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手握古風闖京城 > 第八章創作《知否知否》(中)

第八章創作《知否知否》(中)(1 / 1)

推荐阅读:

“一任宮長驍瘦,台高冰淚難流。”這兩句詞,林夏是為劇中那些身處宮廷、命運坎坷的女子而寫的。

在深宮中,女子們的命運往往不由自己掌控,他們在權力的鬥爭中掙紮,淚水隻能往肚子裡咽。

林夏在創作時,深入研究了古代宮廷女子的生活狀態和心理變化。他了解到,在宮廷中,女子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學會隱忍和偽裝。

“一任宮長驍瘦”,形象地描繪出了宮廷中權力鬥爭的殘酷,那些女子們在這種環境下,身心俱疲,卻又無可奈何。

“台高冰淚難流”則將女子們內心的痛苦和無奈表現得淋漓儘致。他們身處高高的宮殿之上,淚水早已在無數個孤獨的夜晚流乾,隻剩下冰冷的心。

“錦書送罷驀回首,無餘歲可偷。”林夏想起了劇中那些錯過的愛情,那些因為種種原因未能走到一起的人們。

這句詞,是對他們的惋惜,也是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在創作這句詞時,林夏的心情格外沉重。

他想到了小公爺齊衡與明蘭之間那段無疾而終的感情,他們彼此相愛,卻因為門第、家族等原因無法在一起。

齊衡在經曆了無數次的挫折後,終於鼓起勇氣給明蘭送了錦書,然而當他回首往事時,卻發現時光已經一去不複返,他們再也回不去了。

“無餘歲可偷”,這五個字,道出了多少人的心聲。人生短暫,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錯過了許多美好的東西,當我們回首時,才發現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彌補。

林夏放下歌詞初稿,又拿起了那份已經修改過無數次的定稿。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跡,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慨。

從初稿到定稿,這中間經曆了多少個日夜的煎熬,多少個靈感閃現的瞬間,隻有他自己知道。

每一次修改,都是他對作品的一次重新審視,一次對自己內心感受的更深入挖掘。

在創作過程中,林夏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挑戰。有時候,他會為了一個詞的選擇而絞儘腦汁,在無數個同義詞中反複比較,力求找到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那個。

有時候,他會因為陷入創作瓶頸而焦慮不安,對著電腦屏幕發呆幾個小時,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但是,他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他對音樂的熱愛,對創作的執著,支撐著他一路走了過來。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幾句李清照的詞,是整首歌曲的靈魂所在。

林夏在創作時,巧妙地將其融入到自己的歌詞中,與前麵的現代歌詞相得益彰。

他希望通過這種古今結合的方式,既能展現出古典詩詞的韻味,又能讓現代的聽眾更容易產生共鳴。

在決定使用李清照的這首《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時,林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了解到,這首詞創作於李清照早期,當時的他生活安逸,與丈夫趙明誠感情深厚。

詞中通過描寫一個女子在雨後醒來,詢問侍女海棠花是否依舊的情景,表達了他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林夏覺得,這首詞所表達的情感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的主題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劇中的人物們,也在經曆著生活的風風雨雨,他們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成長,不斷失去,卻始終在尋找著那份屬於自己的美好。

為了更好地將李清照的詞與自己的創作相結合,林夏仔細分析了每一個字、每一個詞的含義和韻律。

他在保留原詞韻味的基礎上,對其進行了適當的改編,使其更符合歌曲的整體風格。

例如,在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這兩句中,林夏將

“卷簾人”這個形象進行了拓展,賦予了它更多的象征意義。在劇中,有許多像

“卷簾人”一樣的旁觀者,他們對主角們的命運冷眼旁觀,卻無法真正理解他們的痛苦和掙紮。

林夏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深化了歌曲的主題,使聽眾在欣賞歌曲的同時,也能對劇中人物的命運有更深刻的思考。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句詞在歌曲中反複出現,如同一個不斷追問的聲音,深深地印在了聽眾的心中。

林夏在創作時,特彆注重這兩句詞的情感表達。他希望通過歌手的演唱,將那種對命運的無奈、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都淋漓儘致地展現出來。

每一次

“知否,知否”的呼喊,都像是劇中人物內心深處的呐喊,他們在命運的洪流中掙紮,渴望得到答案,卻又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

在確定了歌詞的整體框架後,林夏開始與作曲人劉炫豆進行溝通。他們一起探討歌曲的旋律走向、節奏把握以及情感表達等方麵的問題。

林夏希望歌曲的旋律能夠優美動聽,同時又能與歌詞的意境相契合,將聽眾帶入到那個充滿愛恨情仇的古代世界中。

劉炫豆對林夏的歌詞非常讚賞,他被歌詞中所蘊含的深厚情感和細膩描寫所打動。

在作曲過程中,他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華,創作出了一段段優美婉轉的旋律。

他根據歌詞的內容和情感變化,巧妙地運用了各種音樂元素,如古箏、二胡等傳統樂器,營造出了一種濃鬱的古典氛圍。

同時,他又加入了一些現代音樂的元素,使歌曲既具有古典的韻味,又不失現代的時尚感。

在與劉炫豆合作的過程中,林夏也提出了許多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他對歌曲的每一個細節都非常關注,從音符的高低起伏到節奏的快慢變化,他都與劉炫豆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有時候,為了一個小小的音樂處理,他們會爭論得麵紅耳赤,但最終總是能夠達成共識,找到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在歌曲錄製階段,林夏有幸邀請到了胡夏和鬱可唯兩位實力歌手來演唱。

胡夏的聲音清澈純淨,充滿了感染力;鬱可唯的聲音則柔美細膩,富有情感。

林夏覺得他們的聲音非常適合這首歌曲,能夠將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完美地詮釋出來。

在錄製過程中,林夏一直守在錄音棚裡,與歌手們一起探討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達。

他向歌手們詳細介紹了歌詞的創作背景和每一句詞所蘊含的情感,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歌曲。

胡夏和鬱可唯非常認真地聽取了林夏的建議,他們一遍又一遍地錄製,力求將每一個音符都唱到完美。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當胡夏和鬱可唯的歌聲在錄音棚裡響起時,林夏的心中湧起了一股暖流。

他們的歌聲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人們的心田,將歌曲中的情感完美地傳遞了出來。

林夏靜靜地聽著,眼中閃爍著感動的淚花。這一刻,他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得到了回報。

歌曲錄製完成後,林夏並沒有放鬆下來。他知道,一首好的歌曲不僅僅需要優秀的歌詞、旋律和演唱,還需要精心的後期製作。

他與後期製作團隊一起,對歌曲進行了反複的打磨和調整。從混音到母帶處理,每一個環節他都嚴格把關,力求讓歌曲達到最佳的效果。

在整個創作過程中,林夏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和支持。他的家人、朋友一直鼓勵著他,在他遇到困難時給予他安慰和幫助。

他的同事們也在工作上給予了他很大的支持,讓他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

林夏心中充滿了感激,他知道,如果沒有這些人的支持,他不可能完成這首歌曲的創作。

如今,《知否,知否》已經成為了一首家喻戶曉的歌曲,它隨著電視劇的熱播而傳遍了大江南北。

每當林夏聽到這首歌在大街小巷響起時,他的心中都會充滿了成就感和喜悅。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這首歌曲已經走進了無數人的心中,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林夏將歌詞稿輕輕地放回桌上,起身走到窗邊。夜幕已經降臨,城市的霓虹燈閃爍著五彩斑斕的光芒。

他望著窗外的夜景,心中感慨萬千。創作《知否,知否》歌詞的這段經曆,對他來說,不僅僅是一次音樂創作,更是一次心靈的旅程。

在這個過程中,他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也體會到了創作的艱辛和快樂。

林夏知道,音樂的道路還很長,他還有很多夢想沒有實現。他將繼續努力,用自己的音樂去表達內心的情感,去傳遞美好和溫暖。

他相信,隻要心中有夢,就一定能夠在音樂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此時,工作室裡響起了《知否,知否》的旋律,林夏靜靜地聽著,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他知道,這將是他人生中一段永遠難忘的回憶。新年的暖陽懶洋洋地灑在寧遠侯府的朱紅大門上,兩個石獅子威風凜凜地蹲守兩側,門庭處掛著的大紅燈籠隨風輕輕晃動,給這侯府添了幾分喜慶熱鬨。

侯府內院,明蘭穿著一身繡著紅梅的月白錦緞襖裙,外罩一件蔥綠羽緞披風,正帶著團哥兒在花園裡玩耍。

團哥兒已經能跌跌撞撞地走路了,他胖乎乎的小手揮舞著,嘴裡咿咿呀呀地叫著,追著一隻彩色的蝴蝶,明蘭在一旁微笑著看著,眼神裡滿是溫柔與慈愛。

“團哥兒,慢些跑,仔細摔著。”明蘭輕聲喊道,聲音裡帶著母親特有的寵溺。

這時,小桃匆匆走來,福了福身道:“姑娘,大娘子和老太太身邊的房媽媽來了,正在正廳候著呢。”明蘭微微點頭,彎腰抱起團哥兒,整理了一下衣裝,便往正廳走去。

正廳中,王若弗正端坐在主位上,房媽媽站在一旁。見明蘭進來,王若弗笑著起身,說道:“明丫頭,可算把你盼來了,你瞧瞧,這新年的,老太太特意讓房媽媽給你送了些他親手做的點心,還有幾匹料子,說是給你和團哥兒做新衣裳的。”明蘭心中一暖,連忙讓小桃接過東西,福身謝道:“多謝母親,也替我謝謝老太太,老太太有心了。”房媽媽笑著說:“六姑娘,老太太還說,等過些日子,讓你帶著團哥兒回盛家去住幾日,他想這小外孫了。”明蘭應下,又與王若弗寒暄了幾句,王若弗便說起了盛家的近況。

“你大姐姐華蘭在袁家,如今日子過得越發好了,你姐夫如今在官場上也頗受賞識。你四姐姐墨蘭,聽說在梁家又和那些妾室起了爭執,整日裡鬨得不可開交。倒是你五姐姐如蘭,和文炎敬夫妻恩愛,如今也有了身孕。”王若弗說著,臉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明蘭聽著,心中也是感慨萬千。正說著,外麵傳來一陣喧鬨聲,原來是顧廷燁從外麵回來了。

他穿著一身玄色錦袍,身姿挺拔,臉上帶著幾分冬日裡的寒意,但一看到明蘭和團哥兒,眼中便瞬間柔和起來。

“夫人,母親,你們來了。”顧廷燁上前,先是向王若弗行禮,然後走到明蘭身邊,輕輕摸了摸團哥兒的頭。

“二郎,你這是從哪兒回來,怎麼這般晚?”明蘭問道。顧廷燁笑著說:“今日朝堂上有些事務耽擱了,剛和幾位同僚商議了些事情。”眾人又閒聊了一會兒,王若弗便起身告辭,說要回去向老太太複命。

明蘭和顧廷燁將王若弗和房媽媽送出侯府,看著他們的馬車遠去,才轉身回府。

夜晚,侯府內一片靜謐。明蘭坐在梳妝台前,由丹橘幫著卸妝。顧廷燁坐在一旁,看著明蘭,猶豫了一下,說道:“明蘭,今日朝堂上,聽聞邕王府那邊又有動靜了。”明蘭手上的動作一頓,抬起頭,看著鏡子裡顧廷燁的眼睛,問道:“什麼動靜?”

“邕王雖已倒台,但邕王府的殘餘勢力似乎還在暗中活動,朝廷正在密切關注。”顧廷燁神色凝重地說。

明蘭微微皺眉,心中湧起一絲不安。他想起當年邕王逼婚,讓齊衡娶嘉成縣主,導致他和齊衡徹底錯過,那段往事,至今仍如一根刺,紮在他心裡。

“但願不要再生事端才好。”明蘭輕聲說。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