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全公司都開始流傳陳路請客吃飯,花掉八百多萬的事。
小小人事部,居然冒出一位如此神豪大哥。
怎能不驚訝,其它部門羨慕得不行。
隻是可惜,從這一天開始陳路已經再沒來過他們這家公司。
更沒出現在這小小人事部,部門領導通知了人事部,辦理了他個人離職。
連帶著趙開還是在兩天後才聯係到他個人。
“老四你去哪呢?”
“我在白雲圓夢基金。”
“臥槽…你什麼情況,進騰影集團像進自己家,說去那邊就能去那邊。”
圓夢基金是曾經大學創業女神楚秋燕管理的,這可不是他們這種小公司。
圓夢基金管理控製著幾十上百家上市集團,旗下可調動的投資基金高達三百億美金。
都說它是平凡人的夢,誰能得到圓夢基金的扶持,誰就有望跨越階級。
趙開羨慕得不行,“老四,我能不能過去跟你混?”
“你也想來,行吧,我跟秋燕小姨說一聲。”
陳路覺得趙開能力還是很不錯的,他是那種從底層爬起來的人,從小家庭條件就一般。
“那我等你好消息。”
要是能去圓夢基金,趙開肯定不在這多待。
另外一邊的陳路是自己開車來圓夢基金的。
楚秋燕從大學就開始跟著他父親,現在也已經成了大廣東鼎鼎有名的投資女王。
她不像白欣跟宋舞,楚秋燕一直以來對自己的事業就非常上心。
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換來她今日投資女王的稱號。
很難想象現在這位女王般人物,曾經是那麼貧困,又是那般無助跟堅強。
一件白得發黃的夏季t恤,都要穿完整個高中時期。
楚秋燕也不年輕了,事實上最早跟著陳平生的那批人,都已經不再年輕。
時光帶走了她們的青春,也帶給了她們極高的社會地位。
這都是她們幾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所換來的。
陳路會來圓夢基金,還是蘇小熙給他提議的。
這個時代下的創業者,已經越來越難成功。
但凡還能取得成就的,無不是萬中無一的嬌子。
恰好,圓夢基金就彙聚了一大批這樣的人,他想要學習如何創造,最好的辦法還是直接在圓夢基金待上兩年。
楚秋燕確實不同以往,現在的她隻要往那一坐,一言不發都能給你一種很有氣勢的感覺。
再加她身上的那套西裝跟手表,職場女王用在她身上再合適不過。
楚秋燕並沒接到董事長通知,這意味著陳路是自己主動來找她的。
他想在這邊得到一些什麼呢?
“陳路,自從你畢業後先是在騰飛集團的研發部待了不到兩個月,後麵又去了安康那樣的小公司人事部待了不足半年,你這次主動來找我,有些意外。”
對陳路來說,楚秋燕不止是公司元老級人物,還是他長輩,值得尊敬的小姨。
楚秋燕這麼說,明擺著就是在告訴陳路,你這每一個地方都待不了幾個月,這次來我這邊又是想待多久?
陳路回答說:“秋燕小姨,其實我來你這邊,還是我老婆小熙提議的,身為父親的唯一兒子,我一直都沒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跟活著的意義,本來我想去家裡的慈善機構,但沒有創造能力也不會具備太高的慈善能力,所以我想來你這邊學習創造的能力。”
楚秋燕還是有一些理解他的,“你父親這輩子做了太多偉大的事,也幫了太多的人,包括你兩位姐姐也被他教育的很成功,至於你陳路,我聽安安包括你二姐多次提起過,她們說你活得很糾結,想要努力,卻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又在何處,說白了你這就是從來沒有吃過苦,也不明白真正的社會百態,自然不明白財富創造這個詞,究竟是何意?”
“父親其實教過我很多,但我那時候並沒很用心的去學。”
“理解。”
楚秋燕道:“你從出生的那一刻站的位置就太高,普通人奮鬥一輩子都難以得到的東西,你觸手可得,甚至都不需要你伸手,大把人就會將這些東西送到你手上,強如你父親那般,也無法在你不願意的情況下,將他的人生閱曆包括智慧教到你的腦子當中。”
陳路並不否認這一點,他父親在他身上花了很多精力,甚至還陪著他讀完初中高中。
父親已經做到了如此地步,他還是未有進步。
隻能說那時的自己太不懂珍惜。
這才一次又一次的錯過,珍惜這個詞一般隻會出現在缺少的人身上。
像他這樣與生俱來就有的,確實很難做到珍惜。
“秋燕小姨,你說我現在想要珍惜,還來得及嗎?”
“一般人肯定來不及,但你不同,你有太多的機會,隻要你自己願意腳踏實地的去學,什麼時候都不晚。”
陳路終歸還是擁有一般人沒有的那種機會。
楚秋燕想要將他調去圓夢基金旗下的市場調研部。
專門負責去跟綜那些基層創業者的行動軌跡。
記錄分析他們商業行為。
這對陳路來說,還是一種非常新奇且很好的學習體驗。
以前一直是他父親主動教,他被動去學。
現在則是他自己想要主動。
楚秋燕還要求了一點,他去了那邊後,不能再用手裡的其它資金。
隻能用他自己賺到的每一份工資,還要跟其它同事一樣,什麼都從零開始,放棄自己那些唾手可得的富貴。
其實就是讓他放下董事長兒子的這一黃金身份。
他要是帶著這個身份去基層,那還用鍛煉嗎?
什麼人際關係搞不定。
不真正了解社會百態,又如何能明白財富創造。
但凡大的商業行為,本質不過都是在研究人性弱點罷了。
普通人擁有風險焦慮,缺少抵抗風險的能力。
有錢人給你創造一種名叫保險的東西。
普通人想要暴富也想要不勞而獲。
金融機構給你創造股票,告訴你買這個東西睡著都能賺錢。
普通人喜歡衝動消費,但口袋又經常性沒錢。
他們給你創造一種名叫消費貸的東西,又或者是這個唄那個唄。
告訴你這叫提前享受未來,實際則是還不完的信用卡。
富人想要推動房子值錢,通過各大網絡包括電視電影,告訴你沒有房子的婚姻是不幸福的。
嶽母娘見你的第一句話,問的就是你有房嗎?
無形的網圈住了所有人,它們像是一張大手,推著你往既定的路上去狂奔。
而你走過的每一步,踏上的每一塊台階,都會為他們創造所謂的睡後收入。
也就是創造財富。
理解人性,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明白什麼叫創造財富。
這種淺顯的社會道理,楚秋燕相信,董事長一定會在十年前就教會他兒子。
隻是可惜,再有智慧的人也敲不醒一個想要裝睡的人。
無疑,從小就喜歡躺平的陳路,忘了太多他父親曾經說過的話。
這些對一般人來說可都是價值連城的寶貴經驗啊。
董事長但凡想要講,搶他課時的人,估計要從現在這個地方排到法國。
而擁有這一切的陳路反而不會珍惜了,這也是人性啊。
連董事長都無法改變的惰性。
陳路還是接受了楚秋燕意見,放下自己集團太子爺身份兩年,嘗試著像一位真正普通職場員工那樣,走進萬千創業者的世界。
用平凡的心去體悟他們的成長,也用自己的這雙眼睛,去看看他們的世界。
好好感受一下什麼叫人生百態。
望著陳路迷茫的樣子,楚秋燕隻覺得有些好笑,那位曾經如光一樣照亮她前路的人。
如今居然輪到她來教他兒子。
二十年前的董事長,怕是肯定不會想到會有今天這一幕,強如他這樣也終有做不成的事啊。
隻能說父愛有些時候對孩子來說,從來都是一種被動接受。
陳平生想要教好陳路,也想要將他培養成一位合格繼承人。
這一路上,他將自己能教的也都教給了他。
隻是可惜,被動接受的陳路連他父親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能力,都沒繼承下來。
要不然也絕不會如此來找她了。
既然他已經上門,楚秋燕肯定要用最負責的態度,幫助他走過最迷茫的一段路。
……
陳路去了圓夢基金,還親自找了楚秋燕,這事陳平生還是後麵才知道的。
楚秋燕主動跟他打了電話,也提及了自己意思。
她要讓陳路真正意義上的當兩年市場調研員,這過程當中還不能再刷他太子爺的卡。
更不能去向其它同事,包括創業者言及他自己的身份。
陳平生並沒發表任何意見,他該教陳路的,早就已經教完。
剩下的路不在課堂當中,而在他自己的腳下。
陳路未來會如何,連他這位當父親的都無法去判斷。
“什麼事讓你笑得這麼無奈?”
宋妍希已經很少能在她男人臉上看到這種表情。
陳平生說:“還不是你那個寶貝兒子,他去圓夢基金找楚秋燕了。”
“找她乾嗎,他這是又換工作呢?”
“嗯…找她請教經驗學習去的唄。”
宋妍希無語,“楚秋燕不是被你帶出來的嗎,沒有你她哪有今天,陳路這是怎麼回事,不找你去找她。”
“父教子,而子不願。”
陳平生歎了口氣,“你這兒子現在挺迷茫的,想要做出一點讓你驕傲的成績,卻又不知自己能做什麼,或許秋燕對他來說是個很好的老師。”
“連你都教不好,楚秋燕能有辦法?”
“這就是我跟她最大的不同了,我是他的父親,說什麼他都隻會半聽半不聽的,你是他的母親,你也同樣帶出過那麼多厲害的女精英,又豈會不明白親不如旁的這個道理。”
正是因為明白,宋妍希這些年才一直沒插手自己兒子的事。
連娶蘇小熙這樣的大事,她這個當母親的最後也隻是保留個人意見。
“不提他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何況我們現在還有小繼業,陳有財跟小無憂,將他們培養好才是我們兩個這輩子最後的責任。”
宋妍希輕“嗯”一聲,今天是他們去學校參加老師聚會的日子。
陳平生還特意打扮了一番,拿出了自己那套體麵老乾部服,再加他這兩鬢半白的頭發。
越老越有魅力的典型啊。
宋妍希笑著說:“老公,你這樣子怕是真能迷住不少小女孩。”
“是吧,我也覺得自己還挺帥的。”
“少臭美了,今天就是一個普通老師聚餐罷了,我挺喜歡老師這份職業的,等到繼業再大一點,我想回魔都自己的水雲間大學,留在那邊發揮自己最後的餘光,為下一代水雲間培養好人才。”
不管宋妍希現在投資了多少大健康產業,水雲間依舊是她最不舍的根。
她將餘生都留在那邊,陳平生表示理解。
隻是他的餘生又在何方呢?
陳平生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八十歲前,還是以培養三代兼顧全球產業的大投資為主。
八十歲後,他就要徹底放下身上的重擔跟責任,放飛自我隨心所欲的活。
去爬爬世界上最高的山,也去海上學學衝浪。
再找個大山專門靠打獵為生。
人生苦短,總該有一段隨心所欲的放縱時光。
宋妍希待的這個中學並不是什麼名校,僅僅隻是靠近城中村的一個普通中學。
來這邊讀書的,大多也都是一些普通家庭的孩子。
但凡家裡有條件的,基本都通過購買高價學區房而將孩子送去那些名貴中學了。
學區房這個東西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僅這一條概念就讓無數家長卷得沒日沒夜。
非名校老師聚餐,自然不會去什麼大地方,就定在學校食堂當中。
吃飯之前,還要先聽校長講個半小時,隨後再是各大小領導。
標準流程這是一樣都不能少啊。
喝酒的時候也要先敬校領導,拍上兩句馬屁再動筷子。
後麵來的年輕老師不熟悉這些東西,還會有專門的老人去教。
直到他們都懂職場規則為止。
有些老師比較耿直,見彆人在小聲說某校領導的壞話,他也去說。
然後到了第二天,他這些話就被人打小報告說給某校領導聽了。
這就是熟稱的職場穿小鞋。
陳平生覺得這學校教學質量一般,不是沒原因的。
就衝這學校的酒桌文化,能好才怪。
當老師都在被迫接受這些職場潛規則的時候,誰又不是活在這個圈當中?
無奈,無奈,當中是無奈啊!
陳平生二十年前就發現這東西弊端了,在集團先後經曆三次大型改製,開掉無數集團管理層才將由下而上的管理概念推行下去。
如今看來,再是正確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