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
某豪華小區內。
沈蘊華轉頭看了眼躺在床上已經有些時日不能下床的女兒,心中仿佛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定一般,當即便不顧丈夫的反對,訂了幾張蓉城直達臨江的機票。
為了女兒,她已經沒得選了!
西醫之前看了不少,但幾年下來女兒的病情沒有好轉不說,反倒是因為透析的次數越來越多,身體也越來越虛弱。
眼看女兒的生機越來越弱,沈蘊華心中已然是萬分焦急。
當她刷直播看到百歲老中醫在中醫藥交流大會怒斥眾多專家教授時。
沈蘊華就知道
直播間內出現的這位百歲老者才是真正的中醫大家,或許能夠治好自己女兒的病情。
至於說為什麼沈蘊華會如此篤定。
這還需要問為什麼嗎?
人家都活到一百三十五歲了還活蹦亂跳的,這不就是最好的權威代表?
沈蘊華的丈夫原本還想勸阻一番,但當沈蘊華給他看了對方在中醫藥交流大會上怒懟眾多中醫藥專家教授的視頻後,他便不再說話了。
於是乎,當天下午沈蘊華帶著兩名護工一起,推著輪椅帶上自己的女兒便上了飛機趕往臨江。
全然沒有絲毫的猶豫!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此刻,動車上。
謝小玲還在直播呢!
在給沈蘊華私發完地址後,謝小玲有一搭沒一搭的跟直播間內的水友們閒聊著,偶爾給曾祖爺爺來一兩個鏡頭。
直播間內的水友們大部分都是衝著曾祖爺爺來的。
謝小玲自然不可能讓水友們失望了,不然以後她還怎麼火下去?
兩個多小時後。
當動車抵達臨江市時,謝小玲這才關掉直播,攙扶著曾祖爺爺下車了。
臨江市素來有才子之鄉的美稱,文化底蘊深厚,不過就是經濟建設有點不行,不知道落後其他市幾個版。
呼!
剛一走出車站,一陣寒風襲來,冷得謝小玲連忙緊了緊身上的衣物。
臨近臘月的天氣,寒意愈發的刺骨,灰蒙蒙的天空壓得很低,仿佛隨時會飄下雪來。
謝星遠轉頭瞥了便曾孫女一眼,淡淡的開口道:
“你這身子骨太羸弱了,年紀輕輕的像什麼樣子?回去給我複習一百遍八段錦,每天卯時必須給我起床晨練,聽見沒有?”
“啊?”
謝小玲不禁張大了嘴巴,頓時露出一副苦瓜臉道:
“曾祖爺爺,現在可是冬天啊!卯時天都沒亮,外麵冷得要命”
說著,她縮了縮脖子,顯然是不願意接受這個晨練任務的。
謝星遠眉頭一皺,輕哼了一聲道:
“哼,怎麼?嫌冷?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寒冬臘月光著腳練功都沒喊過一聲苦!”
您那是清朝人,能比嗎?
謝小玲心中暗自吐槽了一句,嘴上可不敢頂撞,隻好可憐巴巴地討價還價道:
“那那能不能改到辰時再起床晨練啊?卯時也太早了,我根本起不來啊!”
卯時大概是早上5點到7點,而辰時則是上午7點到9點。
“嗯,行吧,辰時吧!”
謝星遠瞥了她一眼,知道這大冷天的卯時確實是有點早了,最終還是心軟將時間改到了辰時。
隨後,謝小玲打了一輛出租車,然後跟司機師傅說了地點。
緊接著,出租車便載著祖孫倆緩緩駛入車流中,朝著謝家老宅駛去。
謝家老宅位於臨江市的一個小縣城中。
說起來謝星遠跟這原身體主人還算是有點緣分的。
之前就說過,上一世的他就學過一段時間的中醫,傳承的便是江南西道的旴江醫派。
旴江醫派為我國重要的地方醫學。
南宋婦產科、外科專家陳自明,元代的骨傷專家危亦林,明代醫林狀元龔廷賢等等,都出自於旴江醫派。
而原身體主人謝星遠,便屬於旴江醫派中的醫藥世家之一。
其兄謝星煥亦是清代著名醫學家,著有《得心集醫案》,書中收錄其生平治驗案例,涵蓋內、外、婦、兒各科,對後世中醫臨床有重要參考價值。
其父謝士駿,在此之前亦是當地名醫。
所以才說謝星遠出身中醫藥世家,其醫術自然也不差。
更何況曆經近百年的時間,謝星遠本身問診過的患者病曆和經驗便已經超乎常人,不是一般的中醫大夫能夠相比的。
也正是因為他上一世在這邊學過幾年醫,所以對於臨江市他還是比較熟悉的。
一個多小時後。
出租車司機載著祖孫倆,終於抵達了謝家老宅。
車子緩緩地停在一座古樸的院落前。
放眼望去,隻見這座院子看起來不算很大,但也絕對不小,一副青磚黛瓦的模樣,門楣上掛著“杏林春暖”的匾額。
隨後,謝小玲付了車錢,扶著曾祖爺爺便下了車。
謝星遠的目光掃過門前的石階,那已被歲月磨得光滑發亮的石階不知道被多少人踏過,隱約間便能感受到這座宅院沉澱的中醫世家的底蘊。
跟著謝小玲踏進院落的大門,望著院牆邊屹立著幾株枝乾蒼勁的梅樹,謝星遠的腦海中不由得閃過無數的記憶碎片。
雖然他是第一次踏進眼前這座老宅。
但是記憶中的他卻像是來過千萬次一般,對於院內的一草一木都無比的熟悉。
“終於到家了,可累死我了!”
謝小玲嘴裡嘟囔著說了一句,放下手中的行李,朝著院內便喊道:
“吳叔,吳叔出來幫忙拿一下行李。”
謝小玲的話音剛落,院內傳來一陣沉穩的腳步聲。
緊接著,一名約莫五十歲左右,身形精瘦的男人快步走了出來。
他穿著樸素的中山裝,麵容和善,眼神卻格外銳利,一看就是常年打理藥材、手腳麻利的人。
“呀,老爺回來了!”
一見到謝星遠回來,吳叔的臉色不由得微微一喜,快步上前接過行禮道:
“不是說要去三四天嗎?怎麼這才兩天就回來了?”
“那交流大會沒什麼好玩的,曾祖爺爺在會上罵了他們一通,我們不就回來咯!”
謝小玲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道。
謝星遠上下打量著眼前的吳叔,腦海中立馬便浮現出一段與對方有關的記憶。
對方原名吳本忠,原本是一名孤兒,在當年那個特殊的年代差點餓死了,是謝星遠給了他飯吃,並將他帶回了謝家。
自此之後,吳本忠便一直以隨從身份跟著謝星遠留在了謝家,一生未娶。
聽完謝小玲的解釋後。
吳本忠似乎並不意外,隻是默默地的接過行李朝著一旁的主臥房間走去。
原身體主人的兄長謝星煥早就去世了,那些侄子、侄女自然也早就分了出去。
謝星遠自己的那些子女也早早的就分家出去了,有些甚至都已經掛了不知道多少年了,所以這謝家老宅如今也就他與吳本忠兩人居住。
哦,不對!
現在又多了一個便宜曾孫女謝小玲!
原本謝小玲陪著曾祖爺爺參加完中醫藥交流大會就可以回去了,不用留在這老宅繼續陪著。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直播完全是靠曾祖爺爺才火起來的。
謝小玲自然是不會放棄這個流量密碼了。
所以
所以她不打算回家了,最起碼近段時間內不會回家。
下午。
吃過午飯,午休結束後。
謝星遠在院子裡四處轉了轉,感覺眼前這一切是那麼的熟悉,又是那麼的陌生。
這大概就是兩個靈魂記憶重疊的奇妙感覺吧!
他站在院子裡的回廊下,指尖輕輕撫過斑駁的木柱,那些陌生的記憶碎片如潮水般湧來。
這裡曾是謝星遠年少時背誦《黃帝內經》的地方,他與兄長謝星煥常為某個醫理在旁爭得麵紅耳赤,而院角那株老梅樹下,則埋著他們兒時一起埋下的‘藥童酒’,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了。
一百多年的記憶,實在是有夠久遠的。
謝星遠心中不由得輕笑了一聲,隨後穿過曲折的回廊,來到了後院的地窖。
說是地窖,其實就是藥庫。
畢竟中草藥的保存需要避光、通風、防潮,部分中草藥還需恒溫恒濕才能夠長久保存。
對於中藥世家來說,地窖無疑就是最好的存藥藥庫。
謝家這個用來儲存中草藥的地窖並不算很深,也就四米左右的深度,地窖的麵積大概有五十多平方米的樣子!
沿著地窖青石台階往下走,謝星遠能明顯感覺到地窖內的溫度要比外麵暖和一些,四周的空氣中甚至彌漫著淡淡的藥香味。
咯吱一聲!
隨後,謝星遠推開厚重的樟木門,一股陳年的藥香瞬間撲麵而來。
“嘶這味道,還真是純啊!”
謝星遠不自覺地深吸了一口氣,隻見地窖四壁屹立著數十個古舊的藥櫃,上麵密密麻麻的小抽屜上貼著許多泛黃的標簽。
中間則放著一些藥架,上麵鋪滿了各種曬乾的中草藥。
當歸的醇厚、黃連的苦澀、沉香的幽遠
混雜著無數種中草藥味的氣息湧入白術的鼻間,讓他不由得感慨道: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吧,即便如今這個世道已經是假藥橫行了,身為中藥世家依舊儲存著如此多的野生中草藥。”
這些可不是人工種植的中草藥,而是一株株從野外山上采摘回來曬乾保存起來的。
藥效方麵自然是沒的說了。
謝星遠打量了一番地窖內的情況後,當即便走到其中一個藥櫃前,打開其中的幾個抽屜,從裡麵拿了一些中草藥的種子出來。
黃芪、川貝、當歸、甘草、丹參、防風、決明子
謝星遠取了數十種中草藥的種子,而後意念一動,便進入到了自己的隨身藥田內。
隨後,謝星遠按照這些中草藥的不同藥性,將這些中草藥播種了下去。
三畝地不算大,但也不算小。
謝星遠花了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才將三畝藥田全都播撒上了中草藥的種子。
與此同時。
另一邊。
沈蘊華帶著兩名護工推著自己女兒下了飛機後,便直接打車來到了白術所在的縣城。
不過天色已然不早了!
沈蘊華並未立刻帶著女兒前來謝家老宅問診,而是先在縣城內的一家酒店內住下,準備明天一大早再趕往謝家老宅。
而這個時候。
種植完中草藥的謝星遠剛一走出地窖,便迎麵撞見了正在直播的便宜曾孫女。
“呀,曾祖爺爺你在這兒呢?我找您半天了都!”
謝小玲舉著手中的直播設備,一臉笑嘻嘻的說道。
剛才一開播,她就在尋找曾祖爺爺的身影,結果找了半天都沒看見,直播間內的眾多水友差點都要取關了。
“怎麼,乖孫你找我有事?”
謝星遠拍了拍身上的灰塵,關上地窖的樟木門問道。
謝小玲微微一笑道:“我倒是沒什麼事找您,就是這直播間的水友們都想看您,我這也不好意思不給他們看啊,不然我這直播數據就得涼了!”
說著,謝小玲俏皮地眨了眨眼,隨後將手機鏡頭對準了他問道:
“曾祖爺爺,您剛才是去在地窖整理藥材嗎?”
“嗯!”
謝星遠淡淡的點了點頭並未過多的解釋,隻是看了她一眼道:
“時間不早了,也該吃晚飯了。”
說著,謝星遠便自顧自地朝著吃飯的偏室走去。
謝小玲舉著手中的直播鏡頭緊跟在後麵,笑著對直播間內的上百萬水友們說道:
“諸位寶子,我現在要跟曾祖爺爺去吃晚飯了,你們還要看嗎?”
“吃晚飯,這麼早嗎?這才不到傍晚五點啊!”
“想看,我們也很好奇老爺子能活到這個年紀,平常吃的都是什麼菜品?!”
“應該都是養生的食物吧?畢竟曾祖爺爺可是名副其實的中醫大家啊!”
“哎呀,你們說的我都有點好奇曾祖爺爺平常吃什麼了?”
“”
直播間內瞬間彈幕飛起。
很顯然,大家都很好奇能夠活到一百三十五歲的老爺子,日常到底吃的什麼。
畢竟在華夏,飲食養生也是一大門學問。
老爺子能夠如此長壽,大家自然也想跟著學學如何飲食養生,從而讓自己活得更長久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