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駐軍圖們江(1 / 1)

推荐阅读:

1953年8月1日,四九城海子裡西花廳的會議室裡,十二把藤椅圍著一張紅木會議桌。窗外蟬鳴陣陣,屋內電風扇呼呼作響,卻驅散不了盛夏的悶熱。陳樾站在巨幅軍事地圖前,後背的襯衫已經被汗水浸透一片。

"各位首長請看,"陳樾手中的竹竿在地圖上劃過,發出輕微的沙沙聲,"根據可靠情報,鷹醬已經在南棒子釜山、仁川等地開始修建永久性軍事基地。"竹竿尖在南棒子海岸線上點了幾個紅點,又在北棒子方向畫了個圈,"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在圖們江沿岸建立軍事存在。"

會議室裡煙霧繚繞,幾位首長交換著眼色。一位鬢角斑白的老將軍皺著眉頭吐出一口煙圈,煙圈在電風扇的氣流中扭曲變形:"小陳啊,剛簽完停戰協議就又要駐軍,會不會太著急了?國際輿論壓力可不小。"

陳樾放下竹竿,從公文包裡取出一個牛皮紙檔案袋。解開纏繞的紅色細繩時,他的手指微微發抖——這不是緊張,而是連續三天熬夜整理資料的後遺症。檔案袋裡滑出十幾張照片,在紅木桌麵上鋪開。

"這是我們的偵察兵上周拍到的,"陳樾指向最清晰的一張,"鷹醬正在擴建釜山港的軍用碼頭,這些鋼材都是最新運到的。"照片上清晰可見五台大型龍門吊和堆積如山的h型鋼,數十名戴著安全帽的工人在忙碌。

老將軍戴上老花鏡,仔細端詳照片,鏡片上反射著照片的影像:"看來鷹醬是鐵了心要在半島紮根啊"

"更重要的是,"陳樾壓低聲音,會議室裡的電扇突然停了,讓他的聲音格外清晰,"我建議把北棒子戰後重建這個'包袱'甩給毛熊。讓他們在南浦港駐軍,這樣麵對鷹醬壓力的就是毛熊了。"說著他取出另一組照片,上麵是南浦港的碼頭設施和航道水深圖。

會議桌儘頭一直沉默的中年首長突然開口,他手中轉動的鋼筆停了下來:"好一招'驅虎吞狼'。"鋼筆在指尖轉了個圈,"不過金同誌那邊能答應嗎?他可是剛打完一場硬仗。"

"所以需要毛熊先出麵。"陳樾胸有成竹地翻開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記滿了分析數據,"根據我的計算,毛熊太平洋艦隊急需不凍港,南浦港水深條件比海參崴更好。"他指向一張潮汐表,"等毛熊駐軍後,我們再以'協助防禦'的名義進駐圖們江,金同誌就不好拒絕了。"

中年首長的鋼筆在記事本上輕輕敲了三下,這是他表示讚同的習慣動作。老將軍則摘下眼鏡,用絨布仔細擦拭鏡片,這個動作他做了足足一分鐘,最後長歎一聲:"那就按小陳的方案試試吧。不過記住,"他突然嚴肅起來,"駐軍規模要嚴格控製,要給金同誌留足麵子。"

8月5日,莫斯科郊外三十公裡的列寧彆墅,壁爐裡的柴火劈啪作響。雖然正值夏季,但毛熊遠東事務負責人伊萬諾夫堅持要生火——這是他談重要事情時的怪癖。兔子特使王明遠解開中山裝最上麵的扣子,額頭上的汗珠在火光映照下閃閃發亮。

"伊萬同誌,"王明遠給對方的酒杯又滿上,"南棒子現在成了鷹醬的軍事堡壘,這對我們在遠東的利益很不利啊。"他特意用了"我們"這個詞,同時觀察著伊萬諾夫的反應。

伊萬諾夫打了個酒嗝,伏特加的酒氣在溫暖的室內彌漫:"那群美國佬嗝就知道搞軍事包圍"他鬆了鬆領帶,露出通紅的脖子,"他們在日本、南棒子的基地嗝已經形成半月形包圍圈了"

"所以,"王明遠湊近一些,壓低聲音,壁爐的火光在他臉上跳動,"我們是不是該在北棒子保持軍事存在?比如南浦港?"他取出一份海圖鋪在茶幾上,"您看,這裡水深港闊,冬季不結冰,非常適合駐紮太平洋艦隊。"

伊萬諾夫渾濁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他粗壯的手指在海圖上摩挲:"王,你說得對!我們得保護嗝國際主義兄弟的安全!"他突然提高音量,"謝爾蓋!記下來!立即起草南浦港駐軍方案!"

角落裡正在整理文件的謝爾蓋少校趕緊立正敬禮,金絲眼鏡後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精光。王明遠注意到這個細節,暗自記下了這個年輕人的樣貌——此人將來必是毛熊外交係統的重要人物。

三天後,一份標著"絕密"的電報從莫斯科發往平壤。電報使用了一套特殊的加密方式,連發報員都不知道內容。電報裡,毛熊以"協助戰後重建和維護半島和平"為由,正式提出在南浦港駐軍的請求,並附上了詳細的駐軍方案和裝備清單。

8月10日,平壤人民文化宮裡燈火通明。水晶吊燈將大廳照得如同白晝,二十名儀仗隊員持槍肅立。北棒子代表金永南和毛熊代表謝爾蓋在一份燙金協議上簽字。簽字筆是特意從莫斯科帶來的金筆,筆尖劃過紙張的聲音在大廳裡清晰可聞。

"為了國際主義陣營的團結!"謝爾蓋舉起香檳杯,杯中的氣泡快速上升。

"為了半島和平!"金永南的笑容有些勉強,他手中的酒杯幾乎沒動過。

協議簽署的消息通過加密電台傳到四九城時,陳樾正在和工程兵部隊的指揮官們研究圖們江沿岸的地形圖。地圖上已經用紅藍鉛筆標注了十幾個預設陣地和觀測點。

"時機到了。"陳樾放下電報,手指在地圖上的先鋒市位置畫了個圈,"立即啟動'東風計劃'。老趙,你親自帶隊。"

趙大勇啪地立正,他左臉頰上的彈痕在燈光下格外明顯:"保證完成任務!不過"他猶豫了一下,"為啥叫'東風計劃'?"

陳樾笑了笑:"因為東風遲早要壓倒西風。"這個比喻讓在場的軍官們都笑了起來。

8月12日淩晨三點,一列掛著"501農機廠設備運輸"牌子的專列悄然駛出沈陽站。列車由一台嶄新的解放型蒸汽機車牽引,二十節車廂全部掛著帆布篷,從外麵看不出任何異常。但實際上,車上裝載的是整整一個工程兵團的裝備和人員,包括三台最新式的推土機、五台混凝土攪拌機和大量預製構件。

帶隊的是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老兵趙大勇,此刻他正坐在悶罐車廂裡,借著煤油燈的光仔細擦拭著心愛的54式手槍。手槍握把上的紅綢已經有些褪色,但依然被他保養得鋥亮。

"老趙,"同車的政委李衛國遞給他一份文件,"到了先鋒市,先修這個。"文件上畫著一個簡易碼頭和雷達站的草圖,標注著詳細尺寸。

"明白!"趙大勇咧嘴一笑,露出兩顆金牙,"保證三個月內讓鷹醬的飛機經過時都得繞道走!"他轉向車廂裡的戰士們,"都聽好了,到了地方先搭偽裝網,要做得跟當地地形一模一樣!"

8月15日,平壤郊外的一處溫泉度假村。兔子特使李強和金永南正在泡在乳白色的溫泉中。氤氳的熱氣中,李強慢條斯理地說:"金同誌,毛熊在南浦駐軍了,鷹醬肯定會有動作啊。"他故意讓一塊熱毛巾敷在臉上,遮住了表情。

金永南往身上澆了一瓢水,水珠順著他肋骨分明的胸膛滑下:"李同誌有話直說。"他的聲音在溫泉的回音作用下顯得有些沉悶。

"我們想在圖們江口的先鋒市駐點兵,"李強從溫泉邊的文件袋裡取出一份文件,"主要是為了保護航運安全。人數不多,就一個團。"文件上的墨水有些暈開,顯然是受潮了。

金永南盯著水麵看了很久,水麵倒映著他消瘦的麵容。終於,他歎了口氣,伸手接過文件:"可以,但隻能限於先鋒市周邊二十公裡。"他的手指在文件上留下濕漉漉的指印。

當天下午,兩份協議同時簽署。一份是公開的《夏棒經濟合作協定》,簽字儀式在平壤政府大樓舉行,十幾名記者拍照記錄;另一份是絕密的《夏棒邊境防衛合作協議》,簽字地點改在了地下防空洞,隻有四名見證人。

8月20日淩晨四點,天還沒亮,趙大勇的工程兵團就抵達了先鋒市。這個位於圖們江入海口的小鎮還在睡夢中,隻有幾盞昏黃的路燈亮著。江麵上飄著淡淡的霧氣,給整個小鎮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麵紗。

"動作快點!"趙大勇低聲命令,他的聲音在寂靜的淩晨格外清晰,"在天亮前把指揮部搭起來!第一連負責警戒,第二連平整場地,第三連組裝預製件!"

士兵們悄無聲息地開始工作,隻有偶爾的工具碰撞聲打破寧靜。到太陽升起時,江邊已經立起了十二頂偽裝網覆蓋的帳篷,遠看就像一片灌木叢。當地居民起床後驚訝地發現,江對岸的山坡上突然多了幾個"氣象觀測站",白色的球形雷達罩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一周後,當鷹醬的rf86偵察機例行飛越圖們江口時,飛行員湯姆森中尉突然瞪大了眼睛。他的偵察相機清晰地拍下了江邊新建的軍事設施——這不是臨時營地,而是一個設施完善的軍事基地!更讓他吃驚的是,雷達站的天線正跟著他的飛機轉動

"報告總部,"湯姆森對著無線電說,聲音因為震驚而有些顫抖,"兔子在圖們江口建了個軍事基地,看起來像是永久性的。有雷達站、防空陣地,還有等等,那是碼頭嗎?"他調整相機焦距,"確認有碼頭設施,至少能停靠千噸級艦船!"

與此同時,南浦港的毛熊駐軍正在舉行盛大的入營儀式。謝爾蓋站在觀禮台上,看著一隊隊荷槍實彈的毛熊士兵邁著正步走過,t34坦克的履帶在碼頭上留下深深的印痕。軍樂隊演奏著《斯拉夫女人的告彆》,銅管樂器的聲音在海麵上回蕩。

"很好,"謝爾蓋對身邊的參謀說,"給莫斯科發電,就說我們已經牢牢掌控了南浦港。"他完全沒注意到,港口附近的山頭上,幾個穿著當地服裝的兔子軍事觀察員正用高倍望遠鏡記錄著一切,其中一人還在本子上快速素描著毛熊的兵力部署。

"記下來,"觀察組組長張建軍對助手說,手中的鉛筆不停地在筆記本上移動,"毛熊在南浦部署了兩個摩托化步兵師,還有一個海軍陸戰旅。碼頭東側是油料庫,西側是彈藥庫。"他調整望遠鏡焦距,"這下夠鷹醬頭疼的了。"

九月初,陳樾乘坐一輛偽裝成民用卡車的指揮車來到先鋒市視察。新建的雷達站已經投入使用,天線在秋風中緩緩旋轉。站在雷達站頂層平台上,陳樾舉著蔡司望遠鏡望向東南方。在視線儘頭,隱約可以看到毛熊軍艦的輪廓——那是一艘斯維爾德洛夫級巡洋艦,正在南浦港外巡邏。

"完美。"陳樾放下望遠鏡,對身邊的趙大勇說。江風掀起他的衣角,露出腰間的手槍套,"現在毛熊在南邊頂著鷹醬的壓力,我們在這裡安心發展。"他指向江對岸正在施工的工地,"記住,把軍營修得舒適些,食堂、澡堂、圖書室都要有,咱們可能要在這裡待很久。"

趙大勇撓撓頭,鋼盔隨著他的動作歪向一邊:"陳工,咱們這麼算計毛熊,會不會將來不好交代?"他的聲音裡帶著些許擔憂。

陳樾笑了笑,從口袋裡掏出一包大前門香煙,遞給趙大勇一支:"這叫各取所需。毛熊得到了不凍港,我們得到了戰略緩衝。"他劃燃火柴,火苗在風中搖曳,"至於金同誌"他望向平壤方向,吐出一個煙圈,"他會明白這是最好的安排。"

當天晚上,陳樾在臨時指揮部的煤油燈下寫報告。指揮部是用預製構件搭建的半地下工事,雖然簡陋但很堅固。鋼筆在信紙上沙沙作響:"圖們江基地建設進展順利,預計年底前可完成永久性防禦工事。毛熊已完全接手北棒子南部防務,我軍戰略壓力大幅減輕"

寫到這裡,他停下筆,望向牆上的小窗戶。在漆黑的夜幕中,幾顆星星格外明亮,就像此刻在半島上布局的幾方勢力,各自閃爍著不同的光芒。遠處傳來江水拍岸的聲音,節奏穩定而有力,仿佛在訴說著這個古老民族重新崛起的決心。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