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成軍落下最後一筆時,天剛蒙蒙亮。
草紙上的《試衣鏡》結尾還冒著熱氣。
“她走出大門時,王主任還在後麵罵,可她已經聽不清了。腳下的碎玻璃被踩得‘咯吱’響,像首不成調的歌。春蘭抬頭看月亮,覺得今晚的月光格外亮,亮得能照見她裙子上的每朵花。”
“那些花,好像真的在夜裡慢慢開了。”
他對著這行字樂了半天,活像剛打通關的玩家捧著終極裝備。
多少有了點前世通宵打遊戲的快感。
這已經是開始動筆的第二天。
兩天來,寫完又潤色。
也就著心裡的氣寫完了《試衣鏡》這8000來字。
“又熬通宵?”錢明揉著眼睛從床上坐起來,頭發亂得像雞窩,“你這稿紙消耗速度,快趕上生產隊印工分票了。”
“有靈感就得用啊!”
招待所的公用電話突然“叮鈴鈴”響起來,管庫房的王大嬸在走廊裡揚聲喊:“302的許知青,省教育廳王處長的電話!”
許成軍正在《試衣鏡》草稿,聞言放下鉛筆起身,腳步穩當。
他指尖沾著點鉛筆灰,走到電話旁拿起聽筒,語氣平和:“王處您好,我是許成軍。”
“複旦那邊有消息了。”
高教處。
“進來。”
王副處長的聲音隔著門板傳來,許成軍推門時,正撞見他對著一摞紅頭文件皺眉。
桌上的搪瓷缸冒著熱氣。
“坐。”王副處長指了指對麵的木椅,“複旦那邊有消息了,但卡了殼。”
許成軍心裡一沉。
謔!
體製內辦事的經典轉折,先給顆甜棗再潑盆冷水。
恐難善了!
“78年的推薦名額,按規定上個月就該作廢。”
王副處長翻開最上麵的文件,封皮印著“複旦大學1979年招生補充細則”,“他們招生辦來電問,憑啥給個鳳陽知青破例?”
他從抽屜抽張複印件推過來:“自己看,複旦中文係的回函。”
許成軍拿起紙,墨跡新鮮,鋼筆字寫得硬氣:“……查該生(許成軍)無省級以上獲獎記錄,非單位重點培養對象,不符合‘過期名額延期’之特殊條款(教高字〔1979〕17號)。”
“若需破格,需提供以下材料:一、省教育廳專項會議紀要;二、兩名副高以上職稱推薦人函;三、體現‘特殊培養價值’的佐證材料;四、校委會同意……”
許成軍翻著,王副處長掃了眼他,接著說。
“會議紀要不需要你擔心,有我在。”
“昨天省教育廳開了碰頭會,專門議了你的事。”
他翻開文件,許成軍看見“會議紀要(79)第42號”的標題下,密密麻麻記著參會人員的意見:
“……該生作品《穀倉》已被《安徽文學》列為頭條,反映農村改革現實,具有時代價值……”
“……其父許誌國為平反教師,符合‘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精神……”
“……建議以‘特殊文學人才’名義保送。”
最末頁蓋著鮮紅的公章,旁邊有行小字:“同意保送複旦大學,望其酌情考慮。”
“推薦信,我建議你去找周主編,《安徽文學》周明周主編、蘇中蘇老、劉祖慈劉組長都符合條件,我想對你來說不難。”
“特殊材料,《穀倉》應該已經有了清樣,最近你的《稱星》我也如雷貫耳,這些作品在我眼裡夠格。”
“但是,複旦大學校委會剛開完會。”王副處長翻開另一份文件,“七位委員裡,四位投了反對票。”
許成軍湊近一看,文件邊緣有鉛筆批注,字跡各有棱角:
“知青學曆單薄,恐難適應複旦課程”
“特批名額應留給體製內培養的尖子”
“《穀倉》雖可圈點,終是基層習作,不足證其才”
最紮眼的是頁邊一行小字:“章培橫教授建議,需核查該生實際學力。”
“章教授?”許成軍苦笑。
沒想到會在這聽到這位先生的大名。
上輩子,許成軍本科階段主要學習領域是現當代文學,而研究生則是中國古代文學,要說,他啃過不知道多少這位先生的著作!
章培橫堪稱20世紀中國文學史的“擺渡人”,治學嚴謹、著作等身!
這位先生最被人熟知的是雖研究古學,但為人極具新風!
在課堂上激情澎湃,常以李白“天子呼來不上船”自況。
更有趣的是,這位先生1980年代力挺武俠小說,稱金庸成就高於《李自成》。
晚年關注網絡文學,預言“文學終將回歸個體表達”,成為文學界一大趣事。
去年,也正是這位先生支持了複旦大學中文係77級盧新華《傷痕》創作,稱“文學的真話比完美更重要”!
如果是他,興許還有轉機。
王副處長呷了口茶,茶漬在缸沿又疊了層:“他倒沒直接反對,隻說‘未見原作,難斷深淺’。”
許成軍微微抬眸。
“但事有轉機。”王副處長話鋒一轉。
“朱冬潤朱教授給校務會寄了封信。”
“他說‘複旦若以文憑取人,何以稱百年學府,擬提請校務會複議,予此子麵試機會’,聽說還附了份《穀倉》的讀後感,逐頁批注。”
“校委會吵了半天。”
王副處長把文件按順序疊好,“章培橫教授最終鬆口,說‘若《穀倉》確係其親筆,可特例麵試’。”
“這是朱老親筆寫的麵試函。”
王副處長遞過個牛皮紙信封,封皮上“複旦大學”四個大字,“讓你8月1日前,帶好原稿去中文係會議室。”
“此外,”
他頓了頓,話裡難得帶了幾分溫吞。
“雖然時間還算寬裕,但是我認為此行宜早不宜遲,如果事有不期,還可以想法補救,比如,安徽大學中文係趙主任還是很希望你能去的!”
“走吧。”王副處長起身,又像是想起了什麼似的,起身和許成軍握了握手,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說句體己話,彆辜負這麼多前輩對你的期望。”
許成軍啞然的看著這位79年的官僚前輩,難得真誠的說:
“謝謝您,費心了!”
“等我上海回來,再來當麵感謝您!”
這句話是真心的。
彆管王副處長如何打官腔。
但是這疊好的一份份文件、辦好的一件件事是實打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