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家兄朱由校 > 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

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1 / 1)

推荐阅读:

“奴婢請殿下……另選能人!”

曹化淳真的累了,皇店的規模太大,軍屯田的規模也太大。

十餘萬皇店,近百萬雇工以及他們背後的上萬工廠,數百萬工人……

這些足以讓曹化淳忙得焦頭爛額,現在還要加上軍屯田,以他的能力確實管不過來。

他說這些話不是吹捧朱由檢,而是真的想讓朱由檢把軍屯田這外人羨慕的擔子從他肩上卸下。

他的想法,在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朱由檢便清楚明了了,可他臉上卻露出了糾結之色。

曹化淳沒有能力領兩個衙門,如果他有,曆史上崇禎也就不至於理不清禦馬監的財政情況了。

眼下的曹化淳是朱由檢多次培養後的結果,比曆史上的曹化淳能力高了許多,不然連皇店他都管不好。

朱由檢之所以沒有選其他人,是因為他確實沒有太多可用之人。

能在明末嶄露頭角的,大多都是武將,而文臣隻有寥寥數人。

諸如畢自嚴、李長庚、沉廷揚、董應舉、洪承疇、孫傳庭、楊文嶽、吳阿衡等人,無不被朱由檢早早搜羅。

剩下的南居益、顧秉謙和左光鬥、袁可立,朱由檢知道他們有才乾,但他不信任他們。

把禦馬監的近億畝軍屯田交給他們,而他們要管好軍屯田,就需要安插自己的人。

他們的人是誰的人?是士紳的人還是各黨派的人?

軍屯田交給他們管,恐怕用不了幾年,就會脫離朱由檢的掌控。

朱由檢麵對的不是遊戲,不是隨便點點鼠標就能讓人百分百的忠誠自己,像一個機器人一樣的順從,執行自己的指令。

他麵對的是現實,是人,而隻要是人就有人性,有人性就有缺點,而大部分人的缺點無非權財美色和名聲這四樣東西。

他朱由檢也求名,也求權,隻不過他求的是萬世之名,求的是一國之權。

燕山是給他培養了不少人才,但那些都隻是一鎮、一縣、一府的人才,而像軍屯田這種涉及大明賦稅四分之一的存在,不是他們能管好的。

人需要時間來曆練,進而提升自己的能力,燕山學子入官場的時間不過五六年,長者不過三十出頭,幼者不過十七八歲。

若是再給他們幾年時間,或許可以冒出幾個人才,但眼下還沒有幾個。

“軍屯田你先暫時領著,有了合適的人,我會把你摘出來。”

望著曹化淳,無人可用的朱由檢依舊選擇了將軍屯田給曹化淳管理,不過也承諾了會把他摘出來。

“殿下隆恩……”

曹化淳躬身回禮,看得出他確實疲憊。

“禦馬監的情況如何?”

朱由檢走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曹化淳聞言也上前兩步,繼續作揖回話:

“眼下共有工廠一萬兩千餘家,職工三百七十六萬餘人,歲產鋼鐵三億六千餘萬斤,水泥……”

“以後化一千斤為一噸,今歲的工廠產值就不用彙報了,明歲開始用噸計算,糧食依舊用石。”朱由檢看著奏疏,一邊處理一邊打斷。

他這句話,瞬間讓“噸”提前了兩百多年出現,儘管按照他的話,大明的一噸等於六百公斤,雖然在後世不是整數,但對大明來說是整數,並且簡化了不少。

“是……”曹化淳愣了一下,而朱由檢也用朱筆寫了一個噸字給曹化淳看,看後他應下,並繼續作揖道:

“官場三萬處,草場一萬九千處,職工五十二萬四千餘人,有圈養軍馬二十二萬匹,駑馬、挽馬、騾馬、驢等牲畜一百六十三萬匹。”

“另有羊九百餘萬,豬四百餘萬,牛一百二十七萬頭,家禽兩千餘萬隻,還有大象……”

十年積累,攢下的家底足夠明軍發動遠征,也足夠保障九十餘萬將士的肉食。

隻不過積累的多,消耗的也多,僅僅供養天下這近五萬處官場、草場,大明每年就需要兩千餘萬石米麥和上千萬石番薯、馬鈴薯。

說值得也值得,說不值也不值,總之那充沛的畜力給了明軍能發動數千裡遠征的本錢,而軍馬更是讓明軍的騎兵在遭受打擊後,能迅速恢複戰力。

圈養軍馬和在軍軍馬是不一樣的,明軍還有在軍軍馬二十六萬七千匹。

上直四騎衛是人均三匹軍馬外加一匹駑馬,上直拱衛營和普通拱衛營的騎兵是人均兩匹軍馬加一匹駑馬,但由於擴軍速度太快,很多拱衛營是沒有騎兵的。

眼下明軍之中,有騎兵的拱衛營隻有一百五十營,一營隻有一哨。

算上上直,明軍騎兵總數是十一萬七千一百五十人,當然這是分部在大明幾大戰區和小西洋、舊港、瀛洲等地。

這人數看著不多,並且明軍也還有二十二萬軍馬可以裝備出十一萬騎兵,但問題是全部軍馬脫產,對於大明的壓力太大了。

一匹完全脫產的軍馬,每年最少需要五十畝草場,外加三畝豆田,圈養軍馬也需要三十畝草場,兩畝豆田。

就明軍這四十九萬不到的軍馬,已經占據了兩千多萬畝草場和上百萬畝豆田。

加上其他的挽馬駑馬、牛羊各需十到二十畝不等的草場,如果不是朱由檢打下了河套和泰寧三府,那這些馬匹牛羊就算全部圈養,也足以占據大明十分之一的耕地。

明軍的騎兵和軍馬,實際上也是從天啟六年開始才呈爆發式增長的。

尤其是拿下了泰寧三府後,王承恩大量引進河曲馬,不斷的更換馬種,這才讓明軍騎上了肩高四尺四的河曲馬,不用再騎肩高四尺不到的蒙古馬。

要知道,每個漢人王朝最鼎盛的時候,騎兵基本都是河曲馬和尹犁馬,而當王朝開始衰弱,騎兵就開始騎起了矮小的蒙古馬。

明初洪武年間也不過十萬匹河曲軍馬,就能憑借三萬多騎兵打擊草原。

眼下官場為明軍培育了近四十九萬匹河曲軍馬,能與之相比的王朝暫時沒有。

更彆提明軍眼下還開始利用徐霞客帶回來的阿拉伯馬、汗血寶馬開始培育軍馬了。

不出意外的話,十年之後,明軍騎兵可以騎到肩高比河曲馬還高兩三寸的阿拉伯戰馬。

官場的繁榮,也是朱由檢對王承恩最為滿意的原因。

“皇店眼下已經開辦十九萬六千餘家,職工一百一十九萬。”

曹化淳見朱由檢半天不說話,便繼續說著禦馬監的成果,並最後交代道:

“各工廠、皇店、官場、船廠的職工合計六百七十二萬人,每年共發工錢三千七百餘萬兩銀子,每年流水七千餘萬兩銀錢,盈利三千二百萬兩左右。”

皇店的開支大,收入也大,流水更大,不然朱由檢也不會忌憚市場的假幣販子,想等著天啟通寶攢得足夠多再一次性放出去。

“李長庚來找過我了,眼下鑄幣廠的銀錢麵額,已經達到了一千九百多萬兩。”

朱由檢聽完禦馬監的彙總,對曹化淳吩咐說道:

“這數量還是太少,我想等他攢到九千萬兩再一次性放出,你以為如何?”

“奴婢不懂這些,但如果要收回皇店的流水銀,放出朝廷自己的新幣,那這個數量應該足夠了。”曹化淳畢恭畢敬的回答:

“隻是僅憑皇店來消化,似乎有些慢……”

“自然不會僅憑皇店消化。”朱由檢抿了一口茶:

“現在鑄幣廠增加了兩百台鑄幣機,估計明年年底,應該能攢出五千多萬兩麵額的新幣。”

“我準備在明年四川新政取得成功的同時,對北方其他一京六省一起實施新政,並且對著一京六省近兩千七千多萬畝耕地實施十賦一的政策。”

“戶部這邊估計明年的田賦會從預估的七千萬石,下跌到五千二百萬石。”

朱由檢要開始減田賦了,而減田賦的前提就是發行新幣和銀行開業。

軍屯田的民七官三田賦,朱由檢早從天啟四年開始就說要減,可一直說了六年都沒有執行。

這固然是因為大旱,但也是因為大明朝廷的財政運轉不過來。

但眼下不一樣了,皇店的歲入已經達到了三千二百萬兩,算上朝廷的丁稅和雜項,基本達到了四千五百萬兩左右的歲入。

田賦減少一千八百多萬石,折色後也不過隻有九百多萬兩。

配合戶籍製度和存折製度,以及禦馬監收糧的製度,朝廷完全可以在買糧的同時,直接把錢幣轉到農民的存折上。

這麼一來、初期農民、工人可能會去取,導致銀行貨幣一空,但有著皇店在,源源不斷的新幣會流入銀行,銀行完全能活下來。

等擠兌過去,農民相信朝廷不會克扣新幣後,他們自然就會把銀子存進銀行。

這麼一來、朱由檢就可以在某些時候,少量挪用銀行之中的存款來進行賑災。

大明一億六千餘萬人,每個人存一文,都能存出十六萬兩,若是每人存一百文,那就是一千六百萬兩。

一百文,對於農民來說不過是三分地的畝產,對於城鎮雇工來說,不過是半個月不到的工錢。

他們隻要會存錢,朱由檢就不需要為財政擔心了,因為不管他怎麼挪用,海外的流入的金銀都會彌補這個虧空。

他隻需要把控好人口增長數和金銀流入的鑄幣放水量就足夠。

“奴婢認為這是好事。”

曹化淳沒有理由拒絕朝廷降低田賦的政策,因為軍屯田之所以難以管理,主要就在於田賦征收的多,運輸困難,需要更多人手。

如果田賦降低,那軍屯田就可以憑借畜力,讓田賦運輸變得輕鬆許多。

至於收糧的事情,糧食可以收了之後慢慢運輸,不用像田賦那麼著急。

“既然你覺得沒問題,那軍屯田的事情,從明年秋收之後你開始準備新政吧。”

朱由檢一邊為眼前的奏疏圈紅,一邊對曹化淳吩咐道:

“這過程中如果要裁汰冗員,也稍微注意注意,彆裁汰的太多,並且裁汰的人要給他們安排新的去處。”

朱由檢要解決就業問題,不是要創造就業問題。

裁汰的人沒有飯吃,沒有工做,那始終會成為民間不安的一份因素。

眼下朝廷在開疆拓土,征戰四方,有的是就業崗位給這群人。

“奴婢準備在殿下滅虜之後,將他們派往奴兒乾之地,籌備遷移事宜。”

“奴兒乾的情況,奴婢從承恩那了解過,恐怕不僅不需要裁汰冗員,還需要招募能手。”

曹化淳沒有讓朱由檢失望,他並不打算裁汰冗員,因為冗員的那部分人,完全可以丟到奴兒乾去,並且這點人還不夠。

按照朱由檢的話,奴兒乾之地即便隻存在一萬個村莊,也需要兩萬個村官來管理,而管理這一萬個村莊,最少需要一千個鎮,上百個縣。

把人口遷移出去,會降低地方村官的工作量,也會降低貿易量。

不過從總體來看,皇店是占了便宜的。

人員稠密,但是人均產出不多,價值低,百姓手裡沒銀子,那貿易量也就小。

可遷移人口來開墾新地,等於把蛋糕做大,百姓手裡有了銀子,皇店的貿易量也會不斷增長。

不過還是繞了回來,想要開墾好土地,讓奴兒乾的皇店獲利,就必須發放足夠多的農用拖拉機。

說來說去,隻有靠工業革命的力量來解放勞動力,把關內的百姓遷移到關外和海外。

朱由檢沒有記錯的話,眼下全世界的人口在四到六億之間,除了大明百姓因為他的新政能吃飽飯外,其他地方的百姓都要忍受通貨膨脹,吃不飽飯的局麵。

這樣的局麵驅使歐洲人前往美洲生活,而小冰河帶來的糧食減產也讓各國米麥價格飛漲。

大明眼下的疆域,如果算上宗藩體係是兩千多萬平方公裡,後世憑借工業力量,在這大塊土地上,開墾了六七十億畝耕地,還有近百億畝牧場。

大明本土不到九億畝耕地,草原不到三億畝,加上小西洋和宗藩體係,耕地也不超過十三億畝,草原基本還是三億畝。

但凡大明能把這片疆域開發到後世五分之一的程度,那就真能實現一段時間的“小康”了。

彆的不說,眼下大明麵積最大的南州隻有不到四十萬人在上麵生存,耕地和牧場加起來不到兩百萬畝。

如果能釋放南州的潛力,大明都能壟斷這個時代一成的糧食,算上大明其他地方,大明有資格壟斷這個時代的糧食市場。

在全球耕地不足二十五億畝的情況下,大明已經占據已開發土地中,接近五分之二的麵積。

要對付歐洲人很簡單,隻要大明整合好內部的力量,再把他們從美洲趕回歐洲去,那接下來釋放大量糧食讓歐洲人口增長,最後用糧食貿易就能收拾歐洲。

小冰河期可不僅僅針對大明,歐洲可是經曆了近一百年的糧荒危機,所以隻能開發美洲大陸來反哺歐洲。

不過美洲嘛……

朱由檢想到了楊文嶽的信,心中輕嗤。

沒了美洲,加上歐洲諸國林立的局麵,在還有長達九十年的小冰河期中,除非他們願意一直鬨饑荒,不然大明的糧食將成為日後東西方最大的輸出商品。

隻是不管怎麼說,大明想要輸出糧食,最要緊的還是先開發出手中的耕地。

工業的事情朱由檢已經準備好了,現在隻差滅建虜,然後大明就能休養生息,降低戰爭強度了。

接下來的烏斯藏、西域、乃至漠北,都不需要朱由檢費什麼精力,下麵的人就能把它們收拾。

滅了建虜,他的精力得放到諸藩就藩的就藩地上,還有齊國的就藩地上去了。

想到這裡,朱由檢對門口問道:

“承恩,眼下京中還有幾家藩王沒有參與就藩?”

他一開口,站在門口許久的王承恩連忙快走進殿,作揖回應道:

“還有唐藩、吉藩、淮藩等六名親王,十九名郡王沒有就藩。”

“不過,唐藩的老唐王似乎無意與唐藩世子、世孫前往唐國,而是準備去自己……”

“這事情我知道。”朱由檢打斷了他。

老唐王朱碩熿要和自己的小兒子泌陽王朱器圩去印度廝當南部,邁索爾王國一帶就藩,並且把家產都掏空給了自己的這個小兒子。

這種做法在朱由檢看來愚蠢至極,且不提他們選的就藩地,單單朱碩熿的這舉動就讓他覺得愚蠢。

朱器墭、朱聿鍵這父子六人,朱由檢一直在暗中觀察。

總的來說,朱器墭軟弱,但心腸好,而他麾下五子由都團結,以朱聿鍵馬首是瞻。

朱聿鍵的能力本來就不差,經過燕山兵家學府的培育後,也基本達到了一個總兵的水平。

朱聿鍵的四個弟弟,朱由檢看了看,基本都達到了參將的水平。

也就是說,如果朱聿鍵帶兵,他的四個弟弟完全就可以很好地指揮四個營,朱聿鍵配合他四個弟弟,便是一個合格的萬人之將。

萬人之將,這雖說在眼下有些不值錢了,但放在泰昌元年以前,大明摳摳搜搜也就能找出五六個這樣的將才。

朱聿鍵的目標,不是中東就是利未亞西部。

權衡之下,朱由檢是比較希望他能帶著唐藩前往中亞或者東歐一帶就藩的。

以他的能力,加上明軍淘汰後的裝備,大明在背後支持,很有可能大明都不用出手,他就能對東歐各國造成威脅。

不過,東歐這塊地方,朱由檢不準備封王,因為他得給大明找一個發泄的口子。

如果四周都是藩王,那大明要做的就是削藩,或者內鬥。

東歐是大明日後對外的主戰場,至於朱聿鍵,最好是去中東。

不過朱聿鍵不傻,如果他去中東,那就成為大明的馬前卒了,並且日後大明進入中亞河中一帶後,他還需要受到大明的節製。

他應該會前往一個利於唐國發展,遠離諸藩鬥爭的地方。

這麼看來,他的目標或許是美洲,但眼下美洲已經成為了齊國就藩地,那他的目標隻能轉向利未亞的中西部地區了。

這裡有金礦,也有人為粗淺開發的痕跡,並且距離大明足夠遠,而且有南昆侖監察使司的監督,大明也會放心。

“他們這幾家,存了多少金銀了?”

朱由檢清楚朱聿鍵幾家在戰場上私藏繳獲的事情,但他沒有拆穿,而是一直放縱著他們。

不過戰事到這種程度,朱聿鍵應該會帶人從南亞撤出,隨時準備就藩。

朱由檢倒是很想知道,他眼下有多大的本錢。

“根據錦衣衛北鎮撫司的估計,唐藩大概積攢了六十餘萬兩,淮藩四十餘萬,吉藩五十餘萬,還有寧藩……”

王承恩把北鎮撫司的彙報一一說出,而朱由檢聽後饒有興致:

“算上我之前準允唐藩借貸的五十萬兩銀子,算下來,這朱聿鍵倒是為他父親積攢了不下百萬兩,有點意思……”

朱由檢沒想到朱聿鍵能在短短三年積攢這麼多銀子,不過這些銀子,最終都將落入大明的手中。

“朱碩熿已經出發了嗎?”

“已經出發了,正在第二批下西洋的船隊中,他與沁陽王朱器圩帶著三百王府護衛,兩千男丁趕往就藩。”王承恩回應:

“另外,他還和戶部商量好了,等他就藩成功後,再移工匠、男丁三萬前往唐國,並且他向五軍都督府租借了一營兵馬。”

“他攢了不少銀子,可惜都給泌陽王朱器圩花了,唐世子朱器墭確實倒黴,幸虧他有五個好兒子。。”

說到最後,王承恩都不免對朱器墭的遭遇唏噓。

朱由檢倒是沒什麼感覺,畢竟如果不是他,朱器墭都活不到現在。

“憑著這五個兒子,他倒是能享一享晚福了。”

朱由檢把朱筆放在了筆架上,最後一本奏疏也被他處理結束。

倒是這個時候,楊媛愛和楊如是走到了殿門口,而朱由檢看見她們二人後,便抬手示意她們進來。

二人走進來後,熟練的作揖,並一前一後開口道:

“殿下,王府的布置已經差不多了,眼下得和您說一下流程了。”

“殿下自己大婚也不曾上心,倒是個忙人。”

楊媛愛輕聲細語的交代,楊如是倒是很有李清照那股性格,話中帶刺,卻又帶著提醒關心。

若是遇到的是急性子的人,恐怕得被楊如是嗆死,好在朱由檢心胸豁達,不在意她這小女人作態,隻是笑道:

“功課彆落下,我倒是指望你成為一個女詩人,給我大明這天啟盛世再添一筆佳話。”

“殿下還是先大婚,生幾個小子吧。”楊如是一邊說,一邊上前把朱由檢處理好的奏疏抱到旁邊,最後回頭嗆道:

“福藩那個老福王臨就藩前,還小聲說我們齊王府人丁凋零。”

“您得多生幾個世子,氣氣那大胖子。”

“哈哈哈哈哈……”聽到楊如是把朱常洵比作胖子,朱由檢開懷大笑,同時起身點了點頭:

“你家殿下會努力的……”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