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時機成熟(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崇禎二十六年十月初,京師的消息傳到了南京。

以徐文爵和朱國弼為首的這幫勳貴第一反應是震驚,隨後開始高興。

在他們看來。

如果崇禎真打算廢掉太子,那麼朱慈烺就有了造反的動力和理由。

南京東林黨的反應與勳貴截然相反。

一旦朱慈烺被廢,他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會化作泡影。

為此他們開始統一行動。

在他們的號召下。

整個江南有資格的人全都給崇禎寫奏疏,要求讓太子回京。

可惜,這些奏疏全都石沉大海。

南京的東林黨真的慌了。

“錢老,陛下難道真要換太子?”馬士英問。

錢謙益無奈道:“就目前的情況看,已經八九不離十了。”

南京兵部右侍郎曹溶問:“滿朝文武都反對的事,陛下能如願嗎?”

“當然!”錢謙益想起了劉孔昭的話,他重複道:“如果陛下在彌留之際留下遺詔說廢除太子儲君之位,並傳位於定王殿下,你們說這皇位到底是誰的?”

馬士英搶著說道:“京師朝堂在謝三賓的控製下,肯定會支持定王。如此一來,咱們就徹底完了。”

“不對,”曹溶搖頭:“據我所知朝廷上下都在反對陛下的旨意,到時候皇位是誰的還真不好說。”

馬士英同樣搖頭:“現在確實有很多人反對陛下,但如果真的像錢老說的那樣陛下留有遺詔,朝中大臣恐怕會按遺詔擁立定王登基。”

“兩位大人!”南京兵部左侍郎任浚打斷了兩人的對話,“兩位先彆說了,當務之急是咱們怎麼辦?”

馬士英和曹溶都沒說話,而是看向錢謙益。

錢謙益很糾結。

他有造反的想法,卻沒有造反的膽量。

他想把彆人拉下水,卻又怕自己被拉下水。

過了很久,錢謙益站起身緩緩說道:“咱們可以試探一下太子的口風,如果太子有反意,咱們就跟著造反。如果太子沒有反意,咱們就繼續等下去。”

“等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馬士英苦笑著問。

錢謙益說道:“無論等到什麼時候也得等,隻要太子不反,咱們想反也不能反,否則不但會敗的很慘,還會死無葬身之地!”

眾人聽罷無奈告辭離開。

太子是造反的關鍵!

在錢謙益的認知裡,朱慈烺絕不敢造崇禎的反。

而朱慈烺不造反,其他人就沒辦法造反。

所以錢謙益隻能等。

最好的結果是崇禎駕崩前沒有廢掉太子,朱慈烺順利登基。

最差的結果是崇禎駕崩時留下遺詔,廢掉朱慈烺儲君之位,讓定王朱慈炯繼承皇位。

第(1/3)頁

第(2/3)頁

如果是最差的結果。

他們會慫恿朱慈烺造朱慈炯的反。

朱慈烺監國近十年,早已習慣了掌握權力的日子。

再加上不是造崇禎的反,沒有心理壓力。

朱慈烺很可能會同意造反。

錢謙益能明白的道理,崇禎當然也明白。

可是崇禎等不到那時候,所以他打出了第二張底牌。

十一月十五,南京下起了雪。

凜冽的寒風中,人們行色匆匆不敢再大街上久留。

南京皇陵附近的一間草房內,前東廠提督王之心正在火爐旁燒水喝茶。

屋外寒風刺骨,屋內熱氣騰騰。

一裡一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王之心喝完一杯茶放下茶杯,心情十分愉悅。

自從來到南京,他的日子過的很舒坦也很愜意。

和人打交道需要勾心鬥角。

而與墳墓打交道隻需要每日清掃,逢年過節購買祭品祭奠即可。

他對這裡的日子很滿意。

就在王之心打算午睡一會的時候,他在外麵的風聲中聽到了若隱若現的腳步聲。

王之心立刻警覺起來。

大雪天來這裡的人絕不是什麼好人。

他立刻從枕頭下麵拿出腰刀,躲在門後側耳向外傾聽。

門外的腳步聲很快停了下來。

王之心屏住呼吸,通過門縫向外查看。

隻見門外站著一個頭戴鬥笠,身穿蓑衣的人。

(古人下雪時也會穿蓑衣戴鬥笠,參考柳宗元的詩: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由於對方的鬥笠壓的很低,再加上雪花十分密集,導致王之心根本看不清那人的相貌。

那人站在門外既不說話,也不活動,很是詭異。

王之心瞬間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輕輕咽了一口唾沫,緩緩抽出腰刀,死死地盯著門外那人。

這時,門外的人懂了。

就在王之心以為對方會衝進草屋對自己下手時,那人卻蹲下身子,用右手的食指在雪地上比比劃劃寫了幾個字。

寫完字後,那人朝草屋看了一眼,又側耳傾聽了一下。

輕咳一聲轉身離開。

第(2/3)頁

第(3/3)頁

隨著腳步聲漸行漸遠,那人的身影也消失在遠方。

王之心不敢大意,提著刀打開房門向四周看了又看。

確定周圍沒人之後,他才走到剛才那人蹲下的地方仔細查看。

隻見雪地上寫著四個字:時機成熟。

“時候到了?”王之心先是一愣,隨後心中大駭。

他急忙跑回屋內關好房門,跪在地上向床底看去。

隻見擺著一個箱子。

三尺長,兩尺寬,一尺高。

由檀木製作而成,無論乍看還是細看都非常精致。

王之心清楚地記得自己在離開京師前,大明皇帝崇禎將這個箱子交給了他。

同時告訴他,到了南京後,箱子暫時由他保管。

在保管期間不能打開箱子查看裡麵的物件,等到了合適的時機,他要打開箱子把裡麵的物件交給合適的人。

這件事一直被王之心銘記在心,不曾忘記。

可是他實在搞不清楚,什麼是合適的時機。

崇禎不上朝的消息傳到南京時,王之心有過打開箱子的衝動。

可是他忍住了。

因為他覺得這個消息雖然重要,但與時機無關。

崇禎患病的消息傳到南京時,他又有了衝動。

可是他又忍住了,

後來接連傳來南京勳貴私鑄大明圓寶,鄭芝龍走私資敵,東林黨內鬥等等一係列的消息。

王之心還是沒打開箱子。

現在有人在雪地上給他留消息,說時機成熟。

“此人必然是陛下派來的!”

“對,時機已經成熟,可以打開箱子。”王之心開始自言自語。

此時的他非常興奮。

自言自語了半天後,王之心伸出顫抖的雙手放在箱子上麵。

上麵有一把銅鎖,鎖上插著鑰匙。

王之心扭動鑰匙,哢噠一聲銅鎖開啟。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