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 第三百六十八章 又一年的總結

第三百六十八章 又一年的總結(1 / 1)

推荐阅读:

寒風不再那麼凜冽,沙棘也萌發出嫩綠的新芽,給荒蕪的雪山大漠帶來了新的生機。

數棟大樓佇立在這荒原之上。

大樓裡人來人往,郭陽的辦公室裡也換了一撥又一撥人。

方曉章、向天山、餘洪海,再到現在的楊國成、卿施華和袁文武,這是嘉禾化肥板塊的重要人員。

“今年上半年國內鉀肥市場的供應依然過剩,市場相對疲軟,未來幾年都可能是牛氣不再,低迷難改。”

袁文武不打算避諱楊國成。

“老撾鉀肥公司的未來麵臨的市場形勢可能不太妙。”

楊國成和卿施華都是技術人員,但對國際鉀肥市場也並不是一點也不了解。

前幾年最高峰時,鉀肥離岸價達到了580美元噸。

現如今不足400美元噸,但北半球春耕來臨,國際鉀肥市場又有提價的趨勢。

楊國成問:“國內現在有很多鉀肥庫存了,為什麼價格還要繼續漲?”

袁文武說:“有價無市,國際鉀肥上漲,但是國內不再買賬了,彆說400美元,就是350美元的價格也早已不再吸引各級貿易商的眼球。”

“買家不買賬,可價格卻不降反升,真是怪哉!”

“僵持不久的,俄、白俄、加、美的化肥公司也不是鐵板一塊,經濟不好,各家降價搶市場是必然的。”

袁文武沉吟道:“老撾鉀肥可能一生產出來,就要麵臨激烈的競爭。

最近,國內的鉀肥企業又與加拿大簽訂了聯合開發年產400萬噸鉀肥的項目合同。

加拿大的成礦條件和基礎設施都遠比老撾強。”

楊國成和卿施華有些茫然無措。

老撾鉀肥公司也搞了兩年多時間,從勘測到技術測試,再到試生產都已經完成。

下一步就是建設生產基地,實現投產。

然而,市場形勢又不太妙。

但就這麼放棄嗎?

他們在老撾這兩年同樣不容易,缺乏煤氣電,就自行和國內的煤老板開發老撾稀少的煤礦。

交通條件差,也慢慢梳理出了道路。

副產物的綜合利用,以及尾鹽回填等環保問題也在陸續攻關克服。

在國內到老撾和泰國投資的那麼多鉀鹽礦項目中,也僅有開元礦業能和他們媲美。

其它的,無論是國企央企,還是背景多深厚,都遭遇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乾脆停擺了。

就這樣放棄或暫停,實在是心有不甘。

袁文武、楊國成和卿施華三人都看向了郭陽,最終拿主意的還是他。

“國內缺鉀這是改變不了的。”

郭陽沉吟了一會兒,實際上他對國際鉀肥市場也是一知半解。

但他清楚,鉀肥肯定是能漲上去的,並且始終存在著卡脖子的危機,長遠來看,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他現在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戰爭了。

未來的俄烏戰爭一打,國際糧食和鉀肥價格直接竄上了天,相關的廠商直接起飛。

“全球鉀肥實際上一直是供大於求,但產能都高度壟斷在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手裡,價格完全是賣家說了算。”

郭陽頓了頓,看向袁文武,問:“加拿大和俄羅斯的化肥公司會一直內鬥下去嗎?”

袁文武搖了搖頭,“一直打價格戰,損害的最終還是生產國的利益,價格低到一定程度就會限產。”

“對,全球也不止華夏缺鉀,印度、巴西、阿根廷、歐洲也同樣缺鉀。”

郭陽一錘定音,“老撾鉀鹽繼續全力推進,早點把投產計劃拿出來。”

“好!”

楊國成和卿施華頗為振奮。

袁文武說道:“老總,老撾鉀肥大概什麼時候能投產?產能多少?”

“兩年,兩年後一期就能年產50萬噸氯化鉀。”

楊國成跟著介紹了下這兩年的進度。

嘉禾老撾鉀鹽公司在甘蒙和沙灣拿吉省擁有麵積100多平方公裡的鉀鹽礦,分三個礦區。

經評估,三個礦區已探明氯化鉀總儲量在4億噸左右,為特大型鉀鹽礦。

計劃分兩期開發其中的龍湖礦區,總體生產規模為300萬噸氯化鉀,其中一期年產50萬噸。

袁文武沉吟道:“50萬噸在國內倒是隨便就能賣完,就是不好運回來。”

楊國成說:“中老昆萬鐵路昆玉段已經在開工建設了。”

袁文武說:“昆萬鐵路10年內可能都指望不上,暫時還是隻能依靠公路運輸。”

公路運輸的成本高,但老撾的鉀鹽相比國內青海和羅鉀,也有開采成本的優勢,總體是能抵消的。

隻是麵對加拿大、俄羅斯,完全沒有成本優勢。

“按計劃來吧。”

郭陽想了想,又說:“剛才和餘洪海談了,剛果(金)也很缺鉀,目前隻能從剛果(布)的外資企業買。

等在老撾積累過了足夠經驗,也可以去剛果(布)投資。”

熱帶雨林地區的淋溶作用,幾乎衝刷走了當地土壤中的營養成份。

導致穀物等需求鉀鹽的糧食作物產量一直提不起來。

所以,非洲大陸的土地也有鉀鹽的需求。

楊國成點了點頭,剛果(布)的鉀鹽儲量同樣豐富,隻是現在談這些還相對太遠。

“行,先去忙吧。”

等三人走後,祁子文進來給郭陽泡了杯茶,歇了一會兒,才又通知了餘小川。

郭陽打量了一陣。

“黑了,也廋了。”

餘小川露出了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我以為我回來會更合群了,結果一個個都變白了,反而我成了最黑的。”

“玉澤防曬美白霜,值得你擁有。”郭陽哈哈笑了笑,和餘小川寒暄了兩句,就談起了工作。

其實也沒什麼好談的。

嘉禾在中東所做的一切,其實都隻有一個目的,賺中東土豪們的錢。

其它的,無論是治沙,還是搞海水稻,都是輔助手段,要相信土豪們的消費能力。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當地的政局。”

“局勢確實很緊張。”餘小川說:“說不定哪天就打起來了,感覺卡大佐要挨揍了。”

他不提還好,一提郭陽就想起卡大佐應該命不久矣。

“嘉禾在利比亞和敘利亞的人員暫時先撤出來吧。”

“行。”

這沒什麼好猶豫的,常年呆在中東,餘小川覺得這兩個國家隨時可能爆炸。

錢要賺,但命也要緊。

餘小川說:“對了,老板,沙特阿拉伯農業公司也想投資能源林。”

郭陽嗬嗬笑道:“國內都沒鋪開呢,先搪塞過去,就說品種可能水土不服。”

餘小川想了想,說道:“可以先建個育種合作中心,讓沙特人出錢。”

“這可以。”

一個個人的聊下來,郭陽也感覺到了疲憊,但確實有必要溝通下。

去年年底他沒組織年終總結,也沒做年初計劃,所以開春後自然有必要溝通下。

就這樣,用了兩三天時間,他才和所有公司的負責人聊完,筆記也梳理了一大堆。

其餘人也同樣沒離去,而是同樣在總部梳理新增加的任務。

此外,也在準備年後第一場大會的資料。

嘉禾的食堂裡,菜品琳琅滿目,一時讓時常出差在外的紀卓文有些目不暇接。

“菜品更豐富了噢。”

“喲,紀總,來來來,一起排隊,再等會兒人就多了。”

紀卓文聞聲望去,一個沉穩的中年男子映入眼簾。

“費總,挺巧啊。”

棘小白的費曉峰笑道:“嗨,我這是吃飯積極。”

“乾活也挺積極,鏡嘉線那一百多萬畝戈壁,現在是肉眼可見的變化了,這才不到半年呢。”

費曉峰上次在會議上提出棘小白要開發戈壁,可是讓所有人印象深刻。

這個半路加入嘉禾的高管,能在短時間內就摸透老板的喜好,可並不簡單。

紀卓文排在了費曉峰身後,“費總,棘小白去年的營收多少?”

“約334億。和河西乳業差遠了,可能還沒有河西的零頭。”

費曉峰半側著身子,目光敏銳而又細致的看著紀卓文,希望能知道點河西乳業的情況。

嚴格來說,棘小白和河西乳業是存在競爭關係的。

紀卓文仿佛沒聽明白一樣,說:“據說棘小白占的戈壁有180多萬畝,資金壓力不小吧?”

費曉峰沉吟道:“資金壓力確實不小,還好棘小白營利能力還可以,加上貸款,循序漸進也能消化掉。”

紀卓文輕聲道:“下來有空一起坐坐,河西乳業其實也對戈壁開發挺感興趣的。”

費曉峰完全沒料到對方會有這個想法,問:“河西乳業今年賺了不少?”

紀卓文輕點了點頭。

費曉峰好奇道:“營收有多少?”

紀卓文比了4根手指。

“400億!”費曉峰驚呼道,不自覺的就提高了音量,讓前後的人都注意到了他兩。

“到你了,費總。”紀卓文眉眼青抬,“先吃飯,有段時間沒吃到總部的飯菜了,這聞著就香啊!”

費曉峰機械的開始挑選菜品,腦海裡還回蕩著400億,400億……

零頭和零頭也是不一樣的,棘小白肯定更願意做300億的零頭。

這應該是嘉禾第一個突破400億營收的公司吧。

難怪。

不聲不響的做成了龍頭老大,這不得加倍掙掙表現。

他已經打定主意,要從河西乳業身上刮一層皮下來。

費曉峰和紀卓文兩人專心的乾著飯,他倆算來得早的,等食堂人多起來時,兩人已經吃完。

“還是總部的夥食好。”

費曉峰也吃得差不多了,擦了擦嘴,笑道:“嗨,其實也就那樣,我這半年天天吃食堂也沒上癮。”“我以前也是,天天吃食堂。”

紀卓文感覺哪裡有點不對,但還沒細想,就被費曉峰拉著去領了飯後水果。

“嘗嘗這香蕉,桂省基地來的,杠杠的好吃,天天吃也不上癮。”

紀卓文這下反應過來了,神色古怪,這費曉峰看著挺沉穩的,結果不僅是個吃貨,還挺幽默。

“這香蕉確實挺好。”紀卓文又補了一句,“應該是我吃過最好吃的香蕉。”

“天禾的水果都好吃,香蕉、火龍果、柑橘、蘋果,每一種都是人間極品,唉!”

“你歎什麼氣?”

“我這是在替天禾歎氣。”

費曉峰搖了搖頭,“即使有這麼多優異的品種,天禾的業績依然被河西碾壓了呀!”

“……”

紀卓文哭笑不得,說:“就這?河西乳業的利潤不一定有天禾高。”

費曉峰說:“反正你這大腿我是抱定了。”

兩人一手拿香蕉,一手啃香蕉,往沙棘林走去,散步消食。

然而,就是這一頓飯的功夫,河西乳業營收超過400億的消息就不脛而走。

散了會兒步,費曉峰直接去了鏡嘉戈壁施工現場,紀卓文則往辦公室走去。

一路上,不斷有人和他打招呼問好。

按理說這是正常的,好歹也是個老總,但他總感覺怪怪的,今天從遇到費曉峰之後就怪怪的。

直到他遇到了謝時傑。

“中午好,紀總,這下厲害了噢,四百億,這下把苜禾按在地上摩擦了。”

“?”

紀卓文滿腦子的問號,“哪來的四百億?”

“還裝呢,你看下祁連山灌水群裡呢,早都刷屏了。”

謝時傑搖了搖頭,“這嘉禾第一把交椅,現在是交到河西乳業手上了,以後老大哥得關照下我們這些上遊企業。”

“苜禾農牧才是老大哥,嘉禾的中流砥柱。”

“今時不同往日,苜禾1號種子早就過了巔峰期,自留種泛濫,隻留有些高端市場。”

國內乳業的快速發展和優質苜蓿的供應緊密相連。

正是因為優質牧草充足,才讓國內牛奶產量喝品質雙雙提升,也讓牛奶產業走出陰影。

又有河西乳業高舉高端牛奶大旗,很多原本不喝牛奶,沒有牛奶飲用習慣的人,也漸漸習慣了喝河西牛奶,這才讓牛奶產業越做越大。

作為龍頭的河西乳業自然吃到了最大的紅利。

當伊利蒙牛剛剛摸到300億營收門檻時,河西乳業已經打開了400億的大門,並且利潤率也不可同日而語。

他看了蒙牛的財報,利潤率隻有4,伊利也差不多。

而堅持開拓高端市場的河西乳業達到了213。

讓同行們隻能搖頭興歎。

但現在好像有些過頭了,即使在嘉禾內部都有點出類拔萃。

想到這裡,紀卓文含笑道:“有空一起坐坐?”

“怎麼,想拉攏我?那你可得讓河西乳業給上遊讓點利。”

“讓利當然可以,叫上老邱、老包、王寬,最好也通知一下老板,一起議一下,讓利也要有讓利的章程,好不容易打造的生態可不能破壞了。”紀卓文說道。

謝時傑訝然的看著他,有點不可思議。

但對方的眼神很真誠,沒有絲毫逃避,他點了點頭,“好啊,開會的時候和老板提一下。”

“那先這樣,我還要回去改計劃。”

“ok。”

謝時傑注視著紀卓文走進了辦公室,突然感覺還不賴。

這兩年苜禾的日子沒那麼好過,主打的苜禾1號種子一年年走下坡路。

苜蓿播種一次,可以連續刈割4~5年再更新輪作,有些狠人甚至可以做到7~8年不更新。

就像八九十年代買一個電風扇,可以用二三十年。

廠家都倒閉了,結果生產的電風扇都還可以正常使用。

苜禾1號現在就有點這種情況。

更彆說鹽堿地經過這幾年的改良,也沒那麼多了,一些要求沒那麼高的土地,自留種也勉強能用。

市場縮小,價格降低,苜禾1號雖然依然是牧草界的王冠,但也早就過了巔峰期。

其餘的優質牧草種子,市場開發並沒有苜禾1號那麼容易。

謝時傑在心裡估摸了下,河西乳業的營收搞不好可能是苜禾農牧的6倍,苜禾今年營收剛剛70億出頭。

“謝總好。”

“好。”

招呼聲讓他回過神來,哎,我來這層是乾啥來著?

謝時傑前後左右看了看,愣是沒想起來來這一層的目的。

原地轉了兩個圈,才想起他就是來找紀卓文的,“哎,被四百億刺激過了頭。”

不止是他,河西乳業營收突破400億,斷崖式領先伊利蒙牛的消息在內部快速的傳播。

這是和許多人息息相關的日常消費用品。

“雖然有點驚訝,但想一想也不奇怪,河西乳業這幾年口碑越來越好了。”

“有人做了對比,連續幾年都喝河西牛奶的孩子,明顯要更高更壯一些。”

“也更聰明。”

“學習精力也更好。”

“哎,我記得河西乳業也有一個針對嬰幼兒的長期觀察跟蹤,這兩年也沒聽到消息。”

“管他的呢,反正牛逼就對了。”

紀卓文不僅看了祁連山灌水群裡的消息,還看到了一些普通員工的聊天。

灌水群裡不用多說,一個二個全是恭喜,然後就是求關照,求帶飛,求包養。

普通員工也多是與有榮焉。

他不禁笑了笑,實際上,一開始他沒這麼有信心超過天禾和苜禾。

但現在一想,種業和牧草這兩個行業的體量都遠遠不能和奶業相比。

即使天禾的市占率再高,國內種業市場規模也不過六七百億,相當於奶業的零頭。

這是屬於消費品的優勢。

2011年2月17日,星期四,元宵節。

嘉禾的年終總結會議姍姍來遲,其實,大多數人這兩天摸了底,心裡也都有些數了。

會議室裡也一直鬨哄哄的。

“聊什麼呢?”

郭陽快步的走了進來,一身西裝配上修長的身形,一瞬間就吸引了所有人注意。

祁子文也緊跟在一旁。

謝時傑說:“都在聊業績呢,天禾、嘉禾生化、河西乳業、河西牧業、嘉禾糧油今年的業績都超過了百億,大夥兒學習學習成功的經驗。”

郭陽坐了下來,看了看瞿陽、方曉章、紀卓文、邱景讓、高德五人。

“要不你們組個男團,嘉禾五百怎麼樣?”

“哈哈哈,好,這個主意好!”

“西北五百也不錯。”

會議室裡笑聲不斷。

郭陽清了清嗓子,說道:“去年確實做得不錯,全集團的營收第一次突破了2000億,204388億。”

他說的輕描淡寫。

但其餘人先是一愣,隨後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也傳得老遠。

等掌聲停息後,郭陽才又說道:“利潤也有266億元。”

這次,他揮了揮手,示意不要鼓掌,“其實利潤還有上升的空間,比如說棘小白。”

眾人看向了費曉峰。

郭陽說:“營收是334億,利潤隻有18億,遠低於預期,但在場的人都清楚,棘小白在年末緊急上馬了鏡嘉戈壁項目,動作也很快,一整個秋冬就沒有停下。

看這樣子,這個春天,就能栽不少沙棘樹下去。

棘小白這種做法,我個人是很認同的,短期來看,確實損失了不少個人利益。

但從長遠來看,規模擴大了,利潤前景也同樣不錯。

此外,還有沙海農牧也是同樣的例子,今年原本能勉強盈虧平衡,但最後又陸續上項目,導致賬上虧損。”

說了一長串,郭陽拿起保溫杯打開蓋,來自沙漠裡的枸杞漂浮在了杯麵上。

他喝水的時候就順勢吃了下去,餘光也在瞄著眾人的神情。

紀卓文這時沉吟道:“老板,河西乳業不擅長做上遊,所以這兩天和謝總、邱總、王總、包總商量了下,適當提高上遊的原料采購價格。

將終端品牌的利潤向上遊轉移,苜禾、青禾等拿著這部分利潤去建設更多的草場。”

思考了片刻,郭陽就理解了紀卓文的想法。

“相當於河西乳業出錢,讓他們給你做事,挺好,這種方式也不錯。”

同樣豎起耳朵聽著的瞿陽略微有點難受。

這個方法他其實曾經也想到過,全產業鏈嘛,在場的人都耳熟能詳。

利潤能自由的在產業鏈上轉來轉去,既能靈活應對問題,也能讓人摸不清公司虛實。

但種子是產業鏈的最上遊,往下遊想辦法有點行不通。

嘉禾不搞糧食種植,蔬菜種植也多是合作基地。

唯一的辦法就是果樹。

想到這裡,瞿陽說道:“老板,天禾在疆省阿克蘇和喀什也看好了兩塊地,計劃拿來種果樹。

主要是蘋果,以及雞心果、李子、梨、桃等等可以涵養水源的防沙經濟林。”

聞言,郭陽低頭找資料,祁子文適時的把天禾的資料遞了過來。

“種水果可以,這沒問題,隻是我看了看天禾幾個水果品種的推廣麵積。

蘋果、柑橘、香蕉都還好說,這火龍果的推廣速度怎麼那麼慢?

加上天禾的玫瑰蜜香,全國的種植麵積都還沒5萬畝?!”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