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官署。
“張君,請。”
荊州彆駕劉先在前方引路,不時側身,伸出手來招呼益州使者張肅。
落後劉先一個身位的張肅微笑著點頭,順著劉先指引的方向挪動腳步。
‘有些過份禮遇了。"張肅一邊走著,一邊於心底發出一聲感歎。
作為益州來的使者,張肅自從到了襄陽之後,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劉表那邊賞賜給他器物更是貴重,今日更是得到彆駕這樣的重臣作為前導,來到荊州官署麵見荊州牧劉表。
荊州方麵過分的禮遇,沒有讓張肅生出驕橫之心,他有著清晰的自知之明,依他的身份,依他的官位,依他的名號,都不足以得到眼下這般隆重的待遇。
而之所以他能得到荊州方麵隆重的待遇,那是因為他明麵上代表著劉璋,代表著坐擁巴蜀、漢中,據有一州之地、帳下精兵強將如雲的益州牧劉璋。
他這隻狐狸沒有什麼何足敬畏的,值得敬畏的是藏匿在他身後的猛虎。
因此張肅的位置擺的很正,在同荊州士人交流的時候,他的態度是親和的,姿勢是齊眉的,不驕縱,不肆意,平正的仿佛是無風的河麵一樣。
就像眼下,荊州彆駕劉先在前做向導,每次劉先駐足示意,張肅都報以敬意。
於廊下七拐八彎之後,張肅見到了今日召見他的正主-荊州牧劉表,劉表的年歲很大,胡須頭發都有些發白的地方,麵容上掛著歲月的痕跡,皺皺巴巴的溝壑很是明顯。
不過這些都是外表的容貌,就劉表給出的精氣神而言,張肅想到了一個詞-老而彌堅,他從劉表的眼中窺見如星辰般的深邃,一張臉親和又極顯威嚴,胡須發型都是一絲不苟,嚴整平齊的緊,不露一點紛亂之處。
據地數千裡,帶甲十餘萬,稱雄荊江,群民悅服的荊州牧劉表當真有一副好風貌,非是凡俗之輩。
張肅端正麵色,身形猶如一顆蒼鬆,他雙手一抱,向著坐於上首的劉表見禮道:“益州使者張肅,見過劉荊州。”
劉表麵色和洽,他微笑著擺了擺手道:“張君不必多禮,快快入座。”
“謝劉荊州。”張肅也不推辭,他謝過劉表後,施施然入座。
劉表隨手一揮,張肅身後的侍從就悄無聲息的向張肅的麵前擺起菜食,於酒杯中添上酒水。
在侍從上酒菜的時候,劉表打量起了這位新的益州使者,不同於去年那位容貌醜鄙的張鬆,新使者張肅容貌甚偉,氣質絕佳,給人一種威儀的感覺。
‘偉丈夫也。"劉表略不著意的點了點頭。
待侍從布置完酒菜,劉表端起酒杯,向著張肅示意道:“請張君滿飲此杯,略表敬意。”
“謝劉荊州。”張肅一板一眼,謝過劉表後,用長袖遮掩飲酒的姿態,一口飲儘了杯中的酒水,並在之後撤開長袖,翻轉酒杯,向著劉表示意空杯。
“張君好酒量。”作陪的彆駕劉先禮貌性的恭維了一句。
劉表率先開口,他問候起了張肅:“說起來,我本意是立即召見張君,不過考慮到張君一路風塵,頗是辛苦,所以讓幾日若有什麼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見諒。”
“使君客氣了,這幾日肅倍感荊州殷勤之意,不勝榮幸。”張肅微微拱手,向著劉表致意。
又是對飲了一杯後,上首的劉表放下酒杯,向著張肅問詢道:“聽聞張子喬(張鬆)是張君的弟弟?”
“是的,肅與鬆乃是兄弟,且為一母同胞。”張肅應聲作答。
劉表頓生感慨,他想起了去歲張鬆來到荊州的情景,當著荊州一眾文武的麵不生退懼之意,反而獨身上麵,與一眾荊州文武分庭抗禮,詞辯無雙,少有人對,更兼忠貞之氣不減,為了主公劉璋願意趕赴黃泉,眉頭都不曾皺一下。
“子喬才華出眾,世間少有,再有過目不忘之本領,可謂巴蜀奇才,自從去歲與子喬一彆,我甚是想念……張君此行回去,可向子喬為我致意。”
“子喬能為荊州看重,實是子喬的榮幸……至於致意之事,必當傳至。”張肅謙遜的為弟弟張鬆道了一句。
一側的劉先聽著劉表和張肅的對答,被劉表一句張鬆,他喚起了對張鬆的記憶,記憶裡張鬆容貌醜陋、身形短小,同麵前高大魁梧、容貌甚偉的張肅相比,就外形而言,簡直是雲泥之彆。
可是聽張肅的話,張肅同張鬆竟是一母同胞,同一個肚子裡竟是生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男子。
奇哉,劉先感歎著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不知贖買蒯祺和荊州士卒,劉益州那邊花費幾何,我當倍以報之。”
進行中的酒宴,話題扯到了劉璋從張魯手中贖買蒯祺和荊州士卒的花費上,劉表向著張肅問詢起了價格,打算雙倍還給劉璋。
張肅微然一笑,他推脫道:“我主臨行前已有明言,贖買蒯祺和荊州士卒之事,乃是盟友之義的緣故,這如何能收取使君的財物。”
“劉益州高義之人也。”劉表撫著胡須感歎了一句,他前麵趁著劉璋攻打漢中,派遣蔡瑁張允去攻取西城、上庸,明麵上雖說是打著幫助劉璋的旗號,可實質上不過是貪圖西城、上庸,劉璋那邊自然也是看的出來的,可劉璋沒有因為這件事同荊州生怨,反而出錢贖買被困在上庸的荊州俘虜,這不免讓他汗顏。
“此外我主有言,米賊張魯甚是猖獗,昔日作亂於漢中,不顧君臣之節,今日又割據上庸,淩迫荊楚之眾……若是使君有意,來年冰雪消融,春暖花開後,我主願自漢中出兵,同荊楚夾擊張魯,攻滅米賊。”張肅麵色嚴正,言語中夾帶著對張魯的憤慨。
彆駕劉先聞言眉目閃爍,他的麵色有些緊張了起來,這劉璋出兵上庸,同荊州一起夾擊張魯,聽上去是一件好事,可實質上對於荊州而言可不太妙,下意識的他抬頭看向上首的劉表,害怕劉表一時糊塗答應了下來。
劉表頓然收起了對劉璋所行的些許愧疚,他目光炯炯,立即回應道:“這倒是不必,區區米賊,交於荊州便是,何須勞動劉益州……張君可回覆劉益州,米賊欺我太甚,我欲獨力蕩平,以雪前恥,還請劉益州切莫出兵。”
身為一方諸侯,劉表對荊州周遭的局勢還是明了的,於他而言,盤踞在上庸的張魯不過是條惡狼,可劉璋卻是隻猛虎,張魯盤踞上庸,他在襄陽尚且可以安枕,但若是劉璋據有上庸,他在襄陽睡覺,得睜著一隻眼睛才能睡得著。
上庸,襄陽之臥榻也,臥榻之側,豈容猛虎酣睡!
荊州彆駕劉先這個時候鬆了口氣,他的麵色也放鬆了下來,聞得劉表的話,他知曉了劉表對局勢看的很透徹,不會貪圖蠅頭小利,撿了芝麻卻丟了西瓜。
“既如此,肅當回稟我主……不過若是使君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地方,可儘請言之,畢竟張魯甚是奸猾,有若狐豺,著實有些不好對付,前番我主攻取漢中,便花費了好一番力氣。”張肅一副為劉表著想的語氣,施施然的說道。
“後麵使君若是遣將上庸,還需囑咐主將多加小心,不可再中了米賊的奸計。”
聽聞得張肅的一番好言良言,劉表臉上卻是閃過了不善的麵色,憑著多年的養氣功夫,他才壓了下去心頭的不快。
張肅言語殷勤,大大方方的,可聽在劉表耳中,卻是明裡暗裡的貶損於他,張魯奸猾,不好對付,可劉璋輕易的將張魯驅逐出了漢中,而他荊州,連番兵敗,甚至於丟了房陵,兩相對比,這不是在說他不如劉璋嗎?
“好說、好說,若是有事,我自是會聯絡。”劉表語氣略微冷淡了些。
同劉表交往許久,深知劉表的為人,劉先自是聽出了劉表心中的不快,他這個作陪之人,是時候發揮作用了,避免局麵出現冷清的情況。
劉先發言問道:“聽說劉益州眼下正在遣將攻取武都。”
“正是,武都,昔日孝武皇帝所立,得為益州治下郡縣,大漢之疆土,然近年來羌氐猖獗,橫行無忌,以至官府威望日糜,士民頗受羌氐淩辱……”張肅有些痛心疾首,他悲憤道:“我主既定漢中,毗鄰武都,自然不會坐視武都淪為羌氐之所,故而遣將派兵,一掃武都的腥膻,還武都一個太平。”
“劉益州有心了。”劉先沒有去讚歎劉璋仁德,有愛民之心,或是劉璋身為宗室重臣,誌向遠大,有誌於澄清什麼的,隻是道了一句有心。
畢竟這個時候劉表安坐上首的席位,劉先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以免招了劉表的忌諱。
劉先可以肯定,若是他在劉表的麵前、加上當著益州使者張肅的身前誇耀益州牧劉璋,隻怕他會同出使益州回來後、於群僚麵前誇耀蜀政優美的蒯良一樣,遭了劉表的忌恨,被劉表疏遠。
要知道蒯良素有君子之名,這樣的人都因為誇耀了兩句蜀政遭了劉表的忌恨,他這個沒有君子之名的人,就更不必說了。
“劉益州攻取武都,除卻為了武都的士民外,可是有進取關中之意。”上首的劉表略不著意的問了一句,像是隨口一問,沒有什麼要點的問話。
“關中?”張肅露出一副疑惑的神情,關中一詞像是超出了他的認知一樣,片刻後他鄭重的回複道:“稟使君,我主治政巴蜀,常恐力有不逮,卻是沒有進取關中之意……隻是我主慮及關中的涼州群賊,恐其興兵進犯巴蜀,素有憂心在懷。”
‘不似作偽。"根據張肅第一時間的反應,劉表下了一個判定,那就是劉璋一方對關中興趣缺缺,至於後麵張肅的言辭,他隻當做官麵話聽上一聽。
“言及關中,肅聽聞天子遣人說動李榷郭汜,車駕得以東歸,眼下已是到了弘農地界,不知劉荊州是否收到消息了。”張肅明知故問的道了一句,不用想,天子東歸的消息,劉表這個一方諸侯肯定是收到了的,但他還是問詢上了一句。
劉表聞言露出愁容,他唏噓道:“天子得脫,東歸雒陽,卻是一件幸事,如此幸事,我是聽聞了的。”
“誒。”張肅歎了一口氣道:“肅聽聞眼下李榷郭汜生出悔心,已是出兵追擊天子,意圖將陛下劫持回關中,可恨中州諸侯,竟是無一人出兵襄助陛下,任由陛下為賊所脅。”
張肅眼睛裡泛起淚花,一副漢室忠臣的模樣:“我主常恨涼州群賊把持朝政,欲解救陛下於賊手,隻恨群山相阻,道路不通,實是難以襄助王室,奉迎天子……”
劉表看見張肅這一副姿態,頓時心生不詳,他預感到了張肅接下來的話。
道明了劉璋對天子的忠誠,張肅眼角淚花一收,他拋出了一個鉤子,等著劉表的回應:“說起來南陽至弘農,不過數百裡而已,使君即是宗室長者,國家重臣,使君何不出兵弘農,迎接聖駕,立下齊桓、晉文的功業,更兼光大漢室,興複王業。”
聽到了預感中的話,劉表霎時麵露難色,這個時候他應下也不是,推脫也不是,他對從涼州賊手裡解救天子沒有什麼興趣,畢竟天子若是到了襄陽,那他這個荊州牧還怎麼威福一方,凡事隻怕要請命天子然後施行,受製於人也,不似今日這般自有快活,威福自出,但他也不能就這樣推脫掉,而不管說出什麼托詞,隻要傳將出去,都會被人說他這個宗室沒有忠君之心。
劉先瞧出了劉表的為難,他站了出來:“張君有所不知,我主素來欲興兵解救天子,隻恨荊州地界不平,內有宗賊作亂,外有上庸米賊、揚州袁術為禍,不得輕動大眾遠征,若是輕動大眾,隻恐內憂外患趁機興兵,實是有心而無力。”
“誒。”上首的劉表不好表態,也不願表態,他循著劉先的推托之詞,長歎了一聲。(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