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知意回來了。
孟映棠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有些意外,但是細想一下,又覺得似乎這樣才是正常的。
方知意永遠打不死。
藝高人膽大,永遠審時度勢,為了生存,可以放棄任何底線。
她在這個世界,常常跌跌撞撞,但是結果好像總是遊刃有餘。
“你猜她現在跟了誰?”嬋娟眼睛裡閃著八卦的火苗。
“太子?”孟映棠猜道。
除了太子,應該沒有人眼下能乾涉魏王府內部的事情吧。
不過孟映棠有點想不明白的是,太子顯然不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
他和魏王不一樣。
他很難在短時間內喜歡上一個女人,更彆提為了那個女人冒天下之大不韙。
若是方知意是他對頭的女人,掌握了一些秘密,那或許作為利益交換,尚有可能。
但是太子想從魏王那裡得到什麼,隻要開口,魏王就會像舔狗一樣拱手奉上。
所以方知意,能打動太子的是什麼呢?
“姑姑,這次你可猜錯了。”嬋娟道,“不是太子,是九王爺!”
“九王爺?又是他?”孟映棠秀眉微蹙,若有所思。
都說九王爺與世無爭,隻貪圖安逸享受。
可是自他們進京以來,九王爺出現得,是不是過於頻繁?
孟映棠現在不太敢相信皇家的“與世無爭”。
人人都戴著麵具。
“什麼叫‘又是’?”嬋娟不解地問。
“之前兩個孩子滿月的時候,沒有請他,他也來了。我隻當是為了生意來往,現在想想,好像不止那麼簡單。”
不過,方知意好手腕,竟然能讓九王爺庇護她。
對九王爺來說,她有什麼利用價值呢?
嬋娟告訴孟映棠,外麵盛傳的是,魏王出事之後,生死未卜,方知意擔心魏王,寢食難安,就帶著女兒去尼姑庵上香,並且暫住那裡,日夜替魏王祈福。
巧合的是,九王妃也去尼姑庵上香。
或許是因為九王妃出門過於招搖——九王府的馬車都是鑲金嵌寶的,所以引起了一夥強人的注意。
這幫強人打算殺人劫財。
偏偏九王妃那日,身邊隻帶了幾個護衛,險些落在了強人手中。
方知意救了九王妃。
九王妃對她感激不儘,和她交談之後,更是覺得投緣,然後就生出了過繼她女兒皎皎的心思。
“過繼皎皎?”孟映棠覺得這個說法十分荒謬。
九王爺夫婦若真是生出過繼的心思,那有大把的人願意把自家兒子送過去。
就是皇族裡,也不乏這樣的人。
誰不眼饞九王府的金山銀山?
能被九王爺過繼,那真是掉進了福窩裡。
而且,過繼一般都是直接過繼兒子。
但是皎皎,從輩分上來說,是九王爺的孫女輩。
這件事,怎麼想都透露著詭異。
嬋娟道:“要不說嗎,還是方知意這個女人有本事。她想要什麼都能成!”
嬋娟甚至想替她立個像,早晚三炷香供奉,求沾沾這大女主的氣運。
這才是嬋娟今日最想感慨的。
“這件事不對。沒有那麼巧合的事情,九王爺和九王妃,也不會因為救命之恩,腦子一熱就過繼。”
要知道,這牽扯到魏王府,而魏王現在,生死未卜。
在不恰當的時間,做一件不恰當的事情,隻能說明,背後的利益足夠大。
方知意和九王爺之間,又能有什麼利益輸送呢?
孟映棠想不明白這點。
“我聽說,常王妃派人去接方知意母女回府,但是九王妃出麵攔住了。九王妃說,雖然王爺沒醒,但是隻要九王爺開口,王爺肯定會答應的。”
常王妃見九王妃喜歡皎皎,便提出,讓方知意自己回府。
可是九王妃依然婉拒。
她說,皎皎初來乍到,會不適應,需要親娘帶著她適應。
九王妃還說,一切等魏王醒了再說。
常王妃也沒辦法了,大概已經咬碎了兩排銀牙。
不管魏王被下毒的事情是不是她做的,她想趁著魏王生病,要方知意的命,是真的。
孟映棠想,方知意一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皎皎。
現在皎皎能得九王爺養育,且不說榮華富貴,但是不用長於嫡母手下,重蹈母親的覆轍,方知意一定很滿足。
這大概也是她為女兒的苦心謀劃。
可是九王爺是個商人,不會做賠本的買賣。
所以,方知意到底有什麼價值,來交換九王爺過繼她女兒這麼大的人情呢?
孟映棠一時想不明白。
等李隨來的時候,孟映棠就和他打聽九王爺。
“……不太參與朝政,也沒聽說耽於女色。過繼個孫女,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李隨如是道,“不過九王爺向來不拘小節,和我們常人不太一樣。”
所以,真想過繼,也能理解。
不能要求他循規蹈矩,他一直都離經叛道。
孟映棠卻隱隱覺得哪裡不對。
如果徐渡野在就好了,他對九王爺,應該更熟悉。
“我托人打聽了,徐渡野在裡麵很好,你不用為他操心。你最近,瘦了不少。”李隨道。
“我也托人問過了,徐大哥在裡麵有人照顧。我不擔心他,我隻怕有人做手腳,讓這件事再生波折。”
“現在所有證據都指向裴遇,他更沒事了。”
“嗯。隻要最後裴遇不亂攀咬,徐大哥應該沒事。”
不知道為什麼,孟映棠最近眼皮子跳得厲害,總隱隱覺得,會有事情發生。
方知意在九王府待得穩如泰山,據說九王爺和九王妃,都十分喜歡皎皎。
京城最好的銀樓,最好的繡樓,最好的酒樓,現在都圍著皎皎的需求轉。
小小的皎皎,已經被寵上了天。
孟映棠沒想到,變故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