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賣斷貨(1 / 1)

推荐阅读:

李大嘴眼睛火熱,瞧瞧這個,瞧瞧那個。

周遭人的情緒徹底被點燃了。

示範田裡。

天禾種業的技術員操控著機械,演示著單粒機械播種技術的要點,有時也會讓農民上手。

看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一回事,有些人做起來歪歪扭扭的。

豁牙子看了直撇嘴。

“彆看天玉1號種子貴,但每穴隻需一粒,一播全苗,一畝地算下來隻需要三斤半種子。”

“不用間苗,減少了用種量,算下來每畝成本也高不了多少。”

一般而言,每畝玉米用種量在6-10斤左右。

李大嘴說:“鄭單958用種量也差不多,管理工序還更少。”

“產量差距太大了呀,去年同樣遭遇了倒春寒,鄭單958受影響太嚴重。不僅是倒春寒,像病蟲害、暴雨、春潮等,都會造成嚴重減產。”

“天玉1號也沒達到宣傳中的3000斤啊,”

豁牙子捂著嘴,悄聲說道:“天玉1號高產的秘訣在於肥料控製……”

也就在這時,

裝滿種子的巡回車來到了現場。

“回去給你細說。”

豁牙子一個箭步,衝了出去,先搶下一大袋種子,隨後還不忘幫李大嘴拿下一帶。

“先給我來40斤種子。”

“大嘴,趕緊的,來幫忙。”

他有10來畝地,去年嘗到了甜頭,今年打算全種上玉米。

李大嘴也跟了上來。

試想,你是農民,你會買陌生人推廣的種子,還是熟人推銷的種子?

看他們這模樣,去年同樣種了天玉1號的農戶紛紛叫嚷了起來。

“臥艸,豁牙子,丫的不地道。”

嘴裡說著,身子卻沒停下,擠在貨車前,紛紛扒拉下種子,有的甚至爬上了車。

俗話說,“千好萬好不如眼見好,金杯銀杯不如口碑。”

產量高,品質好,豐收場景也是他們親眼所見,甚至親自試種。

這還不趕緊的,搶!

其餘人也坐不住了。

農民都是跟風的,看鄰居都買了天玉1號,先不管種子好不好,買兩袋再說。

很快的,

拉來的種子就被瓜分完了。

動作慢了,沒搶到種子的人懊悔不已,拉著營銷人員不放。

“這就沒了,還有沒有?”

營銷人員沒轍,“店裡還有,得去鎮上買。”

“艸,誰分我點種子啊,一個個搶那麼多,種的完嗎。”

沒人應聲,農民也不是傻的,看天玉1號這架勢,很可能會重複鄭單958才麵世的場景:買不到貨。

豁牙勸說道:“孟瘸子,趕緊的去鎮上吧,彆在這裡掄頭甩耳鑽牛角尖,去晚了可就賣完了。”

“MD,知道我是瘸子,也不分我點兒。”

郭陽像個旁觀人一樣,站在人群裡,現場會的效果讓他很滿意。

而同樣的示範田,

天禾在全國有超過600個點位,布局在主要的玉米產區,適時組織現場展銷會。

這種後世極為普遍的營銷模式,在這個時代卻代表著創新。

就像農民喜歡嘗試新品種樣,

這種深度的技術服務模式也受到了農民的歡迎。

從播種、管理、收獲,全程跟蹤服務,良法跟著良種,服務全程到位。

現場比較,讓農民親身感受到品種優勢,增加反饋行為。

同時通過現場會,又能為農民提供施肥、防止病蟲害知識和技術。

最終,通過這種方式,掌握了產品終端的消費者,也就控製了市場的話語權。

……

酒香不怕巷子深。

何況天玉1號在傳統宣傳渠道上也未落後,電視、報紙、碟片、橫幅等,應有儘有。

播種季的到來,徹底的點燃了種子市場。

各路品種紛紛亮招。

鄭單958依然響亮,‘懶玉米’聲名在外,產量也不差。

配以德農公司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營銷網絡,實惠的價格,讓其依然備受追捧。

但除了風光無限的鄭單958,

天玉1號也驚掉了很多人的眼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