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氏表示,她的願望很簡單。
她就希望一家人在一起,整整齊齊,和和美美,早日給她生個曾孫或者曾孫女。
年紀越大就越喜歡孩子。
她想要徐渡野調到京城。
“這個容易,我去找皇後娘娘。”皇貴妃道。
直接幫“暴君”做事,這不就綁定了嗎?
她樂意至極。
靠家裡那些棒槌們是靠不住了,還是靠自己穩妥。
明氏也不覺得這件事很難。
她有靠山,有錢,有功,現在又有助力。
從哪個方麵來說,把徐渡野調回來都沒問題。
等回家之後,明氏就準備立刻給徐渡野寫了一封信,告訴他準備到京城來。
雖然可能還得幾個月時間,但是徐家在西北的攤子太大了。
徐渡野這麼多年來好容易積攢下來的那些人脈,如果不妥善處理,那以後想用的時候也難,得給他足夠的時間。
再說李隨,心情是從來未曾有過的悲愴。
他和嬋娟道:“差人去買酒,我今日想喝酒。”
“喝酒醉一場,醒了不還得麵對現實嗎?”嬋娟壯著膽子道。
李隨狠狠瞪她。
她扭過頭不看他,但是也不動,小聲嘀咕:“您以後有什麼打算,讓我們這些跟著您的人,心裡有點數。”
破船還有三斤釘呢。
李隨就算被李家逐出家門,也有數百人追隨他。
現在給大家吃定心丸才是最要緊的。
“你想走就走,我不留你,給你準備一份厚厚的嫁妝。”
嬋娟聞言來了脾氣,“誰要走?參軍您看不起誰?奴婢是那種隻能同甘,不能共苦的女人嗎?您以為,奴婢看上的,是您的權勢嗎?”
她看上的,是他的女兒啊!
嬋娟就不好意思說,今日你若是同姑姑斷絕關係,那我還用你發話?
我早就卷著鋪蓋卷投奔姑姑去了。
隻要他和姑姑關係不變,那她嬋娟和李隨,就情比金堅。
李隨的黑眸中有些感動。
嬋娟:媽媽沒有騙我,果然男人吃這一套。
李隨歎了口氣:“沒必要衝動,你還年輕,好好想想再告訴我。”
“奴婢早就說過,生是您的人,死是您的鬼。參軍,您是那麼多人的主心骨,現在這關頭,大家都等著您,您千萬彆借酒澆愁。”
李隨沉默。
嬋娟說得對。
“而且,您得振作起來。您不為姑姑著想嗎?依奴婢看,您這個參軍,應該是當不成了。”
那是李家的蘿卜坑。
誰稀罕似的。
嬋娟就不想回西北。
她想留在京城。
所以她要忽悠李隨。
“……您在京城謀個閒缺兒不難吧,”她早就幫李隨想好了,“回頭再想辦法,把姑爺調入京城,一家人不都在眼皮子底下嗎?以後姑姑生了孩子,您也可以幫忙教養,再教個大將軍出來!”
“就是姑爺調進來,怕是不容易。”說話間,她偷偷瞄向李隨。
“那也不是什麼難事。”李隨道。
他的關係,主要都在京城。
他擔憂的有很多。
一來徐渡野那頭倔驢,能否願意進京?
李隨覺得,徐家在西北置下了偌大的產業,倘若自己是他的話,應該不願意放棄。
徐渡野那樣的脾氣,很難強按頭。
二來就算徐渡野勉強同意了,那自己傾其所有培養他,以徐渡野的能力,日後成就可能在自己之上。
到時候,他可經受得了誘惑?
對女兒來說,到底會夫貴妻榮,還是“悔教夫婿覓封侯”?
李隨不太敢賭。
這些話,他也沒有瞞著嬋娟。
事實上,很多時候,他需要個商量的人。
他可以和李泉商量,但是涉及到女兒,還是嬋娟更懂。
嬋娟聞言卻道:“參軍,您的擔心都是多餘的。您讓姑爺進京,他能快馬加鞭,不眠不休地來。”
出征剿匪大半年,徐渡野回去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告假陪媳婦。
對徐渡野來說,孟映棠永遠排在最前麵。
“……至於變心這件事,誰也不能跑到以後看看。至少現在,姑爺是值得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您給女兒托底。”
杞人憂天沒必要,未雨綢繆卻是應該做的。
多多地給女兒留錢,以後就算沒了男人,在錢堆裡哭,比在其他地方哭來得好。
李隨若有所思。
兩人正說話間,孟映棠來了。
原來,她聽說了李家的事情,有些擔心李隨,就來看看。
但是這件事,不好放在明麵上說,因為對於不好的事情,大家習慣性地諱莫如深。
“……也沒什麼好東西,我前幾日自己做的醬菜,想著之前嬋娟說您喜歡這個,就送點過來。”
李隨卻口氣生硬地道:“我沒事。”
嬋娟忙偷偷推了他一把,誰說你有事了?
這不是關心你嗎?
你不要不識好歹。
李隨不說話了。
嬋娟隻能自己開口,“姑姑,剛才我正和參軍說,讓他就留在京城,彆回西北了,再把徐將軍調進京,一家人在一處,有事也能相互照應。”
“那,能行嗎?”
孟映棠自然期待見到這樣的情形,但是不知道有沒有希望。
李隨道:“你回去商量一下,若是他想進京,那我試試。至於我——還是去西北。”
無論如何,他已經答應皇貴妃。
“您先拖一拖時間。”孟映棠道,“我覺得,王爺未必沒有機會回京。”
“王爺回京?”
“嗯。”孟映棠點點頭。
有些事情,她自己捋順了很久。
太子、魏王和周溪正,其實都是一條船上的。
太子和皇上關係並不好。
太子支持變法。
皇上責難太子的其中一條,就是變法意圖不軌。
太子倒了黴,魏王、周溪正都受到連累。
現在因為皇後大病一場,皇上意識到了皇後的重要,那勢必也會對太子網開一麵。
太子身上的緊箍咒去了,他船上的人,也能跟著翻身。
魏王獲封西北,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發配”。
現在說不定,事情還有轉機。
為了周先生,孟映棠覺得她這次,也應該站在太子和魏王這一邊。
她心裡是慶幸的。
還好,不用和李隨作對。
雖然那種情況真的發生,她大概率會“大義滅親”,但是心裡總歸是難受的。
“我一直想幫先生,這次大概有機會了。”她目光堅定道。
“你來之前,周溪正不是給了你一些關係嗎?你可以動用那些關係試試。”李隨提醒她道。
沒想到孟映棠卻搖了搖頭。
“我雖然收下了,但是我沒有想過動用先生的關係。”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