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玉梅說了何澤蘭半輩子的壞話,這回是真開不了口。
她甚至敢說,大哥要是真在世也舍不得給程芬這麼大一筆嫁妝,寵閨女無非就是嘴上哄哄逗逗,心底裡還是重男輕女。
不然當初程華燒得結巴,哪怕衛生院的醫生肯定孩子沒燒得癡傻,但大哥還是覺得這個兒子“廢”了。
要不然也不會跟著又和何澤蘭懷上一胎。
隻可惜這一胎又是個閨女。
當時為了讓何澤蘭懷上一個男胎,她和老娘可是跑了不少地方求生子藥,這要不是大哥的首肯,她們乾嘛這麼費心費力?
至於程芬一直覺得大哥對她好。
好也確實是好。
畢竟大兒子廢了,小兒子又沒見影,不哄著女兒以後誰給他養老?
真要生了個兒子,哪裡還會在意她?
即使是自己的親大哥,程玉梅都不得不承認大哥要是沒去世,不僅僅是程芬,何澤蘭的日子也不會有現在好過。
為了拚生一個正常的兒子,運氣不好還不知道得生幾回,就他們大雜院的那戶連著生了七個閨女到現在還在生……
而真有了弟弟的程芬,可彆說什麼給她一個工作指標,為了弟弟結婚和工作,怕是一筆高彩禮就直接“賣”出去,他們程家又不是沒這個例子,她大姐不就是被“賣”到了窮鄉僻壤的大山裡。
哪裡會像現在,還給備一百塊錢的嫁妝。
她這個侄女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這麼一個媽和繼父在,還擺出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樣子,搞得她都沒心思使壞了,“彆哭了彆哭了,楊麗帶你妹子出門轉轉,多轉幾圈心情就好了。”
省得在家哭得她心煩。
何澤蘭這個賤蹄子怎麼運氣就這麼好,居然還找了一個願意給繼女備這麼多嫁妝的男人,也不知道是真樂意還是裝的。
其實江湛生是真樂意,百分百樂意。
家裡攢這些錢靠的也不是他一個人,他和媳婦都是拿著差不多的工資,媳婦有三個孩子,他何嘗不也是三個孩子?
彆看這次分的三百塊其中兩百給的是繼子繼女,可他和媳婦都商量好了,剩下的三個孩子也絕對不落下。
他們當父母的沒太大的本事,給不了孩子最好的。
那就爭取做到最公平。
六個子女儘量不偏不倚,誰也不多拿一分誰也不能少拿一分。
不過江湛生也是看出來了,很顯然這個“公平”的分配方式也不能讓所有人滿意,但沒辦法他們能做的也就隻有這麼多了。
不打算繼續再說這事,吃過飯後他就道:“家裡的橘子應該掛果了,明天你們回老家摘些回來。”
老家的後院栽了三棵橘子樹,不大,很矮的一樁,每年也結不了多少果子。
雖然他每年都會給家裡一些孝敬錢,爹娘有個三病兩痛也願意花錢買藥,但他和家裡的關係也算不上有多好。
早些年受儘了爹娘偏心的苦,也是不想讓子女們跟著遭受這種罪才儘力想做到公平。
他要是不讓東陽三人回去,估計家裡這些果子也輪不到他。
但孝敬的錢他出了,爹娘治病的錢他也願意掏,農忙的時候也讓孩子們回去幫忙。
那憑啥家裡結了果子他不能吃?
家裡不主動給,那他就直接去要,屬於自己那份無論如何都不能便宜大哥。
橘子樹結果、生產隊分糧、年末殺豬……甚至掰算著自家自留地種植的蔬菜,到了日子就讓子女回去一趟,哪怕是一把蔥也得要回來。
反正他家離嘉田生產大隊近,走路也就兩個小時不到,早上去下午就能挑著竹筐回家。
“成,我明天就去。”江東陽答應得特彆爽快,隻要不是回老家乾農活他巴不得多去幾趟,每次去了都不是空著手回。
老家的橘子其實又酸又澀,但有得吃總比沒得吃強。
“明天不行。”江小娥搖搖頭,她還挺喜歡往鄉下跑。
嘉田生產大隊臨著一座大山,大山的山窪處還建了一座小水壩,運氣好山裡、水裡也能弄點吃食。
可惜她明天有正事,去是去不了。
“明天不是放假嗎?”江湛生奇怪,他可是專門挑得日子,明天放假後天小娥兩姐弟就得上學,要是老家的人讓他們留下來乾活,正好有借口推脫。
“明天龔莊公社請盧老師去檢修農用機械,他說帶我們過去現場實踐一下。”
江湛生微微皺眉,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卻又沒說出口。
很顯然,他並不讚同閨女轉院的事,哪怕都過去半年了,一想到就皺著眉頭。
原先是忍了忍,想說得話都忍了下來。
這次也不知道是不是忍不住了,開口道:“你搞得那個機械,都沒個女同誌……”
江小娥聽得哂笑一聲,“爸,你這思想覺悟不高啊,‘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都還刷在高牆上,你每天經過難道都不多看幾眼?”
類似的話她上輩子就聽過,甚至上輩子的父母說得更難聽。
哪怕那時已經是21世紀,哪怕自家做得就是這個產業,可他們都認為一個姑娘家怎麼能選擇這個專業?
不體麵,也沒出息。
但有些事從不看怎麼說,而是看怎麼做。
江湛生沒好氣地看了她一眼,“在家說話呢,彆拿那些語錄來壓我。”
“我倒覺得挺好的。”何澤蘭將錢數好放進鐵盒裡,“車間的周姐就打算讓兒子去小娥的學校,說是學個技術出來以後更容易分配工作。”
她還沒說全。
當時周姐說著時還特惋惜,說她兒子遇上的還不是好時候,現在申請入學的學生不少,等兩年後競爭大得多,不像現在,職工學校裡的位置都沒坐滿,人少分配到的幾率就更大一點。
她和周姐沒什麼接觸,平白無故人家也不會專門拉著她閒聊。
還不是因為她家小娥半年前轉學,周姐話裡話外都羨慕著,說小娥畢業後很有可能能分配到一份工作。
最少比其他專業的強。
程芬也是中專畢業,不過她學的是縫紉,畢業到現在都快兩年了硬是沒一點消息,再等下去畢業生隻會越來越多,更不可能蹲到一個名額。
江湛生聽得搖搖頭,“那不同。”
江小娥沒問哪裡不同,問也不會問出自己想聽的話,直接當作耳邊風,收拾完碗筷就回了屋子。
江湛生有些被噎著了,他覺得這個閨女氣性越來越大,都有點管不住。
不過他也不樂意把人管得太死。
把人管得太死壓了天性,這輩子也就到頭了。
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麼,問身邊人:“龔莊公社聽著挺耳熟,你阿爺是不是把糧食帶去龔莊公社脫的穀?”
以往都是去隔壁大隊找人幫的忙,就今年專門托信讓他們回去幫忙,說是要把糧食拖到公社去脫穀。
這一路還真不近,爹娘怕累到大哥就來使喚他們,他找了個借口沒去,倒是讓家裡的兩個小子過去裝裝樣子。
“龔莊公社那邊弄了一台自動式的脫粒機。”說到這個江東陽就來勁了,“那玩意兒可厲害了,把糧食倒進去不用管,自動就能脫好了。”
他過去了一點忙都沒幫上,儘坐在邊上看熱鬨,氣得阿爺都快跳腳了。
是真的很有意思,把糧食往上麵的口子一倒,沒一會下麵就嘩嘩掉出脫了殼的穀子。
不單單稻穀能用,玉米小麥也行,比以前腳踏式的脫穀機快捷方便多了。
一想到腳踏式的脫穀機,他腿就有些酸。
早些年年紀小還不懂得什麼叫劃水摸魚,阿爺叫他上他就真上了,踩了好幾個小時的踏板,踩得兩條腿又酸又痛,足足緩了三天才緩過來!
江湛生有一些驚訝,“自動的?那還真稀罕。”
可不是稀罕嗎!
龔莊公社可是打了兩年的申請,送出去了不知道多少個人情,最後才將這個半新的寶貝疙瘩給搬回公社。
一款大型電動多功能脫粒機。
可用電可用燃油,搬回來後專門弄了間屋子置放這個鐵疙瘩,還在邊上搭了一個方便投放糧食的架子。
直接上架子將糧食倒進上方的口子,跟著什麼都不用管、什麼都不用做,直接拿尿素袋在下方的出口接就行。
徹底解放雙手雙腳!
用時還快,比原先那些老設備快了不止一倍。
周邊聽到消息的人都跑到他們這邊來借用脫粒機。
當然也不是白借,費用和腳踏式脫穀機差不多,脫得更乾淨時間還更短,秋收後整整一個月,這台機器幾乎就沒停過。
即使過了高峰期,時不時也有人帶著糧食過來借用,公社的人便想著趁人不多時請師傅過來檢修檢修,有小問題及時處理,省得拖得越久成大問題。
“把通知都掛出去了吧?明天上午不接單,到時候職工學校的老師會過來檢修,要用就用咱原先的老設備。”
“掛了掛了,通知早就發出去了。”王剛摸著脫粒機滾燙的鐵皮,一臉心疼道:“也該讓咱們的大功臣好好歇歇了。”
“成。”範泗看了看外麵排隊的人,“沒兩個人了,等會他們弄完就拔電源拔掉,我今天剛好有點事,那我就先回去了。”
“你先回吧,這裡有我看著呢。”
來的都是大隊各家分到的糧食,一戶都不會太多,大概就二十來分鐘就能搞定。
等最後一戶扛著尿素袋離開,王剛便打算去拔掉插頭。
“等等!王乾事等等!!”
王剛手裡拿著才拔掉的插頭,就見推著板車跑進來的老漢,無奈道:“大爺,這會都到下班的點了,你咋才來呢?”
“這……這不是家裡有事耽誤了,王乾事您看看……”老漢緊張得直搓手,生怕人不願意通融。
“行行行,我先通電開機,等會機器響起來你就上去將糧食倒進去。”王剛彎腰去插電源,跟著繞到脫粒機後方按下開關。
“嗡嗡”兩聲,脫粒機開始運行。
王剛剛直起腰身,卻猛地瞪大眼,一臉驚恐的大喊:“誒誒誒!尿素袋!尿素袋不能往裡扔啊!!”
站在架子上的大爺兩手空空,被他這一聲大喊也驚得有些慌亂起來,“我、我手鬆了下,這、這咋辦……王乾事我要不要進去把尿素袋拿出來?”
看著一臉皺紋的老漢跟個無助的孩子似的站在原地不敢動彈,王剛也不好太嚴肅,生怕這位老漢也跟著跳進機器裡,他趕緊道:“沒事沒事,你先下來先下來!”
沒事吧?
應該沒事吧?
連玉米棒子都能往裡塞,一個尿素袋應該沒……糟了!!
看著進糧鬥裡冒出來的黑煙王剛腿都軟了……
完了。
這下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