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 > 第五十一章 我本農民,豈怕耕耘

第五十一章 我本農民,豈怕耕耘(1 / 1)

推荐阅读:

天玉1號橫空出世,從西北地區崛起,在質疑和貶損聲逐步擴大種植麵積。

直至長驅進入黃淮海和東北地區後才引起廣泛關注。

有人說,要超越對手,必先研究對手。

天玉1號無疑會引領一場育種人員模仿秀。

不法分子也會在假種子、種子包裝等各方麵做文章。

用不了兩年,

天玉1號就會如同鄭單958一樣,偽冒假劣種子泛濫。

所以郭陽才會決定降價。

今年天玉1號已經攫取了足夠豐厚的利潤,營銷網絡、運輸物流也在實戰中迅速成長。

製種基地和生產工廠布局上可能還與德農公司有差距,德農公司玉米種子年產能2億斤,天禾短時間內追趕不上。

可德農也有短板,研發能力不強,鄭單958也不是獨家經營,品種與天玉1號也差距明顯。

更何況,德農還有三個隊友時不時的扯後腿,互相競爭,非法製種,套牌貼牌。

種子價格逐年走低,最低時甚至能賣出每斤3元的魔幻價。

天玉1號的品種優勢明顯,今年上千萬的種植麵積,待收獲季節一來,農民賺了錢,自然會口口相傳。

明年的情況隻會更火爆!

天禾沒理由不趁機爭奪市場占有率,玉米種子的王者也是時候換人了。

……

1936年,堵純出生於黃河岸邊,豫省的一個農民家庭。

小時候家鄉土地貧瘠,鹽堿地居多,鄉親們勞作一年,也收不了多少糧食。

饑餓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堂課。

在艱難的歲月裡,懷揣著多產糧、吃飽飯的樸素夢想,堵純踏上了玉米育種的道路。

育種工作是枯燥繁瑣的,一年沒個歇息時間,6月在豫省播種,11月就該到海南加代繁殖了。

在海南一呆就是6個月,在烈日下汗水順著衣襟往下流淌,在燈光下忍受蚊蟲叮咬,彙總試驗數據。

住茅草屋,缺水缺電,拾柴做飯,吃鹹菜疙瘩。

蚊蟲飛舞,老鼠打架。

更難受的是,遇到暴雨、台風,嫩苗被毀,卻束手無策,隻能重頭再來。

這樣南繁北育的日子,他風雨無阻的乾了23年。

23年裡,培育的雜交玉米品種也有幾個,但幾年前,我國每年審定玉米品種都超過了100個。

他的品種隻能算是區域性小品種,增產增收不明顯,推廣價值不高。

難釋情懷。

於是退休後,他依然南來北往,堅守在育種一線。

終於在2000年培育出了鄭單958,這是他的得意之作,得到了國家和農民的認可。

這下該歇下了吧!

不!

他依然不滿足,他有了新的目標,不育化製種一直是國內玉米育種的痛處。

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滿天。

他像往常一樣,在各地奔波。

去年在張掖做實驗時,他就聽說了天玉1號,那時醉心於研究,也就沒重視。

但今年天玉1號卻展現出了黑馬的姿態,有一飛衝天的架勢,各種業內媒體都在報道。

就像當初他的鄭單958一樣,火遍了大江南北!

更驚人的是天玉1號打出的產量宣傳,畝產3000斤?

除了天玉1號外,先玉335也映入了眼簾。

鶴立雞群的零售價,獨樹一幟的品種優勢,消費市場的熱捧。

詳細了解後,愕然!

天玉1號是不育化製種?

無論是不是虛假宣傳,他都充滿了好奇心,隨後便研究起了天玉1號和先玉335的育種路線。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