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詩刊》過稿(1 / 1)

推荐阅读:

劉一民的手稿在《詩刊》編輯部內傳來傳去,毫無意外地將在《詩刊》的下一期進行發表。

甚至鄒獲凡大聲地嚷嚷,這樣的詩歌不發表,天理難容。完全忘了,他打開信封的時候說過什麼。

“大家都彆看了,爭取也發現像這樣詩歌!”嚴晨擺了擺手,編輯部的氣氛一下子安靜了很多。

“這樣的詩歌,老鄒,稿費你覺得給多少合適?”

“多少?千字七塊吧,這樣的詩歌,稿費太低了,咱們也拿不出手啊!”鄒獲凡笑著說道,詩歌十行按照一千字算,也就是十行七塊!

“七塊?是不是太多了,多少老作者都拿不到七塊,一個詩壇新人,拿這麼高不合適吧?而且稿費太高了,不利於年輕人奮鬥,應該給年輕人一點進步空間。”

副主編邵燕向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這是不少編輯看到新人稿子的第一想法,對於新人,即使稿子跟老人的差不多,也會往下壓一壓價格,大部分能拿到的稿費都是千三和千四,千五的都極少。

這就能看出《人民文藝》是多麼大的魄力!

嚴晨聽完邵燕向的話,露出思考的神色。

鄒獲凡趕緊說道:“老邵,你這說的不對,咱們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為詩壇掄才是我們的責任。不能因為是新人,就降低稿費。照你的意思,把你的工資砍半,工資太高是不是也不利於你奮鬥,應該給你點進步空間。

你看看,當了這麼長時間的副編輯,努努力就能成為主編了。”

“老鄒,你說的跟我說的是一個意思嗎?”邵燕向頓時急了,工資砍半,他還活不活了?今天砍半,明天一家老小就得喝西北風。

“怎麼不是一個意思?”

鄒獲凡毫不客氣地回懟道。在《詩刊》的編輯部,除了嚴晨他保持一點尊重之外,其餘人沒有他不敢懟的。

彆看鄒獲凡是新來的編輯,他就像《亮劍》裡麵八路軍戰士說李雲龍的那句:“他可不新了,h軍時就是團長,資格老,麵子就大。”

鄒獲凡17年出生,鄒荻帆以筆作槍,參與發起並組織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40年因各種原因進入複旦學習,畢業後,當過香港《華商報》特約編輯,文化部對外文化聯絡局聯絡處長,《文藝報》副秘書長、編輯部主任,

經曆十分豐富,人生中還創辦過各種救亡詩刊,參加救亡運動。跟艾青和夏言等人都很熟悉。

邵燕向的資格雖然也不俗,在抗大學習過,解放時是隨軍記者,可是跟鄒獲凡比起來,那可真是小巫見大巫。

鄒獲凡副主編的任命估計要不了多久就下來了,明眼人都知道他是嚴晨之後的主編。

邵燕向無奈說道:“我持保留意見。”

“我也覺得不給七塊,至少也要給五塊或者六塊,或者我們問一下崔道逸,參考一下他們的稿費,總之,過低是不合適的。中央為什麼恢複稿費?

除了體現我們國家是社會主義國家,采取的是按勞分配的方式外,還有一種用意,那就是鼓勵優秀的作家和詩人參與創作。我覺得,極低的稿酬是沒辦法鼓勵他們的。”副主編葛落也說道。

“老葛,你這樣說的話,我不同意。我們是作家和詩人,怎麼能談錢呢?這太有損詩人的形象了。”邵燕向像是抓到了話裡的漏洞一樣,急忙說道。

這個年代,文人是羞於談錢的,大家對文人的印象就是脫俗,不沾染銅臭氣。

“老邵,你的工資?”

“這不一樣,這是我的工資。”邵燕向趕緊說道。

“那以後老邵要多在我們雜誌發表詩歌,稿酬嘛,就按照3元算。”

邵燕向:“”我不說了,還不行嗎?

最終,嚴晨給《人民文藝》打了一個電話,把劉一民的稿費同樣確定為千字六元。崔道逸得知劉一民要發表詩歌了,一個勁兒地要求嚴晨給他念一念。

結果得到的隻有一句:“等過幾天發表後再看吧!”

鄒獲凡中午吃飯的時候,遇到葛落,笑著說道:“感謝你今天說話。”

葛落平常很沉默,向來不怎麼發表意見。

“我說話,也是有私心的。一是寫的好,二是劉一民是我老鄉。老家相距估計隻有幾十公裡,都在洛市,我們那邊走出來一個作家和詩人不容易。”

葛落開心地說道。

“原來如此,不采取高稿費,是沒辦法吸引作者的。《星星》下個月就複刊了,到時候作者的選擇可就多了。”

《星星》作為一家同領域的雜誌,雖然在川省,但影響力不弱於《詩刊》。

文化館宿舍內,劉一民開著台燈,認真地趴在桌子上寫作,時不時隨機打死一隻過於親昵的蚊子,瞻仰一下它的屍體後,再將它摔在地上。

忽然窗戶被人敲了兩下,打開窗戶,拉開窗簾,看到劉運生正一臉驚訝地站在窗口。

宿舍樓是筒子樓,一條長廊連兩邊,通風就靠左右的窗戶。不過老張給劉一民了特殊照顧,他的這個房間位於走廊中間,原來是值班室,門口開了一個窗戶。

“一民,這麼晚了你還在寫書?”劉運生揉了揉自己的眼睛,感到不可思議。

“還早著呢,這才11點半。”劉一民看了看手表,笑著說道。

劉運生聽到劉一民的話,一下子睡意就沒了,什麼叫才11點半,有天賦也就罷了,怎麼寫作也這麼努力?

“一民,十一點半了?我都睡一覺了。”劉運生是起夜看到了這屋子的亮光,還以為劉一民睡著了沒關燈。

“馬上就睡,主要是現在靈感有點多,不寫下來,我怕明天忘了。”

劉運生一聽來勁了,急忙問道:“一民,我能進去看看嗎?”

“進來吧!”劉一民打開了房門。

劉運生看了看自己下身,訕訕一笑,忙說道:“我過會兒再來,你彆上門,我馬上就來。”

過了一會兒,劉運生穿戴整齊,坐到劉一民的旁邊,看起了劉一民的稿子,又隨口探討起了文學創作。

“《高考1977》?這是寫高考的小說?”

“對,我參加了高考,有點感悟,就試一試將他們寫出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