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重生朱厚照,締造巔峰大明 > 第一百五十四章 走私路線

第一百五十四章 走私路線(1 / 1)

推荐阅读:

律令法條如鐵,該鋒芒時鋒芒,該厚重時候厚重,但絕沒有柔軟的一麵。貪汙、占田、奴役軍士、以軍經商,這些罪名送刑部去判也一樣是死。

朱厚照聽聞呂臨江自儘後,安排道:“拿出八千兩,讓百戶何大風發給這裡的軍士,一戶十兩。至於其他銀兩,暫且查封,過段時日運回京師。”

戚景通領命去安排。

東八裡堡的問題觸動了朱厚照,很顯然,軍士掙紮著,隻求一個全家餓不死、凍不死,地方衛所的弊病之大,不走出來,隻看看文書是不知道,也是難以真切感受的。

現在感受到了,不是滋味。

朱厚照並沒有在東八裡堡停留多久,在處理好軍士之事後,便抵達了雞鳴山下的雞鳴驛。

兵部對驛站的改製,雞鳴驛首當其衝。

因為朝廷提供了馬匹,並將雜役的費用攤入當地府衙或衛所支出中,不累百姓,這讓驛站空前輕鬆,也樂得為朝廷效力。往來文書遞送再也沒了延遲,日夜兼程運送公文成了常態。

劉璋帶人盤查過,驛站內所有居住的人,悉數帶有官府憑證,並沒有無憑入住之事發生。

雞鳴驛距離宣府重鎮不到八十裡。

當天傍晚,特勤局指揮使曾紹賢、指揮僉事詹大同、錦衣衛指揮僉事劉寵、劉宸便抵達了雞鳴驛。

朱厚照開門見山,直接問道:“走私案調查至今,也該結束了吧,說說,都有誰參與其中,誰是主謀?”

詹大同拿出一本冊子呈了過去,道:“陛下,參與走私案的將官頗多,目前來看,除之前奏報的四位將官外,還找出了十二名將官,其中八人是萬全右衛的將官。”

朱厚照拿起冊子看了看,冷冷地問:“萬全右衛竟有如此多將官參與,想來那裡便是走私出關之地吧?”

詹大同重重點頭:“沒錯,據查走私路徑主要有兩條,一條是走張家口堡出關,經清水河向北,至大馬群山之中與韃靼進行走私交易。一條是走野狐嶺出關,至興河,然後抵達沙城,之後向西,在哈流土河走私交易。小交易出野狐嶺,大交易走張家口堡。這兩條路,都在萬全右衛控製之下。”

朱厚照目光銳利,起身道:“他們就沒有想過,一旦走私失關,韃靼很可能會就此殺入關內!”

詹大同猶豫了下,說道:“其走私運作有諸多規矩,入城之前,會有軍士出城巡視,十裡內不得見騎兵。另外,韃靼十分重視這些走私,並不會輕易借走私機會闖關。”

劉寵走出,言道:“從目前調查來看,走私物資主要是圖錢財,並不見勾結韃靼,危害大明之舉。”

朱厚照哼了聲:“走私,說到底就是資敵,不見勾結,一樣危害大明!今日運了鹽過去,他日韃靼便更有力氣屠殺我大明軍士、百姓!太祖時期,封鎖邊關,嚴禁走私,至太宗時,整個草原頗是衰落,加上內鬥,對大明威脅有限。可如今呢,小王子已經統一了東蒙古,若他再變強,大明豈無刀兵之禍?”

“如此走私,誰是主謀,朕不相信如此縝密的運作背後,隻是區區一兩個指揮僉事!怎麼,為何不說話,難不成還沒查出個結果?”

曾紹賢見詹大同、劉寵等人低頭,便走出來道:“陛下,走私牽扯將官頗多,但誰是主謀,並不容易挖出來。特勤局、錦衣衛調查以暗查為主,所有些證據,但畢竟沒有抓人,無人招供,自然不好說誰是主謀。”

朱厚照踱步,問道:“顧仕隆在宣府?”

“在。”

“調查得如何了?”

“已經抓了都指揮僉事章傑、晏經、孫琦三人,而這三人,也都參與了走私。”

“將這三人提走,交你們盤查!”

朱厚照下令。

曾紹賢、詹大同等人領命。

朱厚照抬手,讓詹大同、劉寵等人退下,然後對曾紹賢道:“顧仕隆做事如何?”

曾紹賢正色道:“果決公正,依法依據。”

朱厚照對這個評價相當滿意,問道:“宣府都安排好了?”

“已安排妥當,陛下隨時可往。”

曾紹賢肅然道。

朱厚照點頭:“明日朕會抵達宣府,無需驚動顧仕隆、定西侯蔣壑。”

“是。”

曾紹賢答應。

朱厚照問道:“那些東西帶來了嗎?”

曾紹賢從懷中取出三本冊子,交給朱厚照:“顧指揮使帶糾察隊全麵調查,收獲巨大,各衛所的問題,被抓的官員,軍士及其家眷生活狀況等,都寫在其中。”

朱厚照接過冊子,讓曾紹賢離開,然後安靜地翻看起來。

不到半個月,顧仕隆與糾察隊完成了五衛十二所二十七堡調查,抓了各級將官四百五十一人,有些衛所指揮使或千戶到總旗,就沒幸免的,一抓到底!

這真的是不查不知道,一查觸目驚心!

朱厚照仔細翻看著,衛所將官裡麵最普遍的問題有三類:

侵占軍屯田地。

奴役軍士乾活或經商。

克扣糧餉。

朱厚照眉頭緊鎖,思考著如何將這三大難先解決了,然後再去處理其他。

至於一下子空出來如此多位置,誰來接替,這並不是一個難題,既然有清廉的,那就直接提拔上來,不管是小旗還是軍士,總有幾個乾淨又得軍心的,先拉上去撐著局麵。

關鍵是這些問題的普遍出現,不僅僅是人的問題,說明製度的漏洞很大,以至於人人可鑽,人人能鑽。

朱厚照思慮良久,最終找到了對策。

翌日。

朱厚照等人出驛站,快馬直奔宣府,至宣府外五裡時下馬,偽裝為商人,步行入城。神機營留在了後麵慢慢跟,畢竟宣府鎮有大量特勤局、錦衣衛與糾察隊。

宣府城高且固,城牆之上的軍士五步一人,更有若乾騎兵在城牆之上遊走,不斷巡視。

城內,並不算熱鬨。

宣府是邊關附近,每年都麵臨著韃靼威脅,商人並不願意來這裡,特彆是開中法被破壞後,更少有商人前來。

沒商人來,物資匱乏,以至於物價也偏高。

但隨著朱厚照新政,整頓鹽業,重新啟用開中法,有些商人已經來到了這城中。

變化,已生。

:..cc0

..cc。..cc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