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穿越大明之朕有帝國時代係統 > 第42章 “壕”無人性朱由校

第42章 “壕”無人性朱由校(1 / 1)

推荐阅读:

秦良玉抬起頭,那雙飽經風霜的眼睛,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這位剛登基的大明皇帝陛下。

皇帝身著明黃色團龍常服,金線繡製的五爪金龍在燭光下熠熠生輝,襯得他麵色愈發紅潤。

頭戴烏紗翼善冠,一雙眼睛明亮有神,透著少年人特有的銳氣,卻又因初掌大權而帶著幾分刻意維持的沉穩。

她邊打量也邊尋思此番天子召見她的原因,思緒如電光般疾轉。

遼東?一念及此,秦良玉心臟猛地一緊,難道是建虜又犯邊關?軍情如焚,刻不容緩!

她顧不上繁文縟節,急步上前,聲音帶著老將特有的急切:

“陛下!急召老臣入宮,是不是遼東出事了?要是那建州奴酋趁機作亂,臣立刻就能點起石砫的五千白杆兵精銳,連夜開赴遼東。關牆之下,就算要填上老臣這條命,也在所不辭!”

她深陷的眼窩裡精光閃動,常年握刀的手緊緊攥拳,青筋暴起。

朱由校似乎被這位巾幗老帥突如其來的激烈反應稍驚了一下,旋即擺擺手,聲音溫和卻清晰地安撫道:

“遼東無事,秦將軍且寬心。朕日前已擢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總製軍務,周永春專責協理糧餉民政,暫保無虞。”

他停頓了一下,看著眼前這位以忠勇聞名天下的女將軍急欲為國效命的神情,目光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

“此番召愛卿前來,實為三事。”皇帝稍稍調整坐姿,語氣轉為凝重,

“其一,朕覽閱奏報,知通州大營將士缺衣少食,甚為艱苦,朕心實痛。將士不遠幾千裡奔赴遼東,忍饑寒而衛社稷,此乃朝廷之過。”

他看著秦良玉那身洗褪色的戎裝、被風沙浸染的麵龐,眼中流露出真誠的敬意。

“其二,” 朱由校的語氣更深沉了幾分,“朕年少即位,然秦將軍自萬曆二十七年平播州楊應龍之亂,以女子之身率‘白杆兵’首立大功,名動天下;其後鎮守石砫,屏護西南,夷漢鹹服。朕雖居深宮,亦久聞卿乃當世花木蘭、大明定海針!

今日得見,虎威猶存,果不負柱石之望。”

秦良玉聞言,緊繃的肩背稍稍放鬆,她微微低頭,拱手道:

“陛下謬讚,臣不過是儘本分罷了。至於通州大營之事……”她略一沉吟,聲音低沉卻堅定,“將士們忍饑受寒,卻仍日夜操練,不敢懈怠。若朝廷能撥些糧餉,臣必當竭力整頓,不負聖恩。”

朱由校輕輕頷首,眼中閃過一絲感慨,

“老夫人放心,這幾日確實朝中頗為繁雜,以至於將士忍饑受寒,不過朕已經命戶部調撥錢糧八千石,羊500隻,另外朕從內帑中支銀五萬兩,以慰將士之心。”

秦良玉聽聞,忙領旨謝恩,聽到還有羊肉和賞銀,隻覺得心頭一暖,他這些年帶著石柱子弟,錢糧軍械都是自備,所謂的白杆軍聽上去威名赫赫,其實是窮的實在沒有辦法,全軍隻能以白杆為兵,以竹甲為鎧。

朱由校看著秦良玉肩頭上那被磨得發白、邊緣甚至有些起毛的護肩鐵片,以及甲葉連接處用粗糙皮繩反複加固的痕跡,心中像是被什麼刺了一下。

這位名震天下的女帥,身上穿的竟是如此……寒酸!

“另外,”朱由校的聲音低沉了下來,手指無意識地指向秦良玉的胸口護心鏡處,

“秦將軍這身甲……”他頓了頓,似乎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心中的觸動,“這身甲,跟了秦將軍不少年頭了吧?都……磨成這樣了。”

秦良玉順著皇帝的目光低頭掃了一眼自己的甲胄,神色平淡得像是在看一件尋常舊衣:

“回陛下,這甲隨臣轉戰南北,確有些年頭了。邊鎮苦寒,鐵甲雖笨重,卻也擋了不少風刀霜劍,算是個老夥計了。”

她話鋒微轉,聲音裡帶上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沉重,“臣尚有一身鐵甲護身,已屬幸事。那些隨臣千裡迢迢奔赴遼東的川中兒郎們,許多卻隻能用層疊的熟竹捆紮充作護甲……”

“竹……竹甲?”朱由校微微睜大了眼睛,少年清亮的嗓音裡充滿了難以置信。

竹甲?這詞兒在他聽讀的史書乃至兵部奏報裡,都從未出現過。

他腦海裡浮現出將士們在關外嚴寒中穿著竹片做成的護具,去麵對建虜鋒利的刀箭,一股寒意瞬間從脊背竄上頭頂——那簡直是以血肉之軀填溝壑!

“是真的,陛下。”秦良玉的聲音不高,卻像重錘敲在金殿的地磚上,每一個字都帶著邊疆將士的血淚與無奈,

“川中山高地險,鐵礦稀缺,鑄造鐵甲不易,尋常戍卒,能有件厚實的棉甲就算不錯了。到了邊關,麵對如狼似虎的建虜鐵騎、鋪天蓋地的箭雨,竹甲……不過求個心安罷了。

他一直以為將士們隻是缺衣少食,卻從未想過,在那些為大明拚殺在最前線的軀體上,連最基本的防護都如此簡陋不堪。

他猛地吸了口氣,朱由校抿了抿嘴唇,年輕人的臉上露出複雜的神色,有尊敬,有愧疚,更有一種急於表達的心意:

“老夫人為國效死,將士們風餐露宿,為國效忠,朕……朕豈能讓他們凍餒之外,連身像樣的盔甲都沒有?”

他聲音提高了些,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決斷:“傳旨,從將作監庫藏中為秦秦將軍揀選一副上好的魚鱗細鎧,要合秦將軍身形的。連帶全新的護臂、護脛、戰裙,一並備好。

秦將軍為國戍邊幾十年,風霜都刻在這甲上了,如今進京麵聖,朕不能讓國之柱石,還披著這身滿是磨痕的舊甲。”

“還有這刀!刀是軍將的膽魄,豈能如此簡素。從朕武庫裡挑一柄上好的的魚鱗精鋼腰刀來,要鋒快合用的,連同那新甲,一並賞賜秦秦將軍。”

他凝視著秦良玉那張飽經風霜卻依然堅毅的麵容,語氣漸趨溫和,卻愈發懇切:"秦將軍,朕深知你素來不重這些虛名浮利。然此番封賞,既是朕的拳拳之心,亦是朝廷對忠勇將士的應有之義。"

“將軍與麾下將士浴血沙場、披肝瀝膽的功勳,朝廷豈敢或忘?這副魚鱗甲、這柄魚鱗,權作朝廷對忠魂的些許慰藉。”

“另外傳旨南海子兵工廠,調撥鑲鐵棉甲四千套、熟鐵劄甲一千五、魚鱗甲、山文甲五百套,精鋼鉤鐮槍五千柄,腰刀五千,弓弩一千具、箭十萬支,另命工部督造大車一百駕”

朱由校大手一揮,壕氣萬丈,南海子兵工廠經過將近一個月的製造,他現在不缺的就是武器裝備,不說多的,裝備個五六萬人還是不在話下的。

秦良玉原本聽到皇帝前麵要賜予自己新甲佩刀時,還想著按慣例推辭幾句謙讓一下。

畢竟樹大招風,厚賞於大將,有時未必是好事,但此刻,後麵那一連串天文數字般的調撥清單,如同洶湧的浪潮,把她嘴邊的謙辭徹底衝垮了。

她的呼吸微微停滯了一下,老成持重的麵容上,那份幾十年戰火硝煙也未曾磨去的震驚,第一次如此清晰地顯露出來,那雙飽經滄桑的眼睛,難以置信地望著禦座上的少年天子。

四千套鑲鐵棉甲?還有劄甲?山文甲?這不是將官才有的嘛,還有五千把兵器?弓弩箭矢……一百駕大車?

這筆整個四川都湊不出來的鐵甲數量,這幾乎能立刻武裝起一支數千精銳的重甲步兵,就這樣從皇帝口中輕描淡寫卻又斬釘截鐵地批出來了?

在秦良玉此刻的眼中,年輕的皇帝陛下身形仿佛真的被一層無形的光芒籠罩——什麼叫帝王之氣?什麼叫天子之威?無外乎如此,壕!太壕了!

這份震撼和信服,如同一股滾燙的熱流,瞬間衝垮了老將心中最後一絲因歲月和朝堂傾軋而生的暮氣與疲憊。

一股久違的、為國效死命亦在所不惜的熱血,驟然在她胸中澎湃奔湧!

“陛……陛下……”秦良玉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她那挺直的脊梁,竟也因為這巨大的、如同雪中送炭般的恩典而微微前傾,深躬下去。

這一次,是發自肺腑的臣服與感動,“陛下如此恩典,厚賞三軍,老臣……老臣……”

這位鐵骨錚錚的女帥,一時竟也有些哽咽,“老臣唯有粉身碎骨,以報陛下。臣此去,必鞠躬儘瘁,死而後已,我等必為陛下、為大明,流儘最後一滴熱血!”

殿內的空氣,仿佛被這擲地有聲的誓言所點燃,朱由校看著殿下那激動得肩背微顫、心意決絕的老帥,年輕的麵龐上也不由得動容,眼中閃爍著欣慰和堅定的光芒。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