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25日淩晨4點30分,四九城新華門前的路燈還亮著。警衛班長趙建國突然發現,今天送報的吉普車比往常早了整整四十分鐘。司機老劉三步並作兩步跑上台階,懷裡抱著的《人民日報》散發著新鮮的油墨味。
"緊急印刷的號外,"老劉氣喘籲籲地解開捆繩,"頭版頭條!"趙建國借著燈光一看,通欄標題《兔子國領海及毗連區法》下方,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名稱被特意加粗印刷。他手指一顫,報紙邊緣被捏出了幾道褶皺。
與此同時,外交部大樓燈火通明。打字員小王的手指在機械鍵盤上飛舞,鉛字打印機"哢嗒哢嗒"吐出一張張蠟紙。"英文版再校對一遍!"辦公室主任的嗓子已經啞了,"特彆注意'釣魚島'的官方譯法!"走廊儘頭,油印機正轟隆隆運轉,剛畢業的大學生小張蹲在地上整理文件,白襯衫袖口沾滿了藍色油墨。
東京時間上午9點整,夏國駐倭使館的黑色紅旗轎車緩緩駛入倭國外務省大門。車窗裡,程大使反複檢查著西裝口袋裡的文件——那份還帶著印刷廠溫度的日文版領海法文本。外務省亞洲局局長佐藤義雄在會客室來回踱步,桌上的茶早已涼透。
"這是對《兔子倭國聯合聲明》的嚴重違背!"佐藤接過文件時,手指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夏國固有領土"的條款上劇烈顫抖,金絲眼鏡滑到了鼻尖。窗外,nhk的采訪車正架起衛星天線,女記者語速飛快:"夏國政府今晨突然宣布"
同一時刻,釣魚島西北12海裡處,夏國海監50船正在例行巡航。大副老李盯著雷達屏幕上幾個綠色光點,啐了一口:"又是那群倭國漁船,跟聞著腥味的貓似的。"船長王建國沒說話,隻是默默拉開駕駛台的抽屜——裡麵靜靜躺著一麵嶄新的五星紅旗,旗角還彆著針線包。
3月2日淩晨4時20分,倭國"第18昭洋丸"漁船關閉所有燈光,悄悄逼近釣魚島北側礁盤。右翼分子中村一郎穿著舊式軍服,腰間彆著祖傳的武士刀。"動作快!"他壓低聲音催促,十餘名同夥正搬運鋁合金旗杆和太陽能電池板。浪花拍打礁石的聲音掩蓋了他們的腳步聲。
正午12時17分,四九城國家海洋局的傳真機突然吐出張衛星照片。值班員小周手中的搪瓷缸"咣當"掉在地上——釣魚島主峰上,一麵太陽旗在風中獵獵作響!他抓起紅色電話時,發現自己的手指在控製不住地發抖:"東海分局嗎?立即上報中央!日方人員已非法登島!"
3月10日清晨5時,舟山軍港籠罩在薄霧中。遼寧艦巨大的艦體緩緩駛離碼頭,甲板上的殲8ii戰機蓋著迷彩防雨布。水兵們正在做最後的設備檢查,炊事班長老王往保溫桶裡又加了兩勺薑湯:"今天浪高3米,弟兄們得暖暖胃。"他身後的蒸籠裡,五百個肉包子正冒著熱氣。
艦隊出港三小時後,作戰室的警報突然響起。"報告!雷達發現倭國'涼月'號驅逐艦!"聲呐兵的聲音有些發緊。艦長張海波盯著電子海圖,那個閃爍的紅色光點正堵在預定航線上。他整了整帽簷:"全艦一級戰鬥部署,給東京發國際海事通告:夏國海軍例行訓練,無關船隻請避讓。"
3月12日正午,赤尾嶼以東20海裡處。遼寧艦的相控陣雷達突然捕捉到密集信號。"鷹醬第七艦隊!"通訊參謀的聲音陡然提高,"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包含三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作戰室裡瞬間安靜得能聽見空調出風口的嗡嗡聲。張海波接過望遠鏡——海平線上,鷹醬航母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見,甲板上fa18戰機正在預熱。
公共頻道裡突然響起英語廣播:"這裡是鷹醬海軍第七艦隊"夏國通訊官立即切換頻道回應,電波在蔚藍的海麵上無聲交鋒。兩架殲8ii戰機呼嘯升空,在警戒圈外與鷹醬f14雄貓戰機不期而遇。雙方飛行員透過座艙玻璃對視一眼,默契地保持著一海裡安全距離。
傍晚的艦橋格外忙碌。張海波看著海圖桌上新到的電報:東海艦隊6艘驅逐艦正在全速馳援。他突然對政委說:"告訴炊事班,今晚加餐,紅燒肉管夠。"政委會意地笑了——這是當年在南海對峙時的老傳統,用美食緩解緊張情緒。底艙的冷凍庫裡,昨天剛補充的五十斤五花肉正冒著寒氣。
3月15日淩晨3時20分,值班參謀連門都沒敲就闖進艦長室:"報告!鷹醬'馬斯廷'號驅逐艦正以30節速度逼近!"張海波一個激靈爬起來,作戰服都沒來得及扣好。雷達屏幕上,那個紅點距離遼寧艦左舷已不足5海裡!當兩艦相距500米時,夏國水兵甚至能看清對方甲板上緊張奔跑的身影,有個紅頭發的水兵正拿著消防水龍頭待命。
"保持航向!"張海波的聲音像淬了火的鋼。兩艘萬噸巨艦在月光下擦肩而過,掀起的浪花打濕了遼寧艦的舷號"16"。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公共頻道裡突然傳來帶著濃重口音的俄語:"夏國同誌,堅持住!"聲呐兵驚訝地報告:"毛熊'警戒'號偵察艦出現在東北方向!"
3月17日晨,大霧籠罩著對峙海域。鷹醬艦隊突然開始轉向時,雷達兵激動得差點碰翻咖啡:"他們撤了!"張海波卻盯著電子海圖若有所思——第七艦隊不是撤回衝繩,而是向關島方向駛去。作戰參謀遞來最新電報:聯合國安理會將於五日後就釣魚島問題召開特彆會議。電報末尾有個不起眼的備注:毛熊駐聯合國代表要求調閱1951年舊金山和約原始檔案。
紐約時間3月22日上午10時,聯合國總部氣氛凝重。夏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李道豫麵前的茶杯已經涼了,他紋絲不動地聽著倭國代表長達45分鐘的發言。當毛熊代表發言時,這個留著大胡子的斯拉夫人突然掏出一份發黃的地圖:"根據1943年《開羅宣言》"會場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快門聲,鷹醬聯社記者的閃光燈亮成一片。
投票環節持續了創紀錄的40分鐘。倭國代表不斷與鷹醬方交頭接耳,而毛熊代表始終穩如泰山地翻閱著文件。當秘書長宣布"下國方案獲得通過"時,倭國代表猛地扯下同聲傳譯耳機,領帶夾"啪"地崩飛在地。鷹醬代表猶豫再三,最終在投票單上勾選了"棄權"——這個動作被路透社記者的長焦鏡頭精準捕捉。
李道豫微笑著展示了一份剛解密的文件——那是1951年毛熊政府關於琉球群島歸屬問題的照會原件影印件,紙頁邊緣還留著克格勃的檔案編號。"曆史終將證明,"他的聲音通過同聲傳譯係統在會場回蕩,"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後排的非洲國家代表突然集體起立鼓掌,有個塞內加爾外交官甚至吹起了口哨。
當晚的四九城長安街燈火通明。新華社連夜印發號外,賣報小販的吆喝聲穿透了初春的寒氣:"看報看報!聯合國確認釣魚島屬於夏國!"天安門廣場上,大學生們自發拉起橫幅,有個北大曆史係的研究生正用流利俄語向《真理報》記者解釋1945年《波茨坦公告》第八條內容。
在返航的遼寧艦上,炊事班長老王往鍋裡撒了把翠綠的蔥花。他身後的21寸彩電正在播放新聞聯播,播音員邢質斌的聲音鏗鏘有力。甲板下方,機械師們正檢修著艦載機,有個剛入伍的小戰士偷偷在彈艙門上畫了幅簡筆畫——五星紅旗插在釣魚島主峰上,旁邊還歪歪扭扭寫著"祖國萬歲"。
舟山軍港的晚霞將海麵染成金紅色。當遼寧艦的輪廓出現在海平線上時,碼頭上等待的人群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張海波站在艦橋上,望著越來越近的祖國海岸線,突然想起離港那天女兒塞給他的紙條。他掏出來展開,上麵用鉛筆歪歪扭扭地畫著夏國地圖,釣魚島的位置被紅蠟筆重重塗了個愛心。
此刻的海子裡會議室裡,工作人員正在更換巨幅世界地圖。新地圖上,釣魚島的比例被特意放大,旁邊標注著精確的經緯度坐標。窗外,一株早開的櫻花被夜風吹落花瓣,輕輕粘在了玻璃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