚會時,聽說了一件事。

“袁師叔,我聽說那個叫張遠的小子在滿世界找師傅呢。”

一位和他年紀相仿,但輩份低了一截的曲藝同行說道。

“師傅?”

“張遠?”

袁先生麵前浮現出了那張在自己麵前總是笑眯眯的年輕帥臉。

“他不是有師傅嗎?”

“侯家老二。”

“侯家的師傅還不夠啊?”

袁先生心說我在曲協見過侯躍文,對這小子挺上心的。

不至於才拜了沒多久就師徒反目吧?

“不是,您誤會了。”

“和侯家好著呢。”

“是找評書門的師傅!”

“啊!”

袁先生想著。

我到了這歲數,還要被“綠”?

對方給他解釋了。

就說起之前謙哥兒子百日宴上的那檔子事。

“這小子沒有評書門正經傳承。”

“收評書的徒弟,按理說是不和規製。”

“但主要還是他的身份。”

“您想想,咱這行現在什麼情況?”

“能吃上飯就不賴,可並不比當年了。”

評書這行最後一次大火,是在70年代。

也就是如今的評書四大家大放異彩的年頭。

這幾位能耐大是一方麵。

另一方麵,70年代,國內莫說彩電,那是稀罕洋玩意。

隻聽說過沒見過。

最早的的國產電視機是58年出品的BJ牌……雖然這是天津無線電廠生產的,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掛羊頭賣狗肉了。

就這黑白電視機都不是家家能有的。

那年頭結婚時的必備品還不是後世的房車錢。

那時候叫“三轉一響”。

是手表,自行車,縫紉機和收音機。

能有這四樣就了不得了。

有收音機,聽評書那可再合適不過了。

後來剛有電視機,節目不那麼多的年月,看評書也是很時髦的事。

袁先生也是在那個時候帶頭改革,讓評書脫離了桌椅,加了身段。

就為了方便觀眾看。

其中袁闊成和田連元的身段是多的。

不過袁先生的身段是講究曲藝中的“帥”勁,瀟灑。

而田連元則南北腔調,各式模仿都拿手。

田先生比個太極,八極,乃至洪拳,那架勢都有模有樣的。

這是70年代,再往前,就得是晚清光緒年間,評書和曲藝大火過一陣。

以梅老板為首的四大名旦也是在光緒到宣統年間揚名全國的。

在那個年頭,像袁先生這種身份的頂級評書藝人,一天能掙拉洋車或者捏糖人小販之流一年的錢!

而梅老板這種更甚,當年他的出場費是十根大黃魚。

也就是3000多克黃金!

這還隻是一場戲的出場費。

那年頭一套小四合院大概隻要十幾根金條。

梅老板一天一套房。

就算到了建國後,梅老板的收入依舊是天花板級的。

那時候教員的工資一個月600,是全國行政體係中最高的,畢竟他的位置也最高。

梅老板多少呢?

月薪2100塊。

那可是50年代的工資!

那年頭普通百姓月薪隻有2,30塊左右。

到了50年後,大部分人都還拿不到梅老板當年的月薪呢。

馬連良,周信芳等老先生月薪也有1700到1800。

後世的208和他們一比都是弟弟。

同時也可見初代領導人對藝術家的尊重。

但現在呢?

70年代的最後一波熱潮褪去後,評書界是什麼情況?

混個低保得了,還要啥自行車呀。

可這幫評書藝人麵對的,是張遠這個當代“208”。

臥槽!

你每天賺那麼多錢,還來謔謔我們行,要臉不要了?

瞧見他收徒不得眼珠子通紅?

好!

現在逮著理了。

你沒傳承就敢收徒,那我們不得可勁罵,往死裡損!

當然,這些都在張遠的預期之內。

他也不怕,因為曲藝沒落,所以曲藝行的發聲量很小。

就算天天罵也不影響他在影視圈的工作。

“遭了罵,受了欺負。”

“年輕人心裡不得勁也正常。”

“他還算走正道的,打算找個師傅填上悠悠眾口。”

“沒霸道動手已經算老實的。”

“嗬!”袁闊成心說,這小子要算老實人,那天上下的雪都得是煤黑色的。

“結果這消息一出現,您猜怎麼著?”

“怎麼著?”

“嘿,那幫之前罵他的人,現在上趕著要給他當師傅呢!”

“哼哼,都衝著他的拜師禮去的。”

是,之前眼紅,罵街。

因為張遠有名,有錢。

現在態度翻轉。

還是因為他有名,有錢!

之前他給謙哥兒子送的那個大金鎖,也讓不少人在背地裡罵他出風頭,瞎顯擺。

現在也倒過來了。

給小孩子都那麼大方,弄那麼大塊黃金。

那要是拜師的話,不能弄台玉座金佛給當禮物啊!

他愛不愛評書,說不說評書都不重要。

愛說不說!

都是衝著金子來的!

重金求子都有多少人上當呢。

重金求師傅還能漲一輩,上趕著的人就更多了。

“哦……”袁先生點點頭,大概明白了。

可老頭是老了,但沒糊塗。

“找評書門的師傅。”

“還滿世界找。”

“卻偏偏沒和我提過這事。”

“這是點我呢。”

袁先生再次感歎。

這小子還老實呢。

可著北京城轉仨圈都不夠他聰明的了。

你不收,我可跟人跑嘍……袁先生收到了訊息中的含義。

“還跟我玩化被動為主動呢。”

袁先生知道,張遠定是看出他喜歡自己,但猶豫著不想破自己不收徒的規矩。

老一輩人講究說話算數。

多少次有人求上門,老爺子都沒收。

你現在到了到了,收了個年紀這麼小的。

以前那些位怎麼看,同行怎麼說?

曲藝行本來嘴就損,好說不好聽的,老爺子也要臉的。

但現在他想著,圈內誰都知道自己指點過這小子。

還為他出過頭。

若真拜了彆人,自己的臉麵好像也不太好看。

況且若真這般了,小獅子也得埋怨我。

兩頭不落好的。

所以知道這事後,老爺子便反複琢磨了一陣。

這不,下了決心後,給他來了電話。

“袁先生,我也沒辦法啊。”

“那幫人都是靠嘴吃飯的,太損了。”

“成天罵我。”

“我這人嘴笨,又說不過。”

袁闊成:……

你還嘴笨?

知道他是給自己賣慘呢,袁先生一歎氣。

“得了,彆做那吃了虧得可憐模樣。”

“騙騙姑娘就算了,還賣我。”

埋怨幾句後,才進入正題。

“好,你的心思我懂。”

“你呢,天賦是有的。”

“就是心思沒在這事上。”

“我也知道,年輕人要吃飯,不能讓我扔了金飯碗,守著破砂鍋。”

“但你要明白,行裡行外不同。”

“來了行裡,那可不是玩玩的。”

“得正經為這行做貢獻的。”

“我明白。”張遠見老頭鬆口,知道自己幾個月來終於釣魚成功。

釣了條老頭魚……

“袁先生,我現在還年輕,得賺錢養家,攢錢養女人。”

“但哪天我累了,倦了,不拍電影電視劇了。”

“說書也算是門養老手藝。”

“還能修養心性。”

“既然我想當門養老手藝,就不能讓這行完了。”

“行當越好,我也沾光。”

“是的是的。”聽他表了態,老爺子放心不少。

本作品由六九書吧整理上傳~~

“袁先生,剛好我之前和詩詩他們家約過,找時間一起吃飯。”

“要不您一塊,我把劉田利先生也請來,讓您二位聚聚。”

“也好。”

“那就這麼定了!”

談事是少不了飯局的。

張遠明白,這頓飯隻要吃了,那事就定了。

轉過天,他在鴻賓樓定了一桌。

袁先生和劉先生都是漢族,可小獅子她媽是回民,所以得照顧人家的口味,還是選的老派的清真館子。

說起來小獅子和劉茜茜的家庭背景其實相像。

母親都是搞舞蹈的,而父親家裡則都和從政沾邊。

隻不過小獅子就父母都弱些,不及茜茜家條件好。

“劉叔叔,劉阿姨。”

“好久不見。”

“劉先生,久仰!”張遠還是頭回見到劉田利。

老頭拄著拐,走的很慢很慢。

顯然身體不是太好。

張遠趕忙上前扶著。

前輩得照顧,外加這位也是高人。

身體不好,得湊近點趕緊薅,再不薅就沒了。

劉家父母見他對老人不錯,投來了讚許的目光。

“詩詩,你看看愛吃什麼?”

“等袁爺爺來了,讓他點吧。”

“你袁爺爺來了,也得讓你點,你就不如先看著。”

“哦。”小獅子穿著套白色的公主裙淺淺一笑,接過菜單琢磨了起來。

袁先生今天到的晚。

因為他不是自己來的。

他還帶了一人赴宴。

倒不是外人,是他親閨女袁田。

倆人要到還沒到,將將來到包間門外,便聽到了陣陣說唱聲。

不是李曉璐喜歡的那種說唱哦。

是西河大鼓的唱段。

“老劉最拿手的《包公案》。”

袁先生一聽就知道了。

“爹,劉先生這歲數了,嗓子還那麼亮?”袁田驚異的說著。

“哪兒能呀。”袁闊成笑著搖頭。

“帶你見見他吧。”

敲過幾下後推門進入。

“袁先生!”張遠停嘴,起身迎接。

“這位是?”

“我閨女。”

“袁阿姨。”

“哎,小夥長的真精神。”袁田誇道:“剛才你是在唱呢?”

“嗬嗬,劉先生稱練我呢。”張遠笑著回道。

“不錯,嗓子夠亮的。”劉田利聲音沙啞。

鼓書靠唱,所以大多藝人晚年嗓子都不好,使用過度。

“小袁,這條件說評書可惜了。”

劉老爺子比袁闊成還大幾歲。

故意玩笑還賣老。

哥倆關係好才能這麼說話。

“沒有這麼嗆行的。”袁先生沒好氣的說著:“你教你小獅子鼓書。”

“讓這小子說評書,湊一對,多好!”

“袁爺爺……”小獅子粉著臉頰嗔怪道。

袁闊成年輕時也挺“瀟灑”,俏皮話張口就來。

“袁阿姨,來,您坐。”張遠立馬給兩位拉椅子倒茶。

“您不常在帝都吧?”

“是,我平日裡在營口。”

“那您在帝都得有落腳啊。”張遠熱情道:“住賓館多不合適。”

“上我家住吧,我照顧您。”

袁田見狀,轉過頭去,和她父親說。

“爹,你說的沒錯。”

“他這腦子說評書準能成事!”

因為張遠見袁闊成帶著女兒來,一進門便琢磨過來了。

若是要老爺子要收徒,或者跟老友相聚,帶女兒乾嘛?

袁田也五十多了,又不是帶小孩出來見世麵。

那麼就隻有一種可能。

袁闊成還是老毛病,不願“破戒”。

他不想放走張遠這個好苗子,給彆人撿去。

自己又不想收,怎麼辦?

這不還有女兒嘛!

讓女兒收,還是袁門的嫡係。

自己不收徒的習慣也沒破。

老頭還是愛麵子。

不過也算合理。

因為袁闊成和劉田利,若是換算成相聲門,他倆都是“壽”字輩的。

侯悅文見到他倆都得喊師爺。

若是他直接收了張遠,那以後評書四大家中剩下那三位就和他平輩了。

張遠見到現任曲協主席劉蘭芳,拍著對方肩膀喊大姐,這合適嗎?

老太太都六十多了,人家也要臉。

若袁先生這超級大輩直接收徒,現今華夏評書界得當場多出一位“爺爺”來。

那幫同行不知道得怎麼罵街呢。

少馬爺,也就是馬三立的兒子馬誌明好幾次想正式收徒,都有同行上門攔著。

就因為他是寶字輩的,輩分太高,一收徒就出大輩。

所以少馬爺隻有口盟的弟子,或者叫學生,沒有正式收過徒。

彆看張遠平時喊劉詩施師姐,像是降低身份吃著虧。

其實若從劉田利和小獅子他爸那頭算,張遠應該喊劉詩施師叔的。

按照相聲門,張遠和郭德罡都是“明”字輩。

德壽寶文明嘛。

而郭老師的媳婦王慧,若是換算成相聲門,她的輩分是寶字輩,是超級大輩。

因為她師傅李樹盛和袁闊成一輩。

曲藝圈最麻煩的就是盤輩,一不小心就成孫子了。

所以如果張遠拜在袁田門下,其實算是漲了一輩的。

也不算吃虧。

張遠估摸著,等拜師後,怎麼也得對著謙哥喊兩嗓子“小於”過過嘴癮。

而袁田則看出張遠看出這事來了……

而且是一進門,不到兩分鐘就看出來了。

否則怎麼會邀自己上家住。

請師傅上家住才合理呀。

所以才和自己父親這麼說。

“你也看出來啦。”袁闊成得意的笑著。

“看出來了。”

“不丟咱家人吧?”

“人家是明星,我們家不占便宜嗎?”袁田很給麵子的說著。

“這話說的,什麼叫占便宜。”

“咱們也不圖這小子什麼。”

“不像老劉。”袁先生歪嘴戲耍著。

“看著好似是占了他們家孫女的便宜。”

“但誰占誰還不知道呢?”

“再說了,小獅子也願意被占呢。”

“袁爺爺!!!”劉詩施皺著鼻子大聲抱怨道。

“嗬,小袁,你倒是想被占,還沒這麼漂亮的孫女呢?”劉老爺子也不讓著,懟了回去。

“不和你磨牙,我還得留著牙吃菜呢。”袁闊成見好就收。

轉過頭看向張遠。

“說正事吧。”

“那麼……”

“你願意拜我們家嗎?”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