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統統結束以後,擁有投票權的眾人開始拿起桌上用於投票的表格,要麼打鉤,要麼畫圈。
一個接一個把表格放入演講台前的投票箱裡,然後陸陸續續地離開會議廳。
楊瀟、姚海軍他們沒有投票權,便率先走出會議中心,在門口靜靜地等候著方言。
不一會兒,就見他和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以及《阿西莫夫科幻雜誌》的編輯等人走了出來。
一路上,方言已經和他們約好在巴黎多逗遛幾天,好好地聊一聊《三體》發表在《阿西莫夫科幻雜誌》的諸多事宜,比如稿費,再比如《阿西莫夫科幻雜誌》希望把三部曲一口氣都簽下。
當然這種談判,自己無需親自出馬,等回到旅館,就打電話讓邁克這個經紀代理人來談。
也順便趁著這個等待的工夫,把帶來的幾本《三體》第一部英譯本,交給阿西莫夫他們傳閱。
眾人聊得正歡,不成想門口早已聚集了眾多想跟阿西莫夫等人套近乎的雜誌編輯、媒體記者。
方言同樣被記者團團包圍,但礙於拋出的問題說的全是法語,當真是一個標點符號都聽不懂。
可惜歐洲沒有一個自己的秦始皇和漢高祖,最接近的也隻有法國的拿破侖而已。
得虧李翻譯出現得及時,第一時間地化解了語言交流不通的障礙,讓自己能夠回答記者的問題。
“科幻能帶給人無窮無儘的想象,就像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局限於已知,而想象力擁抱整個宇宙,可以創造出我們現實社會中所沒有的世界。”
停頓片刻後,語氣認真道,“恰恰科幻正是這樣一種文學題材!”
“科幻是可能性文學,它把未來千萬條道路照亮,讓人類在黑暗森林中不致迷失!”
“方,你以後會專注於創作更多的科幻嗎?”
自稱“法新社”的女記者提問道。
“不,科幻文學領域隻是我創作的其中一個方向。”
方言一本正經道:“儘量不要專業地去寫科幻,要業餘地去寫,當你的生活因為專業地寫科幻而變得有些吃力時,反而會熄滅科幻創作的熱情,所以,最好把寫科幻文學當做一種興趣愛好。”
聽到這話,站在人群外圍的劉慈新心頭不由地咯噔了下,這個問題同樣困擾了自己很久。
到底是繼續窩在娘子關發電廠,兼職著去寫科幻,還是徹底地脫離出來,專職創作?
如今,方老師算是給自己解惑了!
先業餘地去寫,等發展到一定程度,能夠維持自己的生活後,才變成專業的,畢竟,科幻創作需要自己不能把思想局限於生活這一畝三分地之中,而要把目光放得遠大一些。
一個個的提問被回答後,《世界報》的記者突然提到,方言的《霸王彆姬》入圍了“巴黎裡茨海明威獎”,也就是為了紀念美國作家海明威戰後居住過巴黎裡次旅館而於1975年設立的。
由海明威的妻子創辦,每年都會評選出一部最佳作品,讓法國文化和通訊部長來親自頒獎。
“那真的是我的榮幸。”
方言一問才知,同時入圍這個“巴黎裡茨海明威獎”的,竟然還有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
一下子,最終獲獎的可能性幾乎不多於一成,這跟《霸王彆姬》和《情人》誰好誰壞沒有任何關係,就像在tga年度最佳遊戲上,明明可以從《黑神話悟空》、《最終幻想》幾個遊戲裡選出其一。
卻偏偏頒給了索尼《宇宙機器人》一樣,畢竟,瑪格麗特·杜拉斯可是地道的法國正白旗。
但自己也沒多少異議,這本講述杜拉斯自己給華裔少爺當情人的半自傳,的確夠資格拿獎!
見他結束了采訪,從人群裡擠出來,楊瀟、姚海軍等人跑上前去,興衝衝地去接應。
“方老師!”
“今天辛苦大家了,不如這樣,我請你們吃法國大餐。”
方言讓他們把顧慮和擔心統統拋到腦後,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頓。
眾人紛紛答應,該做的他們都做的,接下來再做什麼也是無濟於事,隻能儘人事,聽天命了。
到了第二天,投票的統計結果即將在大會上宣布。
包括方言、楊瀟他們在內,但凡是申請承辦世界科幻大會的代表團們,無不早早地到達現場。
整個會場裡的人嘰嘰喳喳,議論紛紛,一直到組委會的委員們走上主席台,才漸漸地安靜下來。
本屆組委會的主席站了起來,按慣例地說了一通開場白,然後在眾人的期盼下,拆開了包含著最終名單的信封,從左往右,又從右往左地掃視了一圈,一臉嚴肅地宣讀起來:
“在我宣布投票結果之前,我想代表世界科幻協會組委會,以及世界科幻大會整個活動,感謝這次報名承辦的這些個國家或地區,以及感謝這些候選國家的這些候選城市。”
“感謝他們做出的傑出工作和演講,感謝他們為世界科幻文學所做出的一份力。”
“因為我們隻能指定2個城市,但是其他人的成就也值得我們去認可和肯定。”
“下麵,我要宣布投票結果,1987年世界科幻大會,意呆利聖馬力諾!”
頃刻間,台下意呆利的代表們難以壓製內心的激動和喜悅,忍不住地發出幾聲尖叫。
有人歡喜有人愁,其他候選國家代表團裡,一個個臉色緊張,坐立不安。
甚至不安到劉慈新緊咬著指甲,姚海軍雙手抱胸,瘋狂地抖著腿,來釋放心中的壓力和恐慌。
方言眉頭微微一皺,就見組委會主席故意製造懸念,拖著長長的尾音說:
“1988年世界科幻大會的選址是……”
“華夏蓉城!”
這話一出,劉慈新、姚海軍、葉永烈他們一下子從座位上蹦了起來。
見周圍的人報以熱烈的掌聲,楊瀟熱烈盈眶,激動得大腦嗡嗡作響,一時空白。
“嗷嗷!”
“我們成功了!”
“方老師,我們成功了!”
劉慈新等人興奮得不能自我,挨個地跟方言來一個結結實實的熊抱,否則難以宣泄心中的喜悅。
僅僅6人的代表團,第一次代表華夏參加世界科幻協會舉辦的盛會,就擊敗了波蘭、日本、法國等國,為蓉城,為華夏,為華夏科幻文學,成功地爭取到了1988年世界科幻大會的舉辦權。
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刻便是華夏科幻文學由崛起走向興盛,與國際接軌的開始!
這一刻,足以載入華夏科幻文學的史冊,甚至是華夏文學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