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森和江姍?”
在兩人離開後,劉小慶從樓梯拐角走出來,摸著手腕,臉上露出一抹驚訝。
她今天在北影廠《紅樓夢》劇組拍戲,聽人說年輕導演李茂森第二部電影正式立項,廠裡要投資上百萬來支持他拍電影。
這件事要是真的,李茂森將會創造電影廠多項紀錄,包括最年輕導演執導最貴項目記錄,最快通過兩個電影項目記錄等等。
聽到這個消息後,她本想趁午休時間過來詢問李茂森具體情況,在上樓時正好聽到兩人在說李茂森的事。
她出於好奇躲起來聽了幾句,沒想到聽出一個勁爆的內容。
“哼哼!李茂森,這下我拿到你的把柄了。”
劉小慶嫵媚地笑了笑。
來到《秋菊打官司》項目辦公室。
她本想找李茂森聊聊,詢問他和江姍的關係,看會不會嚇到李茂森。
隻是走進辦公室後,發現楊製片和韓參評製片也在,三人圍坐在辦公桌上商議組建劇組的事。
劉小慶走到李茂森旁邊瞅一眼,果然沒有收回去,像是揣個眼鏡盒,她心裡砰砰亂跳,江姍說的沒錯,這家夥確實很嚇人。
“小慶姐,怎麼了?”
李茂森感覺身邊有人,下意識把文件夾拉到懷裡擋住,防止被人看出來什麼。
“哈哈,沒什麼,你們辦公室挺熱的。”
劉小慶扇了扇風,等了一會兒也沒找到機會跟李茂森單獨相處,她隻能壓住心裡的念頭,先回劇組裡拍戲。
來到《紅樓夢》劇組,飾演林黛玉的陶惠敏指了指導演區,說薑紋過來探班。
劉小慶抬頭看過去,薑導和謝鐵驪導演、趙園副導演、趙永剛製片幾人坐在台階上聊天。
她走過去聽了一耳朵,發現他們在聊李茂森和他的新電影項目《秋菊打官司》。
有的感歎李茂森太厲害了,彆的編劇寫幾十個劇本也通過不了一個,李茂森寫一個通過一個,真特麼叫人羨慕。
還有李茂森新電影項目通過的速度也非常快。
按照北影廠的規矩,一部電影在開拍之前,最少要過三道大關。
第一關是劇本關。
北影文學編輯部號稱劇本屠宰場。
所有劇本在送到編輯部後要經過一道道審核,從題材到風格、到劇情,有一處不出彩就會被江主任等編輯‘殺掉’,還貼心地把劇本屍體退還給編劇本人。
新編劇劇本通過率更低。
第二關是資曆關。
每次編輯部那裡發現好劇本,或者寫出來一個好劇本,廠裡就會召集導演們研讀。
有興趣的導演們可以寫出拍攝計劃,交給製片委員會審議。
由委員會決定導演的人選。
而委員會在挑選導演時,更看重導演的資曆和過去成績,幾乎不會考慮新人導演或者沒有成績的導演。
第三關是預算關。
廠裡項目預算審核權主要在製片委員會手裡。
北影製片委員會又以嚴苛著稱,每年他們斃掉的電影項目有上百部,通過不到十部,其中大都是老導演們的項目。
製片委員會也因此被稱作‘鬼門關’。
有這三重關卡在,一個電影項目要想在廠裡通過難度極大。
而李茂森的電影項目從劇本到立項,前後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
太快了。
即使是廠裡的老導演,也沒有享受過這麼快的速度。
劉小慶聽到這裡,忍不住笑了笑。
李茂森確實很厲害,一來北影就把廠裡的規矩戳得稀巴爛,創造許多叫人驚歎的記錄,真了不起,也不愧是自己投資過的男人。
“謝導,我聽說李茂森這個項目總投資高達一百多萬,比很多老資格導演的項目投資還高,廠裡把這麼多資金交給他來管理,也不擔心虧本?”
薑導手裡拿著一根樹枝,邊掰扯邊用粗獷的聲音問謝鐵麗導演。
謝導拿著保溫杯說,“李導拿過金獅獎,在拍電影上有一定的經驗,這次他敢把預算提高到120萬,心裡肯定有譜,我們不用替他擔心。”
“我覺得薑導的擔心還有道理的。”
製片趙永剛說,“很多年輕導演在成功過一次後,就盲目擴大預算,想要拍大片,可最後輸多贏少。李導自然是個很優秀的導演,可他太年輕了,才22歲,沒有在學院裡係統學習過,理論功底和實踐經驗都不夠紮實,廠裡突然讓他執導這種大電影項目,他能應付過來?”
副導演趙園點點頭,“我也有這種感覺,李導今年22歲,正是讀書的年齡,廠裡要是打算培養他,就該安排他到學校裡讀書,等他讀幾年書出來再當導演。現在廠裡看到《一個都不能少》大賣,就趕緊讓李導拍攝新電影,太急功近利了,也不利於李導未來的成長。”
“要我說,這種項目就該讓老牌導演上,穩妥!李茂森是新人導演,狀態不穩定,交給他執導風險太大。”
薑導把樹枝丟在地上說。
謝導演拿起煙抽一口,心裡也有一些擔心。
廠裡的電影項目在開拍前一般要經過幾個月的精心打磨,確保萬無一失。
可李茂森導演這個新項目從劇本到立項前後不到兩周時間。
太匆忙了。
電影投資也太大。
也導致整個項目風險變大。
特彆是現在廠裡經濟效益不好,再遭遇一次巨大虧損,這對廠裡的發展很不利。
“哈哈,要我說,你們在瞎操心。”
劉小慶提著裙擺上前,笑盈盈地說,“目前《一個都不能少》觀影人次突破6000萬人次,李茂森導演幫廠裡賺到四五百萬塊,廠裡投資一百萬給他拍電影怎麼了?”
根據當前電影方麵政策,每部電影觀影人次超過2000萬後,每多出10萬人次,中影給製片廠補貼1萬塊。
目前《一個都不能少》觀影人次超過6000萬,北影廠獲得補貼也超過400萬。
當初廠裡投資15萬,賺回400多萬,20多倍的收益。
薑導擺擺手,“這可不是瞎操心,從概率學上說,一個導演連續拍兩部電影都能獲得成功的概率極小,特彆是實力不穩定的新人導演。要是他這部電影虧了,明年廠裡很多項目都會受到影響。”
周圍幾個廠裡職工點點頭。
每年到了年底,北影會給城裡職工們發福利,廠裡賺錢的年份,他們拿到的福利更多,近兩年廠裡經濟效益不好,職工們拿到的福利也少。
可以說廠裡每部電影都跟他們有關係。
“那又怎麼了,李導幫廠裡拿過獎,賺過錢,就算這部電影沒有成功也沒關係,下一部成功就行了。再說了製片委員會那群人都是專家,他們認為李導的劇本不錯,就說明這個項目確實很不錯,有投資價值。連他們都不擔心會虧損,我們什麼都不知道在這裡瞎操心什麼。”
劉小慶撇著嘴唇說道。
謝鐵麗導演聽了哈哈大笑,指著劉小慶說,“還是鳳辣子明白事理,我們確實是在瞎操心。好了,不聊了,準備開拍。”
薑導走到劉小慶跟前,“你怎麼替李茂森說話?”
“什麼替他說話,我說的不是實話嗎?”
劉小慶瞥他一眼,轉身走向片場。
“你認為他的電影還會成功?”
“這跟我們什麼關係。”
劉小慶提著裙擺走進片場。
不知道為什麼,在遇到李茂森後,她越來越發現身後的家夥沒什麼魅力了,長得沒李茂森英俊,也沒有李茂森有才華。
尤其是最近這兩個月,在李茂森拿到金獅獎後,他似乎遭到很大打擊,人也變得小氣吧啦,沒有從前的豪爽勁兒。
想到李茂森,她不禁想起剛才看到的輪廓,她握著手腕,臉頰也變得滾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