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
有人用指關節叩門,力道不輕不重,倒像是敲辦公室的門。
許成軍叼著刀片開門,見門口站著倆陌生人。
男人穿件灰中山裝,袖口磨得發亮,鼻梁上架著副黑框眼鏡,鏡片上沾著個蒼蠅屎似的汙點,倒給他那雙透著文氣的眼睛添了點煙火氣。
旁邊的女人更紮眼,穿條淺卡其喇叭褲,褲腳掃著地麵,燙成波浪的頭發用根銀簪彆著,手裡還轉著支派克鋼筆,筆帽上的金漆掉得斑駁。
“許成軍同誌?”
男人先開了口,聲音綿裡帶點韌勁。
“我是《合肥晚報》的陳建國,這是同事翟影。”
翟影歪頭笑了,眼尾的細紋裡盛著光:“早聽說寫《秤星》的是個知青,沒想到長這麼周正!”
“比我們報社那幾個編輯強多了,他們天天趴在稿子上,背都駝了!”
這女人說話的調調和長相都混不像這個年代的人。
在這個年代是說不出的大膽。
但是
還挺好。
許成軍把刀片從嘴裡拿出來,指尖在門框上蹭了蹭,忽然笑出了聲。
“翟同誌謬讚了。不過陳編輯,我可是早聞您大名。馬勝利那小子,每次提起您這表哥,都得給我講半天呢!”
他側身讓兩人進屋。
“對了,還得感謝那兩張《小花》的電影票,電影真不錯,說實話,要不是你們倆幫忙,我那篇《秤星》怕是還在草紙堆裡睡大覺呢。”
他語氣裡帶著點調侃的熱乎:“要說,我還欠著你們表兄弟倆一頓飯,等這陣忙完,高低得請你們去江淮麵館,多加辣,管夠!”
“當然,肯定也少不了翟編輯的幫忙,到時候同去!”
陳建國剛邁過門檻,眼鏡就順著鼻梁滑到鼻尖,他連忙用手背推了推。
“許同誌太客氣了!“
他從帆布包裡往外掏東西,是打包成一疊疊的信。
有一根繩子斷了,信封嘩啦啦灑在桌上。
“馬勝利那小子天天在報社念叨你,我這不也借著送信的光,來看看你這位未來之星!“
“得了吧陳大編輯!“
翟影搶過話頭,銀簪在卷發裡晃出細碎的光。
“明明是你自己想來看熱鬨,非把表弟拉來當幌子。“
她往床上一坐,喇叭褲褲腳掃過床沿,
“不過說真的,許同誌,你這屋裡比我們編輯部還亂!“她指尖點了點桌角的草紙堆,“許同誌,就是在這寫的《稱星》?”
許成軍正往搪瓷缸裡倒水,聞言笑了:“翟同誌要是瞧見大隊裡的光景,就知道我這算整潔了。“
翟影也跟著笑了;“那有機會一定去許同誌插隊的地方看看,不過說來,你這《稱星》寫的真好,讀者來信可是突破了我們所有稿件的曆史之最!”
“可把我們陳大編輯累個夠嗆!”
陳建國已經把信件分了類,最上麵那封畫著個歪歪扭扭的秤,秤杆上寫著“公道“倆字:“這是紅星小學的娃娃寄的,說他爹看了報,再也不往秤砣裡灌鉛了。“
他突然壓低聲音,從包裡抽出個牛皮信封,“還有這個,地委寄的,說要請你去開座談會“
“喲,這是要招安了?“翟影挑眉。
“我賭五毛,他們準會讓你改'買二兩送半兩',改成'熱愛集體,誠信經營'。“
“翟編輯!“
陳建國臉一黑,“人家不能是真心覺得文章寫得好?“
“自家人不說兩家話!”
許成軍看著這倆編輯鬥嘴,
到也跟著直樂。
突然覺得這年代竟也生動了許多。
話沒說完,走廊裡突然爆發出一陣喧鬨。
三個穿藍布校服的年輕人擠在門口,為首的姑娘紮著高馬尾,發梢掃著胸前的“安徽大學“校徽。
就這麼俏生生地站在302的門口!
“許成軍同誌!“她臉憋得通紅,聲音發顫,“我們找了您兩回,前天您不在,昨天又聽說您去了青年報“
“陸曉曉,你小聲點!“
旁邊戴眼鏡的男生拽了拽她的衣角,自己卻忍不住往前湊了湊,“許同誌您好,我叫周明遠,這是趙磊,她是陸曉曉,我們是安徽大學中文係一年級的,想請教您怎麼寫出'秤星磨平了又刻'這種句子“
許成軍看著他們,突然想起自己二十歲時的模樣。
在暨南大學漢語言文學係的教室裡,陽光透過百葉窗落在《現代文學史》上,他在頁邊空白處寫滿“作家夢“三個字。
“請教談不上,“許成軍給他們搬了板凳,“咱應該都是同齡人,一起交流交流,我也需要你們的意見呀!”
“你們覺得'南瓜瓤粘招牌'那句,寫得咋樣?“
“太妙了!“林曉梅搶著說,馬尾辮甩得像小鞭子,“既寫出了老周的犟,又透著點過日子的機靈“
“我覺得是隱喻,“周明遠推了推眼鏡,“南瓜瓤粘不牢,就像那時候的政策,看著嚴,其實“
“你們倆又要吵!“趙磊突然開口,聲音悶悶的,“許同誌肯定覺得,就是寫得真唄。“
翟影突然笑出聲,銀簪在陽光下閃了閃:“這仨娃,倒比我們報社那幾個老油條懂文章。“
她往名為陸曉曉手裡塞了顆水果糖,“小姑娘,彆聽眼鏡的瞎分析,寫文章跟做棉襖似的,針腳密不密,穿上才知道。“
陳建國正從包裡掏瓜子,聞言瞪了她一眼:“彆教壞年輕人。“
卻還是抓了把瓜子往周明遠手裡塞。
接過糖果的陸曉曉臉一紅,訥訥地說了句:“謝謝這位女同誌!”
許成軍笑了,指著兩位編輯道:“這二位都是咱們《合肥晚報》的編輯,這位是陳建國陳編輯,這位是翟影翟編輯,他們經手的好文章能從淮河路排到明教寺,聽他們聊聊,比我這半路出家的強多了。”
這時,一旁的趙磊突然舉手,問了一句讓許成軍很意外的話;“許同誌,我想問問你為什麼筆名就是真名呢?”
許成軍心裡一抽,這是要給我建偶像檔案?
我三月生,雙魚座,
喜歡唱跳、ra和籃球
他麵上不改,笑著說:“事無不可對人言,也懶得想叫什麼筆名,索性就用了本名。”
心裡卻悄悄轉了個念頭:等將來寫些彆的,倒能把上輩子的“楚風“撿起來。
也算讓兩個時代的自己打個照麵。
一時間,屋裡的六個人圍著木桌倒也聊得熱絡。
從《秤星》裡的老周聊到小崗村的新麥,從報紙副刊的選稿標準談到課堂上的文學理論。
當聊到許成軍自己怎麼評價自己的文章時,他輕描淡寫的回答道:“我的文章很簡單,不過是把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原樣記下來罷了。”
“不過很幸運的踩到了政策的東風罷了。”
“地裡的麥子,趕上好年成,總能多結幾粒飽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