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發現小抄能“更新”內容,陳陽心裡像揣了個小火爐,總忍不住琢磨下一個能折騰的東西。
小抄反麵新增的肥皂配方下麵,有一行模糊的字跡,像是被水洇過,仔細辨認才能看出是“矽砂+純堿+石灰石=玻璃(高溫熔融)”。旁邊還畫了個歪歪扭扭的坩堝,下麵標著“火候要足”。
玻璃!
陳陽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他在博物館見過戰國時期的琉璃,顏色發烏,還帶著氣泡,跟現代玻璃完全沒法比。要是能做出透明的玻璃……在這年代,怕是真能被當成“水晶仙物”。
可轉念一想,他又犯了難。玻璃需要高溫熔化,勞役營裡隻有燒柴火的土灶,溫度根本不夠;矽砂倒是好找,渠邊的沙子裡就有,可純堿和石灰石去哪弄?
正琢磨著,老夯抱著一捆柴火進來,見他對著沙子發呆,忍不住問:“高人,您盯著沙子看啥?這玩意兒除了墊腳,還有啥用?”
“沙子?”陳陽眼睛一亮,抓起一把渠邊的細沙,“這沙子裡有寶貝,能做出比水晶還透亮的東西。”
老夯湊近看了看,一臉不信:“就這破沙子?我看跟河邊的土疙瘩差不多。”
“你不懂。”陳陽沒解釋,心裡卻有了主意。純堿沒有,但草木灰裡有碳酸鉀,說不定能湊合用;石灰石……他想起上次挖渠時,見過幾塊灰白色的石頭,敲開後斷麵很光滑,說不定就是。
至於高溫……他看向棚角那個破鐵鍋,又看了看張隊率前兩天賞給他的一把青銅匕首——或許能想個辦法。
接下來的幾天,陳陽一邊應付著張隊率的“肥皂需求”,一邊偷偷攢材料。老夯被他支使著,借口“撿石頭加固棚子”,弄回好幾塊灰白色石頭;草木灰更是現成的,堆了滿滿一陶罐;沙子篩了又篩,隻剩下最細的那種。
材料湊得差不多,陳陽卻卡在了“高溫”上。土灶的火最多能把水燒開,想熔化沙子根本不可能。
“要不……找李不韋想想辦法?”老夯出主意,“那神棍不是整天煉丹嗎?說不定有能燒大火的爐子。”
陳陽猶豫了。找李不韋?那貨現在看他的眼神,一半是崇拜一半是嫉妒,要是讓他知道自己在弄“新仙物”,指不定又要瞎嚷嚷。
可除此之外,好像也沒彆的辦法。
他咬咬牙:“去問問。就說我想煉點‘淨塵膏’的升級版,需要大火。”
老夯找到李不韋時,那貨正蹲在角落裡,用樹枝在地上畫八卦,嘴裡念叨著“離火生煙,坎水生光”。一聽陳陽要借爐子,眼睛瞬間亮了:“仙師要煉丹?帶上我!我懂火候!”
陳陽沒辦法,隻能讓他跟著。李不韋的“煉丹爐”其實就是個破陶罐,埋在土裡,周圍堆著木炭,看著比陳陽的土灶強點,但也強不到哪去。
“就這?”陳陽皺眉。
“這可是我改良過的‘聚火壇’!”李不韋得意地拍著陶罐,“能聚天地火氣,比普通爐子旺三倍!”
陳陽將信將疑,把沙子、敲碎的石灰石、草木灰按小抄上的比例混在一起,裝進一個破銅碗(從工具堆裡翻出來的,勉強能當坩堝),放進陶罐裡,讓李不韋燒火。
李不韋倒是賣力,把木炭添得足足的,火苗“呼呼”往上竄,臉都烤得通紅。他還時不時拿起破羅盤轉兩下,嘴裡念著“火旺則氣聚,氣聚則丹成”。
老夯在旁邊扇風,陳陽則緊盯著銅碗。燒了快一個時辰,銅碗裡的混合物慢慢變軟,開始冒泡,顏色從灰白變成了暗紅,卻始終沒變成透明的液體。
“不對啊……”陳陽心裡犯嘀咕,難道是比例錯了?還是溫度不夠?
他掏出小抄,借著火光一看,發現玻璃配方下麵多了一行小字:“需持續高溫(800c以上),可加入鉛塊助熔(慎用)。”
鉛塊?勞役營裡哪有這東西?
就在他犯愁時,李不韋突然“哎呀”一聲,指著銅碗:“仙師快看!化了!化了!”
陳陽趕緊看去,隻見銅碗裡的混合物終於開始熔化,變成了一灘渾濁的液體,雖然不清透,但確實是熔融狀態!
“加火!再加點火!”陳陽喊道。
李不韋趕緊又添了一把木炭,火苗竄得更高了。又燒了半個時辰,液體漸漸變得清亮了些。陳陽怕燒過頭,趕緊讓李不韋滅火,把銅碗取了出來。
碗裡的液體慢慢冷卻,最後凝固成一塊黑乎乎的東西,表麵坑坑窪窪,還帶著氣泡,彆說透明了,連反光都很少。
“這、這就是您說的寶貝?”老夯一臉失望,“看著還不如肥皂呢。”
李不韋也湊過來,戳了戳那塊“疙瘩”,皺著眉:“這玩意兒硬邦邦的,既不能洗手,也不能吃,怕是煉廢了吧?”
陳陽心裡也有點失落,但沒完全放棄。他拿起一塊碎瓷片,在“疙瘩”上劃了劃,居然劃出了一道痕跡!這硬度,比石頭還高!
“沒廢。”陳陽撿起一塊碎渣,對著光看了看,雖然渾濁,但隱約能透點光,“再試試,說不定能弄出小塊的。”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又試了好幾次。陳陽調整了材料比例,李不韋把爐子又改了改(其實就是把陶罐埋得更深了點),終於在一次冷卻後,從銅碗底部摳出了幾顆米粒大小的東西——半透明,帶著點綠色,雖然有氣泡,但確實能透光!
“成了!這就是水晶!”李不韋激動得跳起來,一把搶過一顆,對著太陽照,“透亮的!真的是水晶仙珠!”
他這一喊,麻煩來了。
營裡的勞役本來就好奇他們天天圍著爐子瞎忙活,一聽“水晶仙珠”,頓時圍了過來,裡三層外三層,把小棚子堵得水泄不通。
“在哪呢?讓我看看!”
“真有水晶?陳陽真能煉出來?”
“快給我看看!我這輩子還沒見過水晶呢!”
人群吵吵嚷嚷,有人甚至想伸手去搶。李不韋趕緊把玻璃珠揣進懷裡,像護著命根子似的:“都讓讓!這是仙師煉的仙物,豈是你們能碰的?”
混亂中,不知道是誰推了一把,李不韋“哎喲”一聲摔在地上,懷裡的玻璃珠掉了出來,滾到了人群外。
一隻腳剛好踩了上去——是張隊率!
他本來聽見吵鬨聲過來看看,沒想到一腳踩住個硬東西,低頭一看,是顆亮晶晶的小珠子,正從自己腳邊滾出來。
“這是啥?”張隊率撿起玻璃珠,對著光一看,眼睛瞬間瞪圓了,“這、這是水晶?”
李不韋趕緊爬起來,哭喪著臉:“隊率大人,那是仙師煉的仙珠!”
張隊率哪還管他說啥,拿著玻璃珠翻來覆去地看,又對著太陽照,嘴裡嘖嘖稱奇:“透亮!比我見過的玉佩還亮!這玩意兒……能做啥?”
陳陽心裡咯噔一下,知道這下藏不住了。他硬著頭皮說:“這叫‘亮石珠’,能透光,據說戴在身上能安神。”
“安神?”張隊率眼睛更亮了,“給我!”
不等陳陽說話,他已經把玻璃珠揣進了懷裡,又瞪了圍觀的勞役一眼:“都圍在這兒乾啥?不用乾活了?再看全部罰抄律令!”
人群一哄而散,隻剩下陳陽、老夯和一臉委屈的李不韋。
張隊率看著陳陽,語氣帶著命令:“這‘亮石珠’,你也給我多弄點!越多越好!弄出來……我保你以後在營裡橫著走!”
陳陽心裡苦笑。這下好了,肥皂還沒供夠,又來個玻璃珠。這勞役營,怕是要變成他的“小作坊”了。
他低頭看了看懷裡的小抄,上麵的玻璃配方旁,不知何時多了個小小的問號,像是在問“還繼續嗎?”。
陳陽歎了口氣,握緊了小抄。
繼續?當然得繼續。
畢竟,這亮閃閃的玻璃珠,可是能換“橫著走”特權的寶貝啊。
隻是他沒注意,遠處的城牆拐角,一個穿著黑衣的人影一閃而過,目光正是朝著工具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