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成紀的這份秘奏上講述了一件關於孔氏血脈的秘辛。
一百多年前,忽必烈入主中原,最初是看不起投靠金國的“北孔”衍聖公的,便下令征召衢州的南孔孔洙為衍聖公,但孔洙拒絕了征召。
於是忽必烈又重新封北孔嫡脈為衍聖公。
後來到了元朝中期,北孔因為內部爭奪衍聖公名頭互相戕害,以至於嫡脈絕嗣(沒了男丁)。
按理講,當時本該從北孔支脈挑選子弟繼承嫡脈香火,進而繼承衍聖公的爵位。
但當時元室卻來了個騷操作,便是命一蒙古貴族少年改姓孔,入主曲阜給孔府嫡脈承續香火。
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麼如今的北孔嫡脈便都是蒙古人之後——倒不是說大明容不得蒙古人,而是孔氏本就是一個講究血脈純正的古老世家,曆朝曆代封孔氏嫡脈為衍聖公,也是因為他們擁有孔子血脈。
可若是北孔嫡脈如今不僅不是漢人,甚至都沒有一點孔子血脈,那朝廷封所謂的“北孔嫡脈”為衍聖公豈不是個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話?
看完後,朱元璋便肅容問:“此事可查到了實證?”
成紀道,“這是七八十年前的事,當時了解此事的人都已死絕了,如今這秘辛還是末將等審訊孔府那些家生子時問出來的。”
“末將等又遍尋孔府內的各種文卷、書信,都未曾找到任何實證。”
“倒是得知,元室曾挑選蒙古貴女嫁入北孔。也即是說,如今北孔嫡脈的血脈中至少流著一半們蒙古人的血。”
朱元璋沉吟著道,“孔氏嫡脈擁有蒙古人的血脈並不能說明什麼——曆朝曆代為招攬孔氏,多有嫁宗室女與孔氏的舉動,元室也不過是依例為之。”
“對於孔氏嫡脈來講,是否擁有孔子血脈,才是最主要的。”
朱元璋作為一個統治天下二十多年的皇帝,視角、見識皆與尋常人不同。
他知道,自西晉末年五胡亂華之後,北方漢人與羌、胡等少數民族血脈多有融合。等到元末,便是南方漢人血脈之中,也有不少混入了遊牧民族的血脈。
而如今大明擁有天下,治下百姓雖以漢人為主,卻也有蒙古人、女真人、苗人、彝人、藏人等少數族裔。
所以,大明朝廷不可能拿孔氏曾在元朝時與蒙古人聯姻之事來完全否定北孔嫡脈的孔子血脈。
除非能找到成紀所奏蒙古人直接替代孔氏嫡脈的實證。
事實上,根據朱元璋所查到的北孔相關信息,早在唐末五代之時,孔氏血脈就有可能出了問題,也即是“孔末之亂”。
當時孔府中有一批原本外姓的人因被皇室賞賜給孔氏為奴仆,被改姓為孔氏,為與真實的孔氏相區分,被稱為“外孔”。
這些外孔之人生生世世都是孔府奴仆,不得翻身。
後來一個叫做孔末的奴仆因對孔府心懷怨恨,便趁著亂世,勾結了一夥匪軍,殺入曲阜,屠儘孔氏嫡脈、近支,以外孔身份入主孔府,霸占了孔氏家產,還自稱孔子嫡係子孫。
據說當時惟有一個尚在繈褓中名叫“孔仁玉”的孩子,因被乳母帶回了家中,逃過一劫,後在官府的幫助下奪回孔府,恢複了孔府嫡脈正統。
但也有人說,“孔仁玉”其實也並非真正的孔家人,而是那乳母的親生兒子···此事若是真,那麼不論是如今的北孔還是南孔,便都不是孔子之後。
不過,這事就跟成紀所稟奏的蒙古人入主孔氏嫡脈秘辛一般,並無實證,隻是人們的猜測、流言···
朱元璋回過神來,見成紀還在麵前站著,便道:“北孔血脈之事錦衣衛可以繼續追查,但要儘量保密,也不必耗費太過人力。”
“能查到什麼實證固然好,查不到也沒什麼——你可明白了?”
成紀雖然不懂朱元璋為何不甚重視此事,但還是應道:“末將明白!”
待成紀離開後,朱元璋來到了隨行電報組所在的房間,準備發報跟朱標交流下關於如何整治孔府。
雖然目前孔府的案子還未查清,但孔訥的衍聖公肯定是當不了了,甚至孔訥這一脈都必然被廢除嫡脈名頭。
至於將衍聖公從北孔轉到南孔去,朱元璋得看大明朝廷是否需要——事實上,當年他建立大明時,便對北孔多有鄙夷,而敬重南孔之氣節。
但他還是將衍聖公的名頭封給了北孔。
原因很簡單,他做出這個決定是以大明開國皇帝的身份,而非一個普通人。
在當時而言,南孔雖然有氣節,血脈也更加純粹,但因為隨宋室南渡,後來在元朝時也並非衍聖公,甚至處於半隱居的狀態,在儒林乃至整個天下影響力遠不如留在曲阜的北孔。
此外,當時北方土地淪落胡塵數百年,他想要儘快收攏北方漢人之心,就必須利用北孔的號召力——當時北孔在北方儒林及金、元兩個朝代官宦之家中有著不小的影響力,這是南孔所沒有的。
最後,他當時還有一種不足為外人道的考量。
北孔是沒有氣節,是血脈不夠純正,甚至曆代衍聖公多半德行有問題。可正是如此,衍聖公才能好好的當做一塊朝廷安撫儒林、歸攏儒生之心的招牌。
若是衍聖公真是道德完人,甚至擁有很強的能力,令天下儒生敬仰乃至遵從,那置大明皇帝於何地?
所以,即便錦衣衛真的查到了北孔曾由蒙古人入繼嫡脈,並無孔子的血脈,他也不會直接曝出來,而是會選擇將其當做一柄針對北孔的懸頂利劍,留給曆代大明皇帝。
不過,隨著這些年大明宣揚、發展科學,儒學受到打壓,這衍聖公於朝廷而言既沒有以往那般重要,同時可能的威脅也大大減小了。
若沒有科學與儒學分庭抗禮,此番即便換了孔府嫡脈,朱元璋也還是會選擇從北孔遠支中挑人封為衍聖公,而非給南孔。
但既然衍聖公名頭沒那麼重要了,倒不如趁此展示朝廷整頓孔府的態度,將衍聖公封給南孔。
此事還可以順帶震懾一下那些不遵守法紀的勳貴二代、三代,也算一舉多得了。
朱元璋將曲阜孔府目前的情況,主要是孔公轍等人的罪行,都讓電報組編寫成電報,又將自己處置孔府的初步想法填上去,然後便耐心等待京師那邊回電。
以他對朱標性子的了解,還以為朱標即便不持與他相反的意見,也會斟酌很長時間。
誰知不過一個小時,電報組便收到了朱標的回電。
電報內容如下:
“孔府嫡脈諸人惡行昭昭、道德淪喪,屬實令人失望,有損孔聖後人名頭。父皇所言廢北孔衍聖公繼承之權,改封南孔宗主為衍聖公,兒臣讚同。”
看完,朱元璋笑著自語道:“看來標兒也被這孔府(北孔嫡脈)諸人給氣到了呀。”
與此同時,朱元璋忽然想問問劉寬對孔府之事如何看的。
可惜劉寬如今並不在曲阜,他也不好因此事就專門發一封電報。真那麼做的話,估計一來一回得花費不少時間,沒什麼必要。
走出電報組所在的房間,朱元璋問:“鄒懷身體恢複得如何了?”
負責此事的李貴道:“陛下放心,他一直在曲阜最好的醫館接受療養,目前皮肉傷已經好得差不多了,就是內傷還需要調養一段時間。”
朱元璋點點頭,“走,咱們去看看他。”
李貴領路,朱元璋很快就來到了鄒懷養傷的醫館,也是曲阜最大的醫館,有點小型醫院的意思了。
事實上,如今大明很多大城都借鑒京師經驗,興辦醫院。
但目前官辦醫院還止於省城及府城、州城,曲阜城池雖然不小,卻並未有官辦醫院,能有這種私人的小型醫院也算是不錯了。
朱元璋到來時,鄒懷正在醫館裡幫忙乾活兒,可見身體確實恢複得不錯。
鄒懷如今雖不知朱元璋的真實身份,卻認為朱元璋確實是很大的致仕官員,認為正是朱元璋的幫助,才讓朝廷嚴查孔府的種種罪惡。
因此,他心裡早已將朱元璋視作大恩人。
見到朱元璋後,他直接跪下磕頭,紅著眼眶道:“多謝黃老員外幫俺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