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管理包括社會潛規則,很多都是由上而下的管理製度帶來的。
連為人師表的老師都不可避免,更不要說其它職務。
陳平生也是很久沒體驗這種社會上赤裸裸的酒局文化。
他來參加一次,再也不想來第二次。
宋妍希還挺習慣的,反正她不求上進,誰的酒都不敬。
等夫妻倆回家的時候,宋妍希還在跟他說:“老陳,繼業大一點還是要上個好學校。”
“那是必須的啊,先讀兩年幼兒園再說吧,學校的事我這邊自然會有安排。”
“你今天也看到了,越是這種一般的地方,越喜歡搞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宋妍希說:“真不知道這種所謂的酒局文化,什麼時候才能徹底被取締。”
“彆想了,這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問題。”
陳平生明顯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考慮,主要還是沒法細講,但凡講多了,那就成對社會的抱怨了。
當所有人都如此的時候,那是不允許異類誕生的。
夫妻倆回了家該養花還是養花,該種樹還是種樹。
至於放學回家的小繼業,背著個大書包蹦蹦跳跳。
他還是喜歡讀幼兒園,陳平生到了晚上還會給他背一些唐詩三百首。
講些睡前故事。
爺孫倆在這城中村也是自娛自樂,待得甚是開心。
……
廣東,白雲總部。
安安在這邊處理一些公務,她已經有些天沒有去看自己小兒子繼業。
正打算這個周末回深圳一趟,順便再去香江找一下二妹。
跟她談一個項目合作。
姐妹倆在不同領域,遇到好機會還是會第一時間選擇合作。
“安總,你弟弟已經在圓夢基金入職。”
“他現在就跟個無頭蒼蠅似的,一天天不知道要乾些啥。”
安安表麵不問陳路,不代表她不關心自己這唯一弟弟。
相反,陳路在哪任職,又去乾了一些什麼她都是清清楚楚。
秘書道:“安總,你弟這怕是要在那邊待兩年了。”
圓夢基金的總部離她們這很近,但凡安安想要去找陳路,那都是非常方便的。
“他能踏踏實實在那邊待兩年也好,省得這邊乾幾個月又跳地方。”
不止安安關注她這唯一弟弟,連帶著二丫也挺關心的。
隻是人不自助,彆人也很難伸手去幫他。
陳路的未來在他自己的腳下,倒是他妻子蘇小熙,已經去香江接任騰輝資本。
估計很快就能徹底適應,不用兩年也能當個風光無限的資本女王。
“安總,我覺得您這弟弟現在應該挺迷茫的。”
“是啊,他確實挺迷茫。”
安安放下手上工作,站在落地窗前眺望整個白雲景區。
樓下行人還是匆匆忙忙,不知道他們在忙些什麼。
就像陳路現在一樣,安安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在迷茫什麼。
家裡最悠閒的,大概還是二妹陳心怡。
生完孩子交給保姆帶,長到三歲就讓父親去幫忙管。
她也就負責將兒子生下來,此刻的二丫應該還是在大海當中玩釣魚。
二丫陳心怡確實就在大海當中釣魚,她還專門花十億造了一艘超級釣魚艇。
這釣魚艇不是一般的大,但卻隻有她一個人的房間,另外再有書房,會客廳,影院,健身房等基本設施。
還有超大廚房,以及諾大一個為釣魚為生的釣魚台。
二丫就是那種天生享受型人格,怎麼舒服怎麼來的典型。
她才不會去管自己的傻弟弟為什麼要迷茫。
花錢快樂她就到處花錢,從小到大,哪天不是這樣。
……
陳路與他兩個姐姐確實不同,不管是安安還是二丫。
那都是二代圈高不可攀的存在,同時也是事業有成,生女當如陳安安的口號至今還在二代圈到處流行。
陳路入職圓夢基金後,楚秋燕給他分配了一個還不錯的員工單人公寓。
以後他就要在這個地方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了,這公寓大樓還是圓夢基金自己投資建起來的。
裡麵住的也都是內部員工,男女都有。
從他入職第一天,上麵就發布了新任務,主要負責圓夢基金旗下一個區域的餐飲調研。
也就是跟蹤那些圓夢基金投資的最小項目。
這種項目還是在圓夢基金成立的時候,陳平生親自定下的扶持目標。
後麵隨著集團發展,時代變化等一係列因素,圓夢基金早就將重心移到彆的大型風口項目上了。
至於最不起眼的餐飲行業,每年還是會拿出一部分資金進行扶持。
倒不是指望這個產業還能替她們賺多少錢,僅僅就是不忘初心罷了。
而且她們投資的餐飲業,主要也是以夫妻創業為主,又或是行業內的一些小項目。
楚秋燕將陳路調到最基層,自然還是有她用意。
沒兩天老三趙開也來了,還被分配到陳路隔壁宿舍。
兩人一道背著包去基層搞調研。
夫妻餐飲主要還是以小門麵為主,陳路發現圓夢基金投資的這種店鋪利潤都很微薄。
大部分也就是賺個夫妻工資而已。
還有一些店鋪本來生意還不錯的,隨著夫妻出現矛盾,很快就將店鋪生意帶入泥潭。
甚至更嚴重一點的,還會直接導致閉店。
連帶著將圓夢基金的投資也拉入零回報當中。
越是這種小店,越是考驗夫妻間的和睦關係。
本來不開店關係還好好的,一開店夫妻關係立馬就破碎。
他在這裡麵也是見了各種各樣的現象。
其中也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小創業情緒穩定最重要。
陳路在這一待就是兩個月,期間隻回了深圳三次。
這三次還都是因為蘇小熙帶著女兒從香江回來了,他過去陪同。
人生百態,兩個月時間他也算是初步了解了一些東西。
回到家跟蘇小熙說的時候,還一個勁的感歎,底層夫妻大部分矛盾往往都是因為柴米油鹽。
至於創業失敗,除少部分認知不夠外,超八成都是因為準備得還不夠。
很多甚至還是衝動型創業,腦子一熱就乾了。
過不了幾個月就失敗。
圓夢基金對這部分基層創業者可以說並沒設置太多門檻,但凡跟大項目一樣選擇,這些人幾乎不會有任何一個能拿到她們的投資。
這本就是一個底層創業扶持基金,每年拿出五億就可以扶持成千上萬的基層創業者。
至於成功率,根本不會記在內部統計當中。
隻要不是虧損太嚴重就行。
兩月過去,轉眼就到了2038年元旦。
陳路暫且不提,一直還在圓夢基金當他的基層市場調研員。
安安跟二丫都在這個元旦節,趕到深圳城中村陪陳平生一塊過節。
他已經不年輕了,未來還能活多久誰也不知道。
逢年過節也跟那些普通老人一樣,喜歡一家子團團圓圓。
小妹陳琪也帶著她兒子胡麒麟一塊來了,經曆了上次酒駕被抓事件,胡麒麟老實了很多。
其實像他這樣的富二代,但凡喜歡在外麵惹禍,一般都是家裡父母擦屁股擦出來的。
什麼事都有父母兜底,很容易就變得膽大妄為,天不怕地不怕。
一旦沒了父母庇佑,也跟怕事的老鼠沒兩樣。
瞧他現在,不就老實多了。
哪還敢隨便再去搶人女朋友。
“哥…你看我家麒麟是不是好了很多?”小妹陳琪跑過來欣慰道。
“隻要沒你的那些肆意疼愛,他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
“哥…還是你有道理,我打算跟他說一門親事,你覺得哪家姑娘好一點?”
陳平生瞪他小妹一眼,“你還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每次都想來討一點好處是吧?”
“大哥,你彆誤會我啊,我可沒想讓我家麒麟去高攀什麼大官家女兒,我就是真心來問一問你罷了。”
上次陳平生就對外說了,不管胡麒麟在外做了什麼,都跟他沒關係。
這等於就是斷了胡麒麟跟他自己的關係,胡麒麟但凡沒他這層關係,又能聯到什麼好姻。
小妹這是明擺著要拉他名頭,去為自己家兒子說親。
起碼也要像大姐家兩個女兒一樣。
陳平生扳著臉離開,懶得理她。
小妹陳琪哼哼一聲也不再說話,明顯是如意算盤沒打著。
親哥的便宜現在不好占,家裡孩子太多已經輪不到她頭上了。
胡麒麟想要找一門好親事,還是隻能靠她自己。
一家子熱熱鬨鬨,陳平生帶著小繼業打打太極拳。
院子外,小梓琳跟她爺爺過來打招呼。
“楊爺爺…”
小梓琳跟他一個幼兒園,楊爺爺為人也和善,還經常給他帶零食,小繼業也就挺喜歡這對爺孫倆。
“繼業啊,又在跟你爺爺打太極?”
“是啊,我爺爺說打太極不止能強身健體,將來長大了還能一個打十個”
“好好好,繼業真厲害。”
老楊頭也是退休老人了,每個月收入還不少,平時也喜歡找陳平生來下個象棋。
“老陳,要不要來一把?”
“沒看我家這麼多客人,今天沒空,晚上有空再去找你啊!”
“行…你既然沒空那我就去找其它人,我這段時間可賺大發了,你老陳要是聽我的,肯定也賺不少。”
老楊頭還是個熱心腸,退休之後除了跟他們下下象棋,最喜歡的就是炒股。
不止他自己炒,還喜歡帶著村裡這些無事老頭一塊炒。
炒股嘛再正常不過,大城市哪哪都喜歡玩這個。
陳平生以前最喜歡炒的就是產業股,哪個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好,他就砸個幾百上千億到那個行業。
靜等年,自然就會大有收獲。
老楊頭炒股不同,他更喜歡玩投機,也就是聽信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
股市有句行話,老手死於抄底,新手死於追漲。
不管新手老手,反正都是各有各的死法。
像老楊頭這樣,最容易被人騙。
陳平生隻玩產業投資跟政策向股票,這種所謂的內幕消息,往往都是有莊家在那個上麵吸盤散戶。
隻待股價漲到一定高位,莊家高位套現,剩下就是一地雞毛。
老楊頭玩這個已經有些年頭了,沒法勸。
“老楊,彆怪我沒提醒你,你自己玩這東西沒事,彆帶其它老人也搞這個。”
“就你想太多,村裡其它人現在誰不對我老楊感恩戴德,佩服得五體投地。”
“賺錢的時候自然如此,一旦虧錢,你每個月都有退休金肯定是不怕,其它那些沒有退休金的老人,那可就是虧棺材本了,彆等人家兒子女兒找上門你才知道後悔。”
陳平生再次提醒他一句,老楊頭根本不聽,他也聽不下去,倒不是他熱衷於幫人賺錢,僅僅隻是出於一種炫耀心理。
這才到處跟人說他這幾天又賺了多少多少錢。
其它那些待在家中,早就失去賺錢手段的老人,一來二去不就被他吸引住了。
還主動谘詢他炒股之事,要是一開始就虧錢也就沒啥。
賭博跟炒股一樣,最怕的就是一開始讓你贏錢,然後一步一步深陷。
老楊頭帶著他孫女離開這邊的時候,又去找了隔壁老張,另外一邊的李奶奶。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不是城中村的原住戶,隻是後麵因為兒子女兒在這邊工作才搬過來給他們帶孫子的。
如果是原住戶,不可能輕易被他這麼誘惑。
畢竟深圳股市1989年就開始籌建,1991年4月3號正式開業。
92年還經曆了一場極為誇張的九二發財證,那個時候想要買這種發財證的人,提前一個月就開始排隊。
高壓水槍都衝不走。
但凡是城中村原住老人,都是經曆過這個時代的。
哪能不知道股市誘惑啊,早些年還能賺錢,後麵就嗬嗬了。
一部炒股史,半本家族淚。
也就隻有這些外鄉來的老人,才會輕易被這老楊頭帶溝裡。
既然陳平生提醒他,他不聽。
後麵的事也就隻能隨他自己了。
老楊頭炒股還是很有經驗的,也可以說他明知道上麵有大莊在做莊的情況下,還是敢往裡麵衝。
賭的就是自己不會成為那最後的韭菜。
隻要趕在莊家拋售前,他必能賺得盆滿缽滿。
一連七天,他所推薦的那支股票全部都在漲停。
好消息不斷。
老楊頭走在村裡每天都是紅頭滿麵,其它人也開始叫他楊股神。
吹捧之意,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