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終那麵刻著“五級鐵匠”四個方方正正大字的沉重銅牌遞到他手上時,滾燙的熱流瞬間衝垮了他幾十年的麻木與卑微。
這不再是身份枷鎖的烙印,是實打實的尊重和立身之本;這“五級鐵匠”的名頭,不僅僅是喚來一紙身份文書,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月俸五兩雪花銀,這在以前,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數目。每月還有一石上好的粳米,外加十條鹹香流油的醃青魚。家裡再也不用數著米粒下鍋,孩子碗裡也能見到葷腥了!
最重要的是身份,他現在是“考工院”登記在冊、朝廷認可的“五級鐵匠”!走在街上,街坊鄰居看他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帶著尊重。
連裡長見了他,都客氣地稱呼一聲“張師傅”。那些以前對他呼來喝去的胥吏,現在見了他的“鐵匠”腰牌,也得客客氣氣。
夕陽的餘暉灑在胡同的青石板上,張鐵錘腳步輕快地走向胡同口。他不再是那個下工後灰頭土臉、垂頭喪氣的窮鐵匠了。
他在“王記肉鋪”割了半斤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又在“李記南貨店”稱了一包上好的芝麻香油。手裡拎著這些,他感覺自己真正成了能讓老婆孩子過上好日子的頂梁柱!
推開煥然一新的院門,誘人的飯菜香撲麵而來。妻子在灶台前忙碌,鍋裡燉著醃魚豆腐“咕嘟”作響,蒸籠裡冒出雪白米飯的香氣。
小女兒像隻剛放出籠子的小雀兒,眼睛亮晶晶地,張開小手喊著“爹!爹回來啦!爹爹辛苦啦!”一路蹦跳著撲進他懷裡。
張鐵錘笑著小心接住這團暖乎乎的小“炮彈”,用那布滿老繭卻無比溫暖的大手,寵溺地揉了揉女兒頭頂因為長期缺乏營養枯燥的的小發髻:“嗯,爹的乖囡囡!”
“爹爹快聞!”女兒獻寶似的把小腦袋拱到他鼻子下,“是醃魚!俺娘做的!香得能飄上天!”
張鐵錘心中一暖,輕輕顛了顛懷裡的女兒,把肉和香油遞給妻子,帶著笑意:“喏,晚上炒個噴香的回鍋肉!香油再拌個鹹菜絲兒,讓你娘也香一回!”
妻子接過東西,看著丈夫臉上發自內心的笑容和挺直的腰板,眼圈微紅,用力點了點頭,轉身去切肉了。她知道,這一切的改變,都源於紫禁城裡那位皇爺。
飯桌上,油汪汪的回鍋肉、香噴噴的醃魚豆腐、雪白的米飯、淋了香油的鹹菜絲,構成了一幅張鐵錘前半輩子想都不敢想的豐盛畫麵。
昏黃的油燈下,飯菜的熱氣氤氳升騰,映照著全家人的笑臉。
大兒子張小錘扒了一大口飯,含糊不清地問:“爹,今兒個軍器局裡忙壞了吧?我看您回來比平時晚。”
“忙!怎麼不忙!”張鐵錘聲音洪亮,帶著一股子滿足的勁頭,放下筷子比劃著,
“遼東那邊打了個大勝仗,熊經略的捷報一到,兵部和內府采買司的文書就跟雪片似的飛來了,要補充的軍械海了去了!”
他掰著手指頭數:“精鐵馬掌,這是給咱新練的京營騎兵營備的,要求高,數量大!還有急著要的二十把精鋼雁翎刀,那可是點名要你爹的手藝,都是加急的活計,局裡的爐火這半個月怕是都甭想熄了!”
張小錘聽得眼睛發亮:“爹,您現在是‘五級大匠’了,是不是能帶徒弟了?我看你們局裡新來的幾個小子,都圍著您轉呢!”
張鐵錘臉上露出自豪的笑容:“那是!皇爺新政說了,咱這‘考工院’評定的五級及以上大匠,都能帶徒弟!
每帶出一個手藝達標、通過考工院考核的徒弟,師傅還能額外領一筆‘傳藝賞銀’呢。局裡王管事說了,下個月就給我派兩個機靈小子來打下手,爹這身本事,總算後繼有人了!”
他越說越高興,看著虎頭虎腦的大兒子,心裡盤算著:“錘兒啊,等再過兩年,你身子骨再壯實些,爹就把這打鐵的手藝,還有這‘考工院’評級的門道,都傳給你!咱家張家的招牌,以後還得靠你……”
“爹!”張小錘卻猛地放下碗,打斷了他的話,眼神裡閃爍著一種張鐵錘從未見過的、近乎熾熱的光芒,“我不想學打鐵,我想……我想去當兵!當皇爺的兵!”
“啥?”張鐵錘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眉頭擰成了疙瘩,聲音也沉了下來,
“胡鬨!當兵?那是腦袋彆在褲腰帶上的營生!咱家現在日子剛有起色,皇爺恩典,給了咱匠戶身份和這份體麵的差事,你不好好學手藝,去當哪門子兵?你弟弟還小,這手藝不傳給你傳給誰?”
張小梗著脖子,毫不退縮:“爹!手藝您教給二弟,他手巧,性子也靜,比我合適。我前兩天,偷偷去西直門那邊新設的‘京營募兵處’瞧過了!”
他眼中滿是向往:“那些招兵的軍爺,穿的那身鐵甲,鋥光瓦亮,挎的腰刀,寒光閃閃!走起路來,那叫一個威風!比戲文裡的天兵天將還精神!”
他模仿著當時聽到的話,聲音帶著少年人的激動:“招兵的軍爺說了,皇爺是咱窮苦百姓的皇爺!他老人家推行的新政,清貪官、打豪強、給咱匠戶活路、讓街麵上沒了混混欺壓,都是為了護著咱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可軍爺也說了,這好日子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皇爺的政令再好,也得有人去執行!邊關的韃子再凶,也得有人去抵擋!街麵上的太平,也得有人去維持!
要是大家夥兒都隻想著自己過好日子,沒人願意去當兵,沒人願意去扛槍,那誰來護著皇爺的新政?誰來護著咱這剛到手的好日子?”
張小錘的聲音越來越高,帶著一種樸素的堅定:“爹!難道您還想回到以前?讓那幫五城兵馬司的雜碎和街麵上的混混,再來掀咱家的攤子?再來欺負咱娘和妹妹?
我張小錘雖然年紀小,可也分得清好歹!這兵,我當定了!我要去當皇爺的兵,護著咱家的好日子,護著皇爺給咱老百姓打下的這片太平!”
飯桌上瞬間安靜下來。隻有鍋裡醃魚豆腐還在“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
張鐵錘怔怔地看著兒子,張小錘那番話,像錘子一樣敲在他心上。
他想起了過去在官營作坊裡,被胥吏克扣工錢、被工頭呼來喝去的屈辱;想起了妻子孩子以前麵黃肌瘦、在人前抬不起頭的模樣;想起了街麵上那些混混地痞的囂張嘴臉……
再看看現在,挺直的腰杆,豐盛的飯桌,街坊的尊重,官差的客氣……
是啊!這翻天覆地的好日子,是皇爺給的!可這好日子,難道真的能憑空長出來?沒人去守護,那些被打倒的魑魅魍魎,會不會又卷土重來?
他沉默了許久,目光從兒子倔強的臉上,移到腰間那塊象征著“五級鐵匠”身份的嶄新腰牌上,又看了看懵懂的小兒子和眼圈泛紅卻帶著理解的妻子。
最終,他長長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下定了某種決心。他沒有再訓斥,而是伸出粗糙的大手,用力拍了拍兒子的肩膀,聲音有些沙啞,卻帶著前所未有的鄭重:
“好小子!有……有種!比你爹強!爹……爹支持你!”
他頓了頓,眼中也燃起了一簇火苗:“不過,你現在還嫩。招兵的軍爺說得對,再長兩年!把身子骨練結實了!
到時候爹在軍器局,給你打一副最好的鎧甲,打一把最鋒利的刀。等你夠格了,堂堂正正地去,去當皇爺的兵!給咱老張家,爭光!”
“爹!”張小錘驚喜地叫出聲,眼中瞬間充滿了淚水。
昏黃的燈光下,張鐵錘黝黑的臉龐上,那抹爐火熏烤的紅光似乎更亮了。他的脊梁挺得筆直,仿佛不僅承載著家庭的未來,更承載著一種對守護這來之不易的新生活的覺悟與決心。
鍋裡的醃魚豆腐依舊咕嘟咕嘟地冒著熱氣,香氣彌漫在整個小院,也深深沁入這個曾經卑微、如今卻充滿尊嚴與擔當的匠戶小家庭每個人的心中。
這嫋嫋的炊煙,這溫暖的飯香,這挺直的脊梁,還有少年眼中那守護家國的熾熱光芒,便是新政之下,升鬥小民最樸實也最有力的回應——他們不僅享受了新政的福祉,更願意用自己的力量去捍衛它!
紫禁城裡的驚雷與午門前的風雲,最終都化作了這市井巷陌中,千千萬萬個“張鐵錘”和“張小錘”的家裡。
那一碗踏實的熱飯,那一聲充滿希望的“有奔頭!”,以及那份薪火相傳、願為守護這新生活而挺身而出的——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