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斌看著手機上顯示的4000多公裡距離,心想還挺遠。
又試著點了一下飛機的圖標。
手機上又跳出一句話:很抱歉,您選擇的出行方式沒有直達,現在已為你推薦最優方案。
係統給出的最優方案是跳轉鐵路12306。
很快,一張張飛往烏魯木齊的飛機票被整齊排列了出來。
20:15一一>01:25。
航程3800公裡,耗時5小時10分。
¥1542。
……
“5個小時!?”
看到耗時的那一刻,康熙帝的內心翻江倒海,倒吸一口涼氣,差點沒被這口氣給嗆住。
從東到西,橫跨4000公裡的距離竟然隻需要五個小時!?
這名為飛機的東西究竟是何物?
聽著像是一種飛行物。
古代民眾目不轉睛的盯著軟件上的一張飛機的圖片。
這飛機,雖然像鳥兒一樣有著一雙強大的翅膀,可這翅膀又跟鳥類的有所不同,它的翅膀一看就知道非常堅硬,根本無法煽動。
可如果翅膀不靠扇動的話,飛機又是如何飛上天的呢?
是像風箏那樣有根繩牽引嗎?
不少古代能工巧匠都被這個問題給難住了。
飛行,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夢寐以求的東西,無數古人都曾做出過努力。
有人想過製造出巨大的孔明燈;
有人想過把自己綁在風箏上;
甚至還有人想過把煙花爆竹綁到凳子上,送自己上天;
每一種想法都可謂是天馬行空。
然而結果,卻是無一例外的失敗了!
……
明朝。
朱棣問向身旁的朱高熾:“兒啊,你說咱們大明能不能也造出個飛機來?”
朱高熾略微思索了一下:“……不知道,但我覺得我們可以仿照後世的飛機試試,如果不成,不過是多花費了一些人工物料罷了,可如果成了,那對我大明來說可是一件大幸事!”
朱棣點點頭,讚同他的觀點,一個能夠幫人飛到天空中器物,如果能被造出來,那麼能夠運用到的領域簡直不要太多!
朱棣立即派人著手了此事。
……
看完飛機票,劉斌操作手機回到了視頻軟件。
繼續看回原本的視頻:【“除了水產養殖,新疆還盛產哈密瓜,葡萄,辣椒,小麥,棉花等作物。”
“說到棉花就不得不提棉被,xxx牌暖舒被,采用100%新疆長絨棉製作,溫暖舒適,蓋在身上即使屋外是零下30度的大雪天也能夠舒舒服服的睡上一整晚,現在點擊視頻下方鏈接,12斤大棉被隻需要199元……”】
u主突然在視頻下方打起了廣告,劉斌沒怎麼在乎,拖動進度條,直接跳過。
不過一切都已經晚了,這條廣告仍然給古人帶來了深沉的印象。
他們看著視頻裡的棉花,意識到了一樣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這棉花是一種能夠用來禦寒保暖的作物!
嬴政想攻打匈奴。
卻不知該如何解決北方極寒的問題。
現在好了,瞌睡有人送枕頭!
這種能在土裡種出來的棉花不就是上好的禦寒物件嗎!
嬴政:“看來寡人是有必要派人去一趟西域了。”
……
漢朝。
漢武帝也注意到了棉花這種作物,問起張騫。
“張騫,你可記得那西域之中是否有棉花這種作物?”
不用漢武帝詢問,張騫早就已經開始思索起自己在西域時的過往經曆。
很快,他就在記憶深處回想起了一種和棉花長得十分相似的作物。
他記得當時詢問過當地居民那是什麼東西?居民隻是告訴他那隻是一種成熟之後會吐白絨的花而已。
想到並不是吃的,張騫也就沒有在意。
現在回想起來才知道,那竟然就是能夠用來禦寒保暖的棉花!
意識到自己錯過什麼的張騫立即跪地:
“微臣有罪,還望陛下恕罪!”
好端端的,突然就跪下了,不用說,漢武帝也猜到了一些東西。
“莫非你已經見過那傳說中的棉花了?”
“正是。”張騫如實回答。
“當年臣在西域時曾親眼見過棉花的植株,但當時的棉花並沒有開花,當地百姓也說那並不是能吃的果實所以臣也就沒有在意。”
“沒能將如此重要的作物帶回大漢!是微臣之錯!!”
“……”聽到這話的漢武帝臉上露出一絲不悅之色,但他也沒有想要責罰張騫的意思。
“張騫,你出使西域帶回了許多西域見聞已是為我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今日之前你都不知道棉花有禦寒之用,沒能帶回他的種子,也算是情有可原,朕又怎麼會怪你呢?起來吧。”
“謝陛下。”張騫站起身來,但合十的雙手並沒有放開,而是繼續說道:
“陛下,微臣願意帶罪立功再次出使西域,勢必要把那棉花種子帶回大漢!如若沒能帶回,臣誓死不回大漢!”
“好,為國為民,不愧是我大漢臣子!”
說著的時候,漢武帝已經在思考著該如何支持張騫二出西域了。
當年他派張騫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隻是聯合大月氏國共同對抗匈奴,結果沒想到陰差陽錯的開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兩個區域的文化交流和經濟往來,使得西域的大量香料、珠寶、良馬得以傳入漢朝,極大豐富了兩地百姓的物質文化生活!
有了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經驗和收獲,漢武帝打算加大對於西域的重視程度。
“這次朕會派遣300人與你前往,每人備兩匹馬,攜帶牛羊萬頭以及大量絲綢金幣等物資,務必與西域各國友好建交,為大漢帶回更多的珠寶、良種!”
“臣尊旨!”
衛青:“可是陛下,您之前不是還讓我派兵去攻打西域嗎?”
劉徹:“誒,這事先不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等了解好西域各地情況,日後就好打了。”
……
廣告打完之後的視頻繼續播放:【省流:後麵介紹了中原地區的現代化機械生產;
南方的桑基魚塘;
各地的畜牧養殖;
2024年的糧食產量:7億噸。】
播放出的一幕幕震撼的場景,令萬朝觀眾睜大了眼睛,不敢錯過任何一個畫麵。
看完之後,每個人的臉上都夾帶著不解、詫異、震撼!
那個能夠同時兼顧收割、脫殼、播種的巨大機器是什麼?
種地居然能這麼輕鬆!?
他們養殖出來的豬為什麼又大又壯?
五六個人都按壓不住!
年產7億噸的糧食!
難怪他們能養活14億人!!!
生活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到底能有多幸福啊?
古代百姓滿是羨慕,紛紛祈願自己下輩子能夠轉世投胎到他們的時代。