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 第三百二十五章 繼續燒錢;棉花品牌?

第三百二十五章 繼續燒錢;棉花品牌?(1 / 1)

推荐阅读:

要不再來個年貨節?

想到惠農網即將到賬的融資,郭陽心裡的這種想法就再也遏製不住。

未來各大平台動不動就喜歡搞什麼百億補貼,而如今的補貼規模還頗為小氣。

蔚來田間雙十一的補貼在這個年代已是翹楚,但對渠道的補貼也才1億元。

這要是把這100億都砸進去,市場還不得瘋?

而且,這有利於蔚來田間向全品類電商平台進軍!

反正融資的錢,不用白不用!

有了想法,郭陽當即叫來了曲升、張文、薑宇、羅永澤等幾人,將年貨節和百億補貼的想法說了說。

“這玩得也太大了吧!”

說話的是羅永澤,負責科技、美妝、食品、家紡多條業務運營產品線。

雙十一燒錢給他的感覺確實很爽,即使農產品才是主角,但其它係列產品在這種熱度中也大幅打開了知名度。

現在誰不知道買無人機得上蔚來田間?

郭陽笑了笑,“百億補貼隻是個噱頭,真正能投入多少,還要看有多少品類能進入進來。”

羅永澤說:“隻要放出百億補貼的消息,不用我們去拉人,品牌方自己就要搶著上門。”

“農產品的熱度也得拉爆!”張文也出聲說道,農產品運營這條線一直是他在負責。

“這次參與的1700個農產品,有一小半都是來自偏僻地區,最出眾的當屬慶陽環縣,那裡交通閉塞,農產品在當地賣不上價,比如說羊羔肉,當地賣30,進城後賣80元斤,即使5折也是賺的,何況還有平台補貼。”

“我看過那篇報道。”郭陽說道,他也去過環縣,防沙前線的文冠果能源林基地。

但現在又多了一個標簽:農產品電商先驅。

如果能通過電商這種方式,讓大山裡的產品走進大城市,未來前景可期。

“但百億補貼會不會太奢侈了?”曲升的話讓眾人回過神來,“我擔心投資機構會跳腳。”

郭陽笑了笑,“投資機構就想看到惠農網進軍全品類電商,而不是在農業裡打轉,農業能有多大潛力?”

張文說道:“國內農產品年交易額在2萬億以上,現在惠農網預計隻有150億,潛力還是蠻大的。”

“……”郭陽:“百億補貼先定下來吧,除了扶持農產品,其它科技、美妝、家紡服裝也是重點。”

曲升無可奈何,沉吟道:“那先不要聲張,等投資機構的錢進來以後,再加大宣傳。”

郭陽默默地給曲升點了個讚。

投資人的錢反正要,惠農網各方麵的基礎建設都比較完善了,一點一點來,錢不僅得慢,效果還難說。

還不如一開始就直接搞個大的,擴大市場最好的辦法始終還是燒錢。

“還有20億呢?”羅永澤問道。

“我有幾個想法。”郭陽拉回了眾人的視線,說:“除了用作日常的消耗外,還有幾個項目需要重視。

一是惠農金融,涉及到惠農支付,以及其它金融服務,二是增加直播的產品功能,三是航拍華夏等優質視頻生態內容的建設。”

惠農支付和航拍項目都好理解,但直播就讓另外幾人不得其解。

“直播是秀場直播嗎?”

“不是。”郭陽搖了搖頭,“你們不覺得現在的秀場直播太單調了嗎?”

幾人下意識的就想到了農業。

“種地直播也沒多少人會看啊?”

“如果是摸魚捉蝦、釣魚趕海呢,那會不會有人看?”郭陽說道:“可能現在設備還不成熟,但如果說是遊戲直播呢?”

“遊戲?”

“現在好像還都是語音聊天。”

對於尚未出現的東西,曲升等人都還有些茫然。

郭陽說道:“我說的是視頻直播,其實初期的產品孵化應該不了多少錢,先單獨成立項目組吧,就從遊戲和三農直播這兩個點切入。”

曲升點了點頭,“行,那就試上一試。”

“還有航拍華夏,最好找央視合作。”郭陽想了想,又說道:“算了,這個項目惠農網提供資金就行了,具體的執行還是總部另外找人來負責。”

“好。”

一項項的工作,融資的資金還沒到位,就基本上已經被安排得七七八八了。

郭陽不熟悉互聯網的運作,他能依仗的就是記憶以及金錢攻勢。

燒錢就是最好的辦法。

為了調動管理層團隊的工作積極性,這次也一並設置了期權池。

包括曲升四人在內的一些高管,這次都獲得了股權激勵,想要變現,就還得推著惠農網繼續往前走。

在惠農網開了個小會,下午的時候,郭陽就來到了另一層的微光公司。

隻是一進入辦公室就感歎哪裡不對勁,仔細觀察了下,才發現微光公司的綠植數量比以前更甚了。

且這些綠植的種類五八門。

牧草、辣椒、番茄之類的就不提了,現如今還多了各種水果的側枝,香蕉、柑橘、柿子……

難怪樓上的惠農辦公桌上會放著香蕉,原來是從這裡學過去的。

不一會兒,郭陽敲門進了楊成辦公室,這裡稍微正常些,但也同樣有很多農業元素,郭陽忍不住開始打趣。

“微光這是要把農場搬進辦公室啊!”

楊成也笑了,“大家夥都覺得這樣有趣,上班不至於那麼無聊。”

郭陽想了想,“可以在微博上做一些相關的營銷。”

“呐,已經有人發了。”楊成指著電腦說道:“老板,你在樓上香蕉上的簽名,引發了諸多效仿。”

郭陽湊近看了看,隻見他此前簽名的那串香蕉上,其餘原本空白的香蕉也被人簽上了名字,不禁莞爾。

“可惜這香蕉太大了。”郭陽沉吟道:“回去得畢強根據辦公室需求,培育一些又能觀賞又能吃的果蔬。”

“這個好。”

閒聊了一陣,郭陽又在辦公室裡和楊成梳理了一下微光的投資,等忙完又是一天過去。

接下來的兩天,郭陽又找上了董旭,愛上生活超市經過這一年的發展,也逐漸走上了正軌。

雖然郭陽對普通超市業務不是很上心,但愛上生活開啟融資之前,都得依靠母公司的投入。

好在背靠嘉禾係,愛上生活前期發展得比較順,不少門店都已經實現了盈利。

11月末,郭陽回到了酒泉。

戈壁上的沙棘果已經完成了采摘,隻是粗粗一看,郭陽就知道沙棘樹又長高長壯了。

樹蔭下,雜草留下的痕跡也越來越重,相對的,戈壁石的數量越來越少。

不消一會兒,郭陽就來到了總部大樓前,屋頂農場建築也帶上了冬天的色彩。

“董事長,好。”

“老板,好。”

“老板,回來了。”

連續外出幾個月時間,郭陽也感覺辦公室有些變化,仿佛隨著季節更替一樣,用作裝飾的綠植也在跟著變。

就連他的辦公桌上,也被放上了幾穗粗大的玉米。

郭陽坐在舒服的老板椅上,拿起這兩穗玉米盤了起來,得到消息跟著進來的祁子文就看到了這一幕。

“老板,這玉米棒子盤起來手感怎麼樣?”

“有些過於粗大了。”郭陽笑道:“一隻手抓不住,不太好盤了。”

“這是今年的天玉8號,是從靜寧送過來的,一兩個月前老板在那邊問了幾個天禾的技術員。”

“是有這麼回事,天玉8號的表現不錯。”郭陽點了點頭,想著秋收,又問道:“今年的怎麼樣?”

“收購價不錯,由於去年有一段的低穀期,今年的種植麵積減少比較多,但單產提上來了,供應隻是稍緊。

價從開秤以來就比去年高,農歡欣鼓舞,企以及下遊的紡企業也勉強能接受。”

郭陽訝然,“價格多少?”

“現在皮平均價格是16500元噸,但也有質量提升的因素在裡麵。”

去年嘉禾在cf903和路易達孚、伊卡姆、永安期貨的交鋒仿佛還曆曆在目。

最低時,期價甚至被壓製到了11000。

幾家空頭被逼斬倉後,期價也穩定在14000~15000之間。

如今,又上到了16500元噸,但這種價格變化應該是良性的。

“可惜,去年路易達孚那60萬噸,如果全部實物交割,儲藏到現在利潤也不少。”

……

今年疆省甫一亮相,身價就比往年金貴許多,並且穩步走高。

如此一來,農笑了,辛苦了一年,能有個好收成;

企倉庫也已見底,在積極收購;

紡企稍顯謹慎,經濟開始複蘇,但成本價卻一點點逼近銷售價……

五畝換大奔欄目組結束了在桂省的旅程後,又馬不停蹄的趕到了疆省庫爾勒。

盛開的猶如白雪連成一片。

向天山一行在天禾農技經理廖光義的帶領下,來到了一處田。

“這戶農叫陳思望,和天禾從2006年就開始合作,一開始種天20畝產也就剛400kg,比普通農戶強,但和其他大戶相比,就差了不少。”

向天山看著田,“現在感覺他這田很好啊!”

“陳思望這三年進步很明顯。”廖光義說:“去年勸說後,這片田輪作了一年大豆和苜蓿,今年再種,收成自然好。”

“他有多少畝地?”

“三百畝,今年全種的。”

“那他要請你吃飯啊!”

廖光義笑了笑,開口道:“晚上我讓他殺頭羊,一起小酌兩杯。”“哈哈哈…”向天山笑道:“疆省的羊我吃過不少,但確實還沒吃過庫爾勒的。”

“口感也很不錯的。”

兩人都不覺得吃陳思望一頭羊有什麼不好的,去年和今年的價差距太大了。

去年有些因要還貸款影響而提前賣的農,大部分都沒賺錢,甚至虧了不少。

而選擇了輪作的陳思望,在播了種之後除了幾次上水外,就沒怎麼管理,靠天吃飯,反而收回了投入。

但今年這一季,則是有望大賺特賺。

在田邊等了一會兒,陳思望夫婦就開著皮開車來了。

“來,各位老師抽煙。”

廖光義熟稔的接過,向天山、袁華、陳淩三人則一致擺了擺手,不抽。

“陳總,你預估的每畝能收多少斤?”

陳思望把火給廖光義點上,自己也抽了一根,眯了眯雙眼,伸出了一整個手掌。

“五百公斤打底,但六百公斤又有點懸乎。”

“大豐收啊!”陳淩已經在拍攝記錄,而向天山則當麵算起了賬,“取個平均值,一畝的產值也上4000元了,300畝就是120萬。”

這賬一算,陳思望笑容更甚了。

“這也多虧了廖工的指導,這三年多時間,從種子到種植技術,都是按廖工說的在做。”

陳思望又說,“大夥兒晚上都留下來,我已經讓人宰殺好了羔羊。”

“哈哈,我們剛才就惦記著這一口了。”

等了片刻,東和農機的三台采機也開始進田采收。

看著從采機裡吐出的一個個‘金蛋蛋’,鏡頭前的陳思望彆提有多高興。

現在連請采工的錢都省了。

全程機械化采收,向天山留意了下,一個兩噸的蛋大概隻需要二十多分鐘。

但這三百畝,三台采機一直乾到天黑都沒有弄完。

采機駕駛員趙全峰一下車,就看到一個裹著氈帽的中年人走了上來,身後還跟著一扛著攝像機的小夥。

“這效率不怎麼快呀,一台豐凱采機就要將近八九十萬元,結果一台機械乾一天活采不到100畝地?”

向天山狐疑的打量著采機,趙全峰自然注意到了,“產量太高了,采收速度自然要慢下來,有統計一共收了多少個蛋嗎?”

“忘了問。”向天山扭頭大喊了聲,“一共多少個蛋了?”

“陳老板,多少個蛋了?”

頓時,廣闊的田上就傳來陣陣呼喊聲,在天地間回蕩。

道路邊停著一輛卡車,此時卡車又裝滿了。車的一旁,有點點點燈光,陳思望和嘉禾糧油負責收購的童方正在核算。

這時,遠遠的傳來‘多少個蛋了’的呼喊聲。

“老陳,看來有人比你還急切啊。”童方笑了笑,說:“現在一共78個蛋,我估計還能收10個,可惜天黑了,不然今晚非得弄完才收工。”

78個蛋,意味著已經落地的產量就是156噸,如果預估上剩下的10個,總產量就是176噸。

平均畝產590kg!

這是絕對的大豐收!

如果不是這兩年疆省大豐收的消息不絕於耳,這個產量絕對有希望能上當地的報紙。

一顆石頭落地,陳思望此時心裡特彆提勁,這已經快達到了預期的上線,照這樣下去,畝產值在4200~4300元之間,總收入直奔130萬去了。

“童總,晚上一起喝兩杯。”

“今天這酒我一定得喝。”

“收了多少蛋了?”這時向天山跑了過來,身後是陳淩和趙全峰。

“78個蛋。”陳思望說。

“恭喜啊!”白天那麼多時間,向天山早就已經算好了賬,此刻答案一出來,他就估了個大概,陳思望今年淨收入都得有八九十萬元,去年沒賺錢,但今年把兩年的錢都一起掙了。

摸著黑,乾活的人把最後的尾收了後,又一起去了陳思望的家裡。

一進院子,就傳來了陣陣的香味。

“人回來了,趕緊的開始上菜。”陳思望的妻子一見乾活的人回來了,就招呼鄰裡忙了起來。

隨後其又湊到了陳思望身邊,小聲嘀咕了幾句,得知產量後立馬喜形於色,然後就更熱情了。

“裡麵請,裡麵坐。”

“廖工,今年多虧你了,等會兒一定得多喝兩杯。”

“童總,快坐,快坐。”

這副模樣,顯然陳思望妻子對今天的收獲也極其滿意。

不一會兒,各種大菜就端上了桌,陳思望夫婦嘴裡就沒放下過感謝二字,酒也敬個不停。

“陳總,你要真心感謝我們廖工呀,就趕緊的把今年的種子定下來。”向天山雖然喝的是茶水,但說話卻更直接。

“哎呀,你說我差點把這麼重要的事忘記了,該罰。”陳思望裝作懊惱的說道,又麵向廖光義。

“廖工,明天我就把種子、化肥、農藥統統都定下來。”

“哎,向總也是,也可不急這一時的,現在天20種子充足。”廖光義客氣的道。

其實也正是因為種子足,才讓技服的銷售壓力不小,放一般的公司,有天20這種種子,隨時都會把供不應求掛在嘴上,但天禾不是這樣的作風。

陳思望道:“早點買早點放心,廖工也好早點拿提成。”

按天20每畝的種子投入大約75元,300畝其實也就兩萬多塊錢,廖光義能從他身上賺到的提成並不多,但付出的精力卻不小。

不過,每一次高產都是有無形價值的。

陳思望的300畝田通過改用良種,輪作肥田等方式,最終實現了超高產,獲取了超額收益。

由廖光義指導的類似的田,還有十數塊。

三年的努力,通過以點帶麵的方式,天禾的大區經理廖光義徹底打開了庫爾勒一帶的種子市場。

一千畝,一萬畝,十萬畝,乃至於衝擊百萬畝……廖光義服務的田麵積越來越多。

這也是天禾在疆市場的縮影。

天20早在一年前就是單品銷售額破10億元的大單品,如今,這個記錄在眾多人的努力下,還在繼續向前。

與之同等發展的,還有嘉禾糧油在市場的布局。

酒泉。

郭陽也在梳理業務。

他先看完了五畝換大奔最新期的內容,種、收購加工、采機……看起來有聲有色,其實是個瘸子。

糧油,這是嘉禾糧油主要的業務方向,糧油已經成型,現在是半灌水,業則還沒起步。

如今,郭陽想讓嘉禾在業務上更有話語權。

在種子業務上,天20是大單品,另一個品種天雜1號才剛起步,總的來說,品類不足,但也算有支撐。

在加工上,嘉禾糧油通過收購也建立起了基本的加工能力。

加工後的製品索絲、結、雜質等極少,基本都是高等級,每噸加工要多收益近400元,但加工產能遠遠不夠。

郭陽還注意到了個信息。

國內的製品出口占比不小,但價格上漲幅度高於紗價格上漲幅度,中間的流通環節經常會很難受。

另外,今年是國家質檢體製改革5年過渡期的最後期限。

以前一個包重85公斤,而國際通行包重量是227公斤。

這導致國內大批小包企因此而關門,嘉禾糧油的加工能力也是趁機建立起來的。

“出口話語權啊……”

郭陽喃喃自語。

即使前世,隨著疆省在國際上競爭力的增強,也遭到了外貿上的刻意針對。

好像是惡意汙蔑疆省存在強製性勞動?然後h、耐克、新百倫等企業就禁用疆省……

這一世,疆的進化速度更快。

豐凱采機帶動的機采加速,天20和天雜1號帶動的品質提升……再過兩年,疆的國際競爭力會強得可怕!

惡意製裁隻怕會來得更快!

至於如何解決?

繼續拉高疆的等級是一個辦法,高等級的永遠是稀缺的,如果發展到外資的下遊品牌離不開疆,製裁就沒那麼可怕。

但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國產服裝等品牌自強!

郭陽想了想,在心中捋清了思路,隨後又給高德打去了電話,突然腦海中又冒出了個問題。

現在麻公司是誰在負責來著?

靠,忘了。

“老板,什麼事?”高德的聲音傳來。

郭陽說道:“召集麻公司開個會。”

麻公司是嘉禾糧油旗下的子公司,主要負責和瀚海紅麻的開發。

公司的負責人他麵試的時候見過,但突然有點記不清名字和模樣了。

一天後,會議室。

郭陽盯著會議桌一側的季林川看了又看,是個身材有些纖瘦的年輕人,樣貌俊朗,但存在感不深。

一般人看到他,大概想象不到他會是一個公司的總經理。

其實,季林川已經38歲了,隻是看著像20多歲的人。

熟悉了人後,郭陽清了清嗓子,開口道:“我們有自己的品牌嗎?”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