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林下風 > 朱雀橋邊夕陽斜 第5章 上元雅集

朱雀橋邊夕陽斜 第5章 上元雅集(1 / 1)

推荐阅读:

華林園位於徽音殿正北,始建於三國時期,直到東晉孝武帝時,才又開始擴建,備極崇麗。如今規製雖不如後世恢宏,卻也遠超一般世家門第的府園。

出了徽音殿,褚蒜子便是褚太後了,謝道韞再受太後寵愛,辰林也知道此刻必須謹守臣女本分,不能逾矩。

當二女跟隨褚太後鸞駕抵達華林園之時,辰林(謝道韞)一路上都謹守宮廷禮儀——在徽音殿裡還能與太後稱姐道妹,跨出那道大殿門檻,褚蒜子便成了端坐鸞輿上的褚太後。

庾道憐顯然比她熟稔宮規,始終保持著合適的距離,亦步亦趨地跟著。辰林學著她的模樣收斂起所有小動作,直到嗅到一股清幽的梅花香,才驚覺已到了華林園的梅園,也是本次‘上元雅集’的舉辦地。

東晉的文人士族最愛竹、棋、鶴、書法,四種雅技雅物,便是謝道韞也不能免俗,所居小院因廣植瀟湘竹,故名瀟湘院。及至五柳先生陶淵明出世,以“采菊東籬下”的悠然,又將菊花捧成了東晉的頂流。

褚太後卻與眾不同,她獨愛梅。

她愛它於霜雪中傲立,不似桃李攀附春風,偏以瘦骨撐住一片寒冬,恰如她端坐朝堂時,以柔肩扛起家國重擔;她愛它於寂靜中吐得清芬,不學牡丹爭豔群芳,偏以冷香漫過深宮,好似她臨朝聽政時,以智慧消解紛擾的從容;梅是寒冬裡的骨,是寂靜中的魂,是她身為皇太後,藏在鳳冠霞帔下的那一點不肯彎折的真。

於是,在她的丈夫離世後,孤兒寡母的她,便讓工匠於華林園中辟了這麼一處梅園,共栽梅一千五百九十八株,恰是她從成為琅琊王妃,再到晉身皇太後的一千五百九十八個日夜!

一千五百九十八株梅花,其中臘梅七百九十九株,江梅七百九十九株,分左右兩邊對稱栽植,中間開鑿的彎曲水渠,名為流杯渠。

一觴清酒置於渠水源頭,便會順流而下,直達天淵池,天淵池又連通玄武湖,玄武湖偎依鐘山,那裡是她丈夫長眠的地方!

從梅園開辟,栽下梅樹,已曆八個春秋,他們的孩子也已經在位八年。再過五年,等他們的孩子司馬聃成年,她便可以還政於子,從此逍遙山林,哦,對!還可以再拉上謝道韞那個小妮子,兩姐妹飲酒賦詩,談玄論道,豈不快哉!

“太後娘娘駕到——”內侍尖細的唱喏聲壓過梅園的鶯鶯燕燕,臨水廊亭裡的喧鬨頓時消弭無形。一群身著各色錦緞華服的女眷魚貫而出,遠遠便屈膝行禮,裙裾掃過滿地的落紅,像是鋪開了一片流動的彩雲。

“平身——”褚太後一聲令下,眾女眷才紛紛起身。褚太後也在宮人的攙扶下,緩緩走下鸞輿,然後轉身向謝道韞(辰林)和庾道憐招了招手,二女趨步近前,褚太後拉起二女的手,爽朗笑道:“來,朕給你們介紹一下大晉朝的當世女傑!”

辰林(謝道韞)心中雀躍,不知道前麵這群貴人之中,又有哪些東晉曆史上的傑出女性,能夠跨越一千六百多年親眼見到,想想都令人興奮。

庾道憐則十分拘謹,任由太後拉著,一副無可無不可,任由擺布的小媳婦姿態!

褚太後左手拉著謝道韞(辰林),右手拉著庾道憐,走向最靠前的三位貴人,三位貴人微微一福,口頌:“見過太後娘娘!”

褚太後溫和笑道:“你們今日都是朕邀請來的客人,卻也無須如此多禮!今日禮數都免了吧!”這話不僅是對麵前三位貴人,也是對後麵眾多女眷說的!

眾女眷自是受寵若驚,齊聲唱了喏,便也放鬆下來,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私語。

褚太後先向三位貴人介紹庾道憐:“三位王妃,朕身邊這位是東海王妃庾道憐,與東海王司馬延齡那小子剛成親才一個月!”太後又向庾道憐勉勵道:“這三位王妃,你要多親近親近!”說著便鬆了手,虛虛一推,將拘謹的東海王妃推了過去。

東海王妃庾道憐年齡最小,膽子怯懦,慌忙向三位王妃見禮。

這邊褚太後又拉了拉左手,謝道韞(辰林)自覺地近前半步,向三位王妃見禮。太後熱絡地介紹道:“這是朕娘家二祖一脈的丫頭,名道韞,字令薑!”

會稽王妃誇道:“果然還得是太後娘家的血脈,才能生出這等拔尖的女兒來!”

琅琊王妃則讚道:“便是那‘詠絮之才’的謝令薑嗎?真真是洛神出水般的妙人兒!”

武陵王妃性格直爽:“這孩子確實生得俊俏,就是看起來身子骨有點虛弱!”

褚太後笑罵道:“武陵王妃你切莫提了,這孩子前幾日遭了災禍,躺了好幾日才見好,便被朕拉來這‘上元雅集’湊份子,待會個開了詩會,你可莫要故意刁難她!”

武陵王妃喊冤道:“太後娘娘慧眼如炬,妾身怎敢駕前弄虛使詐,太後縱是偏心娘家人,也不好如此冤屈臣妾!”

辰林(謝道韞)此時已經化作人形小電腦,大腦快速檢索,眼前這位正在與太後談笑的武陵王妃出身汝南應氏,是武陵王司馬晞的正妃,司馬晞雖無學識,但有軍事才乾,為人粗放,在褚太後兒子司馬聃即位那年,進位為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而就在今年還將遷任太宰。可見是備受恩寵,難怪武陵王妃能與褚太後談笑風生。

會稽王司馬昱有兩位王妃,分彆是王簡姬和李陵容。王簡姬出身太原王氏,是光祿勳王遐之女。李陵容則出身低微,原為會稽王宮中宮女,因麵相被認為能生育子嗣而被司馬昱寵幸,先後生下晉孝武帝司馬曜、會稽文孝王司馬道子和鄱陽長公主。司馬曜即位後,她一路晉升,最終被尊為太皇太後,諡號“文太後”。看麵相,辰林(謝道韞)猜測眼前的這位會稽王妃應該是未來的文太後李陵容。

琅琊王司馬丕是晉成帝司馬衍的長子,褚太後的丈夫登基後,司馬丕承襲了琅琊王封號。他為琅邪王時,迎娶王穆之為王妃,即位後立其為皇後。王穆之與庾道憐年紀相當,故而此刻二人也比較親近。

也就是說眼前的四位王妃,除了武陵王妃,其他三位將來都會成為皇後甚者太後。

辰林(謝道韞)一邊搜索,一邊暗暗咋舌,“嘖嘖嘖,不得了!不得了!這要是能帶個手機或者照相機穿越該有多好啊!到時拉上太後姐姐和四位王妃一起合影,然後大大地洗出來,再找未來的老公公王羲之或者未來小舅子王獻之,手書‘大晉皇家閨蜜天團’八個大字,要再能穿越回去,光這張照片不得拍賣個幾十億啊!”

辰林(謝道韞)正胡思亂想間,褚太後牽著她的右手的左手,突然用大拇指在她的左手虎口處掐了一下,然後俯身輕聲提醒道:“死丫頭,這也能走神,千萬彆給姐姐丟人!我再給你介紹幾位貴人!”說完,拉著謝道韞(辰林)便走。

辰林(謝道韞)大窘,連虎口的疼痛都忘記了,慌忙跟上太後的腳步。

上元雅集正式開始之前,眾女眷三三兩兩聚集,除了剛剛認識的四位王妃,褚太後又把謝道韞(辰林)拉到四人麵前。

這四人一組卻也奇特,竟是一老,一中,一少,一尼。因太後之前有口諭,所以四人也不行大禮,而是淺淺一福,口頌‘太後!’

太後先向四人介紹謝道韞(辰林),然後又向謝道韞(辰林)介紹四人。

第一位便是那位年長者。

“令薑,這位老夫人,乃是當世書法名家衛夫人!”

衛夫人衝謝道韞(辰林微微點點頭:“嗯,既然是謝安石那野小子帶出來的孩子,想必書法一道,必然平平!”

口氣之大,卻讓辰林(謝道韞)生不出一點不服氣來。隻因這位衛夫人,名鑠,字茂漪,是東晉大名鼎鼎的女書法家,她還有一個更讓人如雷貫耳的學生,就是書聖王羲之,以及還有一位帥絕人寰的侄孫——超級大帥哥衛玠。而她之所以能這樣點評三叔謝安(字安石),是因為謝安年少時曾和王羲之一起向衛夫人學習書法,王羲之儘得衛夫人書法精髓,還青出於藍。三叔謝安年少無定性,隻學了一個月,便留書而去,狂言道:“大丈夫當揮麈定天下,豈困於筆硯間哉!”

辰林(謝道韞無奈,自己家的三叔,我不幫他背這口黑鍋,誰幫他背?當然,回去之後如何以此要挾、敲詐三叔,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了!

辰林(謝道韞)添油加醋道:“衛老夫人教訓的是,我那三叔確實不像話,我說他平日怎麼不肯教我書法,原來是水平太臭!”辰林(謝道韞)一邊編排她那位敬愛的三叔,一邊雙目灼灼地盯著衛夫人拿著麈塵的手指,還咽了咽口水,“老夫人,你看徒孫女我還有救嗎?令薑願意日日侍奉您老人家身前,便是能學到您的一點皮毛便也知足了!”

她哪是想學習書法,分明是惦記上衛夫人府上的廢紙簍了,即便是廢紙,拿出去裱一裱,也都是寶貝啊!

衛夫人一生什麼樣的天才沒見過,像辰林(謝道韞)這樣的,卻是第一次見,不由也被逗笑道:“這孩子我喜歡,真性情!”然後側頭衝旁邊的中年婦人道:“子房,你家那個五小子與這孩子年紀相若,倒也般配!”

這個中年婦人是王羲之的正妻——郗璿,她是東晉名臣郗鑒的女兒。她與王羲之的結合還有一段著名的典故——“東床快婿”。據說當時郗鑒為女兒選婿,王羲之在眾多求親者中不拘小節、坦腹東床,反而被郗鑒選中,成就了這段姻緣。

郗夫人也十分喜愛謝道韞(辰林),眯著眼睛笑道:“太後,老夫人,令薑這孩子,臣妾也是越看越歡喜,可是為娘的最了解自家的孩子,子猷(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那孩子性情放誕、行事不羈,恐非良配。反倒是叔平(王羲之第二子,王凝之,謝道韞之夫),雖然比令薑大了五歲,但沉穩內斂,中庸平和,最是般配不過!”

辰林(謝道韞)心頭一涼,暗想,“得,這是逃不脫曆史宿命了嗎?還沒到三叔出麵去說親,提前在上元雅集被未來老婆婆看上了?我的好婆婆唉,您那二兒子可不是什麼好歸宿啊,會害死全家人的!你家老五不就是癲了一點了嗎!沒關係的,我不介意的,未來的社會比你家老五還癲的小青年多的是,大不了我跟他一起癲,也比跟著窩囊廢強啊!實在不行,你家老七也行啊,老七還更帥,帥到公主都要搶著嫁給他!雖然我比老七大了幾歲,可是東晉也流行姐弟戀不是!”

辰林(謝道韞)還在意淫王家老七,突感對麵四人中的‘一少’目光不善,女人的直覺——是情敵!辰林(謝道韞)這才打量這‘一少’,與自己年齡身段相弱,容貌也不差,此女莫不是王家老七的表姐,王獻之未來的原配夫人,後來又被公主搶了老公的郗道茂?

這是與我有大“道”之爭的女人啊!

一直沉默不語的比丘尼突然開口解圍道:“貧道觀這謝家小娘子,恰似山澗初融雪,未染俗垢自含清。不似閨閣裡養出的嬌柔,倒多幾分鬆風過石,雖未成濤,卻已有了穿林越岫的慧骨。不是俗世婚姻能拘住的。”

褚太後忙向謝道韞(辰林)介紹道:“令薑,快來見過安道人,這位安令首上師,有開宗立派之功,乃本朝德行和學識翹楚!”

辰林(謝道韞)這才恍然,為什麼這位比丘尼會與那‘一老一中一少’聚在一起,原來這位比丘尼出身琅琊王氏,是王羲之的族姐,東晉比丘尼代表人物,得道高人。

辰林(謝道韞)心中感激安令首為她解圍,鄭重行禮道:“令薑多謝安上師提點。”她斂衽躬身,動作從容,“上師言山澗融雪、鬆風過石,令薑愧不敢當。隻是世間萬物各有其性,令薑愚鈍,隻願守此本心,即便零落成泥碾作塵,仍有香如故!”

“零落成泥碾作塵,仍有香如故?”一生愛梅如癡的褚太後看著滿地落梅,被人踩在腳下,碾成塵泥,不由觸景生情,感懷前路茫茫,不知將來是功成身退,還是跌入萬丈深淵,竟被謝道韞(辰林)一句話牽動心神!

但褚太後畢竟久在朝堂周旋,隻是失神一瞬,便馬上恢複清明,卻仍然惋惜道:“令薑,你怎隨口一言,便有如此佳詞妙句!隻是可惜了啊,雅集尚未開始,否則便你這一句‘零落成泥碾作塵,仍有香如故’,也足以穩奪本次雅集三甲了!”

比丘尼安令首也不吝讚美:“確是妙句!”隨即麈尾一拂,閉目不再言語。

衛夫人和郗夫人互相眼神一對,都會心一笑。郗道茂卻是心中不服,躍躍欲試,“定要在接下來的雅集詩會上,壓她一頭,獻之表弟是我的,我的!”

正在此時,突然一聲鶴鳴清唳,自梅園深處的高台響起,卻是申時已到。

辰林(謝道韞)四處張望,並沒有發現梅園豢養仙鶴,不知那鶴鳴從何而來!

褚太子卻很是得意,向謝道韞(辰林)輕聲炫耀道:“這是姐姐發明的鶴鳴漏,厲害吧!”

“鶴鳴漏?”辰林(謝道韞)不明覺厲,忙詢問是何機巧。

褚太後對表妹的配合表情很是滿意,指向梅園深處,天淵池畔的高台誇耀道:“看到沒?那處高台,便是鶴鳴漏。先築一高台,台頂銅鶴馱日晷,白日借光影示時;台下三層地宮暗藏機括,蓄水缸經銅管滴入蓮花漏,積滿則傾入轉輪機,銅輪轉滿一周,恰應一個時辰。此時機關觸發,引導銅鶴腹內氣囊與簧片,再以軸杆牽動鶴頸活塞,猛地擠壓氣囊,氣流衝過鶴喙處弧形簧片,先如幼鶴初啼,清細婉轉;轉瞬聲調陡揚,化作老鶴引頸長唳,蒼勁悠遠。”

辰林(謝道韞)越聽越驚,她可是建康航空航天機械工程專業的,以東晉現有的科技水平,便是讓她來主持設計,也不敢說就一定能造出這等機巧計時儀器,更不要說還要模擬鶴鳴。

辰林(謝道韞)看著洋洋得意的太後姐姐,心中佩服得五體投地,“我的太後姐姐啊,我的老天奶唉,你這巧思不去做科學家真是埋沒了天賦啊!”

畢竟辰林在她那個時代從未聽說東晉有什麼“鶴鳴漏”這等計時儀器,想必很多華國的文明瑰寶都像鶴鳴漏一樣淹沒在戰火和歲月的塵埃之中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