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海州之戰(上)(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崇禎二十七年七月初十,朝鮮。

經過一個多月的在戰鬥。

李憲忠的東路軍已經徹底拿下鹹鏡道,並與李定國的西路軍在開城北麵一百多裡的地方彙合。

李定國的西路軍戰果更大。

不但拿下了平安道,還占領了黃海道一半的土地。

開始威脅兩百多裡外的朝鮮國都:漢城!

他們進展確實有些慢,但殺的特彆乾淨。

路過的地方隻有建奴的屍體,沒有喘氣的建奴。

另外...

他們還殺了不少當地的士紳。

尤其是那些心向建奴,和大明作對的士紳。

欺壓百姓的土豪劣紳就更不必多說了,全都被明軍宰殺殆儘。

他們家中的錢財也被明軍“暫時保管”。

此舉不但解決了平遼大軍的軍餉,還贏得了當地百姓的擁戴。

中軍帳內,李定國正在聽探馬彙報軍情。

“建奴將兵力分為兩部分,其中兩千兵力龜縮在黃海道的海州附近,剩下的三千兵力駐紮在開城北麵五十裡處,意圖不明。”

探馬說完後便退了出去。

李定國有些疑惑:“建奴兵力緊張,為何還要分兵?”

“是啊,我也納悶呢!”李憲忠同樣不解的說道:“兵力富裕的情況下分兵還能理解,兵力緊張還分兵簡直就是自尋死路,這裡麵肯定有蹊蹺。”

李定國琢磨了一會還是沒有頭緒,到最後他懶得琢磨直接說道:“不管什麼蹊蹺,咱們都得出兵探一探究竟。”

李憲忠高興的問:“什麼時候出兵?”

李定國說道:“明天晌午前後總督大人的兵馬會抵達咱們現在的位置,屆時你我各率本部兵馬,分彆攻向海州和開城。不必強攻,隻需要搞清楚他們為何分兵就行。”

“好,那就等明天!”

......

海州。

中軍營帳內,多爾袞愁眉不展。

一個多月前明軍分彆從朝鮮西邊的義州,東邊的鐘城南下。

為了阻止明軍。

多爾袞命羅洛渾前往安州防守,命吳三桂前往鏡城布防。

第(1/3)頁

第(2/3)頁

安州北麵有一條清川江。

在抵達安州的當天。

羅洛渾便燒毀橋梁和船隻,阻止明軍渡河。

明軍抵達清川江後並未急於渡河,而是打造船隻的同時派出大量探子,打探羅洛渾的底細。

在得知羅洛渾兵力不足後。

明軍沿江鋪開隊伍,在三十多個地方同時渡河。

羅洛渾拚了命也隻能阻止其中一部分明軍渡河,無法阻止剩下的明軍。

結果安州之戰羅洛渾本人受傷。

麾下的蘇拜,李國翰戰死。

譚泰,鞏阿岱,佟圖賴和耿仲明等人雖然沒受傷,但部隊編製全被打散。

他們邊戰邊退,一直退到海州與在等候多時的多爾袞彙合。

吳三桂那邊的情況比羅洛渾好一些。

但也好不到哪兒去。

吳三桂很能打,有時候甚至能依靠地形和精銳兵力打退李憲忠的進攻。

可是打著打著,吳三桂發現一個問題。

無論勝敗,每次回營的時候清點兵馬發現都會少人。

如果是傷亡導致的減員,那麼肯定能在戰場上找到傷兵或者屍體。

可吳三桂找了好幾遍,人數都對不上。

減員的數量總是比傷兵和陣亡將士加起來的數量多很多。

這讓吳三桂意識到,困擾他的逃兵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反而愈發嚴重。

多爾袞得到這個消息後既高興,又難過。

高興的是吳三桂兵力越少,對他的威脅越小。

難過的原因是吳三桂畢竟是大清的將領,他實力受損意味著大清的實力也在受損。

這對大清極為不利。

就在多爾袞思考的時候,親兵在外麵喊道:“皇上,蘇克薩哈求見。”

多爾袞急忙坐直身子,一掃之前的頹廢氣勢:“快讓他進來。”

蘇克薩哈快步走進中軍帳:“奴才叩見皇上。”

“是,”蘇克薩哈站起身來到多爾袞身邊身邊壓低聲音:“皇上,施琅和尚可喜那邊有消息了。”

“等等,”多爾袞目光圍著中軍帳掃視一周,確定沒有其他人後才低聲詢問:“他們到海州港了?”

第(2/3)頁

第(3/3)頁

隨著明軍進入朝鮮,多爾袞已經無路可退。

於是他聽從了施琅的建議,打算乘坐海船去往東番(台灣)。

可是他的人不會掌風使舵,隻能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尚可喜。

蘇克薩哈回答:“是,他們已經在海州等候。”

“有多少條船?”

蘇克薩哈回答:“三十五艘船。”

多爾袞再次皺眉:“三十五艘船...太少了。咱們現在還有五千兵馬,即便舍棄戰馬登船,這些船也隻能容納三千多人。多出來的人恐怕隻能留下來和明軍”

蘇克薩哈解釋:“已經不少了,這些船一部分是從朝鮮水師手裡買的,還有一些是從過往商隊那裡搶的。”

多爾袞自我安慰起來:“行吧,不管多少總比沒有強,糧食補給什麼的都備足了嗎?”

“都備足了。”

“既然都已備足,那就傳令下去立刻前往海州港,準備登船。”

蘇克薩哈再次施禮詢問:“那...都讓誰登船呢?”

大清有五千人,船舶隻能容納三千人。

這意味著有兩千人不能登船。

隻有多爾袞能決定誰能登船,誰不能登船。

多爾袞低著頭思考了一會,抬起頭:“吳三桂手底下還有多少兵馬?”

蘇克薩哈算了算回答道:“開城附近有近三千人,其中有吳三桂的兩千關寧軍,剩下的都是降將李成棟的兵馬。”

多爾袞本想把吳三桂和李成棟都丟在朝鮮。

可是考慮到抵達台灣後還不清楚會遇到什麼情況,他隻能多帶人。

“這樣,”多爾袞說道:“吳三桂這廝屢次向朕索要軍餉糧餉,朕沒有給,想必他已經有了反意。”

蘇克薩哈在旁邊靜靜的聽著,不敢說話。

多爾袞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把他丟在朝鮮。”

蘇克薩哈及時提醒:“皇上,李成棟怎麼辦?他和吳三桂在一起待著呢!”

多爾袞眉毛一挑:“立刻調他來海州,就說朕有緊急任務交給他!”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