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28日淩晨,兵工廠最偏僻的3號倉庫突然亮起了燈。陳樾帶著兩個警衛員,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從國際黑市高價購來的幾個大木箱。
"輕點輕點!"陳樾看著警衛員掄起撬棍,心疼得直搓手,"這可都是寶貝!"
木箱裡靜靜躺著三挺造型各異的高射機槍——毛熊的德什卡、漢斯貓的fk38、鷹醬的2。月光下,這些鋼鐵巨獸泛著冷冽的光芒。
"係統,開始掃描。"陳樾在心中默念,手指輕輕撫過機槍的每一個部件。他的眼睛在黑暗中閃著異樣的光彩,仿佛能看透這些武器的每一處構造。
【掃描中毛熊德什卡127高射機槍結構解析完成】
【漢斯貓fk20高射機槍逆向工程進行中】
【鷹醬2hb50高射機槍數據錄入完畢】
陳樾的太陽穴突突直跳,大量技術參數如潮水般湧入腦海。他趕緊掏出筆記本,借著煤油燈的光亮瘋狂記錄。
"陳總工,這洋玩意真能打飛機?"年輕的警衛員小王好奇地摸著冰冷的槍管。
"不僅能打,還能打得準。"陳樾頭也不抬地寫著,"關鍵是咱們得造出適合咱們用的。"
接下來的三天,陳樾把自己反鎖在技術部的繪圖室裡。送飯的炊事員每次來,都看見滿地揉皺的草稿紙和十幾個空墨水瓶。
"老陳,你這是要把自己熬乾啊?"7月1日晚上,趙廠長實在忍不住,破門而入。
陳樾抬起頭,兩個黑眼圈大得嚇人,臉上卻帶著亢奮的紅光:"老趙,你來得正好!看看這個!"
桌上攤開的圖紙上,畫著一挺造型奇特的高射機槍。它有著毛熊德什卡的厚重槍管、漢斯貓fk的緩衝機構、鷹醬2的供彈係統各種優點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這這能行嗎?"趙廠長看得眼花繚亂。
"不僅行,而且特彆適合咱們!"陳樾興奮地指著圖紙細節,"你看這個閉鎖機構,我簡化了毛熊的設計,用咱們能加工的鑄件代替了鍛件;這個散熱套筒,參考了漢斯貓的思路但用了更薄的鋼材"
趙廠長越聽越心驚:"這玩意兒成本多少?"
"不到德什卡的一半!"陳樾比了個手勢,"而且重量減輕30,射速提高20!"
7月2日清晨,陳樾帶著厚厚一疊圖紙來到技術部。工程師們圍上來一看,發現不僅有總裝圖,還有每個零部件的加工工藝,甚至連熱處理參數都標注得一清二楚。
"這個自動裝彈機構太巧妙了!"負責槍械的老李工程師拍案叫絕,"用彈簧鋼片代替精密齒輪,虧你想得出來!"
陳樾笑著解釋:"戰場上灰塵大,越簡單的結構越可靠。我管這叫'土法精密'。"
爭論最激烈的是口徑選擇。有人主張直接用毛熊的127,彈藥可以通用;有人建議仿製漢斯貓的20,威力更大。
"都不合適。"陳樾一錘定音,"127對新型戰機威力不足,20又太重。我們折中——145!"
會議室一片嘩然。這個口徑在當時堪稱另類,既不是國際通用口徑,又沒有現成彈藥。
"彈藥不是問題。"陳樾早有準備,又拿出一份彈藥圖紙,"用毛熊的彈殼加長改製,裝藥量增加20,初速能達到1000米秒以上!"
更讓人叫絕的是他設計的"三用腳架"——可以快速切換成高射狀態、平射狀態甚至車載狀態。老李工程師擺弄著模型,愛不釋手:"這設計,毛熊看了都得豎大拇指!"
當天下午,樣槍試製工作就緊鑼密鼓地展開了。陳樾親自守在車間,手把手指導工人加工關鍵部件。
"這個槍管要用冷鍛工藝"陳樾比劃著,"沒有專用設備?那就用老張的土法子——把鋼管加熱後用水壓機慢慢擠!"
最棘手的是膛線加工。現有的拉線機根本達不到要求精度。陳樾靈機一動,把報廢的炮管拉線機改裝成了專用設備。
"陳總工,這膛線怎麼是漸變的?"車工老劉發現圖紙上的特彆標注。
"聰明!"陳樾眼前一亮,"這樣彈頭出膛時更穩定,精度能提高15。"
7月5日,第一挺"紅星"高射機槍樣槍終於組裝完成。當這挺通體黝黑、造型淩厲的武器擺在試驗場上時,圍觀的技術員們都屏住了呼吸。
"裝彈!"陳樾親自操作,將20發彈鏈壓入供彈口。
遠處,用木架吊起的靶機開始移動。陳樾眯起眼睛,轉動高低機,突然扣動扳機——"咚咚咚!"震耳欲聾的槍聲在山穀間回蕩,靶機瞬間被打得粉碎。
"射速650發分鐘!"觀測員報出數據,"比設計指標還高50發!"
更令人驚喜的是精度測試。在1000米距離上,"紅星"的散布範圍隻有德什卡的70。陳樾卻不滿足,立即召集技術人員開會。
"後坐力還是太大,射手吃不消;供彈時有卡殼現象;槍管升溫太快"他一口氣列出十幾個改進點。
接下來的三天,設計團隊晝夜不停地優化設計。陳樾甚至發明了一種"土法鍍鉻"工藝來增強槍管壽命——用電解槽給內膛鍍上一層鉻。
"沒有純鉻?那就用廢舊電鍍廠的廢料!"陳樾的土辦法再次讓眾人歎服。
7月8日,改進型"紅星"再次試射。這次不僅解決了卡殼問題,還增加了一個巧妙的"快拆槍管"設計——過熱時隻需5秒就能更換備用槍管。
"這個設計絕了!"從部隊來觀摩的防空兵連連長老周激動地說,"咱們以前換德什卡的槍管,至少得半分鐘!"
最精彩的壓軸戲是對空射擊演示。技術人員用繩索牽引著靶機在100米高度快速移動。陳樾調整環形瞄具,一個長點射就將靶機淩空打爆。
"有效射高1500米!"觀測員的聲調都變了,"比毛熊的還高200米!"
現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趙廠長當場拍板:"立即量產!先裝備即將入朝的部隊!"
當天晚上,陳樾卻把自己關在辦公室裡,對著朝鮮半島的地圖發呆。他知道,這些高射機槍很快就要麵對真正的空中威脅——鷹醬的51"野馬"、f80"流星"
"還不夠"陳樾喃喃自語,又抽出一張空白圖紙。他腦海中浮現出前世見過的各種防空武器,一個更大膽的想法正在成形
窗外,夏夜的蟬鳴聲此起彼伏。兵工廠的鑄造車間裡,第一批量產的"紅星"高射機槍正在澆鑄。赤紅的鋼水流入砂模,仿佛為即將到來的鋼鐵風暴,注入了第一股滾燙的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