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都市言情 > 長安劍客蕭書生 > 第九章 趙德海又來挑事(二)

第九章 趙德海又來挑事(二)(1 / 1)

推荐阅读:

蕭琰道:“當然不能算了。但我們不能主動去找他,而是要讓他自己露出馬腳。” 他沉吟片刻,“林管家,能否借一步說話?”

兩人來到書房,蕭琰低聲道:“晚輩有一計,或許能讓趙德海自食惡果。”

林忠忙問:“什麼計策?”

蕭琰附在林忠耳邊,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林忠聽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點了點頭:“此計甚妙!就依蕭先生所言。”

當天下午,鎮上就傳出消息,說蕭琰因為不堪忍受謠言和騷擾,決定離開林府,回老家去。

趙德海聽到這個消息,得意非凡:“我就說嘛,那蕭窮酸根本不經嚇!走了好,走了老子就清靜了!”

他的跟班道:“海哥,要不要再去送送他?給他加點料?”

趙德海笑道:“不必了。他既然識相地走了,就彆趕儘殺絕了。不過,為了慶祝一下,今晚咱們去喝幾杯!”

然而,趙德海不知道的是,這一切都是蕭琰和林忠設下的圈套。蕭琰根本沒有離開,而是躲在林府的一處偏僻小院裡,靜觀其變。

果然,當晚三更時分,一個黑影鬼鬼祟祟地潛入了林府。此人正是趙德海。他以為蕭琰已經離開,林府眾人放鬆了警惕,便想趁機偷些東西,既能撈點好處,又能嫁禍給蕭琰,說他臨走前盜走了林府財物。

趙德海對林府的地形不熟,摸摸索索地來到書房外,正準備撬門,忽然聽到身後傳來一聲大喝:“抓賊啊!”

他嚇了一跳,轉身就跑,卻被早已埋伏在周圍的家丁團團圍住。很快,他就被捆得結結實實,押到了林老爺麵前。

林老爺端坐堂上,目光如炬地看著趙德海:“趙德海,你好大的膽子!竟敢潛入林府行竊!”

趙德海嚇得魂飛魄散,連連求饒:“林老爺饒命!小人一時糊塗,再也不敢了!”

“一時糊塗?” 林老爺冷哼一聲,“你白天在府門前挑釁,晚上又潛入府中行竊,還敢說隻是一時糊塗?看來不給你點教訓,你是不會悔改的!”

說罷,林老爺吩咐道:“把他送到官府去,讓知縣大人好好審問審問!”

趙德海這才知道自己中了圈套,哭喊著道:“是蕭琰!都是蕭琰算計我!林老爺,你不能信他啊!”

但此時,說什麼都晚了。家丁們推推搡搡地把他押了出去。

趙德海被送到官府後,起初還想狡辯,但在人證物證麵前,他不得不低頭認罪。他不僅承認了潛入林府行竊的事實,還交代了之前散播謠言、在府門前挑釁等一係列惡行。

知縣大人對趙德海這種無賴早已深惡痛絕,當即判了他杖責三十,發配邊疆充軍。

消息傳到鎮上,百姓們無不拍手稱快。

蕭琰的冤屈得以洗刷,林府的名聲也恢複了往日的榮光。林老爺對蕭琰更是讚賞有加:“蕭先生,此次多虧了你運籌帷幄,才能揭穿趙德海的陰謀。老夫真是佩服啊!”

蕭琰謙遜道:“林老爺過獎了。這都是晚輩應該做的。”

林婉清也特地來到書房,向蕭琰道謝:“蕭先生,多謝你為我洗刷冤屈。之前…… 是我誤會你了。”

蕭琰看著眼前這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臉頰微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婉清小姐不必客氣。保護小姐的名節,是晚輩的本分。”

經曆了這件事,蕭琰在林府的地位更加穩固了。他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華,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不辜負林府的信任和期望。

而趙德海,最終為自己的惡行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被發配邊疆後,再也沒有回來過。鎮上的人們漸漸淡忘了這個無賴,生活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日子一天天過去,蕭琰在林府潛心苦讀,學問日益精進。林老爺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時常與他探討經史子集,對他的才華讚不絕口。

然而,平靜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太久。

這日,林老爺收到一封來自京城的信件,看完後,臉色變得十分凝重。

林忠見老爺神色不對,忙問道:“老爺,出什麼事了?”

林老爺歎了口氣:“京城的王禦史來信說,朝廷打算在咱們鎮上設立一個新的稅卡,征收過往商稅。”

林忠驚訝道:“設立稅卡?這對咱們鎮上的商戶來說,可不是好事啊!賦稅加重,生意肯定會受到影響。”

林老爺道:“是啊。而且,王禦史還說,負責此事的官員,是他的政敵李大人。那李大人貪婪成性,若讓他來負責設立稅卡,恐怕會借機盤剝百姓,到時候,咱們鎮上可就遭殃了。”

蕭琰恰好路過,聽到了兩人的對話,上前道:“林老爺,林管家,不知發生了何事?”

林老爺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蕭琰。

蕭琰聽完,沉吟道:“設立稅卡,本是朝廷的正常舉措,但若是被貪官汙吏利用,確實會給百姓帶來災難。不知林老爺打算如何應對?”

林老爺道:“我正為此事發愁。咱們雖是地方鄉紳,但人微言輕,恐怕難以改變朝廷的決定。”

蕭琰道:“林老爺不必過於憂慮。晚輩倒有一個想法,或許能阻止李大人來此。”

林老爺忙問:“什麼想法?”

蕭琰道:“李大人貪婪成性,必然會在設立稅卡的過程中中飽私囊。咱們可以搜集他貪贓枉法的證據,呈報給朝廷,彈劾他。隻要朝廷查明真相,必然會撤換他,另派清廉的官員來負責此事。”

林老爺眼前一亮:“這倒是個好主意!但李大人遠在京城,咱們如何搜集他的證據?”

蕭琰道:“晚輩聽說,李大人有個表弟,在咱們鄰近的縣城做縣令,名叫張縣令。這張縣令跟他表哥一樣,也是個貪官。咱們可以從張縣令入手,搜集他貪贓枉法的證據,然後順藤摸瓜,找到李大人的罪證。”

林老爺點頭道:“好!就依蕭先生所言!此事就交給你去辦,需要什麼人手和財物,儘管開口。”

蕭琰拱手道:“請林老爺放心,晚輩定當儘力而為。”

於是,蕭琰開始著手調查張縣令的罪證。他知道,這絕非易事,但為了鎮上的百姓,他必須全力以赴。

蕭琰首先想到的是,要找到一個了解張縣令底細的人。他聽說,鄰近縣城有個老秀才,曾在縣衙做過文書,因看不慣張縣令的所作所為,憤然辭職。蕭琰決定去拜訪這位老秀才。

這日,蕭琰換上一身普通的衣服,帶著一些禮物,來到了鄰近的縣城。他幾經打聽,終於找到了老秀才的家。

老秀才的家很簡陋,隻有兩間破舊的茅草屋。蕭琰上前敲門,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打開了門。

“請問,您是王秀才嗎?” 蕭琰拱手道。

老者打量了蕭琰一番,道:“正是在下。不知先生找在下何事?”

蕭琰道:“晚輩蕭琰,久聞老先生高義,特來拜訪。” 他把帶來的禮物遞了過去。

王秀才擺擺手,道:“先生不必多禮,請進屋說話。”

兩人進屋坐下,蕭琰開門見山地道:“老先生,晚輩此次前來,是想向您打聽一些關於張縣令的事情。”

王秀才聞言,臉色微變:“張縣令?先生打聽他做什麼?”

蕭琰道:“晚輩聽說,張縣令貪贓枉法,欺壓百姓,晚輩想搜集他的罪證,彈劾他,為民除害。”

王秀才沉默了片刻,道:“張縣令確實不是個好官。他上任以來,橫征暴斂,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們苦不堪言。但他勢力龐大,又有京城的李大人撐腰,想要彈劾他,談何容易啊!”

蕭琰道:“晚輩知道此事不易,但為了百姓,晚輩願意一試。還請老先生能指點一二。”

王秀才看著蕭琰,眼中露出一絲敬佩:“先生有此誌向,實在難得。好吧,老夫就告訴你一些我知道的事情。”

接下來,王秀才向蕭琰講述了張縣令的種種惡行:他如何虛報災情,騙取朝廷賑災款;如何收受賄賂,為罪犯開脫罪責;如何強占百姓土地,建造豪宅……

蕭琰一邊聽,一邊認真記錄,心中對張縣令的憤怒越來越強烈。

最後,王秀才道:“張縣令有個賬本,記錄了他收受賄賂的明細。這個賬本是他的命根子,從不離身。如果能拿到這個賬本,就能定他的罪了。”

蕭琰眼前一亮:“賬本?不知老先生可知這賬本藏在何處?”

王秀才道:“我也不知道具體藏在何處。但我聽說,張縣令每晚都會把賬本鎖在縣衙的書房裡。”

蕭琰道:“多謝老先生告知。晚輩告辭了。”

離開老秀才家後,蕭琰陷入了沉思。要拿到張縣令的賬本,必須潛入縣衙的書房,這無疑是十分危險的。但為了能彈劾張縣令,為民除害,他決定冒險一試。

幾日後的一個夜晚,月黑風高,正是行動的好時機。

蕭琰換上一身夜行衣,悄悄潛入了鄰近縣城的縣衙。縣衙的守衛雖然嚴密,但蕭琰憑借著靈活的身手和過人的智慧,避開了巡邏的衙役,順利地來到了書房外。

書房的門是鎖著的。蕭琰從懷裡掏出一根細鐵絲,小心翼翼地擺弄著鎖孔。沒過多久,隻聽 “哢噠” 一聲,鎖開了。

蕭琰輕輕推開門,閃身進入書房。書房裡很暗,隻有窗外透進來的一絲月光。他借著月光,在書房裡仔細搜索起來。

書架上擺滿了書籍,桌子上堆放著一些公文。蕭琰翻來翻去,卻始終沒有找到王秀才所說的賬本。

就在他有些焦急的時候,忽然發現桌子底下有一個暗格。他心中一動,忙蹲下身,打開暗格,裡麵果然放著一個精致的木盒。

蕭琰打開木盒,裡麵果然是一本賬本。他拿起賬本,借著月光翻看了幾頁,上麵詳細記錄了張縣令收受賄賂的時間、金額和行賄人的姓名,證據確鑿。

蕭琰心中一喜,正準備把賬本藏起來,忽然聽到外麵傳來了腳步聲。他知道,一定是有人來了。他忙把賬本藏在懷裡,然後迅速躲到了書架後麵。

很快,一個肥胖的身影走進了書房,正是張縣令。他手裡拿著一盞燈籠,在書房裡看了看,沒有發現異常,便走到桌子前,打開暗格,發現木盒不見了,頓時大驚失色:“不好!賬本不見了!”

他連忙呼喊衙役:“快來人啊!有賊!我的賬本被偷了!”

衙役們聽到呼喊,紛紛衝進書房。

“大人,怎麼了?”

“我的賬本被偷了!快,給我搜!一定要把賊給我找出來!” 張縣令氣急敗壞地喊道。

衙役們在書房裡四處搜查起來。蕭琰躲在書架後麵,屏住呼吸,心臟怦怦直跳。他知道,一旦被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衙役們快要搜到書架後麵的時候,忽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喧嘩聲。

“不好了!大人,監獄裡的犯人越獄了!”

張縣令聞言,大驚道:“什麼?犯人越獄了?快,快去追!”

衙役們也顧不上搜查書房了,紛紛跟著張縣令跑了出去。

蕭琰這才鬆了一口氣,趁機從書架後麵出來,迅速離開了書房,逃出了縣衙。

回到林府後,蕭琰把賬本交給了林老爺。林老爺看完賬本,憤怒道:“張縣令真是膽大包天!竟敢如此貪贓枉法!”

蕭琰道:“林老爺,有了這個賬本,我們就可以彈劾張縣令了。”

林老爺道:“好!我這就寫信給王禦史,把賬本寄給他,讓他呈給皇上,定張縣令和李大人的罪!”

王禦史收到林老爺的信和賬本後,勃然大怒。他早就對李大人和張縣令的所作所為有所耳聞,隻是一直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如今有了這個賬本,他終於可以為民除害了。

王禦史當即拿著賬本進宮麵聖,將李大人和張縣令的罪證一一呈給了皇上。

皇上看完賬本,龍顏大怒:“豈有此理!竟敢如此貪贓枉法,欺壓百姓!傳朕旨意,將李大人和張縣令革職查辦,抄沒家產,嚴懲不貸!”

很快,李大人和張縣令就被押入了大牢。他們的黨羽也受到了牽連,紛紛被革職查辦。

消息傳到鎮上和鄰近的縣城,百姓們無不歡欣鼓舞,奔走相告。他們紛紛來到林府,感謝蕭琰和林老爺為他們除了一大害。

林老爺笑道:“這都是蕭先生的功勞啊!若不是他挺身而出,搜集到了證據,咱們還不知道要被那兩個貪官欺壓多久呢!”

蕭琰拱手道:“林老爺過獎了。為民除害,是晚輩應儘的責任。”

經曆了這件事,蕭琰的名聲在鎮上和鄰近的縣城傳開了。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有勇有謀、為民做主的好書生。

而蕭琰自己,也從這件事中得到了成長。他明白了,作為一個讀書人,不僅要有淵博的學問,更要有擔當和勇氣,要為百姓辦實事,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

幾年後,朝廷開科取士。蕭琰辭彆了林老爺和林府眾人,前往京城參加科舉考試。

憑借著淵博的學問和過人的才華,蕭琰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在殿試中脫穎而出,高中狀元。

皇上見蕭琰年輕有為,才華橫溢,十分賞識,當即任命他為翰林院修撰,留在京城為官。

蕭琰在京城為官期間,始終牢記自己的初心,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為百姓做了許多實事,深受百姓的愛戴和皇上的信任。

後來,蕭琰因政績卓著,被提拔為禦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彈劾貪官汙吏。他不畏權貴,秉公執法,許多貪官汙吏都在他的彈劾下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蕭琰並沒有忘記林府的恩情。他時常派人給林府送去財物,問候林老爺和林府眾人。林老爺見蕭琰有如此成就,心中十分欣慰。

林婉清也早已長大成人,嫁給了一個門當戶對的書香門第,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蕭琰在官場上步步高升,最終成為了朝廷的棟梁之材。他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為國家和百姓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而那個曾經欺負過他的潑皮趙德海,早已在邊疆的苦寒之地客死他鄉,無人問津。

這世間的公道,或許會遲到,但終究不會缺席。蕭琰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不僅為自己贏得了尊嚴和榮譽,也為百姓帶來了福祉,譜寫了一段屬於自己的傳奇人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