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時分,照舊在上午招待會所在的會議廳裡,陸陸續續地有人坐在坐位上,直到座無虛席。
演講的順序依次是法國、波蘭、意呆利、華夏、日本,這回的演講,拉的主要是搖擺不定的中立會員的投票,至於已經下定決心的,幾乎不可能通過短短的十多分鐘就能說服他改變初衷。
而對楊瀟他們而言,儘管海因萊因、阿西莫夫等人一上午幫著拉票,但形勢依舊不容樂觀。
因為華夏目前擁有投票權的隻有方言而已,而來自日本、法國等國的科幻協會會員卻有很多。
“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壓力。”
方言主動地寬慰了幾句。
楊瀟點了點頭,深深地呼吸了幾口氣。
方言笑著看向緊張不安的李翻譯,“怎麼樣,今天這副擔子能不能挑起來,實在不行的話……”
李翻譯雙手緊緊地捏著已經英譯好的演講稿,“方老師,我一定會儘力而為的!”
當法國、波蘭等國的代表演講完畢後,台下都會響起陣陣掌聲。
也不知道多少是客套,多少是出於真心。
輪到楊瀟和李翻譯登台時,方言他們在這邊鼓掌,海因萊因、阿西莫夫等人在那邊鼓掌。
“嘩嘩嘩。”
掌聲如潮,慢慢地化解了楊瀟初登如此巨大舞台的壓力和恐慌,整個人很快地鎮定下來。
李翻譯和楊瀟互看一眼,交換眼神,“開始吧。”
楊瀟拿著話筒,一臉認真道:
“尊敬的各位組委會委員、科幻文學界同仁,以及全世界的科幻迷們!”
“今天,我站在這裡,帶著一個屬於東方古國的新故事,一個關於星辰、未來與人類命運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名字叫華夏科幻文學,而今天,我們誠摯邀請全世界——將世界科幻大會的舉辦權交給華夏,因為這裡不僅是科幻的沃土,更是人類共同未來的橋梁。”
“黑格爾曾經說過,‘一個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中華民族便是如此!”
“………”
“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龜甲上刻下對宇宙的疑問;八百年前,萬戶用火箭點燃飛向月球的野心;今天,十幾億華夏人試圖用科技與文學重新定義未來的邊界。”
“我們曾用《山海經》描繪神獸與異域,用《西遊記》暢想天宮與長生。”
“如今,方言的《人工智能》關於‘仿真機器人’的敘事,叩問了人性本質,《午夜凶鈴》裡‘虛擬世界’,震撼全球,以及最近在華夏國內發表的《三體》,重新詮釋了費米悖論。”
“用殘酷且現實的‘黑暗森林法則’,深度地剖析了這個冰冷而充滿危險的宇宙森林。”
此話一出,台下開始騷動了起來,無不交頭接耳,議論起來。
特彆是尚未登台的日本代表團,成員主要來自日本科幻協會,以及頒發星雲賞的《星雲》雜誌。
“如果日本也能有一個像方言桑這樣的作家就好了!”
“是啊,論科幻作家的數量和成色,我敢肯定目前日本絕對超過華夏,但要論在科幻文學界取得的成就和高度,十個、百個優秀的科幻作家恐怕都難以填平我們和華夏之間的差距。”
“因為華夏有方言桑這麼一位了不得的作家,以一己之力把華夏科幻文學帶到了世界級。”
“可不是嗎,雖然小鬆桑的《日本沉沒》也很不錯,但終究隻是日本國民級科幻作家,放眼整個科幻文學界,還是遠遠遜色於方言桑這一位世界級的科幻作家,何況,他更是位世界級的大文豪!”
“………”
眾人言語之間,多多少少帶著幾分羨慕,甚至是酸溜溜的口吻。
畢竟,方言和阿西莫夫合寫的“新機器人學八大定律”,在科幻文學界裡可傳得沸沸揚揚。
而當楊瀟透露方言和阿西莫夫已經達成意向,要把《三體》英文版放在《阿西莫夫科幻雜誌》上連載時,引起了全場第一次的嘩然,狂熱的科幻迷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三體》以及黑暗森林法則。
“世界科幻大會為什麼要選擇華夏?”
“因為東方這片土地上,同樣從未這片土地,從未停止對未知和星空的追問。”
“因為世界科幻大會不僅是文學的盛宴,更應是一場文明的對話……”
“科幻文學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包容性,要包容不同的未來,包容不同作家所設想的文明圖景,包括對各種危機解決方案的探討,西方科幻文學提出了許多命題,華夏科幻文學也有自己的命題。”
“比如,如何在星辰大海中守護文明的火種?如何在技術霸權下保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選擇華夏,就是選擇一種包容的科幻未來,在這裡,‘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智慧將與‘賽博科技’共存,敦煌壁畫的飛天將與太空電梯共鳴,我們承諾將會在蓉城這麼個美麗的城市舉辦大會。”
“將讓科幻回歸人類最本真的追問——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向何處去?”
聽到這裡,姚海軍興奮不已道:“方老師,您幫老楊潤色的演講稿,寫得真的是太好了!”
方言笑了笑,目光投向了已經進入狀態的楊瀟,此刻的她正在慷慨激昂、幾乎忘我地演講。
“最後,請允許我用方言說過的一句話作結,這句話同樣會出現在《三體》,那便是——”
“給歲月以文明,而非給文明以歲月!”
“今天,華夏科幻正以年輕的姿態,邀請全世界共同書寫這個時代的‘宇宙史詩’,在蓉城這座既有曆史底蘊又充滿未來的城市,讓華夏科幻文學參與到世界科幻之中,開啟下一個黃金紀元!”
“因為我相信在這裡的每一個人,無不是仰望星空,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謝謝大家!”
這話一出,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阿西莫夫、海因萊因等人更是“很賣麵子”地起立鼓掌。
此舉立刻引發了連鎖反應,在場的人一個接一個地站起來,掌聲之中,夾雜喝彩聲和叫好聲。
方言環顧四周,瞧這架勢,世界科幻大會落戶蓉城的可能性不能說有九分,也至少有七八分。
就是不知道會是1987年呢,還是1988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