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1日清晨,陳樾蹲在車間角落裡,盯著麵前那台趴窩的"山貓"運兵車原型車發愁。柴油發動機發出幾聲乾咳般的響聲後徹底沒了動靜,修車的小王滿臉油汙地從車底鑽出來:"陳總工,又沒油了"
"這是這個月第三回了。"陳樾擦了擦額頭的汗,轉頭問趙廠長:"咱們的油料配額又削減了?"
趙廠長歎了口氣,從兜裡掏出一份文件:"部裡剛下的通知,全國油料實行配給製。咱們廠這點配額,連實驗室設備都喂不飽,更彆說試車了。"
陳樾盯著文件上那個觸目驚心的數字——全國石油儲備僅夠維持三個月。他的手指無意識地在車身上敲打著,突然問道:"老趙,咱們能不能從毛熊那裡買油?"
"買?拿什麼買?"趙廠長苦笑,"咱們那點外彙儲備,連買設備都不夠"
正說著,廠部通訊員急匆匆跑來:"報告!外貿部的同誌到了!"
陳樾眼睛一亮,拽著趙廠長就往會議室跑:"快!機會來了!"
會議室裡,十位風塵仆仆的外貿專家正在喝水休息。為首的李處長看到陳樾進來,笑著站起身:"久聞陳總工大名,這次"
"李處長,毛熊現在最缺什麼?"陳樾直接打斷他,單刀直入地問道。
李處長被問得一愣,下意識回答:"糧食輕工業品怎麼了?"
陳樾的眼睛越來越亮,又轉向另一位專家:"東南亞呢?他們需要什麼?"
"農具日用品"那位專家遲疑地回答,"但這些問題"
陳樾已經抓起粉筆在黑板上寫起來:"我們有技術,有勞動力。毛熊要糧食和日用品,東南亞要農具——我們可以生產!"
會議室裡鴉雀無聲。突然,李處長拍案而起:"妙啊!三角貿易!"
當天晚上,陳樾的辦公室燈火通明。他麵前攤開著三張地圖——毛熊、東南亞和兔子的資源分布圖。係統在他腦海中不斷閃爍著各種數據:
【毛熊石油儲備:充足】
【東南亞橡膠產量:年30萬噸】
【兔子輕工業產能:閒置60】
"老趙,你看這個。"陳樾突然拿出一張草圖,"一次性打火機,結構簡單,成本低廉,毛熊肯定需要。"
趙廠長湊過來看:"這玩意兒能行?"
"不僅能行,還能大賺特賺!"陳樾興奮地說,"還有塑料製品、玩具東南亞那邊需要農具,我們可以改良傳統農具"
5月2日淩晨,一份詳儘的《對外貿易發展計劃》新鮮出爐。陳樾揉著通紅的眼睛,對趙廠長說:"得趕緊找輕工局合作"
三天後,一場特殊的聯席會議在工業部召開。輕工局王局長看著陳樾的設計圖直咂嘴:"這個塑料盆模具妙啊!用報廢的炮彈殼回爐做注塑機?陳總工,你這腦子怎麼長的?"
更讓人叫絕的是那個一次性打火機設計——用廢舊子彈殼做外殼,內部結構簡化到極致,成本壓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這打火機"外貿部李處長拿著樣品反複把玩,"賣到毛熊能翻十倍價錢!"
5月10日,兵工廠外圍突然熱鬨起來。新建的石化廠率先破土動工,接著是玩具廠、打火機廠、農具廠陳樾帶著技術部的骨乾們日夜不停地調試設備,培訓工人。
"注意這個注塑溫度!"陳樾在打火機廠車間裡大聲指導,"太高了塑料會發黃,太低了成型不完整!"
與此同時,石化廠裡,來自延長油田的技術員們正圍著陳樾設計的簡易煉油設備嘖嘖稱奇:"這分餾塔設計絕了!比老毛子的還精巧!"
6月初,第一批樣品生產出來時,整個兵工廠都轟動了。工人們圍著那些亮晶晶的塑料盆、精巧的打火機議論紛紛:
"這玩意兒真能換石油?"
"聽說一個打火機能換一桶油呢!"
"瞎說!李處長說了,十個換一桶"
陳樾卻蹲在農具車間,仔細檢查著改良後的鐮刀:"這個刃口角度還得調整,東南亞的水稻杆更粗"
6月20日,第一批外貿產品整裝待發。碼頭上,工人們正將印著"紅星"商標的木箱裝船。趙廠長看著清單直咽口水:"五萬個打火機,十萬個塑料盆,兩萬把鐮刀這得換回多少石油啊!"
陳樾卻盯著另一艘船——那是前往東南亞的貨輪,滿載著改良農具。"等這批橡膠運回來,我們的輪胎廠就能開工了"
七月盛夏,好消息接踵而至。先是東南亞的橡膠到港,接著是毛熊的石油專列駛入邊境。更讓人振奮的是,用東南亞糧食換來的第二批毛熊石油也順利成交。
在新建的戰略儲備倉庫裡,陳樾看著巨大的儲油罐被注滿,終於長舒一口氣。保管員老張樂得合不攏嘴:"多少年沒見過這麼多油了!夠咱們廠用上三年!"
7月中旬,陳樾突然接到一個特殊任務——為即將到來的國慶獻禮設計新產品。他把自己關在實驗室三天三夜,終於拿出一款會發光的塑料玩具坦克。
"這"趙廠長看著樣品目瞪口呆,"裡麵裝電池了?"
"熒光粉。"陳樾神秘一笑,"白天吸光,晚上發光。毛熊的孩子肯定喜歡"
果然,樣品剛送到外貿部,就收到了毛熊方麵加急訂單——十萬個!要求一個月內交貨。
7月25日,全國工業化會議在京召開。陳樾的設計圖紙被複製成上百份,發往全國各地。輕工局王局長在大會上宣布:"要在半年內建成二十個打火機廠,三十個塑料製品廠"
散會時,李處長悄悄拉住陳樾:"毛熊那邊想加訂十萬個打火機,還要新型玩具你看?"
"再加一條生產線!"陳樾毫不猶豫地說,"不過得讓他們用石油設備來換!"
回到兵工廠,陳樾立即著手擴建生產線。他創造性地提出"母廠帶子廠"的模式——由兵工廠總廠提供核心部件,各地分廠負責組裝。這樣既保證了質量,又快速擴大了產能。
八月初,當第一批由分廠組裝的塑料盆運抵港口時,連見多識廣的碼頭工人都驚呆了:"這麼多盆得洗多少衣服啊!"
而此刻的陳樾,已經帶著技術團隊轉戰新的戰場——研發以橡膠為原料的軍用產品。有了穩定的橡膠供應,兵工廠終於可以生產防毒麵具、輪胎等急需物資了。
"這個防毒麵具的濾罐"陳樾在實驗室裡反複調試,"要用三層不同密度的橡膠"
與此同時,石化廠二期工程也順利投產。看著煉油塔冒出的滾滾白煙,陳樾想起了穿越前看過的一句話: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現在,兔子終於有了自己的"造血"能力。
8月15日,一個意外的喜訊傳來——毛熊同意用一套完整的石油鑽探設備換取五百萬個打火機。陳樾聽到消息時,正在玩具廠檢查生產進度。
"五百萬個"他喃喃自語,隨即露出笑容,"通知所有分廠,三班倒!"
當晚,陳樾站在新建的石化廠高塔上,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廠區。打火機廠的機器聲、玩具廠的笑聲、農具廠的鍛打聲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工業交響樂。
"係統,計算當前石油儲備。"陳樾在腦海中下令。
【戰略儲備:滿足6個月需求】
【工業消耗:可持續供應】
【軍事儲備:達到戰備標準】
陳樾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嘴角微微上揚。有了這些黑色黃金,即將到來的寒冬,或許不會那麼難熬了。而在碼頭上,又一艘滿載塑料玩具的貨輪正鳴笛啟航,向著遙遠的北方駛去
與此同時,在南方某港口,一群工人正忙著卸下從東南亞運來的橡膠。這些散發著特殊氣味的褐色塊狀物,將被送往新建的橡膠製品廠,變成防毒麵具、輪胎、密封件為即將到來的戰爭做著無聲的準備。
而在兵工廠的檔案室裡,一份標著"絕密"的報告正在封存。報告顯示:通過三個月的國際貿易,兔子已經建立起初步的石油戰略儲備體係,同時獲得了發展橡膠工業的關鍵原料。這一切,都源於那個五月初的清晨,一台趴窩的"山貓"運兵車,和一個靈光乍現的貿易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